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公主(2 / 2)

卖了会乖,谁料,苗太后不买账。

“说什么傻话。”

苗太后摇了摇头,面上颇有几分惆怅,“哀家如今还在,外头那些人尚且敢乱嚼舌根子,若有朝一日哀家走了,你一个人,可如何是好?”

“那儿臣就换个地方生活。”

“可你是公主!天下谁人不识你永嘉长公主的名字?”

“他们又不是各个都见过我。”

赵令仪下意识地回了一句,斟酌着语气,又把苗太后劝了一番,想让她打消给自己□□的念头。

顾及着她刚刚醒来,苗太后倒也没压着她让她立刻应承下来。

这事暂且就搁在一边了。

苗太后怜惜她,不肯立刻放她回去。没办法,她又在宫里将养了些时日。

这日,她正在窗前看书,大丫鬟黄叶忽然来报:“长公主,老太太来了。”

“老太太?”

她有些莫名其妙。

正想说“我可不认识什么老太太”,忽然心灵福至,试探着问了黄叶一句:“我那婆母?”

果然,黄叶点了点头。

仔细看,她脸上还带着笑。

“老太太带着二夫人和二少爷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没理会。”

赵令仪挑了挑眉,没吭声。

其实她心里很想说一句“活该”,但初来这世界,又怕言多必失,索性便把自己当作锯了嘴的葫芦。

不是她不尊老爱幼,实在是,老尊不尊,她不知道,这幼,可确确实实不怎么有爱。

在宫里将养的这些时日,她已经彻底弄清了她的生平。

原来苗太后膝下有一子一女,子便是她的亲哥哥,当朝皇帝宣帝。而她,永嘉长公主,时年三十五岁,丧夫,无子。

十四年前,先皇赐婚,将她许给了柳太师的嫡长子柳献和。婚后不过一年,柳献和横遭不幸,撒手人寰。

按理说,她是公主,又是柳家长媳,柳家理应由她当家。可因为柳献和之死,她心中悲痛难当,自此闭门不出。

这柳家,便由柳家二房柳献同的嫡妻小柳氏当家。小柳氏的二子柳天阔,便是害她此次重伤昏迷的罪魁祸首。

想来,这一老一中一小,便是进宫赔罪的吧。

既然苗太后置之不理,那么,老娘的态度就是她的态度,她也置之不理好了。

她不置可否,正要拿起书再看,苗太后的声音却突然响起:“你看看你,病还没好,就往窗前坐,吹了风一会又要嚷着头疼。”

说话间,人已经从外头进来了。

“母后。”

赵令仪唤了一声,默默地放下了书。又说了一会好话,好不容易才哄得苗太后忘了这出。正待松口气,却见亲哥哥宣帝前后脚跟着进来了。

他是来给苗太后请安的。

赵令仪先前已经见过这位皇兄,因不知对方秉性,到底也不敢造次,索性只是捧着茶在一旁陪着。偶有问到,便回几句话。

略坐了一会,宣帝便要告辞。

苗太后略有些不高兴,摇了摇头,道:“谦儿,这茶还是热的,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真是浪费了哀家的好茶。”

宣帝面上陪着笑,道:“难道母后连一杯茶都舍不得给儿臣?可见母后心里只有皇妹。罢了罢了,儿臣明儿也不来了,免得讨母后的嫌。”

笑完,又正色道:“不是儿子不想多留,实在是政事繁忙。扬州那头送来急报,盐务上的事乱糟糟没个头绪,儿子正头疼呢。”

“还没定下来吗?”

朝中大事,苗太后多少有所耳闻,便随口问了一句。

赵令仪听得稀里糊涂的,却半句也不敢多问。

她端着茶水喝了一口,宣帝却叹了口气,道:“儿子打算让崔植去,可母后您也知道,崔植此人,清正是清正,只他那一根筋的性子,难办!”

“扬州水深,这事的确难办。”

苗太后也跟着叹了口气。

“自林如海没了后,这扬州官场上,再无比他更适合的人。这巡盐御史,难当,朕也难选!”

宣帝应了一声,便急匆匆地走了。

他刚走,只听得——

“哐当!”

赵令仪手上的茶盏掉到了地上。

“仪儿!”

苗太后惊了一跳,“可有伤着?快给母后看看!”

“母后,仪儿没事,方才仪儿只是没拿稳。”

赵令仪应了一声,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林如海,巡盐御史。

她竟然穿进了红楼里!

插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