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你再亲我一下?> 18、第 18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8、第 18 章(2 / 2)

“这个问题现在解决了吗?”盛怀扬问。

“已经解决了。”法务老总苦涩一笑,“几经周折,刮掉了我们一层皮,总算是把这个批文给补上。”

“核心专利问题呢?”夏时初追问。

&

nbsp; “也理清了,界定为陈董和罗工他们的职务发明。经过谈判后,由我们买断了这几项专利,也花了不少钱。”

听到他们话中的无奈和叹息,夏时初几乎能判断出这个过程有多艰辛,不怪他们发展如日中天,却足足隔六年才再次重启ipo。

他们又问了几个其他问题,最后落到另一个关心的话题上。

“陈董,这次项目合作的律所你们定了吗?”

“定了”陈航微顿,“就六年前那家。”

夏时初挑眉,“还是之前那家。”

刚才提到那几个问题发展到过会前被举报,gc难辞其咎,可最大的锅必须当时的律所来背。一家公司上市,主体权属清晰是最基本也最根本的要求。

股权纠纷、股份权属、核心专利权属这些都是律所一开始就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律所尽调过程的重点,结果呢?

如今,中天居然还要把这个项目交给这家律所?真想给陈航唱一首《勇气》。念头转到这儿,夏时初突然笑了,别说!陈航还真是勇气可嘉,gc当年犯的蠢也不见得比这家律所少,他不也把项目重新交到他们手里吗?

应是看出他们的顾虑,陈航宽慰,“先让他们试试,实在不行,我再去做工作。”

夏时初秒懂,得,他们靠实力,人家有背景。想来,不到万不得已,中天不会换。

这个猜想不久就得到了证实。

会议结束时,陈航特地把他们两单独留了下来。

“董事会上我坚持定你们,律所这块就不好太强硬。”陈航语气颇为无奈。

他们点头,表示明白。陈航虽然是董事长,但中天毕竟不是家族企业,不可能一家之言。

董事会成员代表各自利益,背后的关系和博弈千丝万缕又互相钳制。gc能兵不血刃拿下项目,相信陈航一定是在董事会上顶住压力,力排众议,这种情况下,必然要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和妥协。

盛怀扬:“陈董,你放心,我是项目统筹,这次一定不会再让任何中介出纰漏。”

陈航:“辛苦你们了。”

“这些是我们该做的。”盛怀扬浅笑,“大成这次派出的项目负责人是谁定了吗?”

“张成华,他们的合伙人。”

夏时初在记忆库里搜索了一下,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不是上次那个吧?”

“不是。”陈航摇头,“但他是大成的老人,背景也比较复杂。”

夏时初和盛怀扬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陈航是提醒他们,这位负责人不简单,以后交道不一定好打。

三人又交谈了一会儿,看时间差不多,陈航便招呼他们一起回城吃饭。

回去路上,盛怀扬同陈航同车,夏时初还是坐回商务车,上车时听到姜呈和乔菲菲正在互相礼让,请对方去坐前面。

乔菲菲:“你个高,坐后面腿都伸不直,还是坐前面吧。”

姜呈:“女士优先,再说你个也不矮。”

乔菲菲:“来的时候你们坐的后面,回去让我坐吧。”

姜呈:“反正我都习惯了,没问题。”

乔菲菲瞪着眼,“你说你干嘛非跟我争?”

姜呈无语,“我这不是为了让你和夏总坐一块?”

眼瞅两人要红脸,夏时初急忙出言劝住,“好了,既然你俩都想坐后面,就一块坐吧。”

姜呈没料到她如此断案,愣了一下。乔菲菲倒是习以为常,大刺刺地坐进去。

车子启动,夏时初抓紧时间闭目养神。

孙思婕却惦记着盛怀扬的伤势,“姜助,盛总的手臂伤得真不重吗?”

姜呈:“没伤到骨头,应该没大碍。”

“可我刚才看到他,好像状态不是很好。”

“有吗?我没注意。”姜呈掏出手机。

“有呀。”孙思婕蹙眉,尽力描述,“就那种明明不舒服偏偏又装得没事的样子。”

“你别说,我也觉得盛总下午脸色好像不太好。”乔霏霏也说。

孙思婕:“看来不是我一个人感觉不对。”

“那可能有点疼。”姜呈含糊道,“估计有点肿,不过他自己说没事。”

孙思婕叹气,“他这人,有事都说没事。我记得有一年,他病得很严重,可还是坚持上项目,结果开组会时直接吐血了……”

夏时初胸口一紧,乔霏霏的惊呼传进耳朵。

“吐血?这么严重?什么病?”

“胃出血。”孙思婕回忆道,“我们也是送他去医院后才知道,他一直有很严重的胃溃疡,但没有好好治疗,拖着拖着就拖严重。”

“他现在好了吗?”乔霏霏问。

“应该好了。”孙思婕突然想到什么,“国内做项目是不是要经常喝酒?”

“是!”乔霏霏一提到这个救深恶痛绝,“不管啥饭局,最后都是拼酒、灌酒,烦死了。”

“晚上也要喝酒吗?”孙思婕有些怕怕地问。

“应该逃不掉。”乔霏霏叹气,“不过,我听说盛总酒量很好,传闻他是gc量酒会上唯一没被灌趴下的高层。”

“其实他胃不好,不该喝酒的。”孙思婕嗫喏。

“谁该喝呢?”乔霏霏喟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有时都在想,这哪里是酒文化,明明是酒糟粕。”

姜呈:“是糟粕也没办法,谁叫很多事情的确只有酒桌上才能谈下来呢。”

三个年轻人在那儿吐槽酒桌陋习,夏时初却想到了那次的接风宴,他来者不拒地痛饮,倔强地没有倒下,连去厕所吐都克制地压住声音,生怕被别人看到。

孙思婕说得一点都没错,这个人就是爱逞强,死要面子活受罪!

还记得他在美国留学时,有次得了重感冒,喉咙哑得说不出话还哄她是“上火”。要不是她临时有事打电话过去,室友怕吵醒刚睡着的他,好心帮忙接了电话。她都不晓得他已经连续发烧好几天,晚上更是烧到了40度,被室友强行扭去医院。

最可气的是,事后她故意装作不知情地问他,“头天怎么没接电话?”

他居然眼睛都不眨地撒谎:“跟朋友出去玩了,没听到!”

气得她破口质问,“盛怀扬,你到底把我当什么?我真是你女朋友吗?”

时隔多年,往事已如渲染了噪点的旧照片,微微泛黄,而照片里的人似乎还是老样子。

比起其他人,跟他待了一个下午的自己比谁都能察觉到“异样”。

虽然,整场会议中,他依旧思维敏捷、精神奕奕。但他略显苍白的皮肤,还有额间隐隐浮起的冷汗是骗不了人的。尤其是他时不时变化坐姿,乍看是懒懒闲闲,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是借着座椅扶手,勉强支撑身体。

“姜呈。”她未转头,声音却很清晰,“你们盛总是只伤了手吗?”

作者有话要说:  敲黑板::明天(3月6日)开始恢复到18点更新,文都存在存稿箱里了的,但是你们造的,jj经常会抽一下,刷不出来多刷几遍。大家不要蹲错时间哈。

最近都是事业全开的盛夏夫妇,因为文文的宗旨和立意是职场情侣,所以事业线不会太少,内容我尽量都写得很浅,案例也是很典型的,希望你们不会烦。

另外,我偏爱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的爱情,每每写到他俩互相配合,心领神会就很爽

【投行小课堂】

1企业为什么都想上市。

上市的好处主要包括:第一,募集资金(可以理解为用股票换社会上股民的钱),上市能给企业带来一大笔资金,可以让企业更好发展;第二,可以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一方面上市后资质更高,更容易去商业银行贷款,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等;第三,改善财务结构,主要是降低资产负债率(也就是少贷款),提高抗风险能力;第四,可以完善法人治理,让公司管理更规范。除了这些还包括形象提升、地位等等。当然,还有一点,持股的各大股东可以迅速变成富翁(这点其实挺重要的),比如文中说的那些持股高层,可能就一夜财富自由了。

2解释下文中特殊行业的上市。

根据规定,有一部分特殊行业,主要包括:金融、文化传媒、军-工这些,拟定上市前必须获得对应的行业部门的批准才行。

比如,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以及广发、招商这些各种股份制银行,包括城市银行、农商银行等,都属于商业银行)要上市,必须要通过银-监报批。而类似中天这样的军-工企业更麻烦,除了国防科技工业局批准外,还要符合相关的国防结构要求,确保军品科研生产任务完成等。而且,真的非常“紧张兮兮”,随时随地提醒自己“保密”。

ps,放心,我写出来的都是皮毛,合规的哈

3什么是股权权属,为什么必须在上市前理清权属纠纷。

这章提到了一个股权权属,这也是我们投行工作中经常遇到并且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股权权属,顾名思义,就是企业股份属于谁,谁能有权对其进行处理。股份制公司会根据每个股东出资额等,分配所持股份的比例,持股对象既可以是法人(公司、集体等)、也可以是自然人(普通公民)。因为上市的特殊要求,公司上市前都会对股权进行梳理,尽最大可能优化股权结构。

上市,相当于把企业一定比例的股份拿出来交易,让广大股民掏钱买走企业的股份,变成企业的“股东”,拥有股权(股票本质其实就是你持有股权的凭证)。

一家企业把股份拿到市场上来交易,那这些股份首先得完完整整、合法合规地属于这家公司。否则,股民花钱买了股份,有天却被告知,这家公司压根没资格卖出这些股份,自己真金白银买来的股票是假的,那和骗钱有什么区别。

这就和租客偷偷卖掉了房东的房子,买家手里那份购房合同不会被法律承认是一个道理。

3什么是投行。

刚刚解释商业银行时,突然想到,可能还有很多小可爱分不清“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区别。

投资银行,就是投行。一般来说,业务主要针对资本市场,比如ipo(首次公开募股,你们可以理解为企业上市),并购重组、基金管理(包括公募、私募等)、财务顾问等。不会也不能做大家熟悉的存贷款这些业务,属于金融行业里的比格较高的一个分支吧,普通老百姓很少能打上交道,主监管部门是证监。

本土投行基本等同于券商,而外资投行,比如高盛,大摩、小摩等还是保持了原来的名称。

商业银行就是我上面提到工农中建交这些,业内还会分国有、股份制、集体所有制等等,但这只是控股对象和比列不同,其本质都是商业银行。业务主要是存、贷、兑各种中间业务等等,普通老百姓都能打上交道,主监管部门是银保监,当然还有央行哈。

哦,还有个特殊的——政策性银行,比如国开、农发等,可以理解为“银行业里的事业单位”,普通老百姓也不太能接触到。

再跟大家分享一个我国投行发展的小历史:

大概在80年代,国内其实没有真正意义的投行,那时候是“混业经营”(就是商业银行啥都干),所以投行业务是由商业银行,主要是四大行来承做。后来,一是投行业务对从业人员专业性要求过高,商业银行人才培养和需求跟不上;二是为了更好的监管和风控。我国才引入了欧美投行的专业做法,成立了第一批券商。一直摸索到92年,证监会正式成立,标志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结束。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才正式分成了两个运行犯愁。

ps:小课堂的知识都基于平时工作的积累和当年考试的底子,用自己的话来给大家做解释和说明,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且靠谱,但有些说法可能还是存在不够严谨和专业,敬请谅解哈。

好了,不喜欢的可以自动跳过这部分。感谢在2021-03-04 00:00:00~2021-03-05 00:0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等风来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秋之浮萍 10瓶;日日修心 8瓶;布拿拿、蓝希森林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