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节(1 / 1)

反正她今日不能空手而归。幼清一愣。她高估贵妃的心思,却低估了她的决心。凝嫔同样怔忪。反应过来的瞬间,几乎被贵妃的坏心思逗出笑声。随便弄个侍卫就想安个淫乱后宫的罪,宫内一万羽林军及八千守卫军,均分下来,岂不每个妃子都有百来个小情人?简直蠢钝如猪。但过去她未察觉贵妃的愚蠢,可见她自己也聪明不到哪去。她淡定的模样落在贵妃眼里,比刚才争执怒骂的模样更要惹人讨厌,贵妃瞪着她,恨不得立即上前掐死她。然而凝嫔之所以能够镇定自若,是因为她留了后招。早在贵妃领着人冲进来的时候,她便吩咐自己的心腹侍女混进人群中,去皇后宫中找安嬷嬷。贵妃此人,无事不登三宝殿,她本以为贵妃冲着自己来的。没成想……凝嫔伸手扶起旁边的幼清,温柔地拨了拨她额前被汗水打湿的碎发,口吻软和,“你别怕,自有皇后娘娘替我们主持公道。”话音刚落,门口传来动静,锦帘挑起,光线泼盆倾入,风里杂着细碎的尘土,猛地往脸上扑,堵得鼻子发涩。贵妃抬手遮眼,逆光看去,一个老嬷嬷躬身福礼。“皇后娘娘有令,查封藏书阁,今日之事,娘娘要亲自审问。”救星来得及时,凝嫔颔首朝安嬷嬷笑了笑,转过头对上幼清的目光,“你看,我说的没错吧。”幼清点点头,权当是回应了。贵妃气急败坏,但终究不敢太过放肆,安嬷嬷是皇后身边的老人,见她如见皇后,若是得罪了她,以后难免不会吃绊子。作为贵妃,即使强压众妃一头,但在皇后面前,她仍旧短了一大截。离开藏书阁的时候,幼清原路返回。安嬷嬷只拿了侍卫一人,并没有向她问话的意思。后宫当真,最重要的,乃是个稳字。作为中宫之主的皇后,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贵妃家世显赫,只要皇帝不发话,即使她做出再多蠢事,只要不闹得太难堪,自会有人替她遮丑。这次的事,也不例外。皇后前啜几口热茶,安嬷嬷将事情细细道来。前因后果都说一遍,任何细节都未略去。“打发人多送几两银子,好好入殡安葬。”年纪轻轻的大好男儿,做什么不好,偏偏要做条走狗,还选了个最不聪明的主子。“开库房选几件好东西送到凝嫔宫里,至于那个小宫女……”皇后低头抚摸茶盅上栩栩如生的花纹,这套宝蓝茶盅,是当年她做太子妃时,皇帝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这些年,无论换多少套精致贵重的茶盅,她最爱的,依旧是这套。虽然旧,但胜在耐用。泡什么茶,都好喝。“待会你请皇上过来用晚膳。”☆、第88章暮晚时分, 鹅毛大雪刚停不久,雪地里走一圈, 脸上衣服上皆是冰霜。数刻前小内侍来传过话,皇后披衣罩貂早早地在宫门前等候。安嬷嬷劝道:“外面风大雪重, 娘娘还是进屋等罢。”皇后摆摆手, 面色虽然虚弱, 夹杂着几声咳嗽,却依旧精神奕奕, “本宫习惯了, 以前还是太子妃时, 皇上每每从外面回来, 本宫便是这样等着他的。”安嬷嬷便不再相劝,进屋换了更热更暖的汤婆子,小心地为皇后暖身子。不多时, 深沉夜色里, 几盏宫灯闪烁,遥遥望去,是皇帝的御驾。皇帝在雪地里见了皇后,皱眉道:“你这身子,怎地在风里站。”他转了目光,探及奴仆,责道:“你们如何当得差!”天子之威, 落在他人眼中是令人害怕的震怒,落在皇后眼里, 却是暖人心窝的体贴。她笑着为皇帝掸去衣襟上刚沾着的雪花,“是我自己要等,与他们无关,皇上刚从哪里过来?可曾看见御花园的梅树?梅花开了吗?”皇帝朝旁示意,小夏子立马捧了一簇梅花上前。带枝干的粉梅,娇嫩可爱,似清纯美人,惹人爱怜。皇帝随手掂起一支,送到皇后跟前,“今年的梅花,开得很好。”皇后心中欢喜,仰面笑道,“确实很好。”她吩咐安嬷嬷将梅花插上,特意嘱咐用贵重的古玩花瓶。无论过去多少年,皇帝总会记得为她摘上一支刚开的新梅。这习惯像是烙在骨子里似的,多年来未曾消失,一如当年他们在东宫时的那些岁月。两人进殿,皇后屏退宫人,亲自服侍皇帝用膳。“还是你这里暖和。”皇帝吃一口清蒸团子,觉得味道不错,往皇后碗里递一块,“前朝政务繁忙,朕多日未曾来探你,可有怨朕?”皇后心满意足地吃下他亲自夹的菜,“皇上这话,说得让臣妾伤心,难道臣妾是后宫那起子争风吃醋的泼辣子?”皇帝胃口很好,不曾停筷,闻见皇后这话,不由开怀笑道,“吃饭。”用过晚膳,皇帝倚在暖榻上休憩,皇后拨弄着梅花,三两支地摆瓶插花。忽地外面起了闹声,皇帝蹙眉问:“谁在外头?”夏公公立马进屋来禀:“皇上,是贵妃娘娘,吵着要见您,说是被人冤枉,今日一定要讨个公道。”皇帝面无表情,语气淡淡的,“没大没小,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皇后宫里也是随便可以闹的吗?打发她回去,朕不见。”夏公公得了令,到外面传话。起初还有声,后来渐渐地都下去了,不多时,殿内殿外一片安静。皇后挨着榻沿坐下,将插好的花瓶放在桌上,仿佛刚才外面的动静从未有过,贵妃也并未来闹过似的,她静静地看着皇上,眼中泛起笑意。这是一种胸有成竹的自信,她等着皇帝开口。略等片刻,皇帝果然道:“做得好,皇后辛苦了。”贵妃为什么来闹,今日后宫又发生了什么事,皇帝心中都有数。皇宫里虽有许多人住着,却只有一个主人。主人对自己家各处的琐碎事,自然了然于掌,只看他想不想知道而已。皇后与他夫妻十几年,不说其他,单在女人这方面,她比任何人都要了解他的喜好。贵妃母家势力强劲,皇帝虽顾及却并不忌惮,从前贵妃再如何胡闹,总知道端着分寸,皇帝喜她娇俏天真,多少会疼惜。但今日这事,实在闹得太过了。男人天生便有着偏好弱者的保护欲,强权者更甚,更何况贵妃选择的是下下策之计,哪有人往自己丈夫头上戴绿帽排除异己的?皇帝果然问道:“人怎么样了?”皇后道:“凝嫔已经回宫,并无大碍,只是心情略差些,平白无故地遭这么一事,可怜她受惊,臣妾已经遣人前去慰问。”皇帝摆摆手,“她呢?”皇帝从御书房议完事就直接来了皇后宫里,没来及回殿。皇后稍作一愣,只瞬间的功夫便明白过来。当即脸岔红,心底泛起一阵酸,透着猜错心思后的恼羞,面上佯装平常,微笑道:“幼清是个稳重人,照常回去当差了。”皇帝点点头,“既然是你的嬷嬷出面,不妨周全些,随意赏些东西,她孤身一人在宫里谋生,可怜巴巴的,莫再让她受委屈。”皇后听了这话,一时心中百感交集。她想起今日请皇帝过来用膳的目的,本就为着试探他的心意,既然话都说明了,也就没有必要再做那些虚的了。沉默半晌后,皇后开门见山地问:“自五年前大选过后,宫里已经很久没有添新人,若能再多位妹妹伺候皇上,自然是喜事一件,只是不知皇上想为她拟个什么封号?”皇帝摩挲湛绿的玉扳指,似在沉思,并不言语。皇后:“她虽是个好女子,但毕竟是个平民女子,过去又曾为奴为婢,位分太高也不是好事。”皇帝答非所问,神情漫不经心,语气闪过一丝期待,问:“你觉得她愿意?”皇后端起茶杯,心中暗自松口气。纳人是小事,这些年来,她主动为皇帝纳过的人,又何止一人,只是这次,她却隐隐觉得不安。皇帝拿此话问她,也就说明,他心里也没数。换做其他女子,只怕全然不会有此顾虑,早就欢欢喜喜入宫为妃。皇帝正是壮年,相貌堂堂,气度不凡,浑身上下皆是好处,他这样的人物,若是当不起良婿二字,只怕天底下没人敢当此称号。皇后装作脸上愁眉紧缩,语气间却全然体贴,故意道:“她愿不愿意是其次,只是不知德昭那里……”皇帝声调提高,甚为不满:“德昭那里又如何?只要她愿意,谁都挡不住。”像是被扎了一下似的。他焦虑不安地轻敲桌案,像是在给皇后理由又像是安慰自己,呢喃:“她不愿待在睿亲王府所以才进得宫。”全然忘了自己当初是如何百般阻止,从前她是心头刺,是不合时宜的奴仆,现在她是心底人,是念念不忘的软玉,短短半年的功夫,人的心思竟可以起翻天覆地的变化。皇帝藏了心事,再无兴致陪皇后闲聊,话别几句便匆匆离去。皇后站在阶前看他渐渐隐于黑暗的背影,夜风萧凉,不如人心寒薄。嬷嬷披上肩衣劝道:“娘娘,且放宽心,这皇宫的主母,从来都只有您一人。”皇后脸上露出苦涩的笑容,“我知道。”——冬日长夜漫漫,黄昏的光消尽后,浓稠的黑像油渗透纸一样铺满天空,空乏的寂寥缓缓散发,人被冷夜包裹着,浑身都是僵硬的,起先还能哈口气暖手,渐渐地冻得颤抖,连吐气的力气都省不出来。皇帝走到宫殿前,雪地里踟蹰几行脚印,方才姗姗及阶而上。时辰已晚,守夜的宫人早已就绪,远远便能望见外殿前穿着黄袄的小宫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