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大明新命记全文> 第一零一二章 沈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零一二章 沈迅(2 / 2)

一来,你不拉上朝廷,不以朝廷的名义奉旨而行,金海、登来二镇各路人马的力量,未必就能真的拧成一股绳。

二来,没有朝廷施加的压力,一旦战事起来,光是目前集结在辽西的各路兵马,就未必真的愿意出兵配合自己。

再者,朝廷虽然说现在财政极其艰难,可以说差不多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原本的历史上,为了最后一次决战,硬是征调了九边精锐十几万人,饷银数十万两,粮草上百万石,战马数万匹,投入其中。

这些粮饷物资骡马牲口等等东西,别说分给自己一半了,哪怕只是匀给自己三分之一,那也是一个不小的补充啊!

因为清虏可不是和宁国,也不是倭奴国的幕府,双方一旦战事开启,杨振也不敢肯定会打到哪一天。

按照原时空清虏伪帝黄台吉归西的日子计算,一旦杨振在崇祯十五年春天发起战事,那么从战事开启到原时空黄台吉猝死,有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

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杨振既要考虑军前人吃马嚼的巨大物资消耗,同时还要兼顾枪炮弹药以及战船等方面的赶工生产。

所需要的钱粮物资,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杨振这次渡海东征倭奴国为接下来的战事带回了大批的钱粮物资,同时也开辟了新的粮饷物资来源。

可是一旦战事开启,德川家光那边赖账不还了,自己一时半会儿还真没有什么办法去收拾他们。

虽然这种情况出现的几率很小,可以说微乎其微,但是杨振不能不提前考虑到这一点。

所以,对于可能会有的来自朝廷的钱粮物资和友军,杨振同样抱持着多多益善的态度。

不过,为了得到尽可能多一点的粮饷物资支持,杨振就不能提前暴露自己的意图。

毕竟,出兵北伐,是他在面对朝廷时为数不多的筹码。

他要拿全力北伐清虏这个筹码,来跟京师朝廷交换一些东西。

而在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前,杨振这边的底牌自然是不能够提前亮出去的。

所以十一月十一日的小范围议事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只是埋头准备,谁也没敢将杨振决意在来年开春后北伐清虏的事情散布出去。

不过,应当布置下去的任务,第二天就布置下去了,并且在短短几天之后,一场军中大比武活动,就在金海、登来二镇的军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金海伯杨都督要在全军挑选神枪手担任总镇府亲兵卫队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金海、登来二镇的各个团营哨队。

而成为杨振的亲兵卫队成员,对金海、登来二镇很多底层士卒来说,也是一个相当不小的激励。

甚至于对于已经有了把总、千总官身的中低阶武官来说,都有一定的吸引力。

毕竟,杨振重用亲兵,可是有先例的,早前一点的比如杨占鳌、严省三、郭小武等人,晚近一点的,也有许廷选、麻克清等人。

这些人里面,除了许廷选本身有个当总兵的老爹做靠山以外,其他的无一个不是苦出身。

这几个人,对金海、登来二镇各路团营下面的底层士卒来说,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榜样。

正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总镇府协理营务处要从二镇各路团营精选三百神枪手出任金海伯侍从亲军卫队的消息一传开,每一个自认有两把刷子的都想试一试。

就这样,各路遴选神枪手的大比武,很快就演变成了各路团营哨队热火朝天的大练兵。

而且不仅是火枪手们踊跃报名参加比武,就连其他兵种,比如一些用过火枪的骑兵们、掷弹兵们、炮手们,也都充满热情。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一来是因为总镇府挑选的卫队成员人数不少,机会不小。

二来则是因为许多军中士卒已经闲了好几个月了,杨振军中禁赌、禁嫖,只有逢年过节才许饮酒,每日里除了惯有的跑步、队列、投弹以及各种施工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有意思的娱乐可言。

再加上军中士卒武无第二的傲气,使得杨振挑人建立抬枪队的一件小事,搞得声势相当不小,远远超出杨振预料。

以至于当崇祯十四年十二月初一下午朝廷派遣的使节,跟着袁进的船队从登州渡海北上抵达双岛湾,见到杨振的时候,一上来就提到了这场大练兵大比武。

“在下于京中之时,即久仰杨都督之威名。这一路,从京师到来州,从来州到登州,听闻见识都督种种举措,心中更增无限感佩。

“尤其进入登来地界,所过之处,凡扎营之处,驻军之所,皆以练兵为要,官弁士卒皆以比武优胜为尊,以选锋得中为荣。

“此番情景,在下于别处,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由此管中窥豹,即可知都督带兵治军之大略,亦可知都督百战百胜之根底,诚然令人钦服!”

“哈哈,钦差过奖了,过奖了!袁总兵,为本都督引荐一下吧?”

在双岛湾最近新扩建出来的一处海港码头上,杨振迎来了朝廷的钦差使节。

对于朝廷这么快就派了钦差过来,杨振心中多少还是有点意外的。

毕竟在他的印象之中,崇祯皇帝是一个内心十分纠结的人,与此同时京师朝堂之上也没有几个敢于担当任事的人,相互叠加之下,导致整个朝廷的运转效率十分低下。

按照杨振的想法,他派人派船将渡海东征倭奴国的捷报送到山海关的兵部分司,兵部分司将捷报呈送入京,然后京师朝堂讨论处置之法。

最后,有了定论之后,朝廷再派钦差到旅顺口传旨。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无论如何也得搞到年底,甚至是过了新年之后才有结论了。

也因此,杨振在十一月中旬的那次小范围军议之后,派人过海将方光琛草拟的报捷奏折送往兵部分司以后,就一心扑在了抬枪的设计制造上,没再过问过这件事情。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十二月初一的上午,他就接到了袁进提前一步派来通气的信使,说是朝廷的钦差昨天就到了登州城。

这个钦差姓甚名谁,杨振已经知道了。

甚至也已经知道,此人乃是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的密友,也是新任的山海关兵部分司郎中。

只是当着此人的面儿,杨振不想公开暴露袁进已提前一步派人向自己报信这个事实,所以只好揣着明白装湖涂。

事实上,杨振也的确还没有想明白,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传旨嘉奖以及带回倭人俘虏的事情,为何要派一个兵部职方司的重要人物,特别是新任的山海关兵部分司郎中前来。

在没搞明白对方打着钦差的旗号前来旅顺口的意图之前,杨振也乐得揣着明白装湖涂。

“都督提醒的是,倒是卑职疏忽了!都督,这位大人就是朝廷此次过海传旨的钦差,也是新任山海关兵部分司郎中沉迅沉大人。”

听到杨振的提醒,紧随在一遍的袁进连忙赔着笑表了歉意,正式向杨振介绍了钦差的身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