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宋朝朕是什么意思> 第四十章杨柳依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章杨柳依依(2 / 2)

一切皆如所愿!

书短意长,敬扣祺安。”

如柳诗诗最后所言,书短意长。

她留下了很多情意,讲的都是太平宁静,心向阳光,自始至终没有抱怨过一句。

那个曾经意难平的青楼女子,如今已经化解了所有的难平之意,只留下了阳光和煦,如沐春风。

赵桓甚至能想象到她坐在书生旁,素手托着脸颊,对人人如龙一脸神往的模样。

赵桓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她地第二封信,迫切地想知道她是否过上了人人如龙地生活。

第二封信是柳诗诗写给她在京城亲友的,不过这个聪慧的女子显然猜到了官家可能也会看这封信。

所以她没有重提往事,而是详细的向所有人描述了一下自己如今的生活。

江南物价不比京城,一切都更加便宜。她卖掉了大部分黄金首饰,加上攒下来的银钱在杭州郊外顺利的买了一间四屋的住宅。

当地一名开酒店的员外听说她来自京城,用两贯钱的高价,一再聘请她帮忙打理酒店。

这个薪酬,出了东京,的确算是了不得的聘金。能够保证她在当地衣食无忧,甚至还能攒钱买下几条轻柔丝裙。

除了生活,她感情也有了进展,不过看得出来,她字里行间都有些自卑和犹豫。

追求她的是一名丝匠,主要为当地一户大豪商提供生丝。

这可是在东南顶好的谋生手艺,每年能赚五十多贯钱。

大宋可没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穷困境地。

在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后,在东南收购生丝就是最昌盛的买卖。哪怕在明清施行海禁的情况下这一行当都常年兴盛不衰。

这名丝匠对出身京城,娇柔白皙,两手不沾阳春水的柳诗诗可谓一见钟情。

看得出,柳诗诗对这名勤劳、忠厚、本分的打工人也很有好感,只是碍于自己曾经的经历,迟迟不敢接受对方的好意。

看完信,赵桓深深的松了口气,脸上挂上了由心的笑意。

虽然对方已经离开了京城,但赵桓已经看到了对方比在京城更幸福的人生。

在大宋繁华的烟雨江南,过着平静、宁和与世无争的日子。

虽然有一点小纠结,但正是这点纠结更让赵桓欣慰。

因为此时此刻,这位曾经意难平的青楼女子,憧憬的已经是清风明月、杨柳依依和草长莺飞。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再非当年困守在京城里,瘦骨嶙峋,悲伤彷徨的情形。

赵桓终是一手将整个国家与天下无数百姓从那个万丈悬崖边缘拉回来了,并带着所有人走向了大宋的盛世繁华。

随后赵桓笑着将书信折了起来,交给了吴革,说道:“你去跟太学说一声,朕明天在垂拱殿,听他们跟朕汇报一下东京取水系统的事情。”

“这天下都等着在看墨家究竟能拿出什么成果,把我朝盛世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朕希望他们能给东京一个全新的面貌,给百姓一个震撼内心的认知。”

吴革立即领命,说道:“臣稍后会亲自去跟太学司业传达官家旨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