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货郎百度云> 第 34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4 章(1 / 2)

第34章

经过平喜楼买酒,纪彬不卖的事之后,陈掌柜一家在敬重他之余,又多了几分亲近。毕竟能放弃那么多银子,而选择老伙伴,不是谁都有这份定力。

可这日之后,不止一家酒坊酒楼来找纪彬,都说能出高价,只为买黄米酒。按照老梁的观察,应该有人已经前往邑伊县纪滦村了,估计是直接找村里买酒。

毕竟这酒被刺史夸过之后,只怕最近半年里整个春安城都会时兴饮黄米酒,估计黄米酒自己都想不到,它这种平平无奇的酒,也能被达官贵人们惦记。

来找纪彬的人统统都被柴力拒绝,毕竟在纪彬心中,黄米酒的生意已经定了,他自然不会更改。谁来说都没用。

若是这些来找他买酒的人,换成来买刺绣的,那就太好了。

可惜可惜刺绣还在自己手里呢。

陈掌柜也知道了绣望坊张放的事,气得直接去店里骂他一顿,这下两人的关系估计也好不到哪去。不过想想张放做的事,陈掌柜也觉得,这人不值得深交。

哪怕他提前说一声呢?按照纪彬的性格,也只会找个双赢的法子,根本不会像现在这样。

陈掌柜急于补救,甚至问了纪彬,要不然把刺绣送到刺史府?

纪彬一听这话,下意识挑眉。

可以啊这老陈已经无师自通,学会捋刺史羊毛了。毕竟名人带货的价值大有不同。

但纪彬却觉得这法子并不可行,刺史是什么人?若是个糊涂的也就算了。瞧着春安城的模样,糊涂人能把春安城治理得这样好?

他们这里是比两浙还要靠南的地方,在几年前商业还没这样发达,也就是谭刺史来之后,才有了兰阿巷子这样规模的作坊巷。

平坦的管道修好之后,立刻两浙那边连接,跟着那边做了不少生意。有这样远见的官员,肯定不好糊弄。

人家愿意夸黄米酒,只是因为黄米酒好喝。再把刺绣递到人家面前,那就是自找没趣了。

再说了,就算捋羊毛,也不能这么捋,除非等他们关系比较好的时候,说不定还有戏。

陈掌柜也知道自己是病急乱投医,不过想想纪彬手里陆陆续续会有五百副上好刺绣,没什么店铺能吃下去。

他是不急切的,东西好比什么都重要,就算这次没卖出也没关系。下次再来嘛。

他只想给引娘买合适的生辰礼。也不知道这么大的小姑娘都喜欢什么。感觉送礼物比做生意还难。

还是先去做生意吧,好好赚钱,然后买贵的礼物,这总没错吧?

纪彬刚把春安城有名成衣店的名字列出来,平喜楼的平老板就送来一份名帖,还带着一封信。大意就是,春安城最大的成衣店如意楼对纪彬的绣品感兴趣,纪彬拿着自己的名帖,就能畅通无阻,跟如意楼柳掌柜谈合作的事。

这哪是柳掌柜对自己的绣品感兴趣,分明是平老板使了人脉,让他好见上人家一面啊。

纪彬的名单里就有如意楼,也知晓这是春安城最好的成衣店,比之绣望坊几乎是三倍规模,而且就开在最繁华的临安街上,跟平喜楼的距离也不远。

能开在临安街的店铺,那都是极富贵的。上次平喜楼什么模样,这个如意楼就差不到哪去。

而且有平老板做中间人,不管纪彬的绣品好不好,如意楼都会给面子,就算自己不收下,也会给指条明路。

毕竟作为春安城最大的成衣店,在圈子里人脉自然最广。

这份名帖拿过来,纪彬跟旁边的陈掌柜就知道分量。

纪彬拆平老板信的时候,并未避着老陈,可里面的内容却让老陈着实酸了。

看看人家介绍的合作伙伴,再看看自己?真是能气死人啊!

那个绣望坊的张放也是,自己都跟他说过了,纪彬在兰阿巷子的外哈就是纪财神,他怎么就不信呢!

虽然老陈没看过纪彬带来的绣品,但直觉一定是好东西。否则值得纪彬这样上心?

只能说张放也是没这个缘分,要跟这些上好的绣品擦肩而过。

而在纪彬看来,他的绣品拿到如意楼,定然能卖出去的。

毕竟这次绣品质量提高一个档次,后面的质量只会越来越高,毕竟有引娘把关,周围的绣娘们技艺也在提高,再加上自己的绣样,他不信春安城的成衣店不心动。

当天下午,纪彬就带着柴力直接去了如意楼。

这让柴力都有点不自在,还直是掉进锦绣案了啊。

里面的精细匹缎随处可见,最时兴的三法暗花纱跟天净纱也在最外面放着,更有做好的样板成衣,也是夏日极漂亮的样式。

可惜了,已经给引娘做了四五套夏装,也没什么理由再做新的。

纪彬拿的是平喜楼老板的名帖,自然被引到二楼歇息,纪彬走进来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两个闲谈的夫人,看着打扮也是春安城有名望的人家。

他们南军国男女大防没那么严格,周围又有来往的小厮婢女,这房间又宽敞,所以同处一室也没什么。

带着纪彬来的伙计让他稍等片刻,柳掌柜一会就到。

这期间纪彬正好听到两位夫人的交谈,她们一边看面料,一边小声说话。

其中一位丰腴些的眉头紧皱,向高瘦些的夫人抱怨∶&ot;他们汴京来的规矩甚大,不过是个京城五品小官,还比不得我娘家在苏杭的品级,竟然摆那么大的谱。

另一位道∶&ot;毕竟是天子脚下,就连小贩都多几分荣耀。

&ot;不管怎么样,我一定要给闺女置办最好的嫁妆,体体面面地嫁过去。&039;&039;&ot;听说礼宁街有家铺子的花样不错,回头我们去瞧瞧。&ot;

原来这丰腴些的妇人是要嫁女,女儿还是嫁到汴京,怪不得这样发愁。不管春安城在邑伊县百姓心中如何好,可要跟都城汴京相比,那可差得太远。

这么说吧,春安城的繁华程度距离汴京差了四五个苏杭!还是如今春安城被谭刺史治理不错的缘故。

纪彬心里暗叹,当父母真是操碎了心。

不过两人竟然提到绣望坊,而且口中的花样应该就是他的。

纪彬并未等太久,柳掌柜就已经来了,他先向两位夫人行礼,口称∶&ot;王夫人,赵夫人。&ot;然后再来找纪彬,毕竟在店里,客人最大嘛,这个纪彬也可以理解。

两人都知道来的缘由,话都不用多说,直接拿出绣品即可。

柳掌柜不是如意楼的东家,只是被雇来的掌柜,但在这做了二十多年,自然见过无数送绣品的人。

可纪彬这样的,还是头一回见。

等他看到纪彬送来的绣品,立刻皱眉∶&ot;这些花样绣望坊都有,你手底下的绣娘可是仿制他的?&ot;

作为春安城最大成衣店彩帛店掌柜,柳掌柜最清楚整个城里谁家出了新花样,谁家琢磨出新织法。

现在春安城流行的花样,他心里更是清楚。所以一眼就看出来纪彬这些花样的来历。

柳掌柜道∶&ot;那些花样虽好,却不是我们楼里做的,而且若是拾人牙慧,那就没意思了。

柳掌柜这话不算客气,但听到纪彬却笑了下。

他明白这位掌柜的意思,就是说,人家店里做过的花样,他们不要。就算再好看,那也是抄别人的。

你说经典的花样也就算了,那家家都有,这种时兴的东西,他们才不捡剩下的。

不愧是春安城最好的成衣店,自然有自己的傲气在,也要脸。

柳掌柜见这年轻人竟然笑了,心下有些不解。

纪彬道∶&ot;如果没记错的话,这花样是不是两月前时兴的?&ot;

见柳掌柜点头,纪彬道∶&ot;当时我拿了五十副绣品送到那处,谁料再带了一百幅过来,这花样已经满大街都是。

柳掌柜吃惊地看向他∶&ot;绣望坊的花样是你的?&ot;&ot;怪不得,我说他家为何突然多了不少漂亮绣品。&ot;

剩下的话都不用多说,柳掌柜跟同行经常打交道,自然知道绣望坊张放的性格。里面发生了什么,他约莫能猜到,这样一来,柳掌柜看向纪彬的眼神都多了同情。

但同情归同情,这样的绣品他却不能收。

毕竟他店里要是卖了这样的花样,那是在拉低身价。

柳掌柜正想着怎么拒绝纪彬,没想到他竟然把那些绣品收起来,反而从他身后的伙计手里拿出另一个包裹。

不过这与其说是伙计,不如说是护卫,柳掌柜进来就注意到了这个独臂汉子,看着就不好惹。

这个包裹里只有二十幅绣品,但最上面还放着个包裹。

纪彬要柳掌柜看的,就是最上面包裹里的东西。

也就是李裁缝绣出来的莲池鸳鸯。

这莲池颇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气势,悠然,淡雅,但谁也不能在莲叶间依偎的鸳鸯。鸳鸯灵动非凡,像是要从绣品里跳出来一般。

更不要说这幅绣品的配色极其好,既有典雅之气,又有活泼之意。太漂亮了,不管是花样还是刺绣的技艺,那都是上乘的啊。

柳掌柜忍不住道∶&ot;巧夺天工,也不过如此吧,让我仔细看看。

柳掌柜用了蚕丝帕子,这才拿着这幅刺绣,然后走到窗边借着光仔细看。

这副刺绣针脚也细腻,几乎看出来线头,更别说这丝线的配色极妙,应该是有心思在里面的。

柳掌柜的动静吸引了旁边的两个妇人。

她们是如意楼的常客,还没见过柳掌柜这么激动呢。

等凑近一看,立刻被这幅刺绣惊艳到。

这莲池,这鸳鸯,几平围着裙摆转一圈,都是女子,一眼就能知道这刺绣缝制到衣摆上会有多漂亮。

去游园去茶会,稍微走动几步,那就是绝美的风景啊。

&ot;这块刺绣多少钱,我买了。&ot;稍微丰腴的王夫人立刻道,转头对赵夫人开口,&ot;你可不要跟我抢,这个绣品给我女儿做成衣裳,到京也不会丢人的。&ot;

赵夫人只好把嘴里的话咽下去。

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惹王夫人的好,她为了自己大女儿,那是什么都肯做。

毕竟女儿是嫁到汴京,不能让别人瞧不起,不然在夫家还怎么过日子,所以这些撑场面的东西越多越好。

不过赵夫人看向送绣品的纪彬∶&ot;你这样的绣品还有几幅,我们都能买了。&ot;

纪彬不好意思摇头∶&ot;只有这一幅,再多的,只能等下个月。&ot;

赵夫人跟王夫人有些不甘心,可想想这么好看的绣品,轻易也做不出来,心里也就好受些。好在纪彬保证,下个月就能出来好几幅这样的图,甚至可以给要出嫁的王家女子做一套刺绣,都绣些旁人没见过,又漂亮喜庆的图案。

见纪彬这么说,王夫人眉角的愁色散了不少,直夸道∶&ot;你这年轻人倒是会说话,下个月要是没有这些物件,我就找柳掌柜的麻烦。&ot;

柳掌柜也在旁边赔笑,觉得平老板介绍来的人过来不错。

要是这年轻人愿意,他都想留他在平喜楼招待客人了,毕竟这样不卑不亢,又会说话的人真的少y。

至于手上的绣品柳掌柜也不用仔细看了,王夫人都要买下了,他看了也是白看。但接下来的生意就很好谈。

柳掌柜跟王夫人客气几句,说自己跟纪彬谈好后,就把绣品送到王家宅子,肯定不耽误用这绣品做衣裳。

听了柳掌柜再三保证,王夫人跟赵夫人才离开,不过走的时候还看了纪彬一眼,赏了些银子。

这就极看重了。

纪彬顺手把银子给了柴力,神色坦然地看向柳掌柜。

终于到这一步了!给莲池鸳鸯定价格。

这幅绣品不仅绣得好,花样如今也是独一份。

可缺点在于,丝线虽然不错,但不是上好的,所用的绸缎也只是平平而已。这些地方都不是加分项,最重要的是,它不成套,只不过是裙摆一圈。如果有领口袖口,那价格直接翻几倍。

纪彬当然知道这些,他来之前都是打听过价格的。

柳掌柜开口道∶&ot;这幅绣品给到这个数。&ot;说着,比了个二十。

也就是说,一个绣品,就能卖二十两,这是个什么价格?

这么说吧,稍稍换算一下,等于你花了四五万块,买了个裙子上的装饰,而且装饰还不完成,如果想要的话,还要继续掏钱。

再这么说吧,纪彬那一千二百亩田地,一百零五两就拿下来了,这一个绣品约等于二百四十亩田地!

纪彬暗暗算了下,知道这个价格已经十分公道。价钱甚至给高了不少,应该是为了以后方便合作。

不止这幅绣品,剩下的绣品,只要是锦望坊没有的花样,都被柳掌柜以合理的价格拿走。但这次纪彬却跟柳掌柜签了份协议。

在这半年内,如意坊不能私自做相同花样的绣品,否则会有赔偿。至于半年后那就随意了。

毕竟就算现代的知识产权也有时间限制。

纪彬只是想保证自己那边绣娘的利益,如果都像绣望坊那样,花样都被他们抄走,那绣娘们还怎么办?

总不能次次都做新花样吧?那纪彬先累死了,太费脑细胞了。

不过有件事要记在心里,让李裁缝等厉害的绣娘做活的时候,要购置更好的丝线。只有各方面完美搭配,才能做出更高价格的刺绣。别说了,高端市场的价格是真的香。

这次一百幅绣品,只卖出三十幅,剩下的都是绣望坊有过的花样,柳掌柜这里是绝对不收的。但这三十副却卖出一共卖出八十两的高价。要知道上次五十个,也才卖了五十两银子。

看来这绣品,真的贵精不贵多。

可若是产量供应不上来,那也是没辙,看来这次回去,他要多找些绣娘才行。最好一个月就能拿出十几幅李裁缝这样的绣品。

或者把他的散活作坊正规起来,让众人提高技术才是真的。

纪彬跟柳掌柜是正经签了合约的,每月大小绣品要送来一百件,如意坊绝对吃得下。但是纪彬这种花样的绣品,就不能提供给别人了。

纪彬想了想道∶&ot;若是别人偷学了呢?&ot;

柳掌柜笑∶&ot;我们这里是如意坊,怎么会有人偷学。

就算是偷学,也要躲得远远的,不能被他们瞧见了,否则可以去春安城彩帛会好好说道说道。

纪彬瞬间明白,他怎么就把这件事给忘了。还是柳掌柜在这个行业浸淫得久,比他懂啊。

所谓的彩帛会,就是商会名称。

纪彬这种半路出来做生意的不太懂,但人家如意楼是大买卖,在宿勤郡都有不小的店面,自然有自己的路子。

在古代,各处都有许多商会。

卖茶的有茶商会,卖酒的有酒商会,卖布的也有布商会。

反正各行各业都要有,这些商会记在官府名下,谁要做这个生意,就要去找官府报备,然后上籍。

在最开始的时候,商会的作用就是约束各个商户,大家都不愿意加入。

但现在南军国管的松,商户们却抢着要入,毕竟现在的商会只是同行聚在一起,方便掌握形式。最重要的是,同行之间有了摩擦,也有地方从中调和。

不过嘛,既然是组织,那里面的商户就会分大小,像如意楼这种规模的店铺,话语权自然也重,柳掌柜说不让其他人学自家的绣样,那也没人敢硬对着来。

他家的新鲜花样要是被谁学了去,那他们如意楼自然会找对方的麻烦。

如今接触了平喜楼跟如意楼,才回忆起这些事,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柳掌柜运作不好这些绣品。现在看来,邑伊县还是太小了,跟春安城差的太远。

纪彬知晓跟着如意坊做生意,自己的花样肯定能受到保护,这也就放心了。

等他带着剩下的七十个绣品离开,柳掌柜却拦住他∶&ot;你去这个地方,他家收这些绣品,只说我介绍的就行。&ot;

说着,柳掌柜把他写好的纸条递过去,给纪彬指条明路。

若是其他人也就算了,但柳掌柜跟纪彬谈这半天,只觉得纪彬不是池中之物,就算对彩帛行成衣行了解不深,可一点就通,一说就明白。这样的人只能交好,不能交恶。

等纪彬跟柴力出门,不怎么有好奇心的柴力都问道∶&ot;东家,柳掌柜这是什么意思?&ot;

纪彬看看纸条上的地址,正是礼宁街的一家缎子铺,巧的是,正好在绣望坊斜对门。

这是巧合吗?定然不是啊。

纪彬道∶&ot;柳掌柜让我去绣望坊斜对门的缎子铺卖同样的绣品,这是帮我出气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