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骄奢小说资源> 第123章 第12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 第123章(1 / 2)

===============================

对于艾普莉来说,远离了硅谷之后,也就远离了‘希拉洛斯’。按照她正常的生活,本就和‘希拉洛斯’基本没有交集,是的,本来

事实上,从硅谷返回纽约之后,艾普莉确实有半年多没有听到任何一个人在她面前提及‘希拉洛斯’这家公司。但在秋天之后,似乎是一夜之间,就有一个又一个的人在她耳边提及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一年的9月7日,《华尔街日报》花了大篇幅报导‘希拉洛斯’,其中‘希拉洛斯’的创始人兼ceo的照片,可占据了头版的大部分,十分显眼——这篇报导是由访谈形成的,事实上这篇文章所在版块本来就是《华尔街日报》的‘周末访谈’专栏。

在这篇访谈中,借助《华尔街日报》这个超级平坦,‘希拉洛斯’向外界展示了自己。一个拥有开创性技术,即将改变血检市场,勃勃生机,前途无量的公司。事实上,就连‘周末访谈’专栏的编辑也无比相信这一点,认为这篇报导对《华尔街日报》来说也是个漂亮成果。

而从《华尔街日报》开始,立刻有不少的媒体对希拉洛斯持续跟进,报导越来越深入。哪怕普通民众还不怎么关心(毕竟还没有影响到生活呢),业内人士却是坐不住了——正是因为还不到普通民众关心的程度,业内人士才会坐不住。

真的人尽皆知、盖棺定论的东西,无论是投资人、竞争对手、合作方,还是别的什么,还有必要上蹿下跳吗?

虽然之前‘希拉洛斯’就已经是硅谷的明星公司了,它的豪华董事会,它的频频大动作(和西夫韦合作,和军方合作什么的),它那让人耳目一新的市场畅想本来就吸引了不少人。

如果不是明星公司,也没有资本搬迁到山景大道上了。

但在经过《华尔街日报》报导之后,希拉洛斯完成了一次很关键的变身,即从普通的明星公司转向了更炙手可热的状态——说是明星公司,可美国每年都会新诞生不少明星公司,明星公司也不代表就轻松了,就一定能成功了。

事实上,挺多初创企业在某个阶段是明星公司,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沉寂了。

很快,希拉洛斯60亿的估值就成为了共识,更重要的是,现在很多人都想投它,明显估值要进入一个上升通道了。

“最近是不是有更多的钱流入到硅谷了?初创公司的估值越来越像个神话了,之前那个公司才创立多少,有什么成绩?估值就达到,两亿了难怪艾琳·李会写那样的文章。独角兽?确实是个好比喻。”在艾普莉的公寓里,蕾切尔喝了一点儿白兰地,话题不知道怎么了,就跑到这上面来了。

她提到的艾琳·李的文章,其实是前天发表在‘’网站的那篇。作为风险投资人的艾琳·李,做出了一个定义,将估值达到10亿的初创公司称之为‘独角兽’。所谓‘初创’,一般认为是创立不超过10年的。

以‘独角兽’来比喻,能够很好地形容这种企业的珍贵前途无量、令人垂涎。

不过当这个说法一经提出,立刻就得到普遍支持,引用超多,却不一定是文章本身有多么出类拔萃。更大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热钱纷纷涌进硅谷,让硅谷的初创企业迅速增值,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财富神话。

大家都向钱看,财富神话出来了,肯定是会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关注和反响的。这本身都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了,当此之时,用一个大家觉得很合适的比喻代称那些有前途的硅谷企业,当然很快就能得到热烈反应。

蕾切尔最近大概是在画廊听了不少投资人的夸夸其谈,说起投资、热钱、硅谷、独角兽、《华尔街日报》这些词,真是很顺滑呢。

蕾切尔这样说,索菲亚就瞥了她一眼,然后又将目光挪向了艾普莉,仿佛是无意地说道:“艾琳·李统计了现有的独角兽,总共39家,其中当然也包括‘希拉洛斯’,这可是最近在投资圈里备受追捧的存在莉儿”

“嗯?”艾普莉原本正在玩手机游戏的,索菲亚忽然叫她,她就抬头了。

“听说你认识希拉洛斯的ceo”她的眼睛里写满了‘求八卦’,事实上又何止是她呢?最近很多人都想吃这个瓜呢!

自从《华尔街日报》报导了‘希拉洛斯’之后,大量媒体跟进,采访了‘希拉洛斯’的创始人兼ceo伊丽莎白·福尔摩斯。很快,伊丽莎白·福尔摩斯就成了新的硅谷明星,就和之前的扎克伯格一样。

大众知名度飙升之后,各种关于她的挖掘自然就多了。很快有媒体就发现了艾普莉和她的‘过节’——信息来源是一篇采访,采访中伊丽莎白·福尔摩斯主要说了一直以来创业者说服投资人的困难。

她在创业过程中也饱受这方面的艰难,她分享了最初的时候他在各个投资人那里碰过的壁。甚至有一次,她预约的会面半个小时前,突然就被取消了,就因为投资人要见另一个创业者,对方看起来要比她更有前途,所以投资人毫不犹豫就踢走了她。

那时期她就像一只皮球,大家踢来踢去,好像随便怎么对待都行。

然后她又说到,即使是后来,一切都走向了正轨,‘希拉洛斯’开始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很多投资人依旧不把它当回事。以一种非常随意的态度对待‘希拉洛斯’,他们并不关心希拉洛斯到底有着怎样的技术和愿景非常傲慢,极其不尊重。

她例举了半年多以前,一次投资人去希拉洛斯的事。虽然她隐去了当事人的真名,但经过‘知情人’的补充,再加上那段时间艾普莉确实在硅谷转悠(媒体是有报导的),大家就知道艾普莉是事情的当事人。

在伊丽莎白的口中,乔舒亚就是傲慢的代表。他让艾普莉做自己的顾问,真的问她关于希拉洛斯的投资建议,最后还真的如她所说的做了,这就是在羞辱希拉洛斯!

如果只看她的只言片语,这没什么疑问。但其实当时在场的人都知道,乔舒亚其实本来就没有投资意向。当时大家其实觉得,乔舒亚更可能是不在意,或者想通过艾普莉打岔,让自己的拒绝显得委婉一些虽然从最终结果来说,这样可能更伤人了。

不过所有人,包括伊丽莎白可能都不知道,如果那个时候艾普莉提议可以投资希拉洛斯,乔舒亚会如她所愿的。

伊丽莎白并没有刻意炮轰谁,但在‘希拉洛斯’红的发烫的当下,当初看不起希拉洛斯和她的人很自然地就会被看作是反派或者丑角他们错失了一次赚大钱的机会,这样高的回报率,即使是在硅谷也是很少见的机遇了。

这可以看作是一场真人版的‘莫欺少年穷’,好一出打脸大戏啊!

乔舒亚在这件事里虽然有出场,但公道来说,这不算什么。他的地位并不是错失一次好投资就可以动摇的,错过了‘希拉洛斯’并不能让他原本的投资回报率下滑他依旧是硅谷的‘风投之神’。

相比之下,大家其实对艾普莉出现在这样一场逸事中更感兴趣说真的,一开始艾普莉出现在这样的硅谷故事里,其实是有点儿画风不对的。艾普莉出现在媒体上,往往和她的作品、财富、家庭、朋友,甚至是会穿衣有关。

大众追逐她,本质上更像是追逐一个只存在于幻梦中的生活模板。大家爱这种只存在于所有人想象中的完美人生,而当这样不真实的人生真的存在时,大家就更爱了,爱它真的存在。

忽然和硅谷的创业故事扯上关系?怎么想两边都不合啊!

但故事就是要有这种‘不合理’的感觉,才容易留下深刻印象,大家的普遍感觉大概就是‘好怪哦,再看一眼’这样的。

艾普莉本来就是红人中的红人,她平常没有制造话题的情况下,一举一动都可以成为新闻。当下有一个话题了,大众吃瓜的热情真是拦都拦不住——更何况,当初在硅谷发生的事,里面还包含了那么多令人兴奋的要素。

首先,是有钱人和有钱人的名利场故事,一个是豪门中的豪门,出生以来无论什么都顺风顺水。就连大众追捧,她都不理的,大有‘走开,你这该死的人气’这样的感觉。另一个其实也是出身优越,但遭逢意外,算是家道中落了——

伊丽莎白·福尔摩斯家以前也是名门望族,到伊丽莎白的爸爸时,还做过安然的副总裁。当然,安然死掉了之后,他爸也受到了影响。虽然避开了追责,甚至之后还有一定的恢复,但安然的履历肯定不能说没影响。他之后无论是从商,还是去政府机构做事,都可以,可都有了一个玻璃天花板。

其实想也知道了,伊丽莎白说自己家道中落之后,她就有了未来一定要成功的‘紧迫感’,她告诉自己一定要成功,一大原因也是这个——说的好像她是白手起家的一样。然而事实却是,家里给了她启动资金800万。

在硅谷的创业故事里,这个启动资金算是非常豪华的了。当然,这也和伊丽莎白要做是真正的技术有关,这和当下大部分的互联网创业还不太一样。后者虽然也要求技术,但其实并不是技术导向型,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创意、营销之类的。

而做真正的技术,还是划时代的技术,那是很花钱的!都说科研是真正的烧钱,这话从来不错科研领域发展到如今的水平,情况已经很明显了,即使科学家再天才,也要有钱才能堆出成果来。

当初戴维斯送双胞胎一个迷你实验室,真的是迷你的,类似于普通人家给孩子送一套化学实验玩具那种。就是让他们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练习实验室操作和管理什么的,至于想要靠那座迷你实验搞出什么成果?纯粹是多想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