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开局错认李二为爹笔趣阁> 第16章 士农工商,国之基石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士农工商,国之基石也!(2 / 2)

房玄龄明白了回答道:“那他们就会拿这多赚得钱,去买食盐和粮食,兴许还能买几匹布,添置一些衣裳。”

“所以,百姓的日子是不是好过些了?”秦渊又问道。

“说得太对了,太有道理!”李世民也明白了过来,大肆夸耀。

如果世家和商人持续收盐,那这些排队抢盐的百姓日子就会过得更好些。

如果五姓七望和投机商人们坚持不住了,开始抛盐,那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全国盐价下降,那百姓的生活一样会更好一些。

“双赢!这是双赢啊!”李世民有些兴奋的欢呼起来。

“不对,是三赢!”房玄龄辩驳道。

“哦?”李世民来了兴致,盘点道。

“一来嘛让百姓的生活更好些,这是一赢。”

“二来嘛削弱了五姓七望的财力,这是一赢。”

“怎么算都是双赢,房爱。老房,三赢是怎么说法?”李世民一高兴差点说漏嘴,立马改口。

“这不是大唐的国库也充盈了?”房玄龄笑道。

“对对对,我怎么忘了这茬。”李世民一拍脑袋,连声说道:“三赢三赢!”

“但。”李世民又想起了什么问道:“既然如此盈利,百姓为什么不自己把这盐拉到别的地方去卖呢?”

秦渊一拍脑袋,捂着脸,无言以对,自己这个老爹,怎么这么笨?

房玄龄倒是明白了过来说道:“老爷啊,你想想,百姓把盐扛到附近十来里,二十来里就是极限了吧?这需要多久呢?”

看着李世民有些懵逼的状态,房玄龄也是有些急,扯了扯李世民的衣服,提醒他的身份。

李世民总算明白过来,恍然大悟道:“所以在这期间,我这样的商人就很重要。”

说道“我这样的商人”时,还不知不觉加重了语气。

秦渊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还不算笨,不然我都要怀疑,你是怎么做生意的了。”

这能忍,就不是李世民的暴脾气了!

李世民梗着脖子争辩道:“为父经商三十多年!一直恪守物以稀为贵的原则,低收高卖,才有了今天的生意!”

说完,他就后悔了,突然想起来,自己那一千万贯的小生意,对秦渊来说,啥都不是。

“对,商人就是靠转运货物赚取差价挣钱。”

秦渊肯定了一下。

“不过嘛,如果没有商人花力气,下功夫转运的话,各地的特产就不能互通有无咯。”

秦渊是想说明商人的重要性。

有了商人,货物才能成规模的流通。

散户想要行销各地怎么可能呢?

“百姓卖给商人获利了,挣得钱就可以去买布匹,买盐,买肉,买米。这样的生活才算是真正的富庶啊。”

“更甚至,不远的将来,还可以逢年过节到茶楼听曲看戏。”

李世民和房玄龄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们一直以来都受商鞅重农抑商的思想的影响。

商人对国家有大害的想法根深蒂固,一直以来想得也是如何限制商人,剥削商人。

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商人对于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的作用。

是啊,如果没有商人废尽心力,在长安怎么能吃到岭南的荔枝呢?

如果没有商人,又如何在长安城内见到塞外的牛羊?

如果没有商人,又怎么能让秦家盐铺的盐卖遍全国呢?

看着两人深思的样子。

秦渊又缓缓说道:“士农工商,国之基石也!”

区区九个字,短短九个字。

重达千斤,瞬间压醒了两人。

“要想大唐昌盛,百姓富强,必须兴商!”这句话回荡在两人的脑子,久久不息,经久不散。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