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节(1 / 1)

明仪:“……”作者有话说:(注)出自李贺《马诗二十三首》,李白《关山月》感谢在2022-05-14 19:49:05~2022-05-15 20:22: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是飘君呀!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拟澜、碳烤兔爪爪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20章其实明仪从头到尾就只是想从谢纾口中听见“介意”两个字,结果反被他堵了一通话,摆事实、论依据地证明了她的无理取闹。看见谢纾那副有恃无恐的样子,明仪不由生出满肚子火。就算他后来想以主动为她夹菜的方式想同她“示好”,明仪也没顺下气来。用完晚膳,已是掌灯时分。谢纾去了洗墨堂看公文,明仪早早回了长春院休息。云莺伺候着明仪换上寝衣,卸下钗鬟后,便退了出去。明仪独自靠在小玉枕上,望着西窗旁的那盏为谢纾而留的小油灯发怔,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今日的谢纾,不配让本公主为他留灯!明仪愤然从卧榻上起身,走到窗前“咔嚓”狠心剪了烛心。烛火灭了,满室暗沉,明仪摸索着回了卧榻,躲进锦被之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闭上眼睡觉。可她闭着眼躺在卧榻上却丝毫没有睡意,翻来覆去,总觉得心中烦闷。也不知过了多久,门外响起一阵令人熟悉的沉稳脚步声,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谢纾回来了。明仪停止翻来覆去,闭眼装睡。她闭着眼,什么也看不见,只听见谢纾衣衫摆动之时的窸窣声。他朝卧榻走来,紧接着坐在床沿边上。明仪觉察到他在边上,悄悄睁开一条眼缝偷看。却看见谢纾的脸庞正朝自己慢慢凑近,渐渐地开始能感受到他轻柔的气息吹打在自己脸庞。好好的他凑那么近做什么?总不会是要趁她睡着……偷亲她吧。明仪心跳啪嗒啪嗒的,似要跳出喉咙口,呼吸几不可察地加快了几分。可谢纾却动作忽然一顿,移开了距离。明仪:“……”正当明仪放下戒备之时,身上的寝衣哗啦一下被掀开,她被谢纾的动作一惊蓦地睁眼。谢纾盯上她的眼睛:“装睡?”明仪心虚撇开头:“你、你要做什么?”谢纾笑了笑:“你说呢?”明仪扯过锦被遮住自己:“你别想做那种事。我还没消气,且我身上有伤,你是知道的。”“我知道。”谢纾应着她,从一旁的小桌几上取了白玉散痛膏来。“上药。”他边说,边将散痛膏涂在她淤青处。冰凉的药膏覆在伤处,激得明仪陡然一颤,她闭上眼由他上药。谢纾望着她白皙皮肤上青一块紫一块的,敛眸不语,过了好半晌才问道:“你今日去马场是为了想骑马?”明仪低低地“嗯”了声。她想说些什么,却又觉得无需她多言,谢纾也能明白。谢纾轻叹了一声:“我可以帮你。”明仪眼睫微颤:“你……怎么帮?”谢纾道:“三日后晚上,我应是得空的,去皇家马场等我,我教你。”上完药,谢纾起身欲走。明仪抱着锦被,朝他离去的身影望去:“今晚又……不留下?”“抱歉。”谢纾垂眼,“出了些急事,我需进宫一趟。”说完这话,谢纾便推门走了。明仪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有些走神,一时忘了自己还在生他的气。三日后日,平宁侯府后花园。明仪正拉着姜菱挑三日后要用的马具。姜菱刚往嘴里塞了块小米糕,巴掌一鼓一鼓地道:“听闻近日摄政王公务缠身,忙得连好好用膳的功夫都无,可他还答应今晚特意抽出空来,教你骑马。看得出来你对他很重要。”明仪微红着脸,撇开头去:“是吗?可他都不介意别的男子送我重礼,还拿话堵我。”姜菱方才就听明仪骂过这事了,根据她比明仪多与男子相处三年的经验,她道:“我觉着他那是吃醋。”明仪:“吃醋?”姜菱抿了口茶汤:“你想啊,摄政王平日一向都果决少言,昨日你一说改嫁不错,他便叽里咕噜说了一大通道理,还一副阴阳怪气的样子,说什么,但愿殿下的有情郎长命百岁,无有不测。这话多少带了点酸劲。”“他说了那么多远嫁回纥的不便,还不就是舍不得你的意思。”“是这样吗?”明仪虽然嘴上这么问着,心里却觉得姜菱这一通分析不无道理,莫名生出一种愉悦,可愉悦过后,又有些不确信。谢纾看着着实不似那会拈酸吃醋之人,且他若真介意,为何不直接告诉她。明明只要“介意”两个字便可解决之事,他却偏要绕着弯子,多费口舌呢?明仪在平宁侯府坐了会儿,便打算回宜园,姜菱送她出府,临走前明仪瞧见平宁侯夫人正提着一食盒玉露糕,让小厮送去宫里。“阿兄追随摄政王,近日忙得脚不着地。这玉露团乃是阿兄最喜爱的点心,阿嫂每日都亲自做了,吩咐人给阿兄送去。”姜菱道。平宁侯夫人听见这话笑了笑:“只盼着你阿兄日日都能尝到我的心意。”难怪人人都说平宁侯夫妇恩爱非常。明仪望着那食盒玉露糕,似受到了什么启发。觉得也该让谢纾尝到她的“心意”,以此来证明他们之间的恩爱。一回到宜园,明仪便直奔膳房。只明仪一走近庖厨之地,就被里头一阵刺鼻的油烟给熏了出来。明仪:“……”这绝对不是本公主能呆之地,明仪觉得自己一息都不能忍。就算谢纾有命吃到她的心意,她也没命去做!罢了,是他谢纾没有口福,无法品尝她的心意。等等!也不是没有办法。不就是要他尝到她的“心意”吗?皇宫,宣政殿内。坐在上首的谢纾支额不语,抬眸间压迫感十足。底下众臣皆垂着首不敢做声。殿内气氛阴沉得可怕。坐在一旁的小皇帝,抬眼偷望自家舅舅那张森冷的脸,长长叹了一口气。他母亲去得早,父亲又是个不中用的,自幼跟着谢纾,自然明白,此刻谢纾面上虽看不出什么,心中却正怒。怪只怪今早自江南道传来密报——朝廷拨下去八十两赈灾银,真正落到实处的却只剩三十万两,其中竟有五十万两雪花银不翼而飞。其实赈灾银自京城下达各地后,数目都会比朝廷拨下去的要少一些。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各地有各地的“规矩”,只要少的数目不大,上头一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当做不知道。可这回竟少了五十万两之多。拨去江南道的赈灾银少了这么多,定然与江南道节度使苏晋远脱不开关系。只此刻站在宣政殿内众臣,没有一个人敢提江南道节度使苏晋远之名。原因无他。江南道节度使苏晋远,乃是摄政王“名义上”的父亲。且三王之乱那会儿,若没有苏晋远出兵相助,如今的新帝怕也难登帝位。此人怕是“难”动。平宁侯倒是“勇者无畏”提了一嘴,只是在场无人应他。正是气氛低迷之时,守在殿门口的小黄门提着一只雕鸳鸯红木食盒匆匆来禀。“启禀摄政王,殿外有人来报,说是长公主体谅您近日操劳,特地派人送了您喜爱的点心过来,望您能尝尝她亲自为您备下的心意。”殿内众臣闻得此言,皆是面面相觑。众所周知,长公主是个“金贵”人,那是出门怕晒,喝水怕凉,十指绝不沾半点阳春水。也不知今日刮的是哪阵怪风,长公主竟然亲自做了点心送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