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5 如梦令(2 / 2)

“无妨,且吟来!”

李清照轻启檀口,轻声吟诵“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赵明诚故作惊讶“呀!娘子原来如此善饮,那就速满饮此杯才行哟!”

李清照“哎呀,我要是善饮怎么还会不消残酒?我还曾作了一首《如梦令》,请夫君斧正!”

赵明诚“放心!我一定用大斧劈凿一下!”

就见李清照再次吟诵“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赵明诚“看来娘子是喜欢这梦境了吧?”

李清照“嗯。跟夫君在一起,真个是但愿长醉不复醒呢!”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出身名门,过着安定优裕的生活。但难得的是,她的诗词并非那些无病呻&bsp&bsp吟的矫揉造作,也没有柳永的放荡不羁,反而处处透着清新可人。】

【清新之景中渗透了野逸之情,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也!】

【即使后来赵明诚在党争中失利,回到了青州,李清照寄给丈夫的诗词,也不是一味地哀怨。】

【如这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西风吹卷帘幕,露现出比黄花更为憔悴的少妇面容,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其意实同于柳永词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但表达时屏绝浮花浪蕊,而选择不求浓丽、自甘素淡的菊花加以自比。】

【这既是就眼前取景,又反衬出作者不同凡俗的高标逸韵,确乎无“词语尘下”之嫌。】

收到“情诗”的赵明诚“清照的词是愈发雅致了,我岂能被她比了下去?来人啊,闭门谢客三日,我定要作出一首好词来。”

三天后,得词五十阙。

赵明诚觉得自己的水平已经和娘子不相上下了,就把自己的词和李清照的混在一起,请好友陆德夫鉴赏。

陆德夫看了半日,说“只有三句绝佳,其他的都不太好。”

“哪三句?”

陆德夫幽幽说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呃……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吗?”

【这个故事的真伪还未可知,但足以说明李清照的诗词水平,已经是相当高妙、并且已经广泛地被认可了。】

【另有一曲《一剪梅》,大约也是完成于这一时期,共赏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结尾三句,虽为范仲淹《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脱胎而来,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因而就在艺术上有更大的吸引力。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

【如果李清照生活在太平盛世,或者将继续这么无忧无虑、清新自然下去。我们在说起李清照的时候,可能只会夸一句“哦,是那个才女啊!词写的不错!”别的,只怕没什么印象。】

【但个人的命运,从来都是和国家大势分不开的。】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次年春始抵达。】

【年八月十八日赵明诚卒于建康,绍兴元年(年)三月,赴越绍兴,在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当年与赵明诚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

【国破家亡,痛失爱侣,想醉心于金石亦不可得。】

【至此,李清照词风大变!】??

biu

biu。biu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