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0 章 日子(2 / 2)

“娘,买了吧,儿媳会做,保管好喝。”柳棠溪说。

两文钱也不贵,且今日的糖葫芦赚了不少钱,这都亏了儿媳,所以,在李氏开口之前,卫老三发话了。

“买了吧,要不再称二两肉,给孩子们打打牙祭。”

他们好些日子没见着荤腥了。

卖肉的一听这话,立马来了精神。

然而,下一刻,柳棠溪就给他浇了一盆冷水:“爹,过年才吃了那么多肉,估摸着孩子们还不太想吃呢。要不然买些猪皮,也算是一点荤腥。”

她看过了,肉都是别人挑剩下的了,不太新鲜。但她素日里也不是那喜欢说别人的人,所以没指出来。

“行,你看着办就是。”卫老三笑呵呵地说道。

不过是花了五文钱,柳棠溪就买了一大堆猪骨头和猪皮,回去的路上,笑得见牙不见眼。

“这些骨头给孩子们熬汤,猪皮做些肉冻吃,这些东西既好吃又不贵,还有荤腥。”

她没那么喜欢吃肉,且过年真的吃了不少,这会儿还没那么想吃。

可是,想到许久没喝过的大骨头汤和肉冻,她就有些想吃了。

卫老三和李氏见儿媳这般懂事会过日子,都很是欣慰。

当然了,想到儿媳的手艺,两个人虽然不怎么馋,可也对晚饭充满了期待。

回去之后,大家草草吃了一些饭之后就开始算了算。

山楂没花钱,竹签子没花钱,只有糖和摊位费花钱了。

仔细一算,这半日他们赚了二十五文钱。

不过,这是因为山楂没花钱的缘故,五十串糖葫芦用了十斤左右的山楂,一斤山楂一文钱,十斤就是十文钱。所以,他们算是赚了十五文钱。

差不多三串糖葫芦赚一文钱。

大儿子和二儿子是壮年,去上工的话一日也是十几文钱,他们竟然半日就能赚这么多,老两口的嘴就没合拢过。

算完后,卫老三也不歇着了,又跑去后山上砍竹子了。

柳棠溪走了约摸一个时辰左右,此刻早已经累得不行,吃过饭后就去睡了一觉。

醒来后,见卫老三在削竹签,连忙问了一句:“爹,您怎么没去歇着?”

卫老三笑着说:“我不累,干这点小活儿不算什么。”

能赚钱,他心里高兴,一点儿没觉得累,反倒是觉得身上充满了力气。

再看一旁,李氏也在那里挑山楂,把那些坏的,长得不好看的全都挑了出来。

见他们忙着,柳棠溪去灶上处理大骨头和肉皮了。

处理完,就把大骨头放在大灶上熬着了,肉皮则是切碎了,放水和调料在了小灶上慢慢熬着。

因为要熬很久,所以,柳棠溪往锅底放了几块大柴火,让它自己熬着。≈lt;/p等洗干净手,她把自己的绣活儿拿了过来,坐在一旁一边绣,一边看着锅底。

吃晚饭时,骨头汤熬好了,柳棠溪往里面放了些芫荽,又滴了几滴香油,骨头汤的香味儿就愈发浓郁了。

伯生一进门就跑到了厨房,见柳棠溪在忙着,脸上立马露出来笑容。

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伯生问:“三婶儿,你做了啥好吃的,好香啊。”

“三婶儿熬了一锅骨头汤,快去洗手,马上吃饭。”

“哎,好的。”伯生兴奋地跑去洗手了。

肉皮虽然熬好了,但此刻还是热的,没成型,所以,柳棠溪把它盛了出来,放置在一旁,没端上桌。

看这样子,估摸着明早才能吃。

晚饭时,大家对柳棠溪做的骨头汤赞不绝口。

李氏道:“真没想到,这骨头汤竟然这么好喝。那东西平日里都没人吃的。”

卫老三笑着说:“嗯,这东西便宜,也有肉味儿,以后多买些,给孩子解解馋。”

骨头汤很好喝,不仅小孩子,大人们也都喝了两碗。

饭后,卫老三说了去镇上卖糖葫芦的事情。

“一共赚了二十五文,这是因为山楂没花钱,山楂是你二舅送来的,算是公中的,十斤山楂十文钱。算起来,赚了十五文。这样,老大老二家一人两文钱,老三家十文钱。”

卫大牛和卫二虎连忙拒绝了。

卫大牛道:“这是三弟妹的秘方,赚了钱也是三弟家的。”

卫二虎则是道:“我们也没帮什么忙,就不拿钱了,钱给三弟家就行。”

柳棠溪也拒绝了。

她想出来糖葫芦这件事情并不是为了赚钱,而且,卖糖葫芦的钱于她而言也是杯水车薪,以后到了京城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而且,刺绣的钱她也攒着呢。

她就是想提高生活质量,多吃一些好吃的。

“钱我不要了,爹娘留着吧。”

卫大牛和卫二虎不要也就罢了,大家没想到柳棠溪也能提出来不要。

“虽法子是我想的,手艺也在我这里,实则我也没干什么活儿,不过是做些熬糖蘸糖的小活儿罢了。竹签子是爹做的,山楂是娘处理的。去镇上的时候,糖葫芦架子多数时候都是爹娘大嫂轮着抗的。我这手上没力气,也抗不了多久。我最多就跟着跑了跑腿。我想着,我跟着去镇上也没太大的用处。且,家里活儿又多,不能只交给二嫂一个人做。再过

几日,爹娘上手了,我就不就不去了。爹娘辛苦了,钱你们自己拿着就好了。要真的觉得我有功,回来时就多买些好吃的。”

前面说了一大堆谦虚客套的都是废话,最后这句才是柳棠溪的初衷。

柳棠溪这一番话让卫老三夫妇心里很是舒坦。不过,他们都是厚道人,也不会真不给她钱。

商议了很久,见卫老三夫妇执意让她拿,柳棠溪想了想,为了让他们安心,便说:“那就五文钱吧,以后不管卖多卖

少,每日给我五文就好,其他的钱爹娘留着,如何?”

在这么推脱下去就没完没了了,卫老三最后定了下来:“好。”

卫老三之所以定了下来,是因为想到了他们如今攒钱的目的。他们这么辛苦的赚钱,不就是为了老三读书么。钱在他们这里,和在三儿媳那里,都是一样的。

柳棠溪只要了五文,卫大牛和卫二虎自然没要钱。

第二日一早,柳棠溪吃到了肉冻。

前一天喝了骨头汤,今日又吃了肉冻,她感觉美好的日子又回来了。

饭后,跟昨日一样,柳棠溪和张氏跟着一起去了镇上。

如此过了两三日左右,柳棠溪和张氏就不跟着去了,卫老三夫妇去。

隔三差五的,卫老三夫妇会从镇上买些骨头、肉皮亦或者排骨、肉回来。

看着桌子上重新摆上的四个菜,柳棠溪心里舒坦极了。

心中不停感慨,这才叫生活啊!

这日镇上有集,卫老三夫妇卖了不到半个时辰糖葫芦就卖完了。看着没买到的客人失望离开的模样,卫老三有些后悔了。

当日回来,他就弄了更多竹签子,打算明日多带一些。

可多带一些重量就会增加,去镇上来回得一个时辰,柳棠溪真怕这两个人吃不消。

不过,卫大牛想了个法子,让卫老三夫妇搭着村里的一辆去镇上卖菜的骡车去。

这样,方便是方便,但骡车要收钱,一人一文钱。

卫老三起初拒绝了。

但后来,柳棠溪说道:“爹,你跟娘虽然花了两文钱,但你们坐车上不用自己扛着糖葫芦架子,却可以多做几串。三串能赚一文,那你们就多做六串,不就行了么。”

卫大牛等人纷纷响应柳棠溪的说话。

卫老三琢磨了一下,同意了。

不过,他们也只是坐着车去,回来会扛着糖葫芦架子回。

有了车,能带的东西就多了起来。

卫老三夫妇每日去卖的糖葫芦也多了,等到了赶集的日子,两个人一人扛一个架子,每个上面有五十串。

卫大牛和卫二虎怕累着爹娘,把扛架子的活儿担了下来。

所以,卫老三夫妇每日坐着骡车去镇上,卖完,把架子留给儿子,老两口再走回来。

回来后,中午歇一会儿,又开始弄竹签子。

柳棠溪的日子终于恢复正轨,且似乎比从前吃的还好了一些,心中高兴不已。

卫老三和李氏每日忙着卖糖葫芦和数钱,整日带着笑容。

当卫寒舟从县城回家时,收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来自那个一直非常关心他的亲娘李氏。

“咦,你今儿咋回来了?”

这句话要是从自己媳妇儿嘴里说出来卫寒舟还不觉得意外,可从自家娘嘴里说出来,他就觉得不太对劲儿了。不过,纵然心里存了疑惑,但卫寒舟面上还是颇为冷静地说:“嗯,夫子休假,儿子能回来三日。”

李氏似是听到了,又似是没听到儿子说啥,草草应了一句:“哦,这样啊。我这正忙着呢,你先回屋去吧,一会儿让你媳妇儿给你做饭吃。”

说完,李氏出门了。

看着他娘很快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卫寒舟蹙了蹙眉。

他娘对他是不是太不热情了?

难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大事儿?

难道爹……

不对啊,娘的脸色似乎比他走的时候还鲜亮了一些,看背影,像是胖了些。

就在他愣神儿时,一个婉转的声音响了起来:“呀,相公,是你呀。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她记得卫寒舟之前写了一

封信,说最近读书忙,没时间回来的,这才收到信没多久,怎么就回来了。

卫寒舟接连被两个女人嫌弃,脸色不太好看,语气也有些生硬:“为夫已离家两月有余,回家来看看。”

“哦哦,竟然这么久了么,我还以为刚走没多久呢。”

卫寒舟:……

≈lt;/≈gt;作者有话要说:卫寒舟:好气!气得说不出来话。

柳棠溪:那就不说呗╮(╯▽╰)╭≈l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