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2节(1 / 1)

也不知道这些马车上,又有多少朝臣,又有多少举足轻重的世家贵族。这时,议论纷纷中,赵景澄站了起来,开始了他的第一个问题。“殿下,上次百姓吃包子中毒事件,是镇北王府莫少珩替你为那些病人给的药钱,请问,你将药钱还他了吗?”嘶!明明还嘈杂无比的街道,愣是瞬间变得鸦雀无声,空气都如同凝固了一样。上次的事件其实闹得挺大的,因为赵岚是太子,事情反而更容易传播。赵景澄:“……”怎么了嘛?大家怎么都不说话了?这是他去调查百姓想要问的问题中,排在很前面的问题呢。赵岚的脸都黑了。估计和被人当众揭短是一样的。众人:“……”没想到,这个新闻发布会,居然如此的犀利。莫少珩赶紧站了起来,赵景澄这娃激动过头了,这要是被赵岚惦记上,有他好果子吃?说道,“诸位,记者发布会上的提问,皆是收集自凉京的不同阶层的人,是为百姓为某个集体发声,并不代表记者自己的观点。”说完又道,“刚才的流程错。”赵景澄这娃太激动了,现在还没有到提问的时间。莫少珩说道,“记者发布会大至分为两个环节。”“第一,发布环节。”“今日由殿下发布他自己的观点。”“无论殿下的观点是什么,无论观点是对是错,无论观点有无道理,在发布期间,任何人不得打断。”“也请殿下将你所要发布的内容,尽量说清楚。”“第二环节,就是记者提问时间。”“为了维持秩序,在记者提问时间,其他人是不能随意提问的。”“记者所提的问题,都是来自市井调查,也就是百姓最想问的问题。”“当然,也可能会有临时的问题加入。”众人:“……”他们大概听明白了,就是让赵岚说明官员制度变法为什么不合适,然后小记者替所有人所有声音提问题。莫少珩说道,“现在,记者发布会正式开始,请殿下进行阐述。”赵岚阴着脸。不过,他也早有准备。开始讲了起来。“我北凉朝廷,在贵族中选拔官员,由贵族治理百姓。”“贵族,是我北凉社稷的基石,若是基石动摇,必定使我北凉不稳……”“北凉最重要的,首先在于稳定……”不得不说,赵岚这几天的辩论也没有白辩。观点从一开始的贵族利益,转变成了现在,官员制度的变法会动摇北凉的稳定。不得不说,他从这个观点出发,其实十分的有道理。他身后的那些西席和官员,也没有白出谋划策。恐怕,圣人最担心的官员制度变法可能导致的问题,也是这个。赵岚将他的观点整理得还不错。长篇大论,引经据典。这一讲就是大半个上午,似乎真的要将所有的观点都在此时表述出来。最后,依旧落在了,北凉官员只能在贵族中产生这么一个结论。莫少珩一叹,或许赵岚的顾虑的确有他的道理。但……发现了问题,不去解决问题,而是一刀切掉,为了贵族的蝇头小利,罔顾北凉的发展。或许赵岚自己也清楚,官员制度变革的好处,但因为身不正,心自然也不正了。赵岚本就是贵族,他将自己摆在贵族的立场而非北凉太子的立场,其实也并非完全不对。莫少珩确认了一番赵岚是否讲完。然后道,“下面进入第二个环节,请记者提问。”众人精神立马提了起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赵景澄的第一个犀利的问题所影响,耳朵都竖立了起来。按照莫少珩的说法,这些小记者,现在代表的可是北凉的百姓对太子提问和质疑。依旧是赵景澄,“敢问殿下,在殿下心中,北凉和贵族,孰轻孰重?”众人:“……”咕噜。玩得都这么大吗?又是一个直指本质的问题。所有人看出,他们北凉的太子站贵族。所以问题来了,在太子心中,是北凉重要还是贵族重要。赵岚自然也不傻,答道,“自然是我北凉更总要,身为太子……”巴拉巴拉一大堆,大概就是他的老师教导他的那些,身为太子的责任了吧。用莫少珩的话来说,这个问题回答得太官方了。回答跟没回答一样,是最无聊但也最保险,不会出错的回答。街道上,灵石公的马车动了一下。赵岚在说着,北凉更为重要,可他自己又在做什么?口是心非。但最终也没有开口,记者发布会的规则是,记者代表众人提问。规则就是规则,他此时要是开口质疑,恐怕又是一场辩论。等赵岚答完,赵景澄说道,“刚才的问题,来自我北凉三公。”这是莫少珩临时给他们说的,将提的问题的出处,大概说上一句。他也是怕他的学生被人惦记上。也在告诉所有人,他的学生只是提供了一张嘴。虽然是脱了裤子放屁的事情,但至少也要表一个态不是。一群小记者一个劲的记录着。赵景澄再次张嘴,结果被范慎拉住了,“你这个小记者怎么回事儿?你已经提了两个问题了,该我了。”赵景澄:“……”明明就一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太子不是没有回答嘛。不过,按规则,的确不能他一个人提问。这时,又有小记者道,“你们看旁边,是不是也有人像我们一样,在记录刚才太子说的话。”“他们该不会想要抢我们的新闻吧?”莫少珩看了一眼,心道,连朝堂之上的记录官都来了,这几人莫少珩看着眼熟,因为就是金殿上的记录官。关注新闻发布会的人,比他想象的要多。莫少珩说道,“请记者继续提问。”范慎站了起来,“敢问太子殿下,刚才殿下说我北凉官员只能在贵族中选拔。”“可,在北凉之前的渊,硕,梁,周等时候,都有寒门在殿上为官的先例。”“为何,它们可以,而我北凉却不行?”范慎说道,“这个问题,来自寒门子弟。”可以说官员制度的变法,和寒门读书人才是最息息相关的。以前,寒门永远是寒门,出生决定了一切,人命天定。无论他们多努力,无论他们多上进,也永远突破不了他们出生时禁锢在他们身上的枷锁。或许有很多人已经习惯了这中命运。但它让整个社会,如同一滩死水。士农工商,可不仅仅是几个字,他代表着比钢铁还坚硬的无法打破的壁。。所以,官员制度变法,在寒门眼中的意义有多大,可想而知,那是突破阶级的一个契机。所以才有此一问。是啊,史上的寒门官员不少,但为什么到了北凉,就完全堵住了这个口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