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5节(1 / 1)

那人继续道,“寒门读书的人都很少,世子觉得为了几个可以忽略不计的读书人,让我北凉做出前所未有的变法,值得吗?”“退一万步说,即便寒门有贤才,但变法要是出了一点差错,世子能担得起这个责任?”因为变法而动荡,甚至覆灭的王朝也不是没有。未知之法,就有未知的危险。莫少珩看了一眼这人,“这位大人,还没有开始的事情,怎么就先考虑担责任的问题了?”“若是人人都惧于担责不思进取,北凉又如何进步?”说完直接道,“刚才诸位说,寒门也就那么几个读书人,不值得冒这个风险。”“所以,你们的意思是,寒门的读书人要是多了起来,是不是就可以考虑冒这个险了?”有人笑了,“寒门读书人要是多了,自然能冒出不少贤才来。”“但……读书所需要的花费,岂是寒门负担得起的?”个别的寒门能闲钱读书,毕竟是少数。莫少珩也笑了,“我的问题是,若是寒门读书人多了起来,是不是就可以冒险了?”众人:“……”莫少珩在说什么?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完全不符合现实。莫少珩直接看向反对派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人,“几位大人以为呢?”几人皱眉,为何莫少珩一直追问这个问题?几人商议一番,做出共同回答,“若寒门真能有足够的读书人,引些寒门入仕,我贵族世家也不至于小气到那种地步,我贵族子弟从小都是名师教授,还比不过寒门不成。”莫少珩笑了,赶紧道,“几位乃是我北凉重臣,相信说话定是算数的。”前方的赵棣看了一眼莫少珩,他媳妇在给人下套。还不知道实情的人绝对防不胜防,这几位大人等会要里外不是人了。莫少珩对上位拱手道,“启禀圣人,我北凉寒门之所以读书人稀少,多是因为买不起纸张和书籍。”“而我有制作便宜纸张的工艺和快速印刷书籍的工艺。”“相信各位也知道我售卖的三街战报了,三街战报价格那么低,就是因为使用了便宜但质量并不差的纸张和快速印刷的工艺。”“各位或许觉得我卖一张三街战报就会亏损一份的钱。”“其实不然,我每份还赚了不少。”嘶!三街战报多便宜他们是知道的,那么便宜都还能赚钱,那……那用来书写的纸得多便宜?那个什么印刷工艺得多不费力气?他们这才发现,他们最近忽略了什么。莫少珩的三街战报,卖得太多了。要真是有这么便宜的纸出现,对整个北凉的影响是无法想象的。也……也就是说,寒门的人,能有更多的人读得起书了,这个数量对于整个北凉需要的官员来说,怕是有些惊人。齐刷刷地目光看向刚才回答莫少珩问题的几人。几人张了张嘴:“……”被下套了。莫少珩在这挖坑等着他们。莫少珩继续道,“我都印好了一些《论语》,准备给我的小货郎每人一本。”众人:“……”莫少珩继续道,“我在郊外已经有了两家宣纸场,每日的产量还不错,至于效果嘛,明日在乌衣巷,将有新的纸张和书籍出售,各位去看看价格就知道了。”众人:“……”你倒是什么都准备好了。他们都还没有从消息中缓解过来。这时,才有人惊呼道,“此话当真?”莫少珩:“圣人当前,岂容胡编乱造。”问话的人也是一时激动,这种立马就能被戳破的谎言,的确没人蠢到舞到金殿上来。金殿上直接激烈的议论了起来。“以三街战报的价格来推断,纸张的价格怕是低得超乎意料。”“寒门真的要开始读书了。”这时,赵棣出列,“禀圣人,我将在各地建设一些纸坊,将低价的纸推向各地百姓。”“若是有余,也会按照朝廷的税赋,将纸张出售给诸国,诸国纸张价格昂贵,相信我北凉的便宜的纸张一定能像丝绸一样,卖到诸国去。”这是莫少珩和赵棣一早就决定好的。纸张肯定要推广,与其利益给了别人,还不如他们自己做。纸张不如丝绸赚钱,但它用量多啊。出口到诸国,需要给朝廷缴税,按照北凉律,税赋可不少,朝廷也能赚不少。众人:“……”这两人,偷偷摸摸地竟然什么都算计好了。他们都可以想象,将纸张卖到诸国的话,得赚多少钱。因为影响太大,其中具体事宜还得和朝廷商议。现在的重点是,刚才反对派的几个代表说,要是寒门的读书人多起来了,他们一点也不建引一些寒门入仕。入仕的寒门多少其实并不重要,而是开了这个头,定了律法常规啊。一片鸦雀无声。哪怕明知道这是莫少珩给他们挖的坑,但他们刚才跳了,在文武百官面前,在圣人面前跳了。这叫他们如何反驳。但也不可能因为这么一个坑,就真答应变法了,贵族世家还不得恨死他们。所以说,里外不是人。莫少珩其实也十分清楚,变法直接影响了这些贵族的利益,绝不是这么简单一个套就让人同意的。莫少珩说道,“一边是北凉的长治久安,一边是贵族世家的权益,不如……”莫少珩看了看三公,又看了看反对派的几人。“不如,我们折中一下如何?”“我们可以实行双规制。”“贵族推举制度依旧有效,而不是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律法。”“我们要改变的,仅仅是给寒门再立一条入仕的规则。”“让寒门子弟可以通过这个规则,进入朝廷,入仕为官。”众人:“……”贵族推举制度依旧有效?也就是说,保住了贵族的基本权益。寒门通过另外一套规则进入朝廷,让寒门有个盼头,算是召贤纳仕,为北凉的长治久安做努力。“双规同时作用于我北凉朝廷,你们觉得如何?”无论是变法派,还是反对派都开始议论了起来。以前变法不成功,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双方都没有变通的可能,但莫少珩给他们找了一个变通的渠道。变法,从来都是凶险无比,并非是好法就一定能顺利的推行下去的。要想让各方都满意,实在太难了。哪怕是莫少珩现在提出的折中一下,也是在贵族推举制度的弊端被完全暴露出来的情况下,大家不得不思考一些可行性的这种特殊时候。不然的话,别说莫少珩,三公都无法动摇根深蒂固的贵族。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时候,有人道,“说起来简单,但重新拟一套适合寒门的入仕的规则,哪有那么简单。”“况且,寒门入仕的数量,又当如何?”多了,就占据了贵族的该有的权益。少了,又称不上召贤纳仕,如何防止贵族推举制度产生的不思进取,尸位素餐,内部腐败等问题。贵族其实也明白,只有北凉强大,他们才能强大,北凉不发展,他们依旧是诸国眼中不起眼的小世家。这就形成了一种矛盾,除非进行合理得当的调控。莫少珩犹豫了一下。“我这里倒是有一套适合寒门入仕的规则,就是难免苛刻了一些。”众人心道,苛刻好啊,哪有那么容易就让寒门轻易进入他们的圈子这样的好事。连圣人都开口了,“说来听听。”莫少珩说道,“我这套规则被称为科举。”“我北凉各地,分为洲,洲下有郡,郡下有县。”“首先以县为单位,以三年为期设置一次县考,在县考中脱颖而出的寒门子弟,需要进一步参与郡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