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节(1 / 1)

通传公公也一脸疑惑,开口继续道,“回禀圣人,东唐皇子李垣在殿外求见,说是应世子之约,前来给我北凉送粮食来了。”众人:“……”东唐皇子李垣来给北凉送粮食?他东唐不落井下石,他们都要去烧香拜佛了。再说,东唐被称为东唐上国,虽然富裕,但这次需要的粮食可不是小数目,他东唐莫名其妙地愿意帮他北凉渡过难关?再则,莫少珩和皇子李垣只有一面之缘吧,这就应世子之约来送粮食?一时间,全是疑问。还是高位的珠帘后,传来圣人威严的声音,“宣。”莫少珩心里暗自道了一句,来了,他重返北凉最大的助力来了。他曾经就跟南一说过,要真等到了凉京再布局,他坟头的草都三尺高了。和李垣约定的时间刚刚好,这个李垣还真是会掐时间,虽然他也知道,就算天塌下来,李垣也会准时赶到。昨日,他就让府内的人一直守在城门等消息,果然,昨日傍晚,传来了东唐皇子李垣入京的消息,当时太晚,消息都没有在凉京传开。李垣的车驾好认得很,因为他的车驾并非是用马匹拉的,而是一头白象,据说是天下五大宗师之一的圣僧三藏游历未知佛国的时候带回来的。李垣是圣僧三藏的弟子,在诸国游历时,就乘坐的这白象。这时,有两人从殿外走来。为首的李垣,年龄不大,比莫少珩还要小一些,整个人充满了灵动之感,富贵中带着一份神秀。在他的额头中间,点着一点红色的朱砂,特别的引人注目,若是剃了头发,定是个清秀的小和尚。听说东唐之人,无论男女,都喜欢在额间贴上花细,以此为美,讲究到了极点,和莫少珩额间天生的凰印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李垣身后跟着一个二十三四的青年,一身青衣,额间一朵青莲花细,腰间挂三尺长剑和一精美葫芦,长得好生飘逸。传闻这人乃是东唐另外一位宗师的弟子,也就是那位最神秘的守卫东唐皇室的李姓宗师的嫡传弟子,人称青莲剑君,一手剑法惊觉当世,年纪轻轻就被称为宗师之下最绝顶的高手之一,是未来最有可能成为宗师之人。但他最为人乐道的却不是他的武学,而是他的诗词,也是奇怪得很。手持利剑,洒脱而不羁。李垣走至大殿中间,不卑不亢地拱手,“见过北凉圣人。”声音极为特殊,给人一种空灵纯净之感。现在殿上的人其实有些迫不及待,但该有的礼仪还是得有,“殿下游历我北凉,可有收获?”李垣答了一句:“北凉风土人情与我东唐相去甚多,这次游历,增长了不少见识。”说完还看了一眼莫少珩,“更不虚此行的是,能结识世子这等风光霁月的博学同好。”众人:“……”好吧,莫少珩的才学的确是有些惊人的。李垣继续道,“自临江与世子一别后,垣日日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恨不能早日再见世子。”莫少珩心道,说得他都觉得肉麻了,是啊,日日茶饭不思,但是思人还是思其他就不好说了。自古无利不起早啊。众人:“……”这个李垣怎么回事?这语气它藏着事儿啊,怎么听着有那仰慕倾羡之意?好像也对,连春雷那等绝世的千古名琴都送给莫少珩了,一般人能送这么贵重的东西?众人眼睛不由得瞟向了燕王,莫少珩和燕王有婚约啊,李垣皇子这怕是不合适。燕王今天穿的还是一身绿,本还觉得挺好看,现在……莫少珩也愣了一下,怎么回事?这些人怎么目光一个劲偷偷地在他,李垣,赵棣之间瞅?八卦之焰突然间滚滚燃烧,甚至莫少珩都能感觉到上位,圣人的目光好像都看过来了。赶紧咳嗽了一声,“诸位,莫要忘了正事。”居然还要他来提醒。众人心道,他们可没忘,这不中途小插曲嘛,只是不知道燕王会不会觉得也只是一个小插曲?虽然是个谁都没当真的婚约,但婚约毕竟没有解除不是,莫少珩长得也的确是沾花惹草危险了点。莫少珩不知道怎的也偷偷往赵棣的方向看了一眼。心里还奇怪,他看什么啊,根本就不会有人当真好吧,在说他也没怎么,都怪这些人眼神变这么古怪。赵棣依旧没什么反应,倒是他周围的官员悄悄散开了一些,他们觉得冷,怕被误伤,谨慎为好。当然这也是一个小插曲。周安正皱眉地对李垣问道,“殿下,此次当真是为粮食而来?”周围的目光都投向了李垣。李垣:“这种事情岂能儿戏?”众人:“……”但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个皇子能做得了主的吧?李垣继续道:“有我东唐国书为凭。”嘶,声音一落,一片抽气的声音,国书都到了?哪怕李垣是皇子,也不可能拿这种事情开玩笑,也开不得。莫少珩心道,他在进入北凉边境时遇到的李垣。他回凉京,因为一路上需要掩盖身份,多少耽误了些时间,加上他回凉京后,又拖延到现在。这段时间,李垣让人不惜一切快马加鞭地返回东唐,特别是像他身后青莲剑君这样脚程极快的高手,的确是足够时间将国书送来的。身后,那额头有青莲花细的青年取出一书薄,交给一公公,呈给了圣人。国书上,东唐圣人的玉玺印记清晰可见。李垣直接道,“我东唐圣人愿意借给北凉,足够洵州难民食用一年的粮食。”“北凉只需在五年内,逐年偿还粮食即可。”“无有利息。”李垣的声音听在众人的耳中,如同梦幻一般。足够难民食用一年的粮食?这几乎算是帮他们完全解决了难民粮食的问题。还可以五年逐年归还?没有利息?半响,有人才反应过来,问道,“我北凉需要付出什么?”李垣答道:“自然是有条件的,对我东唐开放凉京市集,允许我东唐商人进入凉京市集做生意。”众人:“……”就这?甚至可以说,这反而是有利北凉的事情,看看南离的离都为什么那么繁荣了起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诸国商人云集离都啊。古时候因为交通不便,商品自然不可能大量涌入进来,反而会方便本国的货物售卖去更远的地方。没其他条件了?齐刷刷地目光看向了莫少珩,他是如何做到的?就因为莫少珩长得好看?好看还能有这等好事?看似简单的借粮,呵,你要是真这么认为你就是个傻子。不信换个人去问李垣借粮试试,看他会不会理你,更别说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了。粮食是军备物质啊,你国家遭了难,别人只会坐看笑话而已,慷慨解囊?伸出援手?只能说话本看多了。但现在,就活生生的发生在了面前。周安正正想开口,李垣就道,“我和世子一见如故,相交莫逆,世子哀叹难民之苦,险些担心成疾,我岂能袖手旁观?倾尽我所能,亦是要完成其愿望的。”众人:“……”你们就见过一面,一面。这世上当真有一见如故就能为对方不惜一切的人?若说莫少珩有祸国之色,那么这李垣就是个误国之种。当然这话他们不好说出口,李垣因美色误了东唐,但便宜的是他们北凉。当然很多人也不信这样一个借口,但实在又想出其他原因。疑惑,满脑子都是疑惑,说实话,跟在做梦一样。但疑惑的内容变了。由原本的莫少珩怎么可能弄到粮食这个巨大的谜团,变成了现在他是如何忽悠李垣借粮的,还忽悠成功了。莫少珩和李垣在临江的一面之缘,一柄千古名琴春雷为证,这才有了莫少珩临江仙名字的由来,就像话本里面的传奇故事一样。本以为故事已经结束,但不,不可思议的故事它还在继续上演。张了张嘴,去质疑吗?凭什么?虽然不可思议,但事实就摆在面前,别人就是这样简单的解决了问题,你有什么资格去质疑一个完成了你完成不了的事情的人?这时,莫少珩拱手,朗声道,“圣人,七日之约已结束,莫少珩前来交旨。”掷地有声。莫少珩用事实堵住了所有人之口。这消息一但传出去,恐怕要震惊整个凉京。众人看李垣的眼神越来越古怪,这样的人要是做了东唐之主,怕是……怕是……实在不好妄议他人。这时,突然有一个声音传来,“难民的粮食问题是解决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