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考古系大师姐> 二百五十五章 两千年前工匠的巧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五十五章 两千年前工匠的巧思!(2 / 2)

因为瘫倒在淤泥里的龙头,眼睛内是空洞洞的,啥都没有。

也因为这些玛瑙和玉片都散落的太严重了,并且这个青铜龙也半截身子在淤泥里。

所以在打量了一番后,陈翰没有选择一片一片的分开提取,而是打算继续整体提取。

依旧是塑料托板。

在这个青铜龙四周,下挖了大约五六厘米之后,陈翰拿着托板,小心的托举插入到了这整片散落的青铜兽底部。

等到差不多可以托起后,他便勐的一用力,双手提着托板,将整块淤泥都抬了起来。

“还挺重的。”

涨红着脸,陈翰眼神示意庄云鹏搭把手。

两人合力,这才将这块青铜兽连带着散落在四周的配饰都抬了起来,送到了旁边的箱子里装箱。

“这个器物相当漂亮啊!”在一旁做现场指挥监督的孔建文,有些惊讶的说道:“修出来也不知道是龙还是麒麟?”

“感觉是个龙。”陈翰指了指因为搬动而有些散落淤泥,露出更多身体的器身说道:“老师你看,这是龙嘴,玉镶嵌在这个漆上面。”

“这个漆又套在了铜上面,这应该是个漆盖铜底的。”

“不是一个单纯的观赏器。”

“应该原本是个实用器,或许是酒器,也或许是个盛放器,只是用龙头做底部装饰而已!”

一开始,陈翰以为这是个单纯的观赏器。

但是当整体提取出土后,根据大小,以及细微处发现的漆木来看,说明这应该是个实用器。

在汉代,漆木器制造出来都是实用器,而不是只拿来看的。

比如盘子、碟子、杯子之类的。

而高端的实用器,就会用青铜做底座镶边,上面用漆木做盖子以便绘漆。

显然,这就是一个这样的器物。

事实证明,陈翰的猜测也是正确的。

当这个整体提取出来的青铜器,被送到大墓旁边的考古基地里的文保用房,进行简单的清理后,这个器物的全貌就呈现了出来。

都不用修复,只是简单拼一下,就能确定,这是一尊匜(yi)!

匜是中国古代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浇水的用具,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盛于东周。

匜形椭长,前有流,后有鋬,多有四足。

早期匜为青铜制,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记载,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在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

匜是商周时期用青铜铸造的一种洗漱器皿,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全身布满花纹,造型不一。

令人惊讶的是,虽然经过两千多年的掩埋,但是这尊匜的龙头,下颚居然还能活动自如。

这个文物的龙头,其实是充当把手作用的。

当时的古人是握着这个龙头,然后倒水,类似于茶壶的柄。

而这个龙头把手的设计,非常巧妙。

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轻轻一捏,这个龙头就打开了,可以握住里头的把。

如果不用的时候,他就自然恢复了一个龙头的观赏状态!

这巧妙的设计,既兼顾了实用性,也兼顾了观赏性。

简直是匠心独具之作!

两千年前工匠的巧思,简直让人惊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