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港娱1975免费阅读> 第215章 亚洲巡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5章 亚洲巡演(1 / 2)

开放初期的内地,真的是大片蓝海,随便干点什么,就能赚到钱。

钱仲武当初创建录音机工厂的时候,并没有想得太长远,只是简单地考虑到,市面上的录音机保有量,将直接影响到唱片卡带的销量。

他作为一名歌手,受邀目的,当然是卖唱片。

录音机保有量对唱片销量形成制约,那就建一个录音机工厂,生产录音机,把录音机保有量提上去。

没想到歪打正着,录音机工厂的建设,成为钱仲武与内地政府部门建立关系的最重要纽带。

在录音机工厂之前,钱仲武已经在鹏城和京城,各建了一家唱片工厂,这两家唱片工厂的现有产值,是在录音机工厂之上的。

但是,内地政府部门对唱片工厂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如录音机工厂。

因为,相比起生产线高度智能化的唱片工厂,录音机工厂需要的劳动力更多。

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开放初期的内地,着力发展的方向,因为拥有十亿人口的内地,人力资源,是目前为数不多拿得出手的方面。

鹏城录音机工厂,年产量达到200万台,已经触及发展瓶颈了,继续扩大规模,将形成更高的管理成本增加。

最好的方式,是在其他地区,设立分厂,一来可以就近辐射市场——运输成本,也是制约产品售价的要素之一;二来,分厂开起来,又能和一个地方的政府,建立起密切的关系。

像钱仲武这样的港资,是内地政府最欢迎的外来投资,各地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鹏城录音机工厂透露出要建设分厂的消息之后,工厂负责人的办公室,就被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人员挤满了。

招商引资人员送来的各地土特产,堆满了好几个房间。

这样的情况,直接惊动了主管各家工厂的范运来。

范运来虽然被钱仲武委以重任,主管其名下的两家唱片工厂,一家录音机工厂,一家录像带工厂,几家工厂的总产值,也有好几个亿了。

但是像这样设立分厂的大事,范运来也不敢自专,特意返回港岛,请示钱仲武。

钱仲武这个时候,正在进行全新国语专辑的宣传,新一轮的亚洲巡回演唱会已经拉开大幕。

得到范运来带来的消息,略加思量,便做出决定——既然要设立分厂,就一次性到位,不再像原计划的那样,一家一家的逐渐增加,而是一次性设立多家分厂。

最终目标,是把录音机工厂的总产量,推升到年产1000万台,一举奠定国内录音机产业的龙头地位!

以内地现如今的经济发展水平,录音机工厂要真的把总产量提升到1000万台,内地市场能不能消化得了,还是两说。

不过,产量达到1000万台的情况下,录音机工厂可以把各项成本,控制到最低,使得这款“黄鹂牌”录音机,具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到那个时候,“黄鹂牌”录音机,可以进行出口,到宝岛、东南亚,甚至南韩、倭国抢占市场,就算是销售到欧美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