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2章 番外9(1 / 2)

程程在蓉城的那二十天也在顾芬芳当初搞的阅览室看书,看世界各大知名零售企业的兴衰史。

不过如今那个阅览室扩大了很多倍了,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图书馆。

回来之后他也在网上自己搜了相关咨询来看,这两天正看到八佰伴的破产。

为此,他甚至去搜了以创始人为原型的电视剧《阿信》来看。

所以这会儿坐在旁边听妈妈和傅叔叔说起家乐福这十六年的兴衰也唏嘘得很。

兴与衰,短短十几年就转变了。

哦,也许家乐福还称不上衰,只是在开始走下坡路了。

反正他绝对不能做败家子!

他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家以及其他零售企业的历史。

第二步是打算研究集团公司的闭合式产业链。这个市面上也有不少人在研究。

包括小宇的妈妈还有那位曾院长等人都在研究。

他可以先看看他们的论文,外头找不到回头等大表姐坐完月子去问她拿。

公司如今已经有三拨人了,第一拨就是傅叔叔他们这批跟着妈妈创业的。

第二拨也是参与了创业的,但是年纪相对小一些。刘明亮、朱曦光、崔兰、章音(大)等人。

还有第三拨人,就是之前妈妈陆续见过的以萧樱姐姐为代表的校招生和大表姐、表嫂、万玲玲表姨、牟娅表姨等人。

这三拨人是呈阶梯分布的。确保了前辈陆续退休,不会无人能挑大梁。

他现在已经开始观摩了,以后这三批人应该都要打交道。

嗯,看小老二的架势,过几年应该也会参与进来。虽然之前三周在蓉城他只是带着芃芃各种玩儿。

倒是芃芃还不太能看得出来,虽然她心心念念要当‘黎总’。

傅杳钧稍后去找家乐福的高层沟通,结果对方矢口否认有退出中国市场的打算。

既然人家都没这打算,议价什么的就不会再有了。

网上立即有了消息:家乐福面对黎夏集团公司的询问,矢口否认有出售中国区门店的打算。

网民的第一反应都是:哦豁,不卖啊?不然黎总真的给它收购了。

也有人说那看来是真的真的没打算卖。不然卖给黎总是个好选择啊,黎总出得起钱啊,也喜欢买买买!

也有人讨论,黎总这是打算要做大到国内的第一零售巨头,搞垄断么?

陆芸立即上线澄清,如今社会零售品总销售额接近20万亿了。

黎夏集团公司零售业的线年销售额上、线下加起来才一千多亿,区区06而已!

垄断这话万万不敢当。

而且,还有华润为首的国企零售巨头珠玉在前呢。

这则消息出来的时候,黎夏正在书柜前给程程讲新一佳和人人乐的历史。

kk新闻频道有推送,她就摸出手机点开来看。

程程偏头一起看,“14万人,一个人一年在零售上消费14万。但我记得联商网上说的,三年前这个数才达到十万亿。”

黎夏点头,“是啊,涨得很快。到30万亿需要的时间估计还能缩短。最近这几年所有零售巨头都在大肆扩张,咱家都快2500家门店了。”

这四年黎夏超市往县级、乡镇扩展,速度不慢。要不是都得先买门面再开店,速度还能更快。

但那样一来,房租的压力就太大了。

这18年零售这块的利润大半都投入到买店、买门面上了。好又多那一笔支出就是81亿。

要不是电商飞速发展,估计还得靠别的产业支持。

程程指指电脑屏幕上的新一佳和人人乐图标,“他们为什么不买门面呢?因为他们没有闭合式的产业链支持资金么?”尤其是没有电商这块的上百亿年利润!

如今的超市搞电商,也基本是在网上卖自身超市的东西。没有像他们家还搞出了kk商城这个大平台,还有kk物流这个庞大的运输团队!

纯是卖自身的东西,其实多赚不到多少的。

电商网站也讲一站式购齐。他们这样搞了几年,购物、配送一条龙,已经有口碑的大平台显然要吸引网购人士得多。

黎夏道:“现在门面已经挺贵了,而且这两家基本都还在一二线城市开店呢。我们一二线城市的门面买得早,如今也是抢在三四线的房价还没腾飞前赶紧买。你让我现在去买一二线城市的门面、地皮,买这么多我也买不起的。现在的地价已经是十年前的十多倍了。有的地方甚至可能是二十倍以上了。门面和住宅自然也跟着这么涨上去了。”

这能是人家不想买么?肯定是钱不够啊。

之前几年大家都在开店,高速扩张。那也是需要不少钱的啊。

尤其如今实体零售的利润率还低。

她当年只有零售业,只靠门店支撑开店的时候钱也是很紧巴的。

程程挠挠头,“为什么要我看这两家呢?”

“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民营。咱们是93年9月开业,新一佳是95年,人人乐是96年。也都是学家乐福的模式。你对比着看,才更能看出问题。”

程程点头,“我知道了。”

他这个月已经升入了国中,和小老二又不在一个学校了。

不过即便之前在一个学校,从他八岁在媒体上‘曝光’起也没有一起上学、放学了。

媒体现在都戏谑地称他为集团公司的‘小老板’。

当年老师问小朋友还有没有其他名字,他憨憨的回答‘小老板’这茬被传出去了。

随便媒体怎么解读好了。反正妈妈说了,三兄妹都是一样的。因为他们能继承财产都是因为是她的儿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