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章 四十四章(2 / 2)

翁璟妩抬眸看了眼谢玦,心思略凝。

他不仅变了,变化还很大。

翁父闻言,阴霾沉沉的面色稍霁。

“希望你说到做到,莫要食言了。”

“定然。”

气氛依旧肃严,翁璟妩便收敛了心思,在一旁笑盈盈的道:“天冷,菜凉了就不好吃了,快些吃吧。”

说着,夹了狮子头放到了父亲的碗中:“阿爹你尝尝这狮子头。”

说着,站起来也要给阿娘夹菜,谢玦也站起扶她,柳大娘子道:“别了别了,你坐着就好。”

但翁璟妩还是给阿娘夹了。

翁父暼了眼他们夫妻间的动作便收回了目光,执起雕琢精美的竹箸品尝女儿夹给他的菜。

翁璟妩坐下后,见夫妻已经开始用膳,也暗暗呼了一口气。

她其实并不想阿爹阿娘为她的事情太过忧心,

今日午膳后,晚间便是去老太太的院子里边用膳。

翁父从自己妻子那处知道已然给女儿出了气,又听进去了妻子的劝。

——毕竟是阿妩的祖母,是长辈,现在他们夫妻俩都给那老太太下了脸,难免不会让老太太记恨上。

听了劝后,所以态度不冷,但也不是很热络,只算是有礼。

虽然没有过分,但翁父到底也做了这么多年的官,自然不是木讷之人。

饭毕,两家人坐在厅中,他饮了一口茶水后,才看向女婿,轻叹了一声。

这声叹息不小,很难不让人在意。

老太太客气的问:“亲家可是觉得今晚的饭菜不合口味?”

翁父摇了摇头:“只是想到这世上的事还真的太巧了,去年救下女婿的时候,只当是遇上了贼寇的寻常人,谁知却是让人尊崇的永宁侯。”

谁都没有仔细和老太太提起过孙儿被救的细节,如今听到这话,老太太看了眼孙儿,对一年半前孙儿生死不明的事依旧心有所余悸。

翁父道:“因云县离邕州近,时常有贼寇乱行,所以从水中捞起女婿的时候,浑身是伤,倒也没多疑。”

说罢,看向谢玦,用最平常的语气说道:“那时女婿奄奄一息,随行的人都说救不活了,但毕竟有一口气在,我又怎能忍心置之不理,所以把人带回了云县,让人悉心照料,整整昏迷了十日,女婿才转醒。”

谢玦朝着翁父略一颔首:“承蒙岳父相救。”

老太太听到孙儿遭受的苦难,心头一跳,又听翁父继续说。

“那也是你自己的造化。”说着又看向老太太:“女婿着实是意志惊人,好几处致命伤,却生生熬了过来,只是因为高热不断,所以醒来后失了记忆,休养了一个多月,才堪堪能下床。”

翁父把这话说了出来,再而端起茶水饮了一口。

他本不欲再拿这事来说,可越不说,那老太太便觉得他们翁家好似占了多大的便宜一般。

既然如此,那便把这事说白了。

唯有说白了,才能让这老太太清楚自己孙子不是从水中捞起就活了的,而是因他才能活下来。

只有说明白了,或许老太太才会对这恩情由心的感恩。

每每想起这事,便会善待他的阿妩。

谢玦琢磨了一下,约莫明白岳父的用意,倒也是配合得很。

他应和道:“岳父那时不知孙儿的身份,却也花费了许多钱财来医治孙儿,若是换做平常人家,面对这汤药费,恐怕也是任由孙儿自生自灭了,岳父予孙儿的救命恩情之大,恐怕难以偿还。”

老太太许久才从孙儿遭受的苦难中回过神来,看了眼那失而复得的孙儿,老太太沉默了下来。

好半晌,才从位上站起。

老太太站了起来,旁人自然也一同站起。

老太太早已知道自己先前对孙媳确实是做得过了,只是身为侯府老夫人的她始终低不下这个头罢了。

今日在听到孙儿那般凶险才能保住性命后,一下子便看通透了。

她朝着翁父道:“先前多有为难阿妩,确实老身太过狭隘了,在此老身为先前所做之事向亲家致歉。”

说着,便要朝着那翁父一躬身。

其他都惊了惊。

老太太是一品诰命,翁父自是受不起的,连忙几步上前虚扶老太太。

翁父道:“老夫人是阿妩的长辈,算起来也是我等的长辈,这一礼万万使不得。”

老太太被扶起后,翁父后退了几步。

老太提幽幽叹了声,环视了一周厅中众人后,目光最终落在了孙媳的身上。

“等你生下孩子,出了月子后,这侯府的掌家一事便交付到你手上了。”

那边的二房的崔文锦心头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再继续作妖。

她的几个儿女,往后的人生都还得依仗侯府,所以不能把这侄儿侄媳全得罪了。

翁璟妩微微一颔首:“蒙祖母看重,孙媳定然不负所望。”

老太太点了头,心下也松了一口气。

罢了罢了,不过是出身罢了,只要有主母的从容气度,有本事的,往后自然也是能管理得好侯府的。

再说,连那沈尚仪都夸了,还能有错的不成?

再而闲聊了一些话后,大家伙也就从老太太的院子出来了,各回了各的院子。

翁璟妩同谢玦把阿爹阿娘送回了西厢后,由他扶着她慢步走在廊下。

斟酌了几息,翁璟妩开了口:“莫要怪阿爹再提旧事,他不过是想要祖母往后待我好些而已。”

厅上阿爹说的话,她约莫也琢磨出了用意。

谢玦也知晓岳父的用意。

他往想前边的幽长的回廊,声音低沉的道:“岳父说的是事实,若非岳父,我恐……”默了一息,说了梦中的话:“泡烂在了水中。”

话落,他继而道:“所以,翁家从未欠侯府什么,只有侯府和我欠了你们翁家偿不清的恩情。”

翁璟妩最是明白的,他为了还恩,连自己的婚事都舍了出去。

翁璟妩忽然觉得,在这门婚事上,毕竟是因翁家提出以此来还恩的,他自然不肯和离。

再者,这婚事因翁家而起,在和离一事上她的意志也不够坚定,所以这一门婚事谁都不能怪得了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