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2章 牵连深(2 / 2)

……

耿通,周新的奏折,洋洋洒洒,几千言。

朱棣看了,大为光火,只恨恨的说一句:

“耿通、周新,你他娘的,难道大狱还没蹲痛快?!竟然敢拐弯抹角弹劾老子,有胆魄!”

然而,朱棣虽然生气,却终究没有迁怒耿通和周新;

反而在年终考评上,给耿通、周新评定为优!

但作为头铁的耿通和周新,却还想继续上书,请求即可严查太监李兴、王安、马靖、马骐等人;

却被朱瞻基急吼吼的拦住了。

面对耿通和周新的疑问,朱瞻基微笑着说道:

“二位大人,圣上命锦衣卫全权接管太监李兴、王安、马靖、马骐等人的案子,你们静观其变即可;”

“可是太孙,锦衣卫不是也涉案其中么,若让锦衣卫审查,似乎不妥啊!”

耿通很想据理力争。

“如今的锦衣卫,已被我从上到下更换了一遍,可以说今日之锦衣卫,已非昔日之锦衣卫;”

“保证给二位大人一个满意的结果,您二位,安心等着朝廷的嘉奖,然后回家好好过年。”

朱瞻基神秘一笑,转身离去。

第二日,朱棣告谕都察院官:

“以前因虑在外诸司行事与民有不便之处,偶而遣宦官前往查询,未曾有所委任。况在外有都、布、按三司及巡按御史。事之前行,有司自行奏请,与宦官无涉。近来得知,宦官多有干预有司政事之事发生。因此,都察院可移文中外周知:自今以后,严禁宦官干预有司政事。”

耿通和周新得知这则告谕后,心里十分的高兴,因为朱瞻基没有骗他们;

是的,朱瞻基确实没有欺骗耿通和周新;

因为有些事,朱瞻基比耿通周新知道的更多;

因为如今整个东厂,都掌控在雨化田手中;

而雨化田,是朱瞻基的死忠。

雨化田不论得到任何消息,都会第一时间呈报给朱瞻基,然后才会根据朱瞻基的态度,决定要不要呈报给朱棣;

有时候,就算呈报,也会稍微拖一些时间。

比如朱瞻基知道太监李兴、王安、马靖、马骐等人的案子,不仅和汉王朱高煦有很深的羁绊,还和赵王有很深的牵连;

当然啦,这事,朱棣也知道;

正因为知道,朱棣才下令让朱瞻基掌握的锦衣卫,接手太监李兴、王安、马靖、马骐等人的案子;

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从中摘出来;

就算不能完全摘出来,也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儿子拉屎,让老子给他擦屁股!

这叫他娘的啥事儿?

这或许就叫坑爹吧!

朱棣对汉王、赵王失望至极,可是一时半会,竟然找不到合适的刑罚,处罚儿子;

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朱瞻基看出了朱棣的心思,老爷子这是想让汉王、赵王亲自上折子,向自己认错,这叫坦白从宽。

所以,朱瞻基决定亲自去赵王府,见三叔朱高燧,和他叙叙话。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