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我的重返人生txt百度云> 第151章 一层窗户纸(万更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1章 一层窗户纸(万更求订阅!)(1 / 1)

“我以为你会订在四丽思卡尔顿呢。”坐在小沙发椅上,方年笑道。现在鹏城的五星级酒店还不多。比较新的是年初开业的丽思卡尔顿。方年差点说出口的四季酒店,要在13年以后才会开业。而他现在所在的酒店在深南大道上,叫华侨城洲际酒店。坐在另一张沙发上的关秋荷笑道:“这个酒店的风格不错,另外就是我之前一直住在这里,懒得换了。”方年喝了口茶,看向关秋荷:“你怎么不在鹏城买套房,当额外的投资也行。”“现在鹏城的房价涨幅很大,估计会一直涨上去。”关秋荷回答道:“正在考虑中,还没找到合适的。”“鹏城的房价确实在追赶申城、京城很迅速,发展潜力很大,当时把贪好玩的运营中心放在这里,是很不错的选择。”“所以我也想买一套合适的房子。”方年反应了过来,笑笑没吱声。近两个月还没找到合适的房子,并不是说关秋荷钱不够,而是一开始没这个心思。只当是来鹏城出差,否则也不会一直住在酒店。逐渐体会到了鹏城的发展潜力后,关秋荷的心思发生了转变,思考在鹏城定居的可能性。至于什么时候能考虑好很简单,看贪好玩的发展情况。“”这辈子方年别的没怎么上过心,倒是有几次劝人买房的经历。朱建斌是一个。关秋荷也算一个。反倒是他自己不怎么热衷于买房。一方面是资本不够,想买的房子已经很贵了,未来得升值区间也不大,早买晚买没多大区别,甚至比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另一方面是现在没需求,他还没定下来要在哪个城市发展聊了几句闲话后,关秋荷提起了正事。“昨天下午两点钟,正式将之前拍摄的广告投放了出去,根据运维部门的反馈,网页流量等等,都没有太大的上涨。”说着,关秋荷在开着的电脑上点了几下,将屏幕转向方年。“广告也给你看过,没什么问题的。”那份被关秋荷单方面判断价值三百万的策划案的重心就是广告词。是方年抄的作业。有一定的改动。甚至在最后决定请演员拍摄时,也是方年提议从一个范围内筛选演员的。电脑上的画面动了起来,声音也随之传出。“放假没事做,试玩一秒,挣大钱。”“贪好玩传奇,点击即玩,颠覆性的传奇游戏,装备全部回收。”除了这条以外,剩下的几条比较重要的广告词,也在两个演员之间完成。一个是鸡哥。一个是古仔。都是港星,在鹏城是最容易请到的,广告费用不便宜,就这么几句话的广告,花了一两百万。这是2009年,金融危机的余韵还在的2009年。可以说方年跟关秋荷的决心都很坚定。这也是为什么才成立不到两个月的贪好玩公司要贷款的真正原因。再不贷款,都没钱烧下去了。要知道,传奇这个游戏看是非常成熟的。方年看完广告后,望向关秋荷:“广告没问题,跟我之前看到的一样。”“说说推广方式吧。”关秋荷一五一十的说道:“为了这个推广方案,早在上个月中旬就开始分配下去征询意见。”“连运维部门的员工都算上。”“最后经过不断的筛选和新的意见的碰撞,根据市场数据的收集、归纳、总结,再按照游戏玩家的分布群体,最终决定还是按照传统的形式投放广告,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分别投入了公交站场的广告等”“”关秋荷正要一口气说下去时,被方年给打断了。“等等,你是说地推?”关秋荷点点头,疑惑道:“有什么不对吗?”“上电视台推广的话,费用太高,大家的集体意见都是等等再说。”方年总算明白了过来,大家的思维都被局限在了时代上。因为关秋荷跟方年商量之后,最终定下来的推广费用还是比较可观的。所以最后的方案都是往大了搞。完全忽略了在真正需要的地方投入,这是方年怎么都没想到的。方年咂咂嘴:“早知道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就不来鹏城了。”“推广的方向错了,我说我怎么找了半个晚上都没看到有什么推广。”见关秋荷不解的样子,方年想了想,道:“我先问你几个问题。”“嗯,你说。”方年不慌不忙的道:“你认为现在看电视的主流群体是哪些?”“小孩子或者老人吧,年轻人都在上班,晚上也要忙东忙西,怕是没什么时间。”“小孩子或老人是游戏的目标用户吗?”“不是。”“所以呢”关秋荷皱着眉头回答了这个问题:“所以,完全没必要将广告投放到电视台去。”“是的,因为这完全是给瞎子看。”方年道。接着问道:“第二个问题我就不问了,你应该明白我要说什么。”关秋荷点点头,但神色却越来越困惑了:“地推也是没意义的,因为能看到这些广告的人,大多数都是上班族,而且不会费那个力气找游戏。”接着眼前一亮,惊讶道:“你的意思是要把广告投放到网络上?”方年摊开说,很理所当然的道:“网游网游,自然要在网络上想办法。”“不过我认为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更深入的分析出目标用户群体的行为习惯,这样才能根据他们的需求将广告恰到好处的送到他们手上。”“”关秋荷顺着话头问了下去:“可怎么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呢?”方年回答道:“通过群发邮件之类的方式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所以现在我们的精力就应该放在网络上,而不是按照传统思维,那话怎么说来着,得有互联网思维。”关秋荷脸色开始有点钦佩:“这个词很形象,互联网思维。”接着艳羡道:“你的想法很活跃,真的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方年:“”“”就着这个方向,方年将一些方向上的运营措施都跟关秋荷说了出来。具体说来,其实也没什么太多复杂的地方。无非就是转变以前的定式思维。其实方年说的这些,就是后世经常被提出来说的大数据分析等。只不过那个时候的相应配套设施更加发达,能获得数据信息更多,经过筛选就能更合理的推送合适的东西。现在网络信息服务不怎么发达,所以多数情况下,还是要靠各种问卷调查来完成。另外就是思维模式上的不同。方年抄的作业,换一个人也会抄,也会说这样的话。这东西就叫思维模式。不是方年多聪明,也不是方年当过方总,而是他经历过那个时代。事实上,方总这个身份,暂时没有给方年这辈子带来太多的便利性,反而让他飘起来过“那有没有必要组建一个市场分析部门?”最后,关秋荷审慎的提出了这个问题。方年也陷入了思考,片刻后才说道:“暂时应该还不需要。”“先把推广投放下去,看看效果到时候再说。”关秋荷沉吟片刻,点头:“好。”正事讨论完之后,方年道:“既然只是这样的话,那明天我就不去公司了。”“公司的普通员工还是只要知道有你这一个总经理比较好,顶多是运营官知道有股东。”方年的提议是为了关秋荷着想。草创公司,其实有一点点忌讳有多个领导。毕竟人的心思是最多的,尤其是方年很年轻,会让人有更多的想法。关秋荷蹙紧眉头:“你好不容易来一趟鹏城,都不去看看?”“那运营官你要见一下吗?”方年摇头:“不见,我一个毛头小子,有什么好见的。”关秋荷:“”虽然这话是事实,可怎么听着那么欠揍。“时间不早了,我先回房休息了,你也早点休息。”方年起身道。方年的房间都不在这个楼层。而且方年没跟关秋荷一样,要的是行政套,只要了个行政客房。也不是省钱。而是方年从一开始就决定自己不会在鹏城待多久。没必要搞个套房,弄得像是长期打住一样,还会让关秋荷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之类的。方年有时候做事情就是比较细节。不管关秋荷能不能理解这层意思。虽说关秋荷从小是在商人家庭长大,也接受过除了义务教育外的类精英教育。但她的思维模式是这个时代的。而且,说句实话,关秋荷家里不是很富有,能这么快操起盘子,都是关秋荷费劲了心思。要不然怎么短短一个半月,身上就有职场内味儿。所以,很多说起来简单的东西,就是想不到关秋荷起身送方年出门时问道:“那你明天是什么安排,总不会马上就走吧?”方年回答道:“那倒不会。”“明天出门逛一逛,买点东西,说实话,这次来得有点突然,没提前办通行证,不然的话,该去对面买些东西带回去。”方年对香港的全部印象就是,购物方便,拥挤,有些人没有脑子。购物方便这一点是历史和地理位置决定的。即便另一个东方明珠,申城,在购物方便上,还真不一定比得上香港。听方年这么说,关秋荷摊开手:“行,那我就不管你了。”“晚安。”目送方年离去,关秋荷深深呼出一口气。过去不到一小时那听起来就是些平淡无奇的对话。但只有关秋荷自己清楚,她的内心世界有多翻滚。尽管有些措施就是很简单,好像谁都能想到一样。甚至被点破以后,还会来一句,就这?可事实上,很多东西一层窗户纸的差距,结果就是天上与地下。摆个破碗给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