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节(1 / 1)

所以许昕华并不知道,她跟秦远商量后放出的“烟雾弹”,挡住的第一拨人居然是齐向晴。意识到穆少对自己越来越看重,许昕华就在开动脑筋,努力找能够把影响降到最低的办法。毕竟在她看来,跟小祖宗恋爱谈得再和谐,也迟早都是要分手的,穆成东不可能永远都不结婚,他们家老爷子年纪不轻了,至少在他之前,一定会帮穆成东安排好婚姻大事,到那个时候她正好完美退场。而她和穆成东这身份悬殊的差距,也注定他们分开以后就不会再有交集的可能了,因此许昕华认为她也没必要和穆少的圈子交往过密,真正跟他关系好的那几位也许无法避免,但是借着她跟穆少的关系,想要通过她给穆少卖人情的人,许昕华是一点点都不想应付。于是她很机智的想到了秦远这个“挡箭牌”——朋友就是用来两肋插刀的。虽说圈子里没有真正的秘密,但是也会区分大圈子小圈子,许昕华相信需要把主意打到她身上的人,肯定不在穆少的圈子里,所以他们的关系想要对外掩饰,倒也不是行不通。就是争取穆少的同意甚至是配合,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穆少其实也不在意无关紧要的人什么想法,他的发小们已经见过他对象,让他终于扬眉吐气了起来,这就足够了。但他对女朋友想尽办法撇清和自己的关系这点非常不满,穆小爷难得想要高调公开一回,甚至不介意她借着自己的旗号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可女朋友如此的不配合,穆少难免有点泄气,咬紧牙关不肯答应她无理取闹的要求。直到许昕华放出杀手锏,表示只要他点头,她就立刻搬去他家住。穆少没出息的心动了,首先,把许昕华拐到家里去,是他这段时间都不肯放弃的伟大目标,他们每次在酒店总有些不方便,怕隔音效果不好,他都不敢尽兴,要是住就进他家就不用担心这种问题了。其次,这也是郁白文认识许昕华以来,她第一次主动向他妥协,穆少权衡了一下,觉得自己也没有吃亏,这才答应了她的交换条件。当然了,许昕华搬进穆少家也是有前提的,她一开始就说明了,等她自己的房子买好装修好,就要搬回自己家了。穆少觉得他还是不吃亏,买房加装修至少要小半年吧,半年以后的事现在愁什么。许昕华搬到穆少家的第二天,就在秦远的介绍下,跟他可爱的表妹做起了好朋友。鉴于穆少的偶像包袱太重,不同意她跟别的男人传绯闻,他们就只好做这种暧昧不明的引导了。不过有效果就行了。门店开张许昕华没有去现场,是因为她绝对相信同事们的能力,被调来首都的都是各门店的销售精英,总部和沪城分公司的骨干也被抽调到了首都,他们强强联合,所以现在是一店和二店同时开业,许昕华都完全不担心,不过倒是随时把手机放身边,大家会打电话给她汇报实时的销售情况。许昕华则在准备第一次在穆少小伙伴面前的正式亮相,她倒是还好,穆少比较在意,提前几天就旁敲侧击,问她要不要添衣服,添鞋子,换发型之类的。他这么重视,许昕华也不好表现得太过随意,在聚餐这天她画了个十分完整的妆,还穿上了平时很少碰的恨天高,下车以后,是被穆少小心翼翼“搀扶”着走进包厢的。许昕华以为她就已经够浮夸了,没想到穆少的小伙伴一个比一个更不服输。不知道是怕许昕华一个女生尴尬,还是抱着较劲的打算,穆少的朋友们也各自带上了女伴出席,妹子们全都盛装打扮,有一位甚至穿了件晚礼服来的,许昕华简直甘拜下风。依然是单身狗的秦城没有女伴可以带,只好把亲爱的表妹叫过来了,周婕确实跟许昕华比较聊得来,看到许昕华进包厢后,就把她拉到一旁说话去了。周婕顺便说了齐向晴打听她的事。许昕华并不意外,那天在百货商场碰见齐向晴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了,她向周婕道了谢。有可爱的小姐姐陪着许昕华聊天,聚会倒也没有很无聊,其实她也就负责正式亮相,“展示”完自己的风采,她的任务就算完成了,穆少和他的小伙伴聚到一块,他们的话题和打发时间的方式,也都是女生不感兴趣的。许昕华就专注跟周婕刷友谊值了,聊到聚会结束,两个人不但友情更进一步,周婕甚至兴致勃勃的表示,等许昕华下个月回羊城的时候,她也要跟着去玩。下个月回羊城,许昕华有很多事要处理,当然最重要的是为了欣荣公益基金会成立一事。自去年被日报点名夸奖后,许昕华和郁白文就有觉悟也有想法把慈善进行下去。本来许昕华就认为,做好事是需要身边有人影响的,加上现在社会上有些好心人,想要资助有需要的人群,也没有那么多可靠的途径,所以他们成立基金会,以欣荣总部拨款为主,同时也面向社会集资,募集到更多的善款,也能帮助更多的人。这个公益基金会,就不再只专注建希望小学了,他们的定位是帮助妇女和儿童,所以希望小学还是会继续捐建的,资助对象多了妇女人群,除了许昕华想要为妇女同胞多做一些事,也是因为欣荣做的就是女装品牌,做好事的同时又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何乐而不为?不过扩大品牌影响力之类的都只是顺便,许昕华提出这个设想,绝对是从做好事的立场出发的,同时她也得到了郁白文的支持,之前他们就商量好了,欣荣公益基金会成立的第一年,公司拨款六十万,之后的拨款数额则看公司经营和基金会的发展情况。这个时候的六十万,足以帮助数以万计需要帮助的人群了,欣荣公益基金会的起点也就跟别的基金不同了,他们有理由也有资格把摊子铺得再大一点,基金会成立那天不但会请媒体到场,政、府那边也打好了招呼。许昕华是基金会的负责人,记者会那天谁都可以缺席,但她是必须出席。如果是许昕华于公是为了基金会,那么于私,就是为了秦远的商场计划了。距离秦远跟荣氏财团接洽又过去了大半个月,这段时间他依然和许昕华保持密切联系,她自然也知道他们接洽的实时进度。秦远之前说得就没错,人家是日理万机、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的大boss,能抽空跟他见面,说明意向确实很强烈了。秦远那天和传说中的荣先生见完面之后,他们后续还在联系,所以许昕华对他的信心又上了一层,已经开始准备筹款了。说起来,秦远要是能谈下荣氏财团这个大金主,其实他就用不着许昕华这样的“小散户”了,但毕竟许昕华是他事业上的头号“支持者”,连他家里人都不敢拍着胸脯说给他投资、支持她开商场,许昕华却毫不犹豫的相信他能成功,就冲着她这份信任和支持,秦远也不会过河拆桥,那天他说她是“小财神”,也间接说明了他的态度。许昕华也是讲义气的人,如果说她是秦远的“伯乐”,那郁白文也对她有着知遇之恩,无论是工作决策,还是她私人的投资行为,郁白文都无条件的支持她。现在有一个这么光明的投资项目摆在眼前,许昕华也认为自己有这个必要叫上郁白文一起。他们只能以私人的名义投资,并且只享受收益不参与任何经营决策,投资的数量不能过大,但是那么个庞大的项目,就算他们只投百分之一,那至少也要五六位数起,而且只占百分之一的股份,许昕华也觉得没意思——至少也要三到五个点吧。许昕华自己准备投个三五十万,她觉得郁白文要投的话,应该也差不多投这个数,三五十万不是个小数目,她是因为早有心理准备,现在能拿得出来,但是临到投资的当口才通知郁白文的话,他未必一下能拿得出这么多现钱。所以许昕华认为有必要提前通知他一下。周婕兴致勃勃要跟许昕华去羊城,当然不可能是因为这两点。她是听说了欣荣总部,有剧组在里面拍摄,整个人才兴奋起来的。小姑娘出身好,长得又漂亮,内心有个明星梦再正常不过了,但周婕父母是干部家庭和书香世家的结合,前者注意对外影响,后者规矩甚严,都不可能允许周婕接触那个复杂的圈子。身边的小伙伴们追星,甚至心血来潮就能叫大明星陪他们吃饭唱歌什么的,周婕从来都插不上话题,由此成了朋友们当中唯一一个连明星都没见过的“土包子”,别人嘴上不说她,周婕自己却很不好受,听说许昕华他们公司就有剧组,就不想放弃这个机会,软磨硬泡非要让许昕华带上她去围观。欣荣投资的电视剧,剧名暂时维持原样,就叫《设计人生》。剧组去年秋冬开机,到现在也拍了将近半年时间,听说拍摄进度还不到一半,这让已经习惯了上辈子那种高效率工作的许昕华一时无法适应。难怪现在的娱乐业发展不起来,投资大、周期长应该是很大的问题吧。许昕华说的问题,当然不是指《设计人生》,投资这部剧,他们并没有打算从片子当中直接获利,他们是想要借这部剧来打造欣荣的“国民度”,所以这部剧制作越精良、剧组越用心,成功的几率才会越大。欣荣并没有担心这部剧的进度。许昕华说的周期长,是针对她和郁白文投资的另外两部片子,《设计人生》剧组在他们眼皮底下工作,安全感还是有的,而另外两个投资项目,命运如何就只能随缘了。《设计人生》剧组进度虽然慢,却不妨碍剧务演员和欣荣设计部打成一片,所以就算没有网络搜索,许昕华也知道了导演和演员们的很多信息。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这的确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剧组,比较亮眼就是导演和男女主角都是从港台来的了,男主角稍微有一点名气,演过两部戏的配角,也拍过杂志封面,但本质上还算新人,这也是纯新人的剧组。演员都是新人,剧组团队也都很年轻,大家都还没有被圈里的老油条给“污染”,也就不怕他们带坏小姑娘了,许昕华对周婕的请求并没有一口拒绝,而是让她去征求家人的同意,最后周婕得到了秦城的支持,许昕华也就没有压力的带上她一块回羊城了。许昕华这次回总部待了一周,记者会上她又一次穿上了职业套装,拿着几千字的发言稿在台上发表演讲,首先“汇报”了欣荣希望小学这一年以来的进展。到目前为止,东省内已经有五间欣荣希望小学正式开学,他们总共帮助了一千零二十个孩子重新走进校园——许昕华拿着稿子,念出这个数字的时候脸上也有着明显的高兴和自豪,她发起的希望小学工程,短短一年能帮助这么多无学可上的孩子,那么基金会成立以后,又将帮助多少个孩子甚至是家庭?为基金会成立而召开的记者会,无非就那么个流程,总结过去,交流经验,然后展望未来,许昕华应对记者会很有经验,她这一段演讲,不但被各大主流报纸刊登出来,几家有过合作的省电视台,也纷纷在晚间或早间新闻里播出了这个片段。比起之前一扫而过的出镜,许昕华这次在各大省电视台有,加起来有接近十分钟的“个人秀”,其他人看完不知道都有什么反应,反正认识许昕华的人是全部都沸腾了。这些天,许昕华的手机,许家的座机,还有总部和两个分公司的电话,都快要被打爆了,简而言之,许昕华现在彻底红了。记者会那天,周婕没有去现场围观,她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明星,还能近距离围观电视剧的拍摄日常,完全是乐不思蜀,每天都在现场愉快的客串倒茶小妹,后来她回到了家,才在各大电视台转播的许昕华片段,小姑娘震惊了,也升华了,隔天便找到许昕华,非常坚定的表示要跟她一起干。“你确定要加入基金会,而不是公关部吗?”许昕华愿意带周婕去总部,当然有着不可告人的打算,干部家庭出身的白富美,多好的公关苗子啊,而且周婕就是个金字招牌,说不定她身边的朋友们看她工作得好,也对欣荣感兴趣甚至加入公司,这对欣荣来说也是一份不可多得人脉资源。但是许昕华没想到周婕去了趟总部,对光鲜亮丽的,可以接触媒体和明星的公关部竟然不感兴趣,反而要加入基金会?没有料到这个走向的许昕华不由又确认了一遍。听到许昕华的问题,周婕不由红了脸,她现在有点把许昕华当成人生导师,对自己之前的吊儿郎当就有点羞耻,但还是很诚恳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觉得在基金会帮忙,能够帮助很多的妇女和儿童,比起跟娱乐圈打交道有意义多了。说实话,以前父母也有让我好好读书,珍惜现在的生活,我都没有听进心里,这一次去了羊城,才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多上不起学的孩子,我也想像你们一样,尽可能的帮助孩子们走进学校,给他们提供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想帮助那些被拐卖的、人生陷入绝望的妇女……”听到这番话,许昕华还能怎么说?当然是热烈欢迎了,她发起基金会的意义也在于此,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希望能号召更多有能力的人投入这个伟大的事业。第119章 变美丽的一百一十九章即将进入六月的首都,气温忽高忽低,人们在棉衣和夹克外套中间来回变换,和同事们一同走出机场的周婕即使早有准备的套上了羊毛呢大衣,却还是不受控制的打了个喷嚏。从温暖甚至有些炎热的东省,回到从小生活了二十年的首都,她反而有些不适应故乡的天气了,周婕率先拉开车门钻了进去,她最好的朋友陆莹莹紧随其后,两个人挤在后车座,陆莹莹惊讶的问着驾驶座里比自己还年轻的女孩:“云云,怎么是你开车来接我们啊,司机呢?”许云云还没作声,周婕已经笑了:“你不知道了吧,咱们公司定期会组织大家去学车,拿到了驾驶证以后,找行政部先登记,以后需要出差之类的就能申请开车了。”周婕是前两个月进入的欣荣基金会。当时基金会刚成立,原公关部林经理和她的希望小学项目组成员,便脱离了公关部,成为基金会的公干成员,许昕华是基金会理事长,但她人在首都主持工作,只能监督和远程指导,林经理才是真正负责基金会员转的执行理事。原希望小学项目组继续负责希望小学的项目,自然是得心应手,只是基金会的主要帮扶对象还有妇女。许昕华希望基金会能够把重点放在帮助解救被拐卖的妇女身上。说实话,这个工作量要比资助疾病妇女就医、或者帮扶家庭妇女就业创业要艰难多了,后两项重点是资助,出钱就够了,前者是解决,光出钱没用,一定要上下奔走、出人出力。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妇女儿童拐卖的目光并不多,因为互联网不够发达,这些社会案件全靠媒体记者报道,说实话,国家这么大,人口数不清,几乎每天都有比拐卖更骇人听闻的事件发生,媒体能报道的案件实在太有限了。许昕华如果是这个年代土生土长的人,恐怕她也想不到这个角度。不过上辈子听了那么多被拐卖妇女的悲惨的、甚至是令人发指的故事,现在有能力了,还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说别人,上辈子那个风华绝代的“许昕华”最后锒铛入狱,跟被曾祥拐骗进风月场所,应该是有因果联系的。就算是为了上辈子的“她”,许昕华认为她也应该去做这件事,国家和社会不重视这些案件,是因为受害者根本没有机会站出来为自己申冤,被迫害人群不出来发声,政府和人民又能从哪里得知你们在受苦受难?所以许昕华希望能通过基金会的影响,让人们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个群体,正饱受着人性最大的恶意。而且欣荣基金会帮助被拐卖妇女,还有一个优势是公安机关很难做到的。早在基金会正式成立之前,公司就安排了专门的小组去调查过。竟这么大的项目,许昕华能提出方向,最后还是要经过调查研究,才能确定这个方向能不能做。然后调研小组就去向基层的公安部门了解情况了,有一些乡镇派出所的民警其实有进行过打拐,但是据他们介绍,解救被拐妇女比被拐儿童更麻烦,基本上被拐卖的妇女都被迫嫁了人,有些甚至被嫁过多次,很多生了孩子或者被解救出来的时候怀上了孩子,用传统的观念来形容就是“不干净了”,接回家里又嫁不出去,要养这个老闺女,还要面对邻居亲戚的指指点点,就有很多父母不乐意,这部分妇女被解救出来直接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有些想不开的当时就寻死了所以如果没有更好的安置办法,他们的打拐行动最终也只能悲剧收场,民警压力很大,也不敢轻易行动。欣荣基金会成立后,就可以和基层公安合作,他们负责解救,基金会出来善后,若实在无家可归的妇女,就招进工厂来,她们有了工作,能养活自己,自然也不怕无家可归。只是这方向和计划可行,基金会也是第一次接触这个工作,所有人一个头两个大,他们都更愿意去做已经顺手了的希望小学项目,周婕这个新人加入基金会以后,就立刻被委以重任了。也是周婕运气好,她加入的时候基金会正式成立,而真正的准备工作在成立之前就做好了,许昕华在记者会上夸下过海口,趁着媒体关注热度还没有散去,基金会需要打响第一枪,他们提前跟去年调研时接触过的一个乡派出所,那里有个村子是买媳妇的重灾区,当地政府也很头疼,基金会和他们商量解救计划,表示全力配合他们的行动,对方一拍即合,行动很快就确定下来了。周婕加入基金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跟小组奔赴行动现场,全程参与了那一次的行动,把一个比她年纪还小、却挺着肚子的女孩送进手术室的时候,周婕给许昕华打了个电话,只有一句话,她说她想在基金会干下去,干一辈子。许昕华那时候就知道,那个被家里保护得很天真的小姑娘蜕变了,所以她也毫不犹豫的联系了林理事,叫她以后亲自带着周婕,手把手教她、培养她。如果说最开始,许昕华是周婕加入欣荣后,她的身份能给公司带来效益,而那个电话以后,许昕华则是真正把基金会这个平台提供给周婕,所以周婕得到了最好的机会和锻炼,短短两三个月,她就参与了三起解救行动,媒体刊登的现场照片里,几乎每一次都有她冲在前线的身影。陆莹莹作为周婕最好的朋友,在看到参加工作后的周婕,去了很多她没有去过的地方,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思想谈吐和气质都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从来没想过未来要怎么过的陆莹莹,心里也开始羡慕了,半个月前周婕回首都,陆莹莹便主动提出了要跟她去基金会看看的请求。去之前,陆莹莹只是出于好奇,和对好友新生活新气象的羡慕,并没有确定要加入他们,而今天回来,她已经在基金会成功办理了入职,是一名光荣的慈善员工了。不过陆莹莹加入的时间太短,她对基金会都一知半解的,对公司的了解就更少了。听到好友的介绍,她惊讶的瞪大眼睛:“我们以后也能开车吗?”“能啊。”周婕高兴的道,“我这次回来,也打算搞一个本本,上次去行动现场,林理事还教我开了两把,我觉得开车挺容易的。”等到了后面两位同事,许云云才发动了车子,一边对周婕她们道:“你们在总部,练车也很方便,园区那么大,怎么开都不怕出事。”陆莹莹闻言,也跟着道:“那我也要学,家里的车子只给大哥开,碰都不让我碰,以后在公司学会了开车,看他还怎么拦着我。”周婕还想说什么,手机响了,她从包里掏出了一个小巧的翻盖手机。这部手机是许昕华送给她的。全球第一款翻盖手机,许昕华期待已久,去年发行,进入国内市场就一抢而光,好在郁白文动作够快,给她抢到了一部。翻盖手机这么跑火,许昕华干脆又预订了几部,除了给她哥预定的,还多买了两部留着送人,刚好拿到货的时候,周婕说要加入基金会,许昕华就以庆祝她参加工作的名义送了这部手机给她。有了手机,周婕去欣荣工作,她家人也放心了很多,毕竟可以随时联系到她,也不用提心吊胆了。这会儿打电话给周婕的就是周母,对方在那头殷殷关切,周婕却挥着手道:“午饭我就不回去吃了,公司还有点事……你问我还要做什么啊?”周婕挺了挺胸,非常骄傲道:“我要跟理事长汇报这个季度的工作情况,然后基金会为了做到资金透明,要每个季度例性召开记者会,向社会公开我们的工作细节,林理事说让我上台汇报我们小组的工作,我第一次做,需要向理事长请教很多问题……”等周婕应付完关心过头的周母,车子也开到公司楼下了。首都的办公室也是许昕华亲自挑的,她的喜好一如既往,商业中心、现代化的写字楼,首都最繁华的路段,大楼名字也很霸气,就叫中心大厦。毕竟现在私家车不多,再热闹的城中心都不怕堵车,在城中心反而交通四通八达,楼下公交车来来往往,去各门店都很方便。欣荣在中心大厦同样租了一整层的办公厅,签三年合同,跟在沪城时一样,先租办公楼,等他们买的大楼开业之后再搬搬家。虽然只打算租三年,办公室也都按照欣荣一贯的标准装修过,就连外面的大墙上,都写着华丽的欣荣字体,站在大楼下面的人只要抬头往上看,都不会忽略欣荣的大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