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中国女文豪> 第 122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22 章(1 / 2)

所有人都被《宦海》的下部《权柄》给迷住了眼睛, 但是随着故事情节进展, 又重新掰回了《文魁》。没办法, 《权柄》那更加气魄雄浑、宽广无比的世界是很吸引人,可是追了这么久的《文魁》要大结局, 这怎么能不关心呢!

一部大结局的关注度有多大不用赘述,有很多人追看, 中间累了、不追了, 但是等到有一天知道这本要大结局了,还是免不了去看一看当年那个故事到底怎么收尾。

怎么收尾这其实是早就确定了的。

意料之中, 或者说水到渠成, 主人公林峥自己给力,再加上有嘉靖皇帝这个大背景撑腰, 会试和殿试自然连战皆捷——说到会试和殿试,连翘当然不知道这个世界的会试和殿试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不过这么受人关注的事情, 到底是个什么章程, 自然是有流传的。再加上连翘本身对科举考试的了解, 倒也写的没什么问题。

主要是连翘所写的‘大明王朝嘉靖年间’, 这个谁知道是哪个朝代!既然已经是虚构了, 哪里有一些不对不是很正常?只要这个虚构并不是无稽之谈,让读者看来像是那么回事, 那就足够了!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这是天下读书人的心声。

故事写到当朝首辅在正殿之前对下首所有参加殿试的学子宣读考试结果,明明知道作者会安排的妥妥当当,读者还是忍不住提起心来。

赐同进士、同进士、进士, 而这里的进士就是所谓的一甲进士!探花、榜眼,以及代表华夏读书人自有科举取士之后上千年的终极梦想,状元!

“新科状元林峥”

其实关于林峥可不可以为新科状元,负责殿试的官员是有疑虑的。林峥的文章的确不错,但是这个不错其实就是前十名的程度,进个一甲就不错了。甚至有人觉得他年纪小,长得也不错,正合适做探花郎。

这个时候早有得到皇帝意思,打前哨战的官员开口。

“这林峥么,虽然不见得在这些美质良材中独占鳌头,但他有一个好处。据我所知,他自入科举一道,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全都是一次都过,而且每逢考试皆取第一!这便是时也命也了!若是取他为本次状元,那不是‘六元及第’?试问哪朝哪代有这样的事?这正是文曲星下凡!”

文曲星下凡有什么好处?当然有好处,这对于官员来说就是一个政治正确的问题。自从有了董仲舒‘天人感应’那一套,一些事情就有了自己的解释。为什么这些年风调雨顺,那是皇帝做的好,所以天佑人和。

为什么满朝文武众正盈朝?那是因为君王乃贤明之君,君正则臣正,君贤则臣贤,这种封建社会再正确不过的政治观点,这有什么问题吗?

而现在出现了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六元’,请问这不是文曲星下凡,那什么是文曲星下凡?既然是文曲星下凡了,那么又是什么帝王才当的起文曲星特意下凡辅佐自然是旷世明君啦!

这推理,合情合理,没毛病!

这个理由一说出来,很好很强大,所有人都几乎没话说,只拿眼睛偷看几个大佬大佬们能有什么意见,走到他们这一步根本不会害怕一个有‘文曲星’名头的后辈。他们现在的身份已经能够秒杀一切的潜力股了!说到底当官还是得熬,即便是高成这样,没有个一二十年,也绝对熬不到部堂级官员。

而这些能混到大佬的,大多年纪也不轻了,先不说考试厉害不代表做官厉害,就算对方有本事能混出头,等他出头了也是不知道多少年后了。那时候他们早不在朝,想那么多做什么!

于是几下商量,又有皇帝点头,林峥自然被点为新科状元,然后由皇帝御笔亲批。

连翘向一些根本不懂科举的人揭示了科举考试背后的博弈,这些在后世的人看来不过就是老生常谈而已。各种文教类的节目,甚至科举类早就已经普及的清清楚楚了。但是在古代,这种事情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知道的则不会随便乱说。

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科举的人也不见得知道这些,更不要说对科举如同看云雾的吃瓜群众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