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明朝后期李自成> 第30章 拳打南山猛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章 拳打南山猛虎(2 / 2)

天亮后,四人来到大宅附近的茶馆,桌上左边空置一茶杯。

邢喜怀很快就寻来了。

“大……大兄弟,是你?”

他实在没想到。七月份还有几千兵的反贼大统领,现在怎么跑来翻墙当小贼了?被官军剿了?混的好惨啊!活该!

李自成一笑,“坐下说。”

两人这就闲聊开了。

俗话说,穷文富武。

饭都吃不饱的人哪会练什么真功夫;富家子弟又受不了那个苦。

功夫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旦懒散,状态马上下滑。

武功太容易失效,练起来又累又苦,还要坚持不懈。如果没有收益,鬼才去练。

传武的训练量和训练方式跟职业竞技运动员一比,简直天上地下。

也别信什么民间老师傅。年龄一大身体素质必然下滑,所以说拳怕少壮。

要说比兵器,年纪大的或许技巧足一些,占优势还是有可能的。

徒手格斗没得比。李自成单手就能打的他们“接化发”一条龙。

王宗岳传太极与蒋发,老蒋家里也不富裕,教出几个徒弟也多是给人保镖护院。乱世之中混口饭吃。

民间武人大概有四条路保镖护院、教拳传功、落草为寇、撂地卖艺。

李自成顺便打听了下温县大地主陈王廷,邢喜怀说对方练的是少林功夫,有师兄陈敬柏在他家当护院。

附近一带武人相当多,跟一座庙有些关系。

十几里地外的唐村有座千载寺,建于东汉,原名无极寺。因魏太武帝灭佛,遂更名为无极庙;东魏时更名为千载寺。

它的东邻是三圣祠,供奉伏羲、文王、孔子;再往东是太极宫,内有老君殿、太极殿、药王殿等。

寺南有个叫博鳌潭的小湖,人称伏羲观鱼潭,潭边有个周易祠,里边存放有许多经书。

还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宝殿、无极殿、三教堂、禅道学舍、练武堂和碑林等等。这些建筑群左右相连,统称为千载寺,共占地五百余亩,民间俗称“五顷寺”。这里是典型的三教共融之所,信徒友好相处,香火兴盛。

历代名人纷至沓来。什么刘彻、李世民、孙思邈、王重阳等等。

唐代千载寺住持号十力僧,出外游方又化号李道子,文武医易博艺皆修,创无极养生功。功夫经千年流传,又演化出各种武术。本地光是讲武堂就有四座。

同时,千载寺还是明代洪洞大移民的集散地。

比如李氏一族。

“始祖妣王氏,聚广济寺大槐树荫,徙河邑千载寺,应官府设司驻员,迎迁分办。众徙下山四方不一,同足潮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硕四邻茅舍茶待……”

“……家住山西洪洞县凤凰村,李清江配王氏。洪武四年迁住河内怀府唐村,弟李清河同来住李洼村……”

“始祖李公讳清江与河邑常阳村(温县陈家沟)陈公讳卜,赫庄陈公讳厚,李洼李公讳清河、刘村蒋公讳培礼,徙途相舍衣食,义厚,入寺庙拜圣结义……”

五个结拜兄弟还在寺前植下“二柏架葡萄”留念,之后年年来此聚会。百年以降,陈、李两姓世代通婚,子孙在千载寺习文练武,人才辈出。

“故吾李姓日蕃,人丁颇富……举监生,文武进士举贡,不可指数……五世祖讳明道,居住怀府,开业羽箭行,誉招武雄;六世祖讳从谅,首中岁贡,辉县教谕,文武皆功;七世祖讳政修,甲科进士,智谋大略,廉治道政……”

八世李春茂,中贡后入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拜师博公武道,习拳、渡剑,看星相,读兵法,弘扬三教合一,论无极养生功,创十三势(式)拳、剑、枪艺,游教传拳于晋、鲁、陕、浙、湖广,数省赫名焉。

插叙完毕。

前头邢喜怀担心应付不来“贼人”,连夜求救于武林同道。

于是李春茂带着徒子徒孙,以及聚在千载寺的三山五岳好汉二三十人,捉刀提枪前来撑场面。

如若邢喜怀跟“贼人”讲不好斤头,那就摔杯为号……

可是,小邢万没没想到“贼人”竟是绛州见过的革命军大统领。

不打不相识。虽说两方没啥深交,但面子上也过得去。自然彼此都不会为难对方。

然后李春茂就进来跟大统领喝了一杯茶。

“听说兄弟挺能打?”

“一般一般,天下第三!”

“……”李春茂瞟了眼邢喜怀,心说你这兄弟玩的是小母牛拿倒立啊。

“兄弟师从何人?”

“自创神功。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苍龙!”

“……”李春茂无语。

混江湖讲究三碗面脸面、情面、场面。

习武之人,给人的印象总是免不了粗鲁。但实际上,习武非常讲究修德,尤其重口德。

古时可说不上是啥太平年月。武人本就活在凶险里,如果不注意口德,一定免不了乱战。那样在行走江湖中,莫名其妙的就有可能丢了性命。

打把势卖艺的,以及镖局等等都是同理,走在路上单纯靠武力解决问题的是绝少数,以四处拜码头为主。

那些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人只能生存在盛世中。

可是李春茂并不知道眼前牛逼后生非是江湖人。

不管他是什么人吧,都上门狂言了,那就没得说了,必须要比划两下。

李自成欣然应战。

来到僻静空地,李春茂大儿子李伦抢先出阵。

后生起手好似虎扑羊。

李自成手足身同进,蹦步上前,潜身抱腿,力挺上举,直接将对方扔在一边。

“承让!”

“还有这种打法?”围观众懵了。

又有两位本地武人出阵,李自成一用拳,一用腿,干脆利落解决。

第四位上前挑战的是客将,山西蒲州人姬际可。

这后生在千载寺研修的是《武经玄机密录》。

姬际可起势熊出洞,心动身动,猛虎离窝。

李自成侧身闪开,起脚踢他腰部。

小姬前手拳猛砸脚面,同时欲要上步进身。

李自成收脚挪步。

“好!”李春茂喝彩。

双方若有一位反应慢半拍,当场就要倒下。

李自成随之一记右勾拳。

小姬双把交架悬日月,左点把郎肘击太山,右点把郎肘填海乾,使出的乃是“虎包头”。

单手护头,另一手放在下颌,开手反击。

李自成收拳偏头,又蹦蹦跳跳闪在一边。他没戴拳套,对方也没戴牙套,重拳一下搞不好要出问题。老李不敢太放开打,陪对方玩玩就行。

两人耍了十几招后,李自成一个过肩摔把小姬放翻。

众人交投鸡儿之际,李自成朝他们勾勾手。

“日出东方,唯我不败!”

“放马过来!我要打十个!”

“……”众人倒吸二三十口凉气。

李春茂面色沉重,一点头,场上开始尘土飞扬。

围观众——

原李春茂四子,现已过继给兄弟;刚娶了陈家女子;和陈王廷为姑表兄弟——李岩,看得眼花缭乱。1李信,字岩。大佬们考证历史没这人。不讲究了。

短毛拳去人倒,脚到人躺。

李岩不由得擦了把冷汗,“厉害!”

那年十八,清化武林大会,李岩站着如喽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