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港娱1983免费阅读> 第285章 千城万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5章 千城万店(1 / 2)

1990年10月5日,钱仲武依依不舍地,告别陈卉娴、钱多多,从米国飞抵京城,参加京城亚运会的闭幕式。

实际上,半个月之前的开幕式,京城亚运会组委会就像钱仲武发出了邀请,被钱仲武婉拒。

这次来京,最大的目的,并不是参加京城亚运会的闭幕式,而是要启动巨龙唱片主导的“千城万店”计划。

时间进入到九十年代,内地的经济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各行各业都呈现出欣欣尚荣之势,唱片业也不例外。

在巨龙唱片、青鸟唱片的带动下,内地唱片行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从蛮荒期,快速进入到繁荣期。

1990年前三个季度,内地唱片业有统计数据的正版卡带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1989年全年总量,达到了2.8亿盒,市场总值达到了30亿。

不过,在对内地唱片市场进行深入考察之后,巨龙唱片聘请的专家,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的内地唱片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并没有达到平衡,还处在供小于求的阶段。

尤其是在广大县城、乡镇,乃至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量的市场空白。

一旦这些空白市场得以填充,内地唱片行业的市场规模,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翻一番,甚至翻两番,都有可能。

内地有10亿人口,就算平均每人每年只卖一盒正版磁带,总销量也有10亿盒呢!

造成这种空白市场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内地唱片业现有的销售渠道,很不合理。

八十年代,内地唱片销售,一直被供销社和新华书店两大系统垄断,就算是巨龙唱片这样的行业巨头,在终端销售上,也要看供销社和新华书店的脸色,出让相当大一部分利益。

随着内地经济改革的持续发展,这样的销售模式,已经不符合唱片业的发展需求了。

于是,在1989年,由巨龙唱片牵头,与内地多个实权部门,进行多方磋商,最终制定了这个“千城万店”计划。

“千城万店”计划,是要在内地的上千个城市,开设一万家唱片店!

摆脱供销社和新华书店的桎梏,让内地唱片业的发展,彻底放开手脚。

这一万家唱片店,由巨龙唱片、青鸟唱片提供启动资金,并且第一批唱片,会先供货后收款,等唱片店的发展进入到良性循环,再逐渐收回启动资金,供货也随之调整到正常程序。

一万家唱片店,就是一万个工作岗位。

而且,有巨龙唱片、青鸟唱片派专人进行开店指导,唱片店开起来之后,只要正常经营,大钱赚不到,维持生活的绰绰有余的。

这一万个店老板,是巨龙唱片和相关部门合作,招纳的全都是退伍兵。

八十年代,内地刚刚经历了大裁@军,百万大军一声令下脱下军装,再加上国有企业的下岗潮,内地的现阶段的就业压力,是非常大的。

钱仲武之前在私人保镖,港岛保安公司上,已经与相关部门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这次又提供了一万个实打实的工作岗位,各方面没有不欢迎的道理。

内地的县级行政区有两千多个,乡镇有四万多个。

“千城万店”计划的目标,是把唱片店,开遍所有县级行政区,以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乡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