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六零年代之悍夫无防盗> 第166章 第 16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章 第 166 章(1 / 2)

第二天,沈卫民出发去训练中心接俩孩子。到了地方左等右等不见人出来,反是他被请了进去。

要说他家俩小子那是顶省心的,不管在沈家沟跟大生叔、沈奶学习的时候,还是在县城上学的时候,从来没被请过家长。究其原因,两个小子长的有欺骗性,且各项成绩都比较突出,各科老师都喜欢。

这还是沈卫民第一次有机会和教导孩子的老师深入交流。

然而聊天的内容却和他想的大相行径。

沈卫民从办公室里出来,就看到等在门口的两个崽子,此时具是忐忑的看着他。很显然,他们一早就知道了这件事。

“小叔。”李家康和叶聪迎上来,他们眼里的雀跃如此明显,沈卫民想忽视都很难。

“走吧,回家,你爷奶和小婶都等着呢。”沈卫民温和说道,对于刚刚在办公室里发生了什么闭口不言。

李家康神色稍变,就连寻常惯是沉得出气的叶聪,也是一脸紧张。

“小叔……”

“嗯?”沈卫民看着俩孩子笑的灿烂。

“没,没事儿。”李家康讪笑着摆摆手。

沈卫民抿了抿嘴唇,要不说他家俩小子厉害呢,就算到了现在依然能沉得住气,不跟他打听结果。不过,沈卫民并不感到高兴,他家俩孩子才多大,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在干什么?恐怕还在李招娣怀里撒娇耍赖呢,有时候就为了多舔一口糖。

想到这里,沈卫民心情更沉重,就连这雪在他眼里都像是一粒一粒砸在地上的。沈卫民无声叹气,往汽车走去,俩孩子在后面跟着。

“小聪哥,你说小叔这是什么意思?”

叶聪摇头,整个沈家而言,最不该提出反对意见的就是小叔了。从到沈家沟的那一天起,他们想干什么,小叔都持支持态度,就连来京市参加训练营,小叔叔也在和他们商量之后顺从了他们的选择。

这是第一次,小叔当着他们的面冷脸。

“事情不该是这样的,不该是这样的。”李家康念叨着。

叶聪没说话。

“没事儿!小聪哥不用担心,要是小叔不答应,咱俩就不去了呗。”李家康表现出了超出他这个年纪的豁达。这是俩孩子之前就商量好的,教官找到他们把选择利弊说清楚了。旦答应,他们面临的就是死命的学习,玩命的训练。

凡是对那一身衣裳充满向往的男孩子,哪个没有几分血性儿?如果能往前走一步,就算是困难天高,他们也能越过去。但是当这一切和亲人的意愿发生冲突,事情就得另算……

李家康年纪在那里摆着,他和亲父李卫国感情深厚,但是李卫国走的太早了,早到他离开的时候李家康刚刚记事儿。李家康到现在都没忘记自己的父亲,但是承继他这份濡慕感情的却是小叔沈卫民。他现在口中所说的家就是指池山下的那个小山村,那里有爷奶、叔婶、太爷太奶和大生爷爷,这些都是他非常重要的人。

李家康现在年纪偏小,虽然有颗折腾的心,也向往那一身军绿,但要说现在就急切都必须要怎么样,那是完全没有的。以他现在的心智,也琢磨不了那么远。想的少顾及就少,也就更在乎家里人。

爷奶对他俩向来溺爱,这次他们离家远行到京市参加训练营,爷奶就非常忧心。如果让他们知道自己和小聪哥即将要参加那么危险的计划,他们肯定更担心。

本来以为可以在小叔这里做做文章,但想到小叔刚刚的表情,李家康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和小叔说话从来不能硬碰硬,平常时候胡搅蛮缠,小叔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在旁边瞧乐和。遇到正事如果还胡搅蛮缠,小叔从来不会手下留情。

他和小聪哥扎在这种教育中长大,沈卫民什么表情意味着什么,兄弟俩无比清楚。

不过也没什么好遗憾的,李家康吐了口气,默默想着。

不过他这话刚吐出半句,叶聪就睨了他一眼。

李家康瞬间就软乎了脾气,小手一摊:“那你说怎么办?反正只要小叔不同意,我们啥都干不成。”

“嗯,我也不知道。”叶聪罕见的有些郁闷。

两个小家伙站在原地嘟嘟哝哝,沈卫民已经走出去老远:“冻着好玩?我们该回去了。”

“哦,来了!”

沈卫民看着朝他狂奔过来的俩崽子,他们在训练基地穿的轻薄,刚刚□□心小叔每人裹了一件大棉袄,此时扑过来像两只扑棱蛾子,笨笨拙拙的,看上去有些滑稽。

沈卫民没忍住,摹地笑出声来。

叔侄三个回到家的时候,雪又下得密了些。

“奶,我们回来了。”刚进胡同,李家康就开始大喊。

李招娣同志手里拿着笊篱就迎了出来,“终于回来了,快进屋暖和暖和。”说完这句话,又赶紧回了厨屋。

她老人家正在炸丸子,再晚会儿就要糊锅底了。

沈家一家四口感情好,平常院子里也算是欢声笑语。但是多了俩孩子到底还是不一样,整个院子都被填满了一样。

沈卫民听着俩小子跟赵姑娘说话,心情愉悦了点。

菜丸子、小酥肉,配上天不亮就开始熬的八宝粥,滋味绝了。

杨文也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

关于杨文也回京市这件事,沈卫民说不清什么滋味,能够在京市看到杨文也,他无疑是高兴的,但一想到此后杨文也就要长居京市,心里就有浓浓的不舍。但是他们现在还不知道要在京市待多久,又觉得京市有个顶熟悉的人方便,几种感情交织之下,沈卫民表情就有些纠结。

“怎么?十几天没见就不认识我了?”杨文也揶揄道,“就算在池县,咱们有时候不也十天半月见不着。”

那可不!两人都是大忙人,赶上沈卫民出差,杨文也下乡,个把月不见的时候都有,但这次情况和以往都不同,杨文也回京市了。自此后,他在池县就少了一个亲人。

“小杨?”李招娣看老儿子去开个门一直不回屋,就跟着出来看看,却没想到见到了杨文也。他乡逢旧知,本该是激动的,但是一想到这是京市,李招娣愣了一下。

“小杨,你这是回家探亲?”

杨文也没有正面回答,“婶子,我是闻着味儿过来的,早饭还没吃。”说着还揉了揉肚子。

李招娣瞬间被转移了注意力,“那赶紧进来,进来,三柱子,赶紧领你哥洗手,我去给盛汤。”

沈卫民应了一声。杨文也正想说什么,屋里老小听着音儿都迎了出来。

“杨叔,你来了?”李家康和杨文也向来是亲厚的,此时见着也有些惊喜。

“嗯。”杨文也把洗手的时候撸起的袖子放下来,和沈新乾打过招呼之后,又看向两个小的,“怎么样,在训练营里呆的可习惯?好好表现,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持,要是三心二意,我可不答应。”

“奥。”李家康偷偷瞄了自家小叔一眼,应了一声。

杨文也是做什么的,那是长了七窍玲珑的心肠,看到李家康这个表情就知道叔侄三个肯定有事瞒着他,不过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还有人比他更清楚?

和沈家人一起吃饭对杨文也来说不是登门做客,而是回家,自然从头至尾不见拘泥,其乐融融。

临近年底,杨文也又是时隔好几年才回京市,自然是拜访不完的长辈,忙不完的事情,能在第一时间到沈家来已显亲厚,自然是不能久待的。

饭后没多久就提出了告辞。

沈卫民送他出去。

“两个孩子被选上了?”刚出门,杨文也就甩过来一句话。

沈卫民并不意外杨文也猜到这件事,他是京市土生土长的人,身世不凡。而且今天沈卫民在训练营办公室里看到各届学生的毕业照,其中就有他也哥的身影。

沈卫民点头。

杨文也哈哈大笑,“要是这件事发生在其他家里,肯定要摆酒庆贺,也就是你,愁的两条眉头毛都皱到一起去了。”

沈卫民伸手摸了下自己的脑门儿,有这么明显吗?

“别没事儿给自己找罪受,反正到最后都会答应,不如痛快点。”杨文也给出建议。

“谁说我一定会答应,人训练营的领导都说了以家长的意见为重。”沈卫民撇嘴,也就是现在他说话还管事儿,如果再晚几年,等两个孩子能自主做决定,他就只能看他们展翅飞了。

“我还不知道你,你狠不下来心的,没看到就连两个孩子都一点不着急吗?”杨文也哭笑不得。

关于俩孩子的教育问题,从一开始他们就达成了共识,只要沈家人不太过分,他们就不会过多干涉。后面和沈卫民走得近,就知道这人是个有见识的,肯定不会短了俩孩子的教育,他们就完全放下心来了。

总结沈卫民的教育理念就会发现,从始至终,他更在乎的都是俩孩子想要发展的方向,虽然会拨正,却从来不会强硬改变孩子的志向和兴趣。

沈卫民苦笑,“这么说还是我做错了。”从第一次见面,他就知道家里俩孩子不凡,这是得天独厚的资质,当然不能过多干预,通过教育让俩孩子变得平庸,他怎么忍心?

杨文也摇头,“你做得很好。”

如果当初让俩孩子留在第五军区,肯定成长不到现在这个模样。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环境的,就算有再高的天赋,再聪明,没有人引导也会走上歧路。对于李家康和叶聪来说,遇到沈卫民是他们的幸运。

当然这些和沈卫民现在的心情并不冲突,这是为人父母正常会有的心情。孩子们有出息了,父母当然高兴,但一想到孩子会因此付出什么,心里就纠结的不行。走上那条路,李家康和叶聪从此再不能回头,而他们要从事的事业,不仅仅是累这么简单,一不小心是要命的。

经历过李卫国的事情,没有谁比沈家对亲人离世更有感触,走了就是走了,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和自己血脉相连的人再也见不到了,李卫国的路是已经有独立自主思想的他自己选的,但两个孩子呢?

如果旧事再发生一遭,沈家人能撑得住吗?

这些都是沈卫民现在需要担心的,甚至还隐隐有钻牛角尖儿的架势。

但是,杨文也倒不担心。两年多的相处,他不说彻底了解沈卫民但也知道个八成。他这个兄弟强大到极点,立得住事、经得起磨难、心性坚定,在此基础上又最重情!

如果只有前面的特点,沈卫民不定会成长成什么样,但因为有最后一条,把他所有的特质都兜住了,让他只朝着真善美方向发展。

别看他现在苦闷,对俩孩子的选择表示反对,但最后肯定是俩孩子如愿。

送走杨文也之后,沈卫民在胡同里站了一会儿。他轻轻扶额,自己表现的真有这么明显吗?就连两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的套路,他还有什么威严?可也哥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既然结果已经注定,他何必纠结。

这件事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起码两个孩子的天赋会得到真正的开发,并且成长的越来越优秀。他当初选择抚养两个孩子,本也不是要压抑他们成长的。作为家长,让他们吃饱穿暖,引导他们健康长大是他最重要的任务,难道一味的要两个孩子普普通通长大才是爱吗?

再回家,沈卫民的脚步轻松了许多。他现在有些庆幸,这个年他们全家幸亏留在了京市,以后两个孩子只会更忙,恐怕见面都难哦。

虽然心里已经有决断,但沈卫民并没有表现出来。两个孩子心有忐忑,这几天在家里乖的不行,有啥活都是抢着干,沾自家小叔的那更是虔诚无比。

一次两次还能说孩子是想家,想小叔,发生的次数多了,老两口还有赵琪都觉察到了不对劲。不过瞅着一大两小整天跟说相声似的,他们谁都没有上前阻拦。

今年雨水大,雪下下停停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沈家第一次在异乡过年,索性京市熟人不少,几乎每天都有人来送年货,尤其夏扬州和杨文也,二十九晚上还送来了两箱烟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