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穿越朱元璋嫡长孙的小说> 第387章 西冷印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7章 西冷印社(1 / 2)

现在生意人不值钱,想做正经的工作很不容易。有官员就好。

西冷印社的账簿工作量也极为少,每天花大时间研究学问,石一茹没事可以写文集,写得好的自己可以印几本,青史可以留名。

有着这样的心理状态,石一茹在西冷印社工作了20年,西冷印社简直就像手掌一样。

朱大人听了之后,石一茹恭恭敬敬地说。

朱明远即使点头也能理解,所谓雕刻版,就是事先在板材上刻好字,印刷书的时候,首先在刷子上涂上墨水,然后在雕刻的板上刷一刷。

用白纸覆盖木板,拿着干净的刷子轻轻涂在纸背上,取纸,印刷一页书。一页一页印刷后,装订成书,一本书也印刷成功。

雕刻版印刷术是唐代发明的,从唐朝后期开始被广泛使用,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一般使用的仍然是雕刻版印刷术。

活版首先制作单字的正文反文型,根据原稿选择单字,排列在文字盘内,涂上墨水印刷,印刷结束后取型,下次印刷时再使用。

王家需要的经文范围有限,所以西冷印社使用旧的雕刻版印刷也是理所当然的。

事实上,无论是明代还是清代,活版始终不超过雕刻版印刷,雕刻版印刷在清朝灭亡之前退出了中国的印刷舞台。

这时,在朱明远身边的吴忠说。“这个大人,我家里有个疑问。不知道大人能不能为我们说明。”。

看到这位朱大人身边的爷听话,石一茹为什么会拒绝,忙着说:“爷请说,下级知道什么也不说。”

吴忠说:“我的家生下来很穷,但我知道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为什么这个活字印刷术比雕刻版印刷术先进呢?大家都是用雕刻版印刷的呢?雕刻版必须事先雕刻两三个月,但是活字印刷却省不下工夫。”表示了好奇心。

朱明远也有点搞不懂,不过活字印刷术已近千年发明,从中国到清末的主流印刷竟然是雕刻版印刷,活字印刷很少见。

石一茹看到自己知道的事情才终于有了使用武力的地方,他说:“回到这个爷家,印刷活版的要求很高,使用木模的话,印刷200部左右的书的话,木模就会泡涨,字就会模糊。

铁型和铅型的情况下,现在的主流是以烟墨水为颜料的墨水,所以铁型和铅型的铅字容易成为墨水珠,容易印刷墨水的痕迹。

要解决这个难题,必须使用吸水性强的纸。结果,纸的背面也有墨迹,不能两面印刷,无形中印刷成本提高,比不上木铅字。

只有铜铅字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但我铜矿不多,铜是制造货币的原材料,铜字型太高,很多人不能使用,所以铜铅字不能大规模应用。

西冷印社使用的铅字版是铜型,除了西冷印社外,百年前经济繁荣的江南一带开始流行铜铅字印刷。

其中最有名的是无锡华家、安家、苏州孙家和南京张家等,他们用铜铅字印刷销售的书流传很多,印刷效果也很好。”

吴忠鞠了个躬,说:“我知道了,谢谢你给这个大人添麻烦了。”。

朱明远觉得这个石一茹有几把刷子,可以用。

从西冷印社回来,刚好毛骧也回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