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穿越朱元璋嫡长孙的小说> 第397章 报纸的流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97章 报纸的流行(1 / 2)

报纸就像一股暴风,迅速在大明境内流行开来。

上次朱明远离开西冷印社后,印社仅仅两天就找了十几个文人。这些都是比较落魄的落举人,在印社的同期生和同乡属于没钱过日子,需要找份工作的情况比较多。

印社按照朱大人的要求组成帝国日报编辑部,第一期的内容是他们写的。

第1期发行后,第2期和第3期也开始写稿的期间,朱明远视察帝国日报的编辑部,震惊了这些编辑。

朱明远告诉他们,原稿内容大胆写,只要不反对朝廷,非反皇帝的,都可以写,还可以向读者群众征集稿件,只要写出来发表了,就给稿费。

朱明远最后对他们说,他们的编辑做得好的话,以后都会进入官府内。

其他待遇都好说,最后一句话是最有力气的,就像是给帝国日报的编辑们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更用力为新闻事业献出了青春。

其中有一个人对这项工作很感兴趣,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大翰林,虽然只有三个字,但代表着他心中成为翰林的梦想。

其他编辑们考虑到自己的身份,纷纷给自己起了笔名,各种各样华丽的笔名渐渐产生了。

朱明远不断的增资使西冷印社扩大了数倍,各种印刷设备和工匠也增加了很多。

同时,陈家胡同的八大晋商之府第改为帝国日报的编辑本部,增资1万两银募集印刷设备和工匠,成立了帝国日报社。

从第2期开始,帝国日报正式确认了3天的1期,每期1万份,受众地从京师扩展到了太原、大兴、平谷等京师附近。

第二期时,那个笔名“大明第一帅”的人又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揭发陈姓户部员外郎怎么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朱明远用这篇文章敲打这些当官员。

这篇文章牵涉到朝廷官员,让很多人吃惊。如果有勇气在这家报纸上写这样的违禁内容的话,不害怕被锦衣卫请喝茶,被朝廷封锁吗?

帝国日报出了第3号的时候,人们确信这个帝国日报背后一定有大人物。不那样做的话,就不会做那样的事。

马上传来了朱明远大人的仪仗出入帝国日报编辑部的新闻。这个消息使许多人释然。怪不得,这个帝国日报是这么牛,原来是站在后面变成了朱大人。

其实这篇文章在刊行之前,朱元璋特地那个台子朱标和老头子朱元璋看。

朱元璋没有想象中的勃然大怒,反而哈哈大笑,让看快刊发,让大家都来骂这个贪官。

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朱元璋太痛恨腐败了,但是无论他以前如何反腐,都得不到大家的支持,甚至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残暴之人。

而面对这篇报道,老朱敏锐的感觉到,如果天下人都知道那个人是贪官的话,那以后处理起来不就更加容易了吗?

不得不说朱元璋果然是老辣之人,很快就明白舆论对于政治导向的作用。

反而是朱标有些忧虑,如果天下人都这么随随便便的评论朝政的话,那以后大明的江山还做的稳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