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9章 挂靠(1 / 2)

“其实,我家也有50亩以上的良田。今天听了你的话,我也想依靠吴殿的名义。我不知道有什么路。”朱明远问道。

中年人也不隐瞒,主要的方法是依靠朱明远。

“不是儿子的朋友吗?”中年人露出疑惑的神色。

“啊,这不是特殊情况吗?一般认为父母兄弟会计算清楚,1码是1码。”朱明远拍着哈哈。

中年人也没什么疑问,“主要是这样。你家拿着田契直接去他家就行了。那时他会妥善安排一切。”。

但是呢,你的田契约现在就要回他了。但是,税金真的很少。一年四季都可以节约,可以给孩子们买几件换洗的衣服,也可以给他们买几根糖葫芦。”从中年人一脸高兴的样子可以看出,他对这件事非常高兴。

朱明远想笑一笑,但是世界上没有这么好的事情。

但是,看到这个中年人这么兴奋,朱明远也没能突破他。

这些平民交给德良的田税并不多,看上去税收比朝廷少,但其中隐藏的危险很大。

你要依靠别人的名义,你家的田契要放在他那儿。

田契被放在他那里,土地一定程度上和你无关,你现在也只是德良家的佃户而已。

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德良领取的田税还那么低,主要是因为现在是洪武年间。

洪武年间过去了,之后这些绅士就会龇牙咧嘴。

田税也在慢慢增加,是用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一开始可能不太在意,但是如果他们发现的话会晚一些。

明朝中期,献上逐渐发展为合并,这些绅士也不顾体面,都张着血盘的大嘴巴。

当时,官绅勾结,加上天灾和人祸,合并变得激烈,但是所有的开始都是从献上开始的。

更何况,献上受害最大的不仅仅是一般老百姓,而是国家财政。

明朝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农业王朝,国家的主要财政依靠农业税收。

老百姓把自己名下的土地都挂在士绅的名下,交给朝廷的税收很少。

给朝廷支付的税收少的话,朝廷就没有足够的财政,太平年间也正常,战争爆发的话,朝廷的财政就会在短时间内崩溃。

明末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财政崩溃,不能征税。

这么说来,明朝末期是个有钱人,有钱人不是平民,有钱人也不是朝廷,有钱人是有钱的绅士。

这些绅士很聪明。他们挂的旗子是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老吴真是个好人,他们给的税金很少,很少,我们每年都要去他家感谢他。真是的

这位中年人不断地说德良的优点,甚至把德良看作菩萨。

朱明远心中不由得有点伤心,他们也只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也不能区别是非,他们只是现在看着对他们有利。

这也没办法。即使和他们说了,年末得到很多收入的铜币也不来是合乎道理的。

朱明远和这个中年人说了很长时间,直到天黑,都是带着饿肚子回家的路上。

回去的路上,朱明远沉默着,什么也没说。朱棣不断地说起话来,朱明远只是随便哼了一声应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