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货郎简谱> 第 3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7 章(1 / 2)

第37章

二十天的赶工,就这么毁于一旦。

五百个酒坛,用了多少坯泥,用了多少炭火又用了多少精力。稍微想想就知道这有多痛心。

最重要的是,第一次大合作就给纪彬添了这么大麻烦,邓家三兄弟有些食不下咽。就算饭桌上的饭菜,是他们过年都吃不上的,他们也吃不进东西。那么多东西,那么多钱。怎么怎么赔啊。

想到这,三人就悲从心来,明明是三个大男人,眼泪却有些止不住。不是到了伤心处,也不会这么难过。

邓杉还好,其他两人还有妻儿,一次就赔进去一年的收入。

更别说挖土的时候,还请了同村两个人帮忙,许诺等拿了余款,就给他们工钱的。这要怎么办,这能怎么办。

纪彬在院子站着,透过窗子看向厅堂里默默无声的三人,低声又对柴力讲了什么。引娘把准备好的干粮跟银子交给他。三人点点头,柴力就趁着夜色出发了。

知道订好的五百酒坛全碎了之后,就连里长也有些坐不住。马上就到交货的时间,若是耽误了日子,那该怎么办?春安城那些贵人们,哪个是惹得起的。

第一批大量的货都出问题,以后合作岂不是更艰难。

酒坊里坐着里长家五六个男丁,还有村里帮忙的三四个人,全都指着这批酒挣钱呢。再说,他们已经拿了五十两定金,时间到了还不交货,会不会还要赔钱?

现在是六月十五号,按照原计划,十六号这批酒蹭着春安城来的太平车开始运送,十九号,二十号左右到春安城。

时间原本就紧张,如今怎么能在一天内,就找来五百个两斤装的酒坛来?

纪彬踏进酒坊的时候,面对的就是这样沉闷的气氛。再也没有早上兴致勃勃的样子。

里长安慰几句,可自己都没底气,这怎么能安慰人。

纪彬过来后,大家倒是同时看向他,眼里带着渴望跟希冀。

纪彬开口道∶&ot;我跟春安城的掌柜有些交情,不要怕,咱们的东西好,只是一时运不过去罢了。&ot;

又不是一定要二斤装的坛子,他杂货店里还有些酒坛,现在都能拿来用。能装多少是多少,就算总能在十七号运出去一些。

等到了春安城,那酒坛就好买了,劳烦陈掌柜一家好好分装就行。等于说他把分装任务交给陈掌柜。相信他写封信过去,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听纪彬这么一说,大家立刻振奋起来。

别说了,找酒坛好吧,虽然一千斤酒有点多,但万一找到足够多的坛子呢?

里长二儿子忽然道∶&ot;邑伊县也有个做酒坛的,不知道他那有多少存货,我现在去看看?&ot;

&ot;好,你先去看看。&ot;纪彬点头。

其他人也开始出主意,在想哪可以找到酒坛。

纪彬看着大家动起来,其实心里也在责怪自己,是他把时间赶得太紧,某个环节一有问题,就会来不及出货。

人毕竟是人,并非机器,都会有出错的时候。但人也是人,不像机器那样死板,办法总比困难多。

也许五百个酒坛在邑伊县太难找了,可是他们都会尽力,都会努力。

安抚好酿酒坊的人,纪彬带着引娘回家。

好在这是夏天,邓杉兄弟们桌子上的饭菜还没有凉。

纪彬看了看,问坐在院子跟老友乘凉的宣老爹∶&ot;他们一直没吃饭吗?&ot;

宣老爹摇头∶&ot;应该是难过得很,茶都没喝一口。&ot;

酿酒坊出事,其实也影响了隔壁建房子的人,不过有宣老爹在,人心暂时没散。这会都在院子里聊天。

旁边的小毛驴跟小马驹互相看不顺眼,明明在一个棚子里,离得老远了。

宣老爹道∶&ot;你跟引娘也快吃饭吧,也跑了一下午。宣老爹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毕竟想想那个数字,都让人有些害怕。五百个坛子啊,直接全毁了。

邓家兄弟过来之后,等雨停了,纪彬让人去把运坛子的车先拉回来。

去了才知道,那车已经深陷泥泞,歪歪斜斜地在泥巴里,旁边是碎了满地的酒坛。足足五六个年轻小伙子,才把运坛子的人力车给弄出来,可见当初邓家三兄弟的绝望。他们能不垮掉,已经很不错了。

纪彬点头∶&ot;我们这就去吃。&ot;

说完纪彬又道∶&ot;你们在院子里聊天,也点个灯,咱家又不缺蜡烛。&ot;

说着,纪彬给院子挂了三四个灯笼,让大家有点光亮,又把驱蚊草拿过来放宣老爹附近。

做完这些,纪彬跟引娘才进门。

他俩坐到桌子前,看了看邓杉他们,纪彬干脆给引娘盛饭,也给自己盛了一碗,这才道∶&ot;快吃饭吧一会菜真的凉了。&ot;

这些菜是请王大娘做的,地地道道的农家味道,香得很,忙了一下午的纪彬几口吃了小半碗饭。

见纪彬跟引娘吃得很香,邓杉看看他们,也拿起筷子,他像是想明白什么。

而他两个哥哥还吃不下去,纪彬肚子里有食物了,这才道∶&ot;我已经让人去找酒坛了,应该耽误不了多少事,这次也是我催的时间急,咱们之间的责任一半一半吧。&ot;

邓杉大哥抬头,眼里带着泪花∶&ot;没事,多少钱我们都赔,我已经托人回家捎信了,我婆娘应该在准备银钱了。&ot;

这话说完,邓杉赶紧拉住他∶&ot;不,不,不行。这这这是我我要赔的。&ot;邓杉大哥拍拍他∶&ot;一起赔,一起赔。&ot;

到底是邓家大哥,是个有担当的,已经在帮弟弟想退路了。

纪彬看着,心里万分感慨,人家同父同母的兄弟就是好。不像他这种,没个兄弟帮持。

纪彬道∶&ot;既然坛子已经碎了,那就过去了。&ot;说着,纪彬开始讲解决办法。

等天晴路好走,就送他们回家,如果他们还想做这个买卖,那就自己借钱,让他们继续做。如果不想做酒坛了,那也没事,定金算是他们的,双方两清。

不管哪个结果来说,都不算太坏。但是到底要怎么做才行,还是看邓家兄弟的。就算他们以后不再做酒坛生意,纪彬也能理解。农家人抗风险能力太差,稍有不慎,家底就要赔干净。

这也是许多人不愿出去做生意的原因,毕竟今天翻车是陶罐,明日可能翻车的蔬菜,运个果子都要考虑一下,到昌伊县了会不会都烂完。

如果能赚钱还好,赚不了钱,那家底都没了。大多数人还是不愿意冒险。

纪彬给三人夹菜,继续道∶&ot;不着急,慢慢想。&ot;

纪彬说话的时候,引娘一直在看他,引娘心里有点奇怪,如果平常人遇到这种事,肯定已

户经在发火了。

就算不发火,也绝对不会这么温柔对邓家兄弟。难道耽误了出货,他都不生气吗?

在纪彬的劝说下,邓家兄弟这才开始吃饭,早上天没亮就出发,现在有点饿过劲了。引娘给他们倒着凉茶,让他们慢慢来。

等引娘收拾碗筷的时候,纪彬也跟着去厨房刷碗,引娘这才把心中的疑问说出来。为什么不生气,也不发火,明明很多掌柜东家看到伙计们犯错,都会不高兴的。当然了,引娘也不是要对别人发脾气,只是有点不懂罢了。

纪彬一边刷碗一边道∶&ot;生气有什么用,别说做生意了,做什么事都可能出问题。若只是忙着生气,而不去补救,岂不是让事情越来越严重。&ot;&ot;当掌柜当东家,本来就是处理各种问题的。&ot;在纪彬看来,这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以后还会遇到更多的事。总不能件件都生气吧。

引娘似乎有点明白了,开口道∶&ot;纪大哥你好厉害。&ot;

&ot;谈不上厉害,若是真厉害,就应该想到这回事。&ot;纪彬笑,&ot;上次去他们庄子的时候,就发现那边的路极差。倒是忘记提醒路上小心了。&ot;

两人把厨房收拾了下,就坐到院子里听宣老爹他们聊天。

刚开始不少人有点怕纪彬,毕竟这是他们东家。可这么多天相处下来,都知道他是没架子的,说话也和气。当然了,做事却极果决。

他们在院子里聊天,邓家兄弟在屋里讨论。半个时辰后,纪彬被请了进去。

邓家兄弟们有些局促,其中邓杉却坚定的很,直接道∶&ot;还,还还请请您,您借钱,钱给,给给我们。&ot;

原本邓家大哥二哥有些后怕,不想再做这生意。可是邓杉却坚持要做。

这次已经赔钱了,如果不做的话,这次赚的钱都亏进去,还要再赔点钱。别的不说,单那手推车都是他们借来的,如今变成那样,也要赔些银子的。

既然这样,还不如放手一搏。当然了,这是邓杉的想法。

邓杉仔细解释了,大不了下次分批运来,一次运五十个酒坛,还挑晴天来送。顶多是他多跑几趟,但钱是能挣到的。五十个坛子危险,那就十个。

就当个力气活来做,他家谁都不缺力气的,挣辛苦钱也行。

听了邓杉的劝说,邓杉大哥二哥咬牙同意,做就做。这次应该可以吧?

纪彬听到这里结果并不意外,他觉得邓杉很有潜力,口吃跟勤劳有想法一比,根本不是缺点好吧。

既然这样,纪彬也就跟他们商量接下来的事。

首先这次的损失他跟邓家一起承担,但是下次再出这种事,那就要再商量了。然后就是这五百个酒坛他还要,还有乳白跟浅胭脂色的酒瓶也要做出来。

唯二保存下来的两个酒瓶他很满意,觉得邓杉做得很不错。

今天就在他家住下,正好柴力出门办事,他们三个委屈一下,住到柴力房间里,明日他取了铜板给他们。

邓家几兄弟连着点头。

他们真的感激纪彬,不仅是纪彬借给他们钱,让他们重新开始才感激的。

而是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就跟天塌了没区别。可如此天大的事放到纪彬身上,仿佛就是小事一桩。这种态度让他们心里好受很多,慢慢没那么大负担了。好像真的是件小事,很快就能过去。

可以说,如果不是纪彬淡定的态度,他们三个只会更崩溃。更不会有东山再起的念头。

三兄弟恢复好情绪,还有点不好意思,毕竟他们三个哭成什么样,他们也是知道的。

好在去院子聊天的时候,谁都没嘲笑他们,而且安慰他们,让他们下次好好做,毕竟那乳白色的小酒瓶可太好看了。

还有浅浅的粉色,看着可讨喜了。

不知道谁问了句,那两个瓶子去哪了。

纪彬笑笑,并没有说,两个瓶子已经被柴力连夜带去春安城。

让柴力去邑伊县雇匹马,快马加鞭过去,而且柴力表弟柴尺在衙门里,也好开通行文书。

首先这次送酒,肯定是会耽误时间,这点毋庸置疑,至少要耽误三四天。毕竟那么多酒坛,在小小的邑伊县真的不好找。

可春安城那边必须有个交代。

其实最好办的反而是刺史府,几次间接接触下来,纪彬大约知道刺史跟刺史公子的为人,他们绝对不会为难人。

更不会没酒喝就找陈掌柜的麻烦。

但刺史不会,其他人可不一样了。达官贵族中,如同刺史那样好相处是少数。难缠的才是大部分。

黄米酒送得不及时,难保有人为难陈掌柜,毕竟距离订酒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了。如果有一家不耐烦了,那对陈掌柜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大人物的发一次脾气,就是小人物的灾难。

纪彬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让柴力代表自己跑一趟,带着礼物大张旗鼓登门致歉。让那些人知道,陈掌柜给不了酒,并非是陈家拿乔,而是自己这边出了问题。

当初他走的时候,可太明白有多少人等酒坊陈家的门,说什么都要他给酒。若不是那些酒真的送到刺史家中,谁知道会出什么事。

所以这次送货不及时,纪彬最担心的是陈掌柜,不能因为自己连累他家。

邑伊县离春安城那么远,就算知道是自己的问题,他们总不好跑过来找麻烦吧?

至于那两个漂亮的小酒瓶,则装了黄桂稠酒送到平喜楼。

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平老板给了自己一百两银子,,现在时间过了一个月,总不能什么都拿不出来。

就算拿钱打水漂也要听个响啊。

纪彬交代柴力,这两瓶酒不要收钱,只当是样品送给平老板,让平老板尝尝鲜。

这就是交代,让氮了金的老板听个响好吧。总不能让别人说平老板信错了人。

柴力骑着马全力过去,应该能赶在十八号之前到,距离约定的二十号还有两天。这两天时间可以让陈掌柜去给达官贵人们解释,也能让平老板知道什么情况。

柴力是他最信任的人,让他过去是合适的,也最能代表他。

毕竟出了问题那就赶紧说,瞒着是不行的,一声不吭就推迟时间,那也是不行的。

至于纪彬自己,还要在酿酒坊稳定人心,一出是他先走了,就算大家知道他是去解决问题,那心里也会多想。

他才是这里的定海神针。

纪彬洗漱之后回到卧房,还是按照之前的样子,引娘睡床,他睡地上。还好这是夏天,地上也不会冻着。

估计谁都没想到,他们小夫妻俩是这么住的。在纪彬看来引娘还小,他不是那么禽兽的人。

不过现在还能哄着,让引娘不要说出去,等她年龄再大些,估计就要有疑问了。

家里有四间屋子,最近一直都是这么住,纪彬平时住的侧屋让宣老爹跟几个大舅哥住。仓库收拾好让柴力单独住,柴力不在,现在是邓家几兄弟睡。

也是他们来了之后,纪彬才搬到引娘房间的。在外人看来,这就是他们小夫妻的房间。

算了算了。

眼前的麻烦还没解决呢,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第二天一大早,纪彬提前起来收拾被褥,引娘倒是还没醒,纪彬轻手轻脚出门,正好碰到早就起来的宣老爹。

宣老爹皱眉∶&ot;引娘还没醒?&ot;家里男人都醒了,她怎么还睡着。

纪彬拦着道∶&ot;不用敲门,让她睡吧。一会上学也辛苦。&ot;

宣老爹嘟囔着∶&ot;上学怎么就辛苦了。&ot;

一般来说,家里要是盖房子,或者有什么事,女人家肯定要在屋里做饭煮茶,收拾东西的。纪彬这连盖两个作坊,可还是让引娘去上学。

现在饭也不让做了,都是雇王大娘还有里长家的媳妇儿们做一日三餐,不仅做工人们的,顺便还做引旋的。

在宣老爹看来,谁家小姐都没引娘过得这么舒服。

纪彬是不认同这种看法的,再说引娘年龄还小,贪睡很正常。睡饱了,吃好了,才能长高,才能读好功课。

再说引娘不仅上学,还管着刺绣生意,已经很了不起了。

不过他不跟宣老爹争辩,只拉着&ot;岳父&ot;去吃早饭,厨房还留了热腾腾的糕点跟鸡蛋,等引娘起来了吃。

新的一天,又开始解决新的问题。

首先跟他想的一样,能找来的酒坛很少。

大大小小加起来,也就装个一百斤左右,距离一千斤,还差九百斤。

跟着过来的邓家兄弟听到此事,连连道歉,要不是他们失误,也不会落入这样的窘境。

因为有纪彬在,大家倒是没说什么,只让他们下次小心就好。当然没好脸的也有,毕竟确实耽误事了。

纪彬这次没说什么,毕竟他不能总帮忙挡着,有时候怒火发泄一下,大家还是好兄弟。

既然坛子不够,那就还要找,纪彬准备带几个酒坊的人一起去邑伊县,把杂货店的酒坛先调过来,再问问昌伊县的柴尺跟蔡运,让他们帮忙找点酒坛。

实在不行先装个一百多斤,直接送到春安城好了,剩下的慢慢来。只是这样一来,运费就要不少钱。

纪彬有条不紊,剩下的人也跟着安心。

邓家兄弟则回新棣庄,能烧多少是多少,这次一定不会再出错了。

大家分头行动,各做各的。

纪彬到了杂货店之后,店里周账房跟徐杰也过来问情况。昨天晚上柴力来了一趟,他们大概知道些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