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货郎简谱> 第102章 第 102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2章 第 102 章(1 / 2)

第102章

这边碧翠楼老板说着还朝纪彬挤眼∶&ot;我知道你不

这老板也是做惯生意得人,被纪彬拒绝两次,也不再想找貌美女子以色侍人的事了。如今竟然是牵线他跟盘临县的县令认识?

可他们认识是做什么?

纪彬朝刘县令拱拱手,就听刘县令笑着道∶&ot;坐下说吧,咱们私下见面,不用拘谨。

纪彬也没拘谨,刘县令说这话也只是拉近关系。但喊他到底是做什么啊?总要有个原因吧?

纪彬心里疑惑,却不能直接说出来。

洪玉海的货店就开在盘临县,他也说过这位县令的性格,是个不为难人的。但也不爱做事。反正一切就那样吧。

在一群摆烂的县城里,只能说不好不坏。

好在刘县令很快开始说话,叹口气道∶&ot;我一直是知道你的,洪玉海同我讲过,他家能提前备齐货物,不让盘临县的杂货店涨价,是有你的功劳。&ot;

&ot;因为这事,本官还被侯天银侯刺史夸了。&ot;

说到这,刘县令反而又叹口气∶&ot;这原本是好事,可一想到你家的去往无仙城的酒不经过盘临县了,本官总觉得少了点什么。&ot;

少了点什么?少了点税收?

倒不是说货物经过盘临县要收费,只是货物既然经过那里,肯定是要在此处歇脚的。-行牛车车队,人要吃饭喝水,牛也要补给。

不仅是老薛他们如此,从无仙城赶来拉货的人更是如此。

半年下来,这些事都养活了不少人。

所以刘县令这次来的目的。

那就是劝说纪彬家发往无仙城的酒跟刺绣,能不能还经过盘临县。

虽说还需要绕点远路,那也是无仙城的人绕,刘县令不想放弃让盘临县热闹的好机会。

要说之前的时候,他还没这个想法,反正都被派到这么荒凉地方了,管他呢。但看看隔壁邑伊县的同僚,人家直接被调到江南当农务从事中郎!这品阶虽然不高,但却是要差啊。

而且纪彬家货物走盘临县之后,还带动许多商户的货物都走这里,可以说方便落脚的那条街,如今已经是人丁兴旺。

所以春安城的出入城费一取消,大多数人是高兴的,唯独盘临县百姓简直要哭出来。如果以后车队不走这边,那他们怎么办啊!很多卖饼子卖汤水的,都指望挣这份落脚钱啊。

这话自然也传到刘县令耳朵里,再加上这次来找新刺史述职,新刺史还夸了他们盘临县去年不错,让他努力。

上司肯定,县城生机勃勃,刘县令不努力也要努力了。正好来同乡碧翠楼老板这吃酒,就把纪彬喊过来聊聊。虽说他是个七品官,但却管不到纪彬,所以说话还是客气的。

纪彬没想到,刘县令找他过来,竟然是为了这件事。

其实这个县令若是不来,那他肯定会让去无仙城的酒再走春安城,毕竟这一趟路比较好,用时也短。

可以一个县令来找他,总觉得直接拒绝有些不妥当。

刘县令又道∶&ot;洪玉海还讲,他最近也要来春安城进货,到时候你们也能聊聊。&ot;

是了,自己虽然不在盘临县,但洪玉海在啊。如果不出意外,洪玉海也会说些好话。

事情聊到这,也差不多结束了,反正就是权衡利弊,看哪个合适。

但从碧翠楼出来,柴力陈乙脸上才浮现惊讶,陈乙更是直接道∶&ot;隔壁县的县令,竟然主动来找东家。&ot;

后面的话陈乙没说,但意思就是,竟然找东家帮忙!这实在想象不到啊!

那可是当官的,他们不是一向看不上做生意的吗?

主要原因是,纪彬这个做生意的不太一样,他没那么重利,反而都在往长远考虑。

再说看到盘临县王知县的调令,盘临县的刘县令能不心动吗。

眼看着一起受苦的兄弟要飞黄腾达了,他们这里虽然偏远,但也被注意到了啊。他要努努力,也能挪挪位置?

纪彬回杂货店的时候,心里也在思虑这件事。

要不等等洪玉海也行,看看洪玉海是怎么说的,他会来一次春安城也正常。不仅是纪彬家的杂货店要进货,他那边也是要进的。

纪彬知道他那边情况还行,之前他这边帮忙出了钱给洪玉海那边囤货,赶在年前的时候,钱都还上了。

可见经营得还可以。

就跟刘县令说的一样,洪玉海很快就到了春安城,他来得晚,那是因为趁机带着老婆孩子出来逛街了,顺便逛逛春安城,然后订订货。

谁知道刚来就被刘县令喊过去,吩咐他劝说纪彬货物运经过盘临县的事。还从盘临县走,那样盘临县的活计也会多一些,大家发展也更好。

纪彬是理解这一点的,一个城市要是能当作交通枢纽,那自然能发展起来。就算只是路过,也能让当地百姓收益的。

所以不管洪玉海怎么不好意思,纪彬还是说道∶&ot;我知道刘县令的想法,他让你来说,那就是想打感情牌了。&ot;

洪玉海无奈∶&ot;是了,之前谁也没想到,春安城有了出入城费,收益的竟然是盘临县,现在吃到甜头,很难吐回去。&ot;

所以作为县令也会主动找纪彬商议,让他帮帮忙。

纪彬在等洪玉海这两日,其实已经想明白了。

说实话,他这点货物,还有他带动的那点货物,其实对春安城造不成多大影响,毕竟春安城的来往太多了。

却能帮一下盘临县,那就还从盘临县走吧。

就跟你想花一百块,对大店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可对街边卖菜的老人来讲,却是极好的。虽然这种比喻不太恰当。但盘临县就是需要一百块的地方。

而春安城,却是不怎么要紧,春安城的兰阿巷子在,就不会缺生意的。

这两日虽然想明白了,可纪彬并未直接找碧翠楼老板回话,而是等着洪玉海来,让洪玉海去讲。自然是让那边的刘知县知道,是洪玉海&ot;劝动&ot;了他。

洪玉海在盘临县讨生活,这些关系还是要处好些。

洪玉海明白这事,忍不住道∶&ot;每次见你,都是被你照拂,我都不好意思了。

纪彬笑∶&ot;当初要不是你们支持我,也不会有现在的生意。

&ot;不可能,明明是我们跟着你做事,才有如今的买卖。&ot;洪玉海认真道,&ot;没有包达,蔡运还有我,你的日子依旧能过得红火。&039;&039;

明明是纪彬带他们发财啊!

这事总算定下。

可送洪玉海走得时候,纪彬笑着对他道∶&ot;你同刘县令说一声,他若是能跟无仙城商议,一起把盘临县到无仙城的官道修好,我肯定还有大宗买卖从这条路走。&ot;

这话让洪玉海眼前一亮,他如今可太知道修路的好处了。每次回邑伊县的时候,都在感叹,那路怎么那么好走。

至于刘县令修不修这条路,就看他的了。纪彬也不好强求。

只是无仙城到盘临县的路是真的很差啊!上次他接伤员的时候,都不敢从那条路走,特别从春安城回来的。

耽搁这两天,纪彬的新铺子也走上正轨,徐杰带着手下伙计天天扎稻草给仓库保温,势必要把保温做得极好。

其实更好的方法是用棉被保温,但现在还太奢侈了。稻草就不错。

这五个仓库都叠满,最少也要二十天,不过没关系,反正最近也不开门,大家做这个就行。

虽然新来的伙计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但见掌柜徐杰立刻动手去做,大家自然跟上。东家肯定有东家的意思!想那么多干什么!这就是徐杰的想法。

还有兰阿巷那边四大车的货物,都是最新款的百货,那些作坊也是卯足了劲,想要好好做生意,这些东西都是物美价廉。

而且之前柳家,也就是柳掌柜的东家那边,因为他们的大批原料因为出入城费的事都要涨价。现在价格终于回落,兰阿巷子的人也松口气。

可以说这出入城费是真的烦人。

原料运到城里,原料涨价,这些东西做成货物,货物涨价,货物再送到周边,再次涨价。所以一个小小的出入城费,就足以让百货价格飞涨。

还好现在已经结束了。

很多东西会恢复正常,至于恢复不了的,那也没办法。

听说宁武道那边的百货,就不打算恢复价格,以后的价格还会稍微高一点。

这事也是纪彬听了一耳朵,没有多问。

其实很正常,谁家涨价之后,还会往下降,反正百姓们都习惯了,他们也降了点,皆大欢喜。

这些都是小道消息,反正不影响邑伊县。

纪彬带着四大车东西从春安城出发,要是去年的话,那都要交出城费了,这一千多两的东西,就要交一百多两的费用。想想就心疼。

但现在排队出城,只要看看他们的身份通牒就好,再也没有收费这一项。

眼看就要出城,纪彬正好看到城门一个小队长,这小队长有些眼熟。

好像是之前帮过他的?

他之前来春安城的时候,被几个掌柜东家围着,这个城门守卫以为有人找他麻烦,还主动过来问语。

知道是误会之后,这才不好意思笑笑,还说有事都可以找他。

前刺史韦宏在的时候,纪彬出入城门几次都没见到他,如今再见,已经成为小队长。

那守卫也看到纪彬,笑了笑,还跟之前一样腼腆。

纪彬也笑了。

估计是之前被韦宏换下来,现在又被最新的刺史找回,然后还升职了。想必他去年过得也是惊心动魄。

因为这件小事,纪彬回去的路上都挺开心。

前面是四辆大车,后面是老梁二女儿跟二女婿雇得车,车上还放了几个箱子,都是他们日常衣物,还有做首饰胭脂需要的工具。

看来是真的打算认真在纪滦村开自己的作坊。

纪彬,柴力陈乙则骑马在旁边跟着,现在天气渐渐暖和,走在路上不冷不饿还挺舒服。

这一路上看到不少来往的商户,估计都是陆陆续续过来买东西的。

半年不能到春安城进货,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现在风波平息,大家的生活也好起来了。路上有些人还认识纪彬,纷纷过来打招呼,要不是赶路,估计还拉着纪彬深聊。

谁不想跟纪彬多聊天呢,万一从他这里知道了什么赚钱的秘诀,那不就发财了。

纪彬只能摆手,还是赶紧回家吧。

纪彬他们还没到邑伊县的时候,春安城酒商会的聚会就已经开始了。

二月十五,是个极好的日子。反正对酒坊老陈来说是极好的日子。

他在聚会的时候提了几坛子纪滦村黄米酒,已经被大家瓜分干净了,就连最不对付的也会尝尝。这一尝肯定好喝啊。

而且价格是一斤一百文,不是那么贵了。

要说以前也有老板带自家酿得酒到商会内部,但愿意尝是给面子,不愿意尝也没错。

今日老陈这酒大家都尝了尝,主要还是给同为商会成员的纪彬家脸面。

不过徐杰大多数并不怎么提意见,除非他家酒价有变动的时候,才会张张口,竟然有几分他家东家的模样。

等大家尝了酒,发现纪滦村这黄米酒还真是不一般,可毕竟只是黄米酒,最低廉的酒了。若是卖到跟酸果酒一个价格,那大家还会订。但一百文一斤?定的人就不多了。

老陈摸摸胡子,美滋滋道∶&ot;这可是谭刺史最喜爱的酒,当初他跟他家公子,可是最喜这个。&ot;

谭刺史喜欢?

众人支起耳朵,唯独知道内情的平老板跟徐杰想笑。不过老陈说得也没错,确实是谭刺史喜欢啊!

可是话到这,老陈突然不知道怎么讲,只让大家自己意会,可又觉得差点什么。

徐杰轻咳,东家果然厉害,这个场面都预料到了,徐杰见大家看过来,笑着道∶&ot;这黄米酒其实有些意思,是取纪滦村特有的甘甜清泉酿造,偶然得了谭刺史的喜爱。&ot;

&ot;诸位也知道,老陈家的黄米酒被许多人喜爱。&ot;

&ot;这在谭刺史在时,自然没问题,谁料那韦宏知道此事,竟然威逼老陈无偿供酒。&ot;

&ot;虽说只是个黄米酒,但也能看出来两个刺史之间的不同,所以老陈每次看到这个酒,就会想到谭刺史。这酒虽然浑浊,但却又是清澈的,照足了有些人的面目。&ot;

&ot;还好,咱们的新刺史侯刺史来了,想必黄米酒也会清澈起来。&ot;

最后说得清澈,自然不是酒清澈,而是人心清澈。

在座的基本都明白徐杰的隐意。

这下投向黄米酒的目光变得更加不同,没想到这小小的黄米酒,竟然有这样的故事。人家谭刺史都喜爱啊,而且从这酒身上,就能看出来他们这几年都经历了什么。

这黄米酒,确实有些意思。

老陈看向徐杰,只见徐杰比了个东家的口型。

这都是东家回去之前教给他的!

说到时候酒商会聚会之时,他可以讲出来,助老陈一臂之力。

当然了,纪彬说这话的时候,只是无聊磨牙,随便说了个还算感人的故事。说的时候,都把店里的人感动哭了。

只有亲身经历过这件事,才会发现原来这黄米酒有这么多故事。而黄米酒的经历,又何尝不是他们的经历呢。

还好事情有个大团圆结局。

只能说这个故事连酒商会这些老油条们都能打动,若是黄米酒的事传出去,那都不用说。冲着情怀,冲着谭刺史,也要喝上一杯。

主要是这个酒味道确实好,买了也不亏的。

这可是当年谭刺史买过的!

酒商会的人瞬间看向徐杰,这不就是你们东家的酒吗。徐杰指了指老陈∶&ot;黄米酒只给老陈独家供应。&ot;

好家伙,还是要找老陈!

但众人也回过味,肯定是纪彬想帮老陈挽回损失啊,毕竟被韦宏坑了那么久,几个月里不知道损失了多少银子,估计只有老陈自己清楚。

借着机会,让他稍微回回血。

看看人家这朋友做的,真让人羡慕。

如果当然是他们先跟纪彬当朋友,是不是也会被这么帮助啊。

酒商会的聚会结束,老陈收到不少订单,这下心里可美了。等你们知道纪滦村黄米酒有多好喝,一定不会后悔的!

但老陈不知道,以后每年的二月,忽然成了大家喝纪滦村黄米酒的日子,为的就是纪念谭刺史,想念谭刺史的清明正直。

也感念现在的刺史同样体恤爱民。

毕竟故事的结尾还夸了句现在的侯天银侯刺史,话传到他耳朵里,哪有不高兴的。谁不喜欢好听话啊。

可侯天银知道,春安城治下百姓,将会更喜欢他。

他几乎是颤抖着手打开一个红木制的盒子,里面放着几本汴京内务府亲自印制的书。

封面大写的《焦氏棉》,里面对种棉内容无比详尽,从他到春安城之后,就已经陆陆续续送到各个县城,一个县城三本,基本每个县城都收到了,此本不可遗失,如果取用必须是抄录来用。

他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恢复春安城的景象,把贪腐慌乱之气一扫而空,也该正式把这本书推出去了。

跟他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整个南军国所有知府,刺史,知县。他们都不敢相信手里拿到的是什么。更不敢相信这本书竟然写得那么详细。这就是万民之福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