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货郎简谱> 第139章 第 139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章 第 139 章(1 / 2)

天才本站地址:

第139章

夏武将一直好奇纪彬是个什么样的人,甚至还多方打听过。可惜纪先生那点事早就在边域传遍了,根本没什么新鲜事可以说。但大家都有同一个想法。那就是,纪先生是好人!

如果不是好人的话,怎么会给他们送棉衣呢!

作为早早升职的夏武将,他跟旁人有些不同,他自然也觉得纪彬是个好人,但更多的还是好奇他是个什么模样,又是个什么性子。

但要说他想靠着给边域将士们送棉衣,然后声名远扬,那也说得通。

可夏武将又想到自己母亲的那些书信,又是这位夏先生给念的,而且还时常去照顾他母亲。这样一来,别人问夏武将,他这位同乡纪先生是什么人。

这次夏武将带着十个退役的兵士回家,他原本就要回乡接母亲去汴京,上司听了,正好让他们同行。

反正邑伊县跟兴华府就挨着,还挺近的。夏武将还能带路。

夏武将不假思索道∶是个好人。

这话也没什么特别的,可大家听了却忍不住点头。

就算再多几十个,也成不了什么气候,大家也就知道,纪彬是真的想要人过去做事。

记住网址26ksw.

再说,纪彬又不是私下偷偷寻摸,而是经过兴华府指挥使,这种事新皇也会知晓,所以没什么。

这种事自然是没什么,但一听又是纪彬的事,纪彬想找人当船上护卫,要说转找退役兵士是有些敏感。

但这人数少,才十个而已。

还好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而且听母亲说,他们邑伊县现在富裕,对他们这些家中没有子女的老人都很好,若不是他母亲喜欢住在夏阳坝,甚至会接到邑伊县城的慈幼院住。

这一路上回乡,夏武将也是感慨万干,他出来快七年时间,甚是思念家中母亲。

可他立志要闯出一番事业,边关那边事情太多,他也脱不了身,之前有段时间不能常常写信,就是被宗轮将军单独拎出来训练。

所以他对邑伊县县衙的人十分感激,也对让邑伊县富裕起来的人感激。

抱着这样的想法,夏武将跟十个退役兵士走得极快,他们回来的时候雇了三辆牛车,只有夏武将有匹马,还有几个亲卫跟着。

逢年过节也会去看望他们,每个月他的军饷还会按时发放。

若不是因为这些,夏武将也是担心的,不过那些信件,是邑伊县县衙小吏帮忙写。夏武将担心有问题,还托人打听过,知道邑伊县确实跟母亲信中所说的一样,这才放心。

或者说,他们的目的也是纪彬。

这下两边直接同路,也说明了自己来意。

这样一行人走着,忽然发现从汴京方向,有人跟他们同路。

夏武将毕竟有官职在身,也认出那是汴京官宦人家的马车,两边一问这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也是邑伊县。

毕竟是南军国第一个造船厂,而且因为这个造船厂在朝廷还起了不少争论,所以他们这些人现在才来。

当时纪彬临走前,给新皇看了个简易的蒸汽木船,虽然是个玩具一样的东西,但其中原理却是说得很明白。

退役兵士自然是去给纪彬当护卫。可这些工部的官员也是给纪彬做事?

等提到船厂的事,工部的人充满期待∶我们还是头一批,以后还有人呢。这个船厂一定能建得非常好。

但里面不乏厉害的大佬,一看到那张简单的图纸,眼睛都亮了,甚至上去改了两笔。

内侍们刚想阻拦,新皇却由他们去。

这样的东西让工部的人都很感兴趣,特别是器造坊,他们在外面的名声,一直是旁门左道,不务正业,奇技淫巧。

反正不怎么正统就对了。

新皇没说行,也没说不行,这事是要朝廷讨论的。之前说开造船厂,就有官员反对。

现在又让工部的人过去,有些守旧的大臣直接站出来,问新皇是不是忘了□□海禁一事,难道要学先朝允准海上贸易吗。

之后这些大佬们造出来的东西,还真的厉害了些,只是跟之前的速度差别不大。他们都知道,若是想要做出更好的,这东西叫什么来着,蒸汽机。若是想做出更好的蒸汽机,就要找纪彬!

几个原本在工部备受冷落的手艺人立刻请求。

主要是海上之事确实难管,新皇早就知道他们的想法,也不反驳,只道∶不过是一个船厂,如今水运通达,船只日渐增多,若是没有官府制船厂,便会有民间船厂。朕并非谋利,只是给天下百姓一个标准罢了。

这话刚说完,谭大人立刻赞圣人英明,连带着赞叹声此起彼伏。

这都不是大国风范,以利诱人,必会奸诈并生,于朝廷社稷不稳。

反对开海禁的大臣并非一个。

再说海外番邦勾结流官商贾,终究是他心中的刺。

兴华府那根刺是拔了,那其他海域港口呢?

好家伙,你会上升朝廷社稷,我就不会上升天下百姓了吗?

新皇知道很多人的想法,但他更知道,以纪彬提出来的东西,必然会有大用。

这个脸朕还要不要了。

群臣一听,船厂允准都被纪彬带走了???那都是四月份的事情了吧?现在都五月份了啊。他们怎么不知道。

这么长时间不通贸易,最松的兴华府也没了,那些野蛮的异族会就此罢休?新皇不信,纪彬也不信。两人心中早已有默契在。

新皇刚登基,也懒得跟这些扯有的没的,反正船厂的允准已经被纪彬带走,难道让朕再去收回来吗?

有翰林院的章,有他的章就可以了。

纪彬接到新皇这封信的时候,才知道当时发生了什么。新皇也能玩先斩后奏这一招啊。

哦,那会先皇去世,事情太多。

新皇面无表情,他都说了,他当皇帝之后这些事办得都会很快,又不用说服全部大臣,只要近臣们同意。

新皇的这封信比他们来的稍微早点。所以纪彬提前知道这件事。

但不知道的是,退役兵士他们差不多同一时间到兴华府。

不管怎么样,反正船厂允准给纪彬了,至于挑谁过去造船,又是一通好扯。总算在六月出发,正好遇到边域赶回来的夏武将他们。

也不完全是巧合,新皇登基两三个月,各地都有调动,在路上遇到什么什么官员,也正常的。

纵然思念母亲的很,但上司给的任务还是要完成。

并且夏武将也想当面向纪彬表示感谢。

甚至夏武将也跟过来了。

他们这些人在邑伊县休息一天,准备上路的时候,夏武将拜托县衙再照顾他母亲几天,他继续送退役兵士到兴华府。

本地知府跟纪彬关系很好,兴华府指挥使,海太城指挥使,都是纪彬朋友。

这兴华府那么多作坊,也都是因为纪彬才过来的。就这种情况,自己来了之后,分明是沾纪彬的光。

不仅是念信写信,还有之前对他母亲的照顾,这都是他应当谢的。再说,他过去也能帮纪彬撑撑场子。

可夏武将到了兴华府之后,发现根本不需要他啊!

纪彬看过,十个船运护卫立刻站直身体,让纪先生好好看看!他们都很厉害的!

纪彬也觉得这十个人身强力壮,一看就是好手,笑着道∶以后跟着我,绝对不会亏待你们。

纪彬看着这位夏武将,两人也算神交已久,早就知道对方的存在,可这却是头一次见面。两人打了招呼,目光都看向那十个退役兵士,以后就是船运护卫了。还特意挑选不会晕船,懂水性的人过来,都是极为合适的。

夏武将笑∶知道你这边需要人,好多人都报名,这可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若不是看他们身强力壮,他们还想去找纪彬问问,那蒸汽机,是不是还有更好用的方法,他们可不可以快点试试。

纪彬看出众人想法,让陈乙安排人护卫们休息吃饭,夏武将也跟着他们一起。正好严庆云也找过来,他们都算是同僚,由指挥使严庆云做东,带着这群人去酒楼接风。纪彬还有剩下的人待会就去。

我们相信纪先生!要不是您,我们说不定早就死在冬天了。对啊,那么多棉衣,真的救了我们兄弟的命。没错,以后我们就是最忠心的护卫!

十个人争着说话,倒是让旁边工部的人面面相觑,他们根本插不上啊。怎么就这么不巧,大家赶在一块了!

其中一人改进了车轮的中轴,可以减少轮子的摩擦,增加轮子的稳定性。这种看似小事,朝中也没什么人在意。

毕竟南军国也没这个部门,就跟之前的制冰所一样,属于新添的官职。

他这会要跟工部来的人聊一聊。

这次从工部来的,一共有三人,皆是器造坊官员,在京城算是五品小官,琢磨出来的东西也没人在意。

他们三人过来,明显是席坤主事,但他这人对工科也很熟悉,只是多了些油滑,看来这以后就是他的二把手了。

其他两个更像是科员,是实际动手做事的。

剩下的两人分别叫党天磊,席坤,职位是协理右中郎,协理中台。

除了席坤的协理中台官居四品之外,其他两位都是五品官员。

魏如也是在汴京待过的人,但下意识表情消沉。好烦,他想赶紧试试都不行吗。难道也要跟汴京那样,等着一道道许可?

别说魏如了,剩下两个人也差不多。

特别是魏如,就差把我想看看蒸汽机改进方法写到脸上。

纪彬却道∶我只知道皮毛,有一些灵感,具体的还要咱们造船厂办起来,然后慢慢实验。

万一真的能研究出来好东西呢。

可这会看着,眼前的人根本不着急啊。

他们被新皇送到偏远的兴华府,身上的官职也只是换了名字,该是四品的还是四品,五品还是五品。

周围很多人都说他们是被流放,但他们却觉得这叫蒸汽机的东西很厉害,所以就算是被左迁,那也认了。

不错不错,纪彬心里是高兴的,轻咳道∶我这是有些想法的,可以先给你们看看,但咱们边看边去接风宴,夏武将他们已经在那边等着了。

说着,纪彬只好把他早就画出来的简易蒸汽机图纸拿出来。

他们当中就算最油一点的席坤都是这种表情,可见他们在汴京为何不能升迁了。简直一眼能看出来他们的心思。

好家伙啊,新皇是个给他找了三个实干家啊。

就跟当初的织布机一样,术有专攻,纪彬给出超越时代的想法,让专科大佬们开始主攻这一项。不然怎么说纪彬很满意来的这三个人。

对蒸汽机如此有兴趣,有如此能动手,那是好事啊。

真都是非常简易,让现代小学生都能画出的那种,具体的优化纪彬只能提供思路,具体要怎么做,还是要看这几位大佬的。

说白了,纪彬会给出答案,让他们慢慢找解题步骤。

现在兴华府最好的酒楼,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黑店。而是他好友孙旺所开。

没错,孙旺都开分店了,谁让他家的海鲜味道确实好。

纪彬给出图纸之后,见引娘已经过来,明显马车已经准备好,请这三位,还有三位的长随一起去酒楼。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好在孙旺食肆分店够大,他们几十人过来,也全都能塞到包厢里,十个人一大桌,纪彬定了七个包厢,来吃饭的人特别多。

也算是给船运出发图个好彩头。

兴华府平稳之后,商量着在这里开分店,不算是鱼肉还是虾肉,孙旺食肆都是一绝。最近开业不到一个月,孙旺本人就在店里,总店则是他家大儿子跟亲弟弟照看。

纪彬给夏武将,船运护卫,还有兵部的人接风洗尘,肯定在这个店里啊。不仅如此,还让船工火长们都过来了。

可这会纪彬怎么喊,兵部过来的三个人都不愿意动。

他们手里拿着炭笔,又取了张纸写写画画,看样子是在验算什么公式。

说起来同样因为这里兴华府租房便宜,孙旺才能租这么大的酒楼,放在以前他是不敢想的。但这次开酒楼前,孙旺特意找了纪彬商议。纪彬只道∶尽管开,肯定挣钱。

兴华府百废待兴,正需要孙旺家这种酒楼,谁让他家食物味道确实好,定价格也很亲民。

反正指挥使严庆云都来了,晁知府过去,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有个实职夏武将在,晁知府作陪很正常。纪彬还让人给海太城柴力去了消息,正好一起聚一聚。

谁料魏如摆手∶要不你们先去,我们算完就过去。

这东西纪彬一看,明白三位绝对是数学大佬,说不定还会点物理知识,这都是实用的啊。学好数理化,后面不用讲了吧。

纪彬又催道∶兴华府知府,指挥使,都在等着,我们要赶紧过去。

纪彬笑着对长随们道∶拉着你们主家,赶紧上马车吧。

他们不想吃饭,自己想吃啊。那可是孙旺做得饭菜。

这算完还能过去?

他们身后长随们都习惯了,看着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

长随们见纪先生都这么说了,直接把人抬走。

赶紧吃饭吧!

当初凭着自己稀碎的厨艺,孙旺都能尝出味道,可见他的厉害之处,现在钻研四五年的厨艺,自然好吃的不得了。

反正纪彬是喜欢的。

他们就应该拦着,不让纪先生给什么图纸的。

纪彬带着他们三个过去的时候,也是很好笑,好在这里人多,总算让领头的席坤醒过神,没收图纸,让他们跟兴华府知府,还有两个指挥使打招呼。以后都要在这里常待的,还是要体面一些。

这三位不想吃,他们还想呢!

不是长随们不恭敬,而是这三位就这种脾气,一遇到感兴趣的事,肯定不吃不喝,一定要搞清楚才行。

民以食为天嘛!

饭食吃完,大家也都熟悉起来。

纪彬笑着让大家落座,这顿小宴也就开始了。

孙旺的手艺果然不错靠近海边,食物又更加新鲜,,这顿饭纪彬也不弄什么虚的,大家吃开心了就行。

护卫领头的叫柳行,算是辽东一带的汉子,自幼无父无母,懂得水性,脾气爽朗。有他带着,很快跟船工火长们打好关系。

他们歇息个一两天,就可以去船上看看了。

护卫们主要跟卢益赖亚熟悉,他们以后是一条船上的人。还是要听这两位的。

毕竟是退役下来的兵士,服从性还是很强,而且看着孔武有力,是护卫的好手。这一船人的安全,可都主要仰仗他们了。

主桌上的晁知府笑∶我在汴京的时候,也听过他们三位的名声,没想到圣人竟然把他们派过来了。

那是出了名的轴,出了名地喜爱钻研。但这种事在朝堂上还属旁门左道,不值一提。

其实也不着急,现在才六月二十五,等到七月三号,他们这个船队才出发。虽然月钱还没说,但给纪先生做事!这点细节就不提了!

另一边的三个工部官员,还是在研究图纸,偶尔被鱼肉惊艳也会多吃两口。他们吃着饭看图纸,竟然完全不耽误。

那夏武将却摇头∶可您的名声却尤为重要。

夏武将过来,自然对纪彬大夸特夸,边域那边纪彬必然是纪先生,都不敢直呼大名的。再说他看了看柴力,又想了想自家老娘,哪个不是靠着纪彬照拂。

晁知府当时自身难保,他们都属于边缘性人物,没想到在这却见面了。

纪彬笑∶有能力就好,什么名声不名声,反而不重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