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货郎简谱> 第146章 第 146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6章 第 146 章(1 / 2)

第146章

李家主等人到汴京的时候,开着心爱的急速船。走的时候,只能委委屈屈坐上百里船。

就算心里早有准备,李家主跟协理中台也委屈啊!

可这船已经被新皇拿走,顺便承诺给他们拨南军国最好的二十名工匠,更有研究数学的大佬,再从工部,翰林院,等等调个四五人。

他们走的时候,纪彬就交代了,钱的话,新皇给的八十万两银子,一半都没花,而且船务司马上就能盈利。

所以给赏赐的时候,千万不能要钱。

新皇如果开口说要赐字,一定也要拒绝,赐字这事华而不实,他们船务司不要。那就是赐字也不要。

等新皇问他们要什么,那就两个字。要人才。

要更好的工匠,更好的数学大佬。

打铁的工匠也要最好的,军中拨调几个锻造厉害的也行。

反正只要人才。

船他们可以再造,人才不能少。

纪彬还听说蜀中有位设计机关极为厉害的墨家后人,还问新皇能不能请出山,让这位也带着子弟过来帮忙。

新皇一听他们两个的要求,就知道有人在背后指点。

可纪彬要人自然没问题,甚至还说明,他一心为了船务司。

所以李家主跟协理中台的船就被留下了。他们只好坐着百里船回去复命。

至于那一长串的人才名单,也到了手里,要等到年后这些人才会陆陆续续到位。

特别是蜀中的隐士,就算圣人出面,也要三请四请,人可以不到,信也要圣人亲自写,怎么也要到年后了。

其他各处的工匠还算好找,可凑够纪彬要的名单,必然要吏部费些功夫。

这个纪彬啊,人不出现,要求越来越多。

新皇见此也只是笑,私下跟皇后说话,还是夸奖多。

那艘急速船已经归宫中所有,倒不是束之高阁,而是用于传递军情军报,再有各处紧急政务速传。

所以一艘也不够,等到李家主他们回船务司,还要继续赶制。

只是这船暂时要严加看管,所有急速船只准官方驿站拥有,就跟再早的马匹只能官府有一样,这是保证官府的速度,以免百姓生乱。

等驿站速度可以保持,才会逐步开放到民间。

现在的百里船就是如此,只有官方驿站可以有,但普通百姓能付钱坐船,他们更重要的任务不是送人,而是官府间传递消息。

可现在急速船的出现,估计百里船可以逐步放松,直到百姓们可以私人拥有。

估计造出百里船的船厂,还会因此大发一等。

所以那些喊着百里船要完的,根本不存在。

没看到李家主跟协力中台,还有带着的小吏桅杆手,都在百里船上吗。

船上其他人都在感叹百里船快速,有些人头一次坐百里船,还有些人在想急速船又是什么样的速度。

唯独他们几个愁眉苦脸。坐惯急速船,这百里船就是蜗牛爬!

他们在回兴华府途中,纪彬也从邑伊县出发,目的同样是兴华府。

今年的棉花依旧不错,因为单价低了很多,利润不如之前丰厚,但也是不小的数字,今年具体赚多少,要等到十一月底,最后一批银子运回来再说。

可他提议的棉花细则已经渐渐走上正轨,还跟鲁地的焦家商议,到底棉花标准要怎么设立。以纪彬的办事速度,等到明年,其他地方还在按之前办法卖棉花的时候,纪彬他们这边就可以按照行业细则来售卖。

永远走在行业前端,这才能让邑伊县棉花县的名号久一点。

什么事都有衰败的一天,纪彬会努力让衰败来的晚一点,这样是一种成功了。

所以纪彬走的时候,又变成邑伊县百姓不想让他离开。

真难,要是能共享纪彬就好了。邑伊县跟兴华府海太城共享!

说到这春安城百姓有话说,这讲的他们不想共享一样。

船务司一连放了十几天的假,很多人回来的时候,还带着放假的感觉。

特别是有两个官员,竟然也迷上羽毛画,但他们不用掏高价购买,直接去外面捡就行,捡多少都是他们的!

看来海边的娱乐确实挺多。

不过纪彬一回来,大家放假的感觉就少了。

谁都知道,纪先生看着笑眯眯的,可眼睛毒得很,谁在干活,谁在摸鱼,一看一个准。若是摸鱼次数过多,那这人就会被调离现在的岗位,什么时候不摸鱼了,什么再回来。倒不是不让大家放松,但也不能偷懒啊。

摸清楚纪彬的性格之后,众人心里都有数的。

特别是现在知道船务司是大有前途的部门之后,干劲就更足。

纪彬这次回来,重点自然放到蒸汽机上面,他提出不少想法,但想要实现起来确实有困难。而且手头只有这么两位,研究的时间也不长,好在他不是个心急的人,全都可以慢慢来。等到李家主跟协理中台回来,应该能带来好消息吧?

当初船务司刚建,来这里的官员总共不超过十个,而且懂技术的就三位,这样的配置能造出让船只运行的蒸汽机?

纪彬可不信,甚至铁匠都是他找来的。这配置简陋到他懒得讲。

可也明白,能派来这么多人,已经是新皇争取过,否则朝堂上的人不一定怎么说。某种程度上,这些朝廷官员跟长舌人没什么区别。

所以就要先做出来东西看看。

在见到李家主先祖留下的记载来看,纪彬才找到方向。

那就是先造出让人瞠目结舌的东西,以这个东西当跳板,来索要人力物力。钱是新皇私库所出,一直不算少。

可人才也好,优质钢铁焦炭,这不是钱能买得到的,还要新皇调配。

现在急速船出来,一切都不是问题。

说到底,造出急速船,也就是为造蒸汽机铺路而已。

他花了几个月时间,终于复原出前朝产物,这可不是重点,而且一切的开始。

而且到了十二月中旬,船务司所有房子都能建成。不管是办公的地方,还是官员客舍,全都可以完工。

差不多是五进的官署,足够百十人住的客舍,这些一完工,那年后来大佬们,就可以住里面了。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艰苦。

年后,一切都会更好。

现在要紧的,就是等李家主协理中台回来,看看他们能带来什么好消息。

这消息自然是好得很,在他们回来的路上,急速船的消息,就传遍南军国各个地方。传说有个船的速度比鸟儿飞得还要快。这是什么东西啊。怎么会如此夸张?

也有人怀疑是真是假,可圣人都给了赏赐,还在全国各地征调造船工匠,技术工匠,冶炼工匠。这说明了一点,肯定是真的。

不然圣人招这些人干嘛,圣人还讲了,天下英杰皆可应召,只要有本事,不论出身,不论门第,不论学问。

这几个不论出来,立刻让南军国各个地方的人兴奋。

已经有很多人决定上京应招,能被圣人赏赐,这是莫大的荣幸!

与此同时,圣人的亲笔信已经到了蜀中大学墨敬仪手中,他这一脉自称墨子后人,研读墨家学说,也对机关之事颇为精通。

在蜀中,许多得力的水利设备都是他们改进,更有农家人请他们帮忙改进农具,这墨家人也不会拒绝。

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墨家人已经不重要,所奉行的墨家学说跟原本的墨学又是什么分支,什么派系,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有真本事。

他们继承了先人的几何学,物理学,甚至光学。

当年许多厉害的武器都是出自他们手中,如今隐居蜀中,但渐渐还是有名气传出。

墨敬仪看着新皇的信,里面既彰显天子威仪,既有夸赞墨学的言语,其目的自然是请他出山,去兴华府海太城的船务司,说那里在锻造一样国之利器,是古今中外前所未有之物。

这话说的,好像他不去就是他的损失一样。

墨敬仪嗤笑一声,本朝尊佛儒两家,其中谢阁老更是儒家人,来请他这个墨学的?没意思。

话是这么说,可墨敬仪还是好奇,到底是什么东西,古今中外前所未有?

这书信看完,正好急速船的消息传来。

不过听人描述之后,墨敬仪心里就对这急速船有数,甚至让人动手开始做,半个月时间,就能造得相差无几。

只是到底不如造船专精之人,看着还是很粗糙,但大致原理是没错的。

等他造出急速船后半个月,圣人第二份书信来了,又是请他出山,还让当地知府亲自来请。

墨家深居蜀中,也是本地士族,并不惧怕他什么知府,甚至还晾了一会。

谁料见到知府的时候,他那手里竟然拿了个物件。

如果纪彬在这,肯定能认出来,这就是当初他给新皇留下的简易蒸汽机设计图,由图纸造出来的简易蒸汽机。

墨敬仪盯着这东西看了许久,当下让子弟们收拾衣物,他要在年前就去兴华府。

在家过年?还过什么过,去了再说。

可东西都没收拾完,已经下起鹅毛大雪,天气已经入冬,实在不好走。

这让墨敬仪也遗憾万分,早知道不纠结那一两个月,赶在十月份刚接到圣人书信就出发,他这会肯定已经到兴华府了。

现在天寒地冻,也走不出家门。

遗憾,太遗憾了。

在墨敬仪后悔十月份没去兴华府的时候,十月二十七,李家主跟协理中台,再有后面桅杆手兵士,他们终于靠岸了。

本地府衙日日都有小吏在附近守着,见到他们几人回来,立刻骑马相报。

纪彬自然也在此处,算着时间,他们是会在最近回来的。

协理中台见到纪彬头一句便是∶&ot;纪先生,幸不辱命!&ot;

成了,让新皇多拨人才的事一定成了。

那李家主是同样的表情,以后会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造船!说不定还会造出更厉害的船!

晁知府跟巡盐使虽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但本能觉得是好事。

接下来自不用说,从汴京回来的人受到热情款待,几乎成了兴华府的英雄,但实际的英雄还在研究蒸汽机。

而且之后很长时间,都会研究蒸汽机。他本人就跟蒸汽机杠上了。

等这些事情平静一下,李家主继续带着人造急速船,全都是官府预定,预计在明年这个时候,要造出八条船出来,时间真的太赶了。可这是圣人亲点,他们肯定用心啊。

船厂李家也因为这件事,彻底打响名气,来找他们坐船的人明显更多。

李家主跟李家大公子只觉得值。跟着纪彬做事太值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圣人在汴京帮纪彬收揽人马,纪彬本人在督建码头,急速船,蒸汽机。日子也过得无比充实。

而另一群人则已经进入兴华府附近海域。

五干料的大船,船上三百多人,领头的人都喊他卫兄,也有叫他卫宏。

久而久之,船上的人都以为他姓卫,这位卫宏也没反驳,他天生胆子大,头一次见到大海的风浪,其他人都是惧怕,而他的梦想是征服。

从二十二跟着家族开始走水运,二十四开始嫌家族太稳定,隐姓埋名到兴华府偷偷海运,差点被兴华府本地的谈家拉走做走私矿产的买卖。

他这人确实倒卖点东西,却知道铁矿绝对不能碰。

好在有家族暗中帮他脱身,那谈家算是不敢动他,筹备了三年有余,卫宏终于开上自己买的五千料大船,带了四百多个跟他出生入死,在兴华府活不下去的兄弟们,一起朝大海进发。

换了其他地方,这五千料的大船离开,肯定有动静。但这是兴华府,兴华府不会有人管。

卫宏离开,是瞒着家族,只跟兄弟们单干的,不枉他在海上闯荡那么久。

所以卫宏载着满船的奇珍异宝回来,心里只有忐忑。

忐忑在两方面,一个是他不遵守海禁政策,而且还前往远海,这是大罪,在其他港口靠岸肯定不行,立刻就会被官府抓住,而且家族跑到其他地方保他,会更艰难。即使家族气得要死,估计还会捞他一手,兴华府比较好捞。

第二则是,既然要来兴华府,那他满船的宝贝怎么办,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已经在海上遇难的兄弟们,他们家人还需要这些物件卖出去换取以后的生活。

如果在兴华府靠岸,那破旧的码头太小,还不好周转,到了岸边运货,九成海外货物都会被谈家父子弄走。

如今不在兴华府靠岸,好家伙,他们这群人全都要进监牢。海禁还在,他们是在违法。

卫宏叹口气,副手刚过来,卫宏就拍拍他道∶&ot;还是给我哥求助吧,咱们这些东西都是拼命弄回来的,不能便宜谈家。&ot;

副手立刻点头,眼里还带着泪花∶&ot;原本以为出去一趟只要一年多,没想到我们遇上风浪,近三年才回来。我的妻儿不知道如何了。&ot;

不止是副手妻儿,很多人的家人都不知在兴华府过什么样的苦日子。他们搏一搏出海,就是想带些银钱回来,,让家人能过好日子,彻底离开兴华府。听说隔壁邑伊县发展得不错,过去也行。

他们走的时候,对兴华府再了解不过,除了卫宏这种天生爱冒险的之外,剩下的人都是要搏-搏,搏出好生活的。

现在月初,月亮又被乌云遮住,距离兴华府海岸还很远,刚好让他们藏身。若是心情不好,他们就等一段时间再出现,不行用小船运东西,一点点运。可他们东西真的太多了。

这满船的宝石香料,甚至还有不少黄金,更有几个珍贵的动物,有个动物长得像鹿,但脖子老长了,肯定能卖个好价格。

他们这一路可是精心饲养,就是为了能弄回来。除了这些之外,船上还有几个传教士,也是因为这些人,他们才能弄来更多好东西。

他们拿命换来的东西,还有兄弟死在路上,死在海上,死在那片不知名的土地上,这些东西给谈家?

谁会甘心?

好在码头私船混乱,打听消息还是简单。

可卫宏几人等了又等,派出去的小船迟迟不回来。这样一来,众人心里升起不妙。

倒还没慌神,这点小事,他们也不会慌张。

等卫宏决定自己也坐船去看看,只见前方漆黑的海岸线上,迎来十几盏船灯。难道是当地的兵士?!来抓他们?!卫宏等人刚刚戒备,甚至弓都拉满了。

只听船灯上的人大喊∶&ot;前面可是大海船?怎么晚上回来,现在停泊有些吃力,你们要跟着我,不要撞到附近的船只了!&ot;

卫宏仔细听他们说着,又找耳朵灵敏的就听。

那些人道∶&ot;大晚上的,又是这样大的船,怎么停啊。&ot;

&ot;就是,要不然让他们等等,明天一早天亮了,不会撞到其他小船,还能找来帮手。

说着,船上的人果然道∶&ot;要不你们等等?明天一早安排你们停泊,只是你们这么大的船,停泊要很贵的。

说到这,卫宏心里冷笑。

搞这么一出,看起来很正规,还不是要钱,卫宏推推副手,让他回答。&ot;请问官爷,停泊费需要多少?&ot;

看看这些人能狮子大张口到什么地步。

那小船上拿船灯的人道∶&ot;三百料以下的船只,停泊每日五文,三百到五百,每日十文。&ot;五百到一千料就贵了,一日二百文。&ot;

&ot;你们的船只有多大?我这会也看不清啊,反正再往上就翻倍!自己算!&ot;

翻倍?

五千料,也就是一千文,五两银子?

卫宏表示沉默。

他们这么大的船,只要五两银子?

这钱看着不少,可他们的船差不多有一百丈,也就是现代的三百多米。如此的庞然大物停泊,只要五两银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