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小货郎简谱> 第148章 第 148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8章 第 148 章(1 / 2)

第148章

永义十九年十二月三十。也是大年三十,更是永义的最后一天。

过了今日,就要改换年号,以新皇为准,而且这年号早早就下来,那就是永昌元年。既然是纪念先皇,又用昌来做国号。

永昌元年注定与众不同。

在纪宅过年的船务司众人每日不是看戏法就是吃酒耍乐,连最爱研究的协理部都被拉出去几次。可见这里的热闹。

引娘跟纪彬还看了狼大狼二,更看了它们家的宝宝,算下来差不多七个月,早就断奶了。狼大狼二对他们俩还是很亲近,孩子被母狼们护着,非常有戒心。

纪彬跟引娘更是刻意躲着,有狼大狼二这个特殊的存在,已经可以了。不能影响太多,自然也有它自己的规律。否则他就不是养狼,而且养狼群了,听着就吓人。趁着没感情的时候就不要认了,否则会更麻烦。

狼大狼二似乎也明白什么,再出现的时候也就只有它们两个,可它们也要保护妻儿,一次只能过来一个,还撒娇要鸡腿吃。

纪彬看着狼二离开,不由得感慨∶&ot;怎么有种儿子长大了的感觉。&ot;引娘笑∶&ot;我也是这么觉得。&ot;

说话间,两人又看了看狼二的背影,他们儿子还是那么潇洒。

永昌元年正月初十,纪彬等人就已经离家。他们也在家过了十几天假期,不好再休息。

主要蒸汽机一天不做出来,纪彬一天不安稳。

而且现在已经有急速船了,若是汴京官员急着过来,能在正月十五前就到。他们这些人要提前过去安顿好,这才能迎接新成员。

船务司所有人养足精神,立刻出发。

家里各处纪彬都放心,账本年前都翻过了,去年棉花虽然降价了,但银子。

再有两次船运,零零散散的运输,又挣了三十三万两。其他零零散散加起来,也要有个七八万。去年也是大丰收。

家里的银库都有四百六十二万两银子,这钱可不少。不过以后棉花收入必然锐减,还好有船运补上,不会比棉花差。

而且年里詹明也来了一趟,在引娘这边进了不少刺绣,又买了不少好酒,西边的路也在走。纪彬虽然没有投钱,可詹明许多货物,都要从他的商会里进。

所以这商会里人心更齐了,不少人还是暗暗说着,跟着纪彬一定有钱赚。

詹明来了之后,顺便把当他这的几百万银子带走,说是家里新宅子修了个藏钱的地方。

詹明跟纪彬情谊依旧深厚,两人怎么发家的众人都知晓。

也是从江南一趟之后,两人才真正算是发家。现在虽然见面少了,但友情还跟之前一样。

纪彬从家里出来,就带了一千两银子,对他来说这就够了。

从初十出发,十四终于到了海太城。

众人再到海太城感觉都不一样,,今年他们的队伍就扩大,圣人会派很多大佬过来的!可他们来了船务司门口,就看到柴力无奈地站在这,明显在劝一个人。这人排场还挺大。

柴力见纪彬过来,生生止住喊东家,在外人面前确实不能这么喊。

&ot;纪先生,这人是圣人请来的,我说您回来就带他过来,可他天天都在门口等。&ot;

原来这人正月十一就到了,越等越不耐烦,偏偏脾气还不好。

不等纪彬问,柴力就道∶&ot;这位叫墨敬仪,蜀中来的。&ot;

这话一讲,激动的是协理部几个人,墨敬仪!谁不会知道这位器造大师!可是蜀中墨家传人。

纪彬反应过来,自然也敬佩万分,立刻让主簿开船务司的门,请这位进来。

看看,他说什么来着。过了年就有大批人才过来!

没想到第一个来的,竟然是墨敬仪!他也听过这位的名字!

可纪彬想了想问道∶&ot;蜀中到这里也需要很久的时间,难不成过年在路上过的?&ot;

蜀道难这句话众人都知晓,走山路,走水路,走陆路,换几次才能到他们海太城。

跟着墨敬仪的子弟们道∶&ot;我们老师正月初六出发,多是走水路,我们这些人都坐的急速船。&ot;

虽说墨敬仪没有解决他造的急速船稳定问题,但圣人却早早派了船只去接。

在汴京那艘唯一的急速船,可没有闲置,各方都在争抢,但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去接墨敬仪了。否则也不会这么快过来。

墨敬仪皱眉∶&ot;不要废话,我是为什么来的,你们知道。

还能为什么,为蒸汽机!

纪彬丝毫不觉得墨敬仪跟他三个子弟有什么不对,大佬就要有大佬的派头。

纪彬也废话,立刻安排这位去协理部,由协理左右中郎介绍进度。谁知道看了半天,这位就说了句∶&ot;这么粗糙?&ot;

这话让协理左右中郎两人立刻羞愧。

再看看刘铁匠打的东西,墨敬仪跟他的子弟们要嫌弃死了。好在刘铁匠年后也不用过来,不然肯定会继续受打击。

他在民间的手艺还算不错,可跟真正的大师,还有高标准的要求,还是很有差距。

而墨敬仪其中一个子弟,冶炼技术就不错,立刻给大家表演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

但刘铁匠不来,他一点也不难过,反而觉得高兴!终于不用过来做事,给多少钱他都不来了!协理部的要求也太高,做的他们父子两个头疼。

墨敬仪的出现,表示越来越多的大佬会加入。

墨家人不愧是有真本事的,刚进协理部一两天就有了进展,他完全没有不适应的感觉,直接开始做事,纪彬自然高兴。

现在是正月十四,过了十八之后,陆陆续续就有更多人被急速船运过来。

只是急速船来第三次的时候,李家主的第二条急速船已经做好,直接被汴京那边带走,连多看几眼的时间都没有。

第二艘急速船技术更加成熟,速度也更稳定,重量稍微有增加。

可以后的船只,估计都跟第二艘看齐,没有大的技术突破,要一直保持这个现状了。

外面还在夸这船有多厉害的时候,他们这里的人已经在想怎么改进。墨敬仪听到纪彬的规划,甚至多看了他几眼。深谋远虑,还有见地,很不错。

而且蒸汽机也是他提出来的,这样的人其实应该搞技术的。

但每次墨敬仪想说这一点,纪彬已经溜走。技术大佬的事,那是技术大佬的,跟他实在没关系。

等到正月二十七,一艘大船停泊在隔壁兴华府,从上面下来了五十多人,从各地征集来的能工巧匠,还有成吨的焦炭,全都准备好。

他们甚至没有在兴华府多停留,而是直接去了海太城。这些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船务司。

他们全都是被圣人从全国各地,又或者朝堂中扒拉出来的技术人才。让他们过来,就一个目的。协助纪彬造出蒸汽机。

这群人,几乎是整个南军国制造业的智慧结晶,他们手头的技术,是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随便拎出来一个,那就是饱学之人。

无论是算术,格物,都在各自的领域是顶尖人才。算术格物也就是古代的数学物理。

他们后面还有一群译者。

到最后圣人还是把译者,两个传教士,还有古佛国僧人全都扔过来。目的就是一个,翻译书籍。翻译有用的书籍。

文学类留在汴京翰林院,自然有专职的人,还有剩下的传教士,以及僧人子弟,他们翻译这些文学作品。

工科的,都交给他们这些更厉害的。

而且一遍翻译,一遍让大佬们传阅,方便随时学习,随时提出问题。

纪彬看到两个传教士的表情,从他表情看到两个字。无限好文,尽在置江文学城

那就是无语。

折腾他们干什么!

当初还不如就在兴华府,不去汴京,短短几个月里,他们刚踏上陆地,又坐了十几天的船到帝都,然后再坐二十多天的船回来。

这不是折腾人吗!

那带他们去汴京的船长柳卫宏却被留在汴京,说是要跟大臣们讲海外的东西。反而他们又回来了!

纪彬看着红发传教士跟黑发传教士,他们鼻梁高耸,眼睛瞳孔跟南军国百姓不同,黑发传教士的头发还有点卷,很典型的古欧洲长相,具体什么地方,纪彬也不知道。

古代地名变换比较多,特别是海边的文明,经常被攻占,被夺回,不出意外的话,那边经常发生海战。

以大海依托建立的城市,跟海洋还是比较亲近。

可大海的神秘莫测跟凶险,也同样让人害怕,之前也讲过,这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就会有宗教产生。

他们如今的教义纪彬并不明白,因为宗教也是要发展的,他之前接触过的东西,跟现在完全两回事。

还有一个红发传教士,皮肤颜色较深,明显不是白种人,应该是地中海一片,,皮肤颜色深,头发为红色,这多是混血的表现,证明他们那人来人往定然多。

他们具体信奉的什么宗教,又是哪个支派,又怎么衍生的,纪彬一律不管。

在他们两个过来,纪彬就让旁边古佛国僧侣定下规矩,不得拉着人洗脑,不得公开场合宣言,若是自夸其他地方风土比南军国好,也不行。

最后纪彬道∶&ot;若是违反这些条件,那我就会在今年年底的业绩上写上乙等,再交给圣人。&ot;

其他的还要翻译,说到乙等,他们两个立刻听懂。

不能乙等不能乙等,若是乙等了,他们就不能在汴京建教堂。

这就是他们愿意千里迢迢到海太城船务司的原因。甚至旁边的僧侣也是。

圣人承诺,若是他们把这些书翻译的话,那就会在汴京西大街拨个地方给他们。有官府拨的地方,定然不同,更有利他们的事业!

所以三个传教士商量后,留一个在汴京,两个过来翻译数学物理等等这类书籍。他们一定要快点完工。

可能全部翻译完要好几年的时间,可他们不怕,为了他们心中的信仰,他们可以做一切!

纪彬不理解这些,只知道圣人写信跟他讲了,三年里,若是有两个乙等。那他们的信仰就不能在此地立足。直接掐住三人的命脉。

翻译也是,他的信仰跟这三人不同,可若是敢捣乱,也是没他的份。

虽说南军国本地的佛教也不错,但早跟古佛国是不同的分支,主要的想法也不一样,这位僧人在南军国流连那么多年,就是想为他心中的佛法找立足之地。

这样的机会肯定要抓住。

不管为什么,他们都有各自的目的,纪彬对他们的行为是钦佩的。只要不是邪神邪说,又或者动辄要人祭活祭这种,他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并且圣人跟他还商议过了,这些人若是想要传教,其中书籍必须他们审阅,该删的删,不符合南军国实情的都删,尽量本土化,包容化。

管你什么玩意,到了这片土地的,都要有本地特色,都要劝人向善,都要求同存异。

纪彬跟圣人还是更喜欢他们的工科类书籍。

等这批人到了,都有主簿安排到各个去处,有专门翻译书籍,藏书的地方,有研究理论的,有实际操作的。

反正各处都按照纪彬之前吩咐安顿好。

等着再一算,他们船务司已经有一百二十九人。

船务司的官员比海太城府衙都多。

看得樊城主眼馋半天,好在圣人也没把他忘了,今年任派官员,也有他这边的份。还夸了轻羽漆盒,明显又帮着轻羽漆盒涨了销量。

海太城也散发着勃勃生机,已经有更多地方在订羽毛了,也有看清本质的聪明人直接过来进羽毛。

可这边的羽毛怎么定价已经准备好,谁也不会吃亏,也不会捡漏。保证本地百姓们的收益就好。

樊城主明显发现,年后回海太城的百姓越来越多。家里有事做,谁会出门呢。

经过一年时间,不管是兴华府还是海太城,又或者船务司,正式走上正轨。

纪彬船运那边也开始今年头一次航行,还在李家新订了船只,等到六月就可以提货。船队暂时给纪舸柳行卢益赖亚来管,纪彬很是放心。

不过开年后,很多零散船工都去找卢益等人,明显想找活干,但现在船只没做好,只好先记下名字,总会有用的。

纪彬年前写给指挥使的信也有下落,估计再等半个月,就会有退役兵士过来做护卫,既解决了船运人家的心事,也能消化一些退役的人。

算是一举多得。

其他生意自然还是引娘在管。

外面很多人都说,引娘一个人就能支撑起纪家产业的半壁江山。这话可不是假的。

想当初怯生生的小丫头成长到现在的地步,谁能想到呢。

她还是文文静静的,可现在已经准都会尊敬她几分。

而纪彬满心满眼都扑在一件事上。蒸汽机。

从永义十九年的年初,纪彬就提出这个想法。

到现在用永昌元年,历时一年时间,纪彬终于回忆出大概。

之前草草讲过。

蒸汽机就是用燃料燃烧水,利用水蒸气的热能,来推动船只。

轻便的船只可以这么做,因为船只轻,蒸气能量够。可船只不会像实验的小木船,小纸船那般容易推动。

船只越大,需要的蒸汽机就越大,例如木头,煤炭,焦炭,等等燃料也多。

简单来说稍微试想一下。

一艘两米的船,其中一米五都要放蒸汽机,那就没意思了。可能人都站不上去。而且现在蒸汽的使用还不稳定。

可这一米五的蒸汽机所提供的热能,有三分之二都被浪费掉了,其实没用到推动船只上。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直到墨敬仪出现,纪彬看着他家子弟拿出来的小型水车。

水车就是利用水的动能,来让一层层的水斗运行,那他记忆里的蒸汽机,不就是利用热能吗。水车可以推动水斗,转化了能量。

那蒸汽可以推动什么,让能力得以更好地利用?

等纪彬说出这句话,墨敬仪立刻想到什么,开口道∶&ot;齿轮。&ot;

&ot;我明白你的意思,以力借力!&ot;

用蒸汽来推动齿轮,齿轮可以带起船桨滑动,以此更好利用蒸汽带来的热能!

研究了一年!终于有了解题思路!

这中间既然有协理部之前的研究数据支撑,也有各方的智慧结晶。

但蒸汽又要怎么推动齿轮又或者轮子?

这下纪彬不愁了,这种简单的答案,估计中学生都能想到。

蒸汽推动活塞,活塞带动杠杆,杠杆的前后活动,直接带动齿轮。

这跟大家骑自行车的原理一样。

自行车利用履带跟齿轮前行,靠的就是一圈履带互相作用力,上下两边也是一前一后的作用力。利用前后摆动来产生力。

纪彬立刻画了张简单的图。

首先是水蒸气进入管道,这一步早就完善了,密不透风的铁管早就做好。

水蒸气进入管道,水蒸气的力推动带着杠杆的活塞,水蒸气一来,那就直接把活塞往后推动。这个推动带动着杠杆往前动,这个杠杆连接在轮子的车轴上,这不就等于有人在推轮子吗。

既然是推轮子,自然是能让轮子前行。

轮子的作用自然不用提,可以用最少的力气走最远的路。

之前的简易蒸汽机,就是燃料烧水,水蒸气推动船只。现在变成水蒸气推动轮子,轮子帮助前行。

如果把轮子换成船桨呢,岂不是不用人来划桨了?!

这个突破让在场所有研究人员都看果。

可他们是什么人,他们都是南军国最高精的技术人才,立刻明白纪彬在做什么。

而且还指出来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

比如水蒸气管道要如何做,活塞杠杆怎么以最省力的角度前行。

很多细节都要一点点琢磨,可有时候技术就像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之后,真的不算很难。

而且这还是最基础的工科知识。

纪彬一直是知道原理的,但毕竟这些东西在他的时空太常见了,因为太过常见,反而忽视里面关键的一环。

好在如今回忆起来,总算有了大突破。说到底,他还是站在太多前人的肩膀上。有些事情说起来简单,可实际操作,确实有难度。

接下来的事就不用纪彬操心,墨敬仪甚至直接想到冷凝装置。在蒸汽管道的旁边安个冷水管道。

虽然也有纪彬的帮忙,可具体做出来还是墨家人来做。

但如今的墨家人看向纪彬,总觉得他就是流落在外的墨家人。否则能这么厉害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