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人类起源历史过程> 第四十八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课(2 / 2)

刘彻“啧”了一声。

行了,差不多得了、不会还要把这个“尊儒术”里头的小门道也要——说出来吧?

董仲舒把视线从小天幕上移开,看了看窗外的夜色。……呃。

李晓诗:“说到这里,还是要先从西汉初期开始。”

“那时候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阶层们基本都是信奉并使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作为

统治政策的。但在社会上,为了反抗秦朝的暴/政,百家学说都很流行、汉朝恢复生机,他们也都重新活跃了起来——这里要说说诸子百家了。&34;

“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止社会在发生大的动荡,学术界也很繁荣。当时各种学说蓬勃兴起。其中有些思想是就算我们不了解,但也一定听过的。&34;

李晓诗在这里顺理成章插了一部分诸子百家的官方内容,当然,还都是自己拼凑出来的:“比如主张‘有教无类’以‘仁’治国的孔子、主张‘无为而治’的老子、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子、主张顺应自然和民心&39;的庄子、奠定了华夏军事理

论基础的孙武孙子等等等等。各学派在思想政治上的观点不同,经常发生辩论和抨击,但同时他们也在互相影响,这种思想文化的大繁荣局面,被我们称为‘百家争鸣’。

“在秦朝,为了更好地推行政策,朝廷采用了法家学说作为核心,其他的思想都被压制了,所以就沉寂了下去。但在秦朝灭亡汉朝建立后,这些学说又再一次兴起,到处宣扬着自己的思想。&34;

&34;在我们新华夏来看,文化思想繁荣是好事,很大的好事。但对于处于封建统治的王朝、特别是一个刚刚统一没多久的封建王朝来说,那可是皇帝们的心腹之患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始皇要‘焚书坑儒’,扑灭那些对他有质疑的言论和火苗的原因了。&34;

不过嬴政也并没有完全毁掉,烧毁的都是一些思想上的书籍,重要的医术农书等并不在这个行列里。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那些诸子百家的门生聚集在各路诸侯王门下,经常批判皇帝的政策。各地思想不一样,政策不一样,社会秩序就肯定会乱。但这样怎么行呢!这不是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吗?所以在这时候,统治者那肯定是要站出来、对这些思想做出一个权衡整合的。关键问题就在于,他们该采用哪一家的学说作为主流的学说了。&34;

“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建议,推荐使用儒家学说……唔,等等哦。”

李晓诗的话音打了个岔,因为弹幕上有人说出了比老师所讲课文更详细的内容,她眼睛一亮,拖回去把那些弹幕仔仔细细看下来,然后才点点头,&34;谢谢呀。&34;

她把这些和弹幕和老师所讲的内容整合了一下,说道:“关于思想统一,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天人三策》。”

&34;第一条是天人感应、君……君权神授。&34;

李晓诗看着弹幕,又看课本,就算因为不熟悉断掉内容也很快就接上了:“他们把皇帝当成是上天挑选并赐予的人,反抗正统的皇权就是在和老天作对。据说这套理论其实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但董仲舒又糅合了其他杂家的学说,最终融合成了这一套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的天人关系论。而时下百姓愚昧,对这些都是深信不疑的,也就更方便了皇帝对地方的管控。&34;

刘彻没眼看了。

这倒霉孩子,拆台来的

?

不过还好,在刘彻看来,李晓诗还算有点良心,没有再强调她之前那些“唯物主义”的观念,只是撇撇嘴又说了一句“世界上是没有神仙和鬼怪的”,倒也没在百姓中引起什么大的风浪。

&34;第二策,就是这一板块的标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4;

“在诸子百家中,各个学说各有各的特色,但最后董仲舒提出来的这一套,却是最适合那些已经安定下来的封建王朝中统治者的思想策略——儒家。”

“儒家学说内部其实也有很多侧重点不同的观念,董仲舒之所以选择儒家,是看中了荀子的理论:礼治。这一思想,主在明确尊卑等级、以维持社会的秩序——不就正合了此时西汉王朝的需要吗?于是汉王朝在点明皇帝乃是天选之子后,又推行了这一套需要礼度教化尊卑有序的儒家思想。&34;

“但这个儒家却又不完全是孔子那个儒家。”

“汉武帝雄才大略,肯定是要对外征伐、对内掌权的,必要时候铁血政策也是不能少的。可是孔子孟子等人提倡‘仁政’、又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论。相比之下,孔子更推崇西周时候的制度。这很明显又和大汉王朝、和汉武帝的需求相悖啊!对于这样的帝王,其实还是严明的法家更适合他的吧?”

“可是百姓们对这一套却是很喜欢,接受得毫不费力。谁不想有一个‘民为贵’的皇帝?”

“所以董仲舒这个擅长将思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人才,又一次发挥了他的才能。他糅合了其他诸家学说的思想理论,成功创建了一套看似儒家、但内里已经全然变了的新儒家。外儒内法、辅以其他各种学说的细枝末节,成功让皇帝和百姓们都满意了。&34;

李斯:

(大秦脏话)

好嫉妒,他也可以的啊。他正打算这样做的啊!怎么还有人比他还先一步呢?……也不对,其实这也算是他的后生了。

李斯心里酸溜溜的,但又想到什么,随即释然了。

他拿起笔,立时开始写新的策划书。

哼,只许你们摘我们的桃,不许我们摘你们的桃?等着吧,三天后、不,明天,他就把新的法家学说呈给陛下。

李晓诗还在艰难地捋弹幕和课本笔记,争取三方汇总互相补充:“当然啦,这套政策的外

衣还是‘仁政’‘德政’。但董仲舒和孔子那些先贤们的仁政德政却不是一回事。孔子孟子认为人间有‘五伦’,也就是君臣伦常父子伦常夫妇伦常兄弟伦常和朋友伦常,但董仲舒推行的是‘三纲’,也就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所谓‘三纲五常’,就是这三纲——从此之后,那些以儒家治国的儒士儒生们,其实都是这一套新思想、以及他们又故意曲解出来的更新的思想了。&34;

这在当时情况中确实是有利于制衡君权、又能帮助皇帝统治百姓,但后世的封建糟粕也没少从这里来。

那些后世的老顽固,不都是深深浸淫在对儒学自以为是的理解当中的人吗?——他们都说自己是儒生,说是遵循孔孟,但是谁又能说,孔子孟子的思想是这样的?

这下,不止西汉当代,后世的老百姓们也听迷茫了。

那这到底是咋回事啊?读书人们都推崇孔圣人,都说是儒生,其实他们信奉的都不是正儿八经的孔子学说了?

许多被影射到的老腐儒们一个个气红了脸,甚至还有的当场不顾风度脱下鞋子朝李晓诗砸了过去。

“荒谬!”

“小小女子,胡言乱语!”&34;……岂有此理!&34;

对于这些反应,李晓诗并不知道,而且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在意,她只是在说实话而已啊。再好的思想,在一代代传下去的时候也总会出现误差啊,更别说这种有意为之的了。

三人还能成虎呢,传话游戏都没玩过吗?

更别说之后了,谁又能保证,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在后续的时代发展中还有没有又一次被后人曲解啊。

之前对于和亲女子她犹豫着没敢说太多,怕给她们带来不好的影响,也怕安慰起来词不达意。但现在,不过就是顺嘴说一句“思想有可能被曲解”,本来就是事实嘛。

孔子的思想和后世那些王朝确实不太一样啊!这连她这种只在语文课上学过一点点《论语》的都知道。

老腐儒,真难相处!

李晓诗根本没看那些人的发言:“第三策就是大一统。而在让儒家的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当时政权精神支柱的基础上,汉武帝又兴办了太学。拟定以儒家《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系统地培养统治需要的人才。这么一来,儒士们就正式进入了各级政权机构

。就连后边朝代的科举考试,从隋朝到清朝,基本也都是要考这五经的,这可是封建王朝最重要相对也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了,都要采用儒家的书作为教科书,可想而知儒家的地位了!&34;

“所以就算汉武帝其实并没有对百家进行什么严格的管控举措,也没有独尊什么,但他这样一系列操作下来,儒家的地位就被抬得远远超出了其他的各家了。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做官,想要做事的人,都会自发地去学习儒家的内容。&34;

“从这里开始,儒学就到了主导地位,成为了各个王朝们推崇的正统学说,对后世个华夏的影响都很深远。&34;

“就连我们现代人的思想,也有儒家的内核呢。”

表明自己对儒家对先贤的尊敬,骂那些腐儒并不是在黑儒家,李晓诗又继续道,&34;事实也证明了,以人为本,以民为上,国家和政治才能清明;不过也正是有了严明的法律,社会秩序才能稳定安宁;墨家兵家道家等等等等这些学说,在我们的社会上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百花齐放,各路开花,社会也才能一并繁荣嘛。”

李晓诗话到这儿就停了,没有去鼓动大家尝试让百家齐鸣,也没有说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社会和谐。

她的眼界越来越宽,已经知道凡事要讲求一个“适合”了,所以只是简单说了一下。

正当许多人还沉浸在对“尊儒术”这个问题中时,嬴政却微微出神了片刻。

他没有着重去思考这个传说中被他又焚又坑了的学说,而是敏锐地捕捉到了李晓诗所说的一个词语。

……科举考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