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综穿电视剧炮灰男配> 140. 第 140 章 老实人养出白眼狼了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0. 第 140 章 老实人养出白眼狼了吗……(2 / 2)

谢俞笑道:“是啊,所以我就没送别的,就送了点布料。”

布料?

大队长神色顿住了。

大队长老婆直接越过他接过谢俞手里的布料:“谢俞你真是有心了。这布料多少钱,我给你钱吧。”

谢俞笑道:“这不是啥好布料,是瑕疵布,没费多少钱,也没多少,婶子不嫌弃就拿去给孩子们裁两件衣裳。”

大队长老婆忙说:“不嫌弃不嫌弃。”

这布料可是好东西,没有票根本就买不来的好东西,怎么可能会嫌弃呢?

大队长老婆回去看了布料,谢俞给的布料不多也不少,恰恰好够成年人做一身衣服,如果给小孩子做当然就不用这么多。

也就是说这布料给大人用可以,给小孩子用也可以。

虽然有些瑕疵,但是颜色也不差的。

大队长老婆非常满意,回头就冲了两碗红糖水给谢俞和谢照岳。

大队长都没眼看了,只得转过头来跟谢俞说话。

“你这一次去首都,感觉怎么样?”大队长也没有去过这么远的地方,心里也是好奇的。

谢俞说:“我这一次出去才真正算是涨了见识,知道原来世界是这么大的。”

谢俞给大队长讲了一路的见闻和首都的样子,最后才低声说:“大队长,我这一次在首都待了那么多天,发现国家的政策似乎有了变化。”

“哦,什么变化?”大队长打起精神来。

首都再好那也只能做谈资,政策方针之类的才是大队长最关心的。

谢俞低声说:“我听首都本地人说,国家如今政策好像有所松动,开始经济发展了,如今首都的街头都已经开始出现卖吃食的小摊贩,听说还有附近的农民每天早上挑着青菜进城售卖的,虽然还是遮遮掩掩,但也不像从前那样见不得光。”

大队长惊讶:“这不是投机倒把吗?国家允许了?”

谢俞点头:“你知道我是去首都大学哪里找岳岳妈妈的,我们当时在那边住了好些天,当时为了去看岳岳妈妈经常进去,我无意中听到里面的教授谈论过,说国家以后政策会更加开放,像这种摆摊买东西的都不会再当做投机倒把来抓了。我甚至还听说——”

“听说什么?”大队长着急的问。

谢俞说:“我听说已经有地方开始实行分田到户了。”

“分田到户?”大队长惊讶极了:“把田地都分给村民?”

“对,我听他们的意思,好像是觉得像我们现在这样集体生产,容易产生惰性,将田地分到每家每户之后,可以最大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谢俞说:“好像试点的那个地方,确实是取得了成功,可能很快就要在全国推行了。”

砰砰砰。

大队长心脏急跳。

谢俞说的每一件对于大队长来说都是异常重要。

不再抓投机倒把也好,这样他们乡下人攒到点什么东西,也能光明正大的去卖来还钱了。

就是这分田到户。

大队长当然知道谢俞说的道理,这分田到户,确实是能够最大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毕竟种着大队的地和自己家的地是完全不同的,大队的地干的多还是少,最后还是能分到粮食,要是干得多了,别人偷懒了,自己还吃亏。

可自家的田地就不一样了。

自己的田地种出来的东西全都是自己家的,谁不尽心?

从自家利益出发,从整个大队所有人家的利益出发,分田到户肯定是好的。

但从他自己的利益出发,大队长却是不愿意的。

没有分田到户,田地都归集体,他这个大队长权力可就大得多了,谁都不敢不听他的话,但若是分田到户,自己显然是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想怎么管人就怎么管人的。

习惯了掌权的人,又怎么能忍受有朝一日没了权力?

谢俞当然看得出大队长心里的纠结,不过他倒也没有因为这样就看不起大队长,不管怎么说,大队长这些年为了大队是尽心尽力的,当初得知他要去首都,也给了他支持。

如今他只是有些患得患失而已,等他真正想明白,他自然是知道该怎么取舍的。

再者,这本来也是由不得他。

“大队长——”谢俞叫了他一声。

大队长回过神来,跟谢俞说:“你今天跟我说的这些,先不要说出去,我怕人心浮躁。”

谢俞点头:“我知道的,我们这边偏远,现在分田到户还只是试点,没有这么快落实,现在告诉大家只会让大家心情浮躁,我跟您说,也是想让您心里有个数。”

大队长赞赏的拍拍谢俞:“你如今是长进了许多。”

不管是他果断的答应跟何丽娜离婚,将谢照君留给何丽娜,还是他出去一趟能够获得这么多的重要信息,都能看得出来谢俞是外拙内慧之人。

谢俞带着谢照岳从大队长家出来,问谢照岳:“你是跟我回家还是去玩?”

谢照岳想去玩,但他知道爸爸这会儿是回去收拾家里。

他们离开了这么多天,家里到处都是灰尘,如果爸爸一个人收拾的话,肯定很辛苦,他什么时候都可以去玩,可不能让爸爸一个人收拾屋子那么辛苦。

谢照岳就认真说:“我陪爸爸回家收拾屋子。”

谢俞笑道:“岳岳真是贴心。”

谢俞也没有跟谢照岳说不需要他让他去玩耍。

家里的事情孩子愿意帮忙就不要打击他们,让他们多多参与,他们对这个家才会有更多的责任感。

村里打井不容易,打一口井要几十块钱呢,所以不是家家户户都有井的,他们平时吃用的水都是从山上的泉眼里挑回来,洗衣洗菜则是到外面的水渠。

不过何丽娜不爱到外面洗衣洗菜,所以基本上都是原身从河里挑了水回来给她用,是以家里有两口水缸,一口稍微小一点,专门是用来装吃用的泉水,像他们这样的家庭,一般挑满一缸水能用两天,一口稍微大一点的,是专门装河里的水,用来洗菜洗衣服的。

谢俞临走前一天就已经将水缸里的水都倒干净了,上面还盖了竹筛,防止灰尘掉下去,但还是落了一些灰,谢俞先去河里跳了一桶水回来,将大水缸清洗一遍,而后倒进去。

谢照岳则是拿出一个木桶,往里舀了一勺水,然后将抹布放进去。

谢俞说:“先扫地再擦。”

“好。”谢照岳将抹布放回木桶里,哒哒的跑去拿扫把。

家里有两种扫把,一种是用山上采摘回来的扫把草晒干了叶子,拍干净之后扎的,另一种则是用竹枝扎的。

竹枝扫把又长又大又重,扫院子用的,秋收的时候也用来扫粮食。

扫把草扎的要小一些,但家里的地平时都是原身扫的,扎的扫把全都很大很重,谢照岳抱着小扫把也十分吃力。

谢俞见状想起杂物屋里还有一捆扫把草,就跟谢照岳说:“那扫把对你来说太大了,来,爸爸给你重新扎一个。”

谢照岳眼睛一亮;“专门给我扎吗?”

“对,专门扎给你用的。”

谢俞笑着去杂物屋扯了一手扫把草出来。

谢照岳高兴得一蹦一跳的。

相对于谢照岳来说,扫把草还是有点儿长了,谢俞找来一个木墩,再把菜刀拿出来,比划了一下长度就开始砍,砍好之后又开始细心的修理,免得留下刺扎到孩子娇嫩的手。

而后他找了跟绳子将扫把草扎成了小扫把,谢照岳拿着正正合适。

不过谢俞看着那扫把杆还是觉得容易扎伤孩子,于是他干脆就用绳子将扫把杆给缠绕起来,这样谢照岳用起来就不会被扎到手了。

谢照岳抱着爸爸精心给他扎的小扫把,心里欢喜极了,跟爸爸宣称:“以后家里扫地的活就交给我了。”

“好,以后屋里归你扫,院子爸爸来扫。”谢俞笑道。

谢照岳忙说:“院子我也可以扫的。”

“我知道你可以。”谢俞耐心的说:“不过院子太大你的扫把太小了,要扫太久了,等你再长大几岁,可以用大一点的扫把,院子就也可以给你扫了,现在就先交给爸爸扫吧。”

“好吧。”

谢照岳开始哼哧的扫地,谢俞再去挑了一担水,回来就和谢照岳一起收拾屋子,等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谢照岳身上脏兮兮的,脸也脏成了小花猫。

谢俞不由得笑起来:“哎呀,这是哪里来的小花猫呀?”

“喵喵喵。”谢照岳学着猫叫:“我是爸爸家的小花猫呀。”

谢俞不由得朗声笑起来。

小家伙真的是太可爱了。

谢俞给小家伙把脸和手脚洗干净了,身上的灰尘也拍干净了,拍拍他的小屁股:“行了,辛苦半天了,去和小伙伴玩吧。”

这一次谢照岳没有再拒绝,高高兴兴的跑出去跟小伙伴玩了。

谢俞则是上山挑泉水,将家里的小缸挑满了才罢休。

忙完了家里,谢俞就去看自家的自留地。

自留地也照料得不错,应该是罗宝山夫妇在他走后帮忙照看。

将自留地的草收拾了下,谢俞趁着这会儿有空闲,就开始四处转悠,观察村里的情况。

如今才是78年,离政策更加开放的八十年代还有好几年,他就算是想去县城做生意也是不可能的,他也不想费心思给自己找个工作,就想安安稳稳的留在村里呆几年,等谢照岳再大些,需要更好的学校了,他再带他搬出去,所以如今熟悉村里的环境是很有必要的。

谢俞他们这个山村叫做牛头村,主要是因为他们后面这座山,形似牛头,因此得名。

他们面环山,只有下面山谷有一片田地,也不过是几百亩而已,而且是旱地多,水田少,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村里的田地出产少,村民的日子都过得比较艰难。

之所以还能维持下去,是因为他们背靠着牛头山。

牛头上虽然没发开辟成田地种植粮食,但半山腰以下种满了竹子,一大片一大片的,漫山遍野都是,每年这些竹子都能产很多竹笋,村里大部分人家都会上山采竹笋,到了竹笋生长的季节,几乎家家户户的盘子里都是竹笋,谢俞之前在首都卖的那些笋干就是在竹林里采集的,因为他们要的是最鲜嫩的部分,所以才没有那么多。

再继续往上就是山林了,树木都是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十分高大,遮天蔽日的,荒草荆棘丛生,时不时就会有人在山上逮到野鸡野兔回去,还有木耳香菇之类的山珍。

谢俞在山里走了一圈,最后将目光投到竹林。

这片竹林主要是种植毛竹,毛竹的用途很广,除了竹笋之外,竹子还可以用来编织簸箕竹篓之类的竹制品,就连他们平时用的扁担都是用竹子做的,但基本上村里人做的这些竹制品都是自用的,难以带来经济效益。

若是想让这些竹子产生经济效益,就只有将他们制作成竹制艺术品,这样的话还可以远销海外,为国家赚外汇。

不过现在的环境显然是不合适的。

那就还有一种,若是操作得好,可以在接下来几个月里给村里带来一批效益。

那就是竹席。

想到这里,谢俞目光闪了闪。

养孩子是一件很费钱的事,这改革开放的春风还要些年头才能吹进来,但赚钱是刻不容缓的。

谢俞让9号帮他将竹席的制作过程发过来,而后下山的时候正好抓到一只野兔,他再顺便砍了几根竹子拖回家。

山里的竹子太多了,只要你不是一下子砍伐很多竹子,村里都是允许的。

他回到家的时候谢照岳已经回来了,见他拖着竹子连忙过来帮忙,一边好奇的问:“爸爸,你砍这么多竹子回来做什么?”

谢俞笑道:“做张席子。”

谢照岳撑大眼睛,不解:“可是家里的席子够用的呀。”

谢俞:“可是我们家没有竹子做的席子呀。”

谢照岳一顿,爸爸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那我来帮爸爸。”

“好啊。”谢俞笑道:“不过我们现在要先做饭了。我去洗米下锅,你去摘菜,然后去河边洗干净带回来,可以吗?”

谢照岳用力的点头:“我可以。”

他找出家里专门用来装菜的竹篮。

谢俞看了眼,这竹篮有点儿大了,小孩子提起来太费劲儿。

特别是等会儿还要洗菜,小孩子肯定提不起来了,说不定还要被拖到水里。

谢俞就说:“这竹篮太大了,不适合你拿,你先用手抱回来,明天爸爸就给你重新做一个小的轻点的。”

谢照岳听爸爸的话:“好,那我出去摘菜了。”

“记得小心,你摔河里去。”谢俞嘱咐一声。

“知道啦。”谢照岳跑得飞快。

谢俞洗米下锅,将柴火放进去之后就出来杀兔,晚上就做了红烧兔,岳岳吃得那叫一个高兴。

“要是君君在就好了。”谢照岳啃着兔腿,忽地想起谢照君。

以往家里吃鸡和兔子,他和弟弟分一条腿,妈妈一条腿,现在整个兔腿都是他的,可他却有些遗憾。

谢俞温和的说:“首都大学的食堂我们也去吃过,便宜又好吃,君君跟着妈妈肯定不会饿着的。”

谢俞心里却是清楚,何丽娜还要读书,不可能真把谢照君留在身边的,她很有可能将谢照君送回父母哪里。

何丽娜家里重男轻女,要不然当初她也不能下乡,也不能因为想不用下地就有饭吃嫁给原身。

诚然现在何丽娜是大学生有了更多的利用价值,何家应该会答应留下谢照君,但肯定不会可能多费心照顾他。

但是谢照岳不知道,他闻言就安心了,于是又开始专心的吃兔子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