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天才女友第三季剧情简介> 第36章 越级特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越级特训(2 / 2)

段启言和曹武闲扯几句话,忽然撩起裤管,让曹武看他新买的耐克牌运动袜。曹武赞了他一声“好品位”,体育老师就叫到了江逾白的名字。

刹那间,全班所有同学的目光都落在了江逾白身上。

众所周知,江逾白下课经常跑去操场,据说他十分热爱“吊单杠”。他是不是提前做过训练,练好了引体向上,就等着今天一鸣惊人呢?

江逾白沉着冷静地走向单杠,特别有经验地搓了一下双手。他充满了大师风范,连外套都没脱,直接抓住单杠,连做四个引体向上,然后,他一动不动地悬在了半空中。

这,就是他最喜欢的“吊单杠”。

林知夏早有观察。她曾经把江逾白“吊单杠”的动作分解成几个步骤,详细地记录在《人类观察日记》里。坦白地说,她不太能理解江逾白的行为。可她还是为他鼓掌:“好厉害,江逾白好厉害!”

段启言望了一眼江逾白,又望了一眼林知夏,心中有些羡慕。他也想获得林知夏的称赞和鼓励——毕竟,林知夏常年位居年级第一。她的肯定,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

段启言狂奔到单杠下方,抓起横梁,并拢双腿,悬空双脚,足足坚持了七秒钟,竟然和江逾白一起落了下来。

体育老师叮嘱道:“你们啊,中考体育,要选引体向上,没事得多练练。”

林知夏代替他们回答:“好的!”

体育老师笑说:“女同学不用练。”

林知夏仍然站到了另一架单杠的下方。“吊单杠”这项活动,显然超过了她的体力上限,她连半个“引体向上”都做不出来。她有感而发:“每个人都有自己更擅长的爱好。”

江逾白回应道:“你别怕,往前走,学习是你的兴趣……”

他还没说完,林知夏敲响单杠:“我不怕,我要走了。”江逾白陪她一起敲单杠。那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复杂情绪,似乎全部融入了他们制造的金属杂音中。

2006年四月底,林知夏正式加入高中组的竞赛特训。

高二年级的那位学长早就开创了先河。林知夏的到来,并未引起高中部的轰动。每周的周一、周三和周五上午,她会和高一年级数学竞赛分队的同学一起接受训练。

省立一中的高中部竞赛学科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这是通俗意义上的“五大学科竞赛”。林知夏专攻数学方向,还对物理和信息竞赛充满了兴趣。

林知夏的高中数学老师姓孙。这位孙老师是一位年约三十岁的男老师,毕业于重点大学的数学专业,他建议林知夏先把数学竞赛的奖牌拿到手,再去关注物理和信息学竞赛。

孙老师对林知夏说:“稳扎稳打,踏踏实实。”

林知夏知道,不少学长学姐都参加了一门以上的学科竞赛。学校公开的喜报上曾经多次写道:热烈祝贺我校某某同学,荣获省级数学、物理竞赛一等奖!

为了让孙老师相信自己的能力,林知夏决定抢答。

高中数学竞赛班的教室里,孙老师刚刚放出幻灯片,提了一句:“这道题,你们有思路吗?”

林知夏立刻举手:“孙老师,这道题要证明数列通项公式之积的上下界,我们可以用阿贝尔逆变换加上柯西不等式。”

孙老师表扬林知夏:“反应很快。”

孙老师在黑板上简写了答题步骤,顺便谈起了一道质数证明题,林知夏再次举手:“孙老师,你刚才说的那道题,可以套用威尔逊定理和勒让德定理……”

“这些题目,比较简单。”孙老师点了点头。

在孙老师的竞赛班里,每隔半个月,他才会举行一场数学考试。而林知夏的课堂表现打乱了孙老师的计划。为了准确地测出林知夏的解题水平,孙老师在某一个周三的早晨抱来一沓试卷。

那套卷子总体偏难,最后两道应用题都超纲了。

考试进行时,教室后排的两个学生急得抓耳挠腮。当然,班上的优等生们还在专心致志地做题。孙老师双手背后,来回走动,他注意到,林知夏很少打草稿。

她的全部思考,似乎能在脑内完成。

她写字的速度非常快。

省立一中的高中竞赛班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孙老师并不是高中部门最顶尖的竞赛教练。不过,孙老师和翟老师的交情很好。翟老师推荐林知夏进入高中部,孙老师二话没说,直接就把林知夏接收过来了。

初中数学联赛的成绩还没出来,高中部的其他竞赛教练们暂未注意到林知夏。高中竞赛班本身就有很多天资卓绝的学生,教练们更愿意培养自己盯准的好苗子。

而林知夏的理解力,超过了孙老师的预料。

孙老师准备的那套卷子的最后一题,论述了一篇数学论文里的新概念,并要求学生们把这个概念运用到实际的题目中去。林知夏读过一遍题干,直接开始动笔。她笔下发出一阵“刷刷”的写字声,严重影响了旁边的高一年级学生。

她写完试卷之后,片刻都没耽误,直接提前交卷。

孙老师再三确认:“你不检查吗?”

“不检查!”林知夏背起书包,“孙老师,快下课了,我可以回到初一(十七)班了吗?在我们班,今天上午的第四堂课是美术课……我很喜欢美术课。”

孙老师特意空出了第三、第四堂课用来考试。距离第三堂课下课……还有十几分钟,林知夏竟然就交卷了?她下节课还要上美术?

孙老师并未多话。他本就是沉默寡言的人,当了老师之后,才不得不整天发声。他让林知夏先走,然后,他找出红笔,坐在讲台上,当场批改林知夏的试卷。他越批改,越惊讶,再想到林知夏仅仅十一岁的年纪,他不由得生出一种“为人师表”的强烈责任感。

教出一个高中奥林匹克竞赛的国际冠军,绝对是一位竞赛教练的光荣功勋。

打从这天起,孙老师对待林知夏十分上心。他为林知夏制定了特殊的培训计划,还为她引荐了省立一中的物理和信息学科的竞赛教练。林知夏获得了一台机房专用电脑——那是她第一次实打实地接触编程,在此之前,她把自己的大脑当做了程序编译器。她和许多编程语言相见恨晚,c,java,atb,甚至是visualbasic都让她忍不住想解构。2006年的五月到八月,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林知夏没事就往学校跑,她的系统分析能力就和她的编程水平一样飞速地增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