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2章 侯府继妻(01)(2 / 2)

这边丫鬟婆子已经等候在外面,不用她们侍候,但她们也要看着。

坐在屋檐下,杨家人给她们准备了陶火盆。

熊熊燃烧的火盆,滋滋啦啦的炸巴声,在安静的时候能听的特别清楚。

“夫人。”

见到杨清出来,两人忙站起身来,面子上还是蛮恭敬的。

“没事,你们烤你们的火。等下陪我上山一趟。”既然她们来了,就陪自己上山一趟。

杨清脸上和颜悦色,温柔的说。

“是。”

两人也不敢问。

拘束的坐下。杨清去到厨房用早饭。

厨房里,几个嫂子都没有出门,坐在厨房的灶前围着火盆闲扯。见到杨清,一个个的笑的温柔全都站起来,“小妹,咋不多睡会儿?”

“不了,我用过早饭等下上山走。”揭开锅盖,里面全是平时家里很少吃的好菜。也不是昨天的剩菜。

“去山上干嘛?”

“走走,对了,大嫂,娘呢?怎么不见人?”

“娘啊,与你大哥进城买菜,等下就能回来。”

“哦。”之后只有杨清的咀嚼声。依然是大嫂掌厨,吃的出来这是大嫂的手艺。

用过迟早饭,杨清找来侄子,“石头(正岩,大侄子十岁)陪小姑姑进山,去不?”

十岁的大侄子正岩,根骨好,跟杨父学功夫,身手不错,灵活的跟个猴子似的。

作为长子长孙的杨正岩(石头)已经十岁,比下面的弟弟妹妹懂事沉稳许多。小小少年,点头,“嗯。”

换好一身旧衣裳,鞋子,带着丫鬟,婆子,小侄子以及杨家老二杨二江五人进山。

崖下村顾名思义,在一座山崖下。

背后是一座大山的山崖,但在侧面有条路可以爬上侧峰。

一行五人,从羊肠小道向上攀爬,坡度不是特别的陡峭,路途上,兄妹俩说着话,杨清与杨二江说起家里的一些事情。小石头走在两人后面。

丫鬟与婆子爬上气喘吁吁,她们哪有杨清的体力。

自小在乡下长大的原主,身体素质好,在山林里如履平地。爬山走路对于她来说不是一件难事。

两人远远的吊在后面,心里一直在诅骂:好端端的爬什么山,好好的侯夫人去爬山真是,有福不会享。

只是无论多不满,也不敢骂出声。

走到半山腰一处比较偏僻的某一处地方时,杨清在哥哥与侄子砍柴的空隙,一个人找了一个适应人参生长的地方,用铲子使劲铲,还在铲送的地方悄悄的撒下了变异人参的种子。

顺带的,拿出来三支粗细不一的变异人参,都是她在前世培育的人工变异人参。

即便是人工培育的,可药效也不是现如今的野生百年人参可比。

一支百年的人参,一支八十年左右的,一支五十年左右的。

三支人参,形态更加的形似人形的人参,颜色也有些不一样,有点透明感。

在撒下种子的地方,杨清撒下灵泉空间中的灵泉水。

灵芝没法暂时拿出来。

挖完的她,挥舞着双手,兴奋的大喊,“二哥,二哥快来看,我挖到了什么?”

还带有泥土的新鲜人参,有很多泥土在她双手的摇晃下,掉落在撒下种子的那片土地上。

气喘如牛的丫鬟与婆子,只好与杨二江叔侄俩一起去到不远处的杨清身边,她们两人一直坐在一棵大树下,看着夫人。

夫人一直在她们俩目之所及的范围内,还能清楚的看清夫人身边是否有其他人。就连身边的大树有多粗细都能看清楚,虽然夫人背对着她们,可夫人前面是否有人,她们能看的一清二楚。

几人被杨清的喊声给惊到,纷纷跑过去,只见杨清在说,“心诚所至,我要给父亲做药膳,没想到今儿上山就能有奇遇,真是心诚则灵。”

杨二江也听了明白,小妹说的父亲是老侯爷。

挖到人参,五人的上山春游,到此结束。

赶下山时,还来不及报喜,就看到自家院子里站满了人,全是身穿单薄衣裳的男女。

杨父与一位不认识的男人站在一边。

一天的功夫,杨清要做的事情差不多全做好了。

杨父耽搁了一些时间回到家里,但已经看好东城的宅子,还有一个有着三百亩良田与一百亩水塘的庄子。

牙人还有手绘图,无论是庄子还是宅子,都有内里与周围的手绘图。

听着牙人介绍宅子的隔壁有处废弃的宅子,倒塌多年,房主经年不维修,早已是处荒宅,现在也要出售。

回家的第三天,杨清办好庄子与宅子的所有手续。四房人已经买好,三房在庄子上,一房在宅子里,还单买了两个婆子,六个丫鬟,丫鬟中还有三位才七岁的小丫鬟。

两位婆子擅长厨艺,针线。

第三天的晚上,杨清与几位兄长以及父母在房间说话,交代他们一些事。

后天她回威远侯府以后,肯定是不能时常出来,庄子上的规划,还有那边的宅子怎么修建。俩套宅子打通,那边快倒塌殆尽成废墟的宅子,要怎么修建,杨清一一交代给家里人。

明天她要去趟庄子,在那一百亩的水塘中要多放些灵水,再养鱼,种荷花。

既美化环境还能赚钱,鱼能卖钱,藕也能卖钱。藕在北方的价格还不低。

好的上品莲子的价格也是不低的。

庄子上马上要春耕,也是需要准备起来。

她不打算拿出优化过的种子,太打眼。先用本土的种子,只是让爹告诉庄子上 最近先修好灌水渠。

畅通无阻的水渠,要四通八达,三百亩的良田是连成的一片,水渠只需要加筑加固,还有清理淤泥。

第四天一早,杨母与闺女乘坐马车,其余的父子几人赶着牛车,去到庄子上。

庄子上还蛮大的,有处宅子,一共三进大小。

背后靠山,宅子前面就是那一百亩大的水塘,周围还有前面就是那三百亩良田,从官道分了一条岔路,直通庄子上的宅子。

岔路两边都是杨清的良田,刚刚够一辆宽大马车与两位行人并肩前行的的岔路足足有一里多远。

“好大啊?”兄弟几个感叹道。

“嗯,是蛮大的。”杨清被丫鬟扶下马车,走进宅院中。

回望一眼来时的路,“爹,从官道下来的岔路,等春耕忙完,咱再夯实路面,上面铺上几层洗洗的没有棱角的小石头,下雨天马车牛车也能不怕陷在里面。”

“好。”杨父没有多想就答应了下来。

未来,杨父要时常来,昨儿进城,闺女花银钱给家里购置了两头牛,买了一副车架子,另外一副请村里人打。

夜晚还悄悄的给了他与老伴儿四百两银子,说是买田也好,留着家里备用也好,侄子们侄女们毒都要读书。

普通私塾是不收女子,让侄子们读书回来教姐姐妹妹们。

不指望他们考取功名但读书识字能明理,能自己看懂各类契书,不至于以后做个睁眼瞎,被人骗。

杨父答应了下来,他何尝不明白,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读书的花费着实不小。

现在既然闺女出了一些银钱,这事也是付诸行动。

杨清不知道,也就是因为她自认为不大的一件事,改变了杨家人的命运。

杨家从这开始,从普通农家转变成耕读人家,再转变成书香门第,再转变成书香世家。

不管怎么转变,杨家人男男女女都还会一些军中的功夫。

这就是杨父传承下去的,他也是在军中时与一位年岁相当的猎户世家出身的袍泽所学。

只是那位袍泽离开军中以后,回了老家,离京城快一千里的路程,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这些是后话。

……

京城,何府

后院,何老夫人轻轻对着精致的青花茶杯小小的吹着,不经意的问,“怎么样了,那位有什么动静?”

“回老夫人,那位在侯府掀不起什么浪花,侯爷连回门也没有陪她一起回去。这不回去以后,已经四日还不曾回府,传来消息说是,明儿才回府。”

下首站着一位中年仆妇,说道那位二字时,脸上还带着不屑。

“甚好,你们仔细些,别让那位把手伸进我那几个苦命的外孙的院子里。以后有什么事,你一定要及时把消息传回来。好生照顾你们的小主子。”

“是,老夫人。奴婢明白,那咱真的只是看着,不出手?”

仆妇是否想出手对付那位。

说道这个,老夫人手中发茶盏砰的砸在地上,斥责,“蠢货,对付她有什么好处?她做侯夫人对你们的小主子们是最好的。难道你想威远侯娶个高门贵女压你们小主子一头不成?”

她最讨厌手下的人擅做主张,做些蠢事。

“那万一那位有了身孕怎么办?侯爷可是……”

“先看看再说,万一生的是位嫡女 ,咱皆大欢喜。是个嫡子,那就得从长计议,你们一个个的只管照顾好你们的小主子,再就是把那位的消息,及时传回来就成 ,其余的,你们一概不要管,知道吗?”

“知道。”

仆妇不小心看见何老夫人脸上的温柔笑容,浑身颤抖。

她是随姑娘陪嫁到何府丫鬟,也是何府的家生子,到现在她的父母兄长都还在何府做事。

打小她就知道眼前的老夫人是个什么人,她越笑的温柔,越毒。

心里一阵警醒,告诉自己千万别犯蠢,何老夫人可不会对她手软。

仆妇离开,何老夫人又变成了之前端庄慈祥的模样。

回到侯府已经十日,每天早上中午,杨清都会亲自做好药膳,让万鹏与他的妻子亲自来取,再送去老侯爷的松柏院。

她在山上挖到人参的事情,回到侯府都被传了出去。

在侯府传的沸沸扬扬,不少人说她命中带福。

上午,在午膳前,又开始制作药膳。

松柏院,悄悄的迎来了一位贵客。只有老侯爷知道这位的身份。老夫人也许知道,只是这位贵客,并不打算去见老夫人或者让人请她来见。

见到老侯爷,化名为黄大的客人望着老侯爷问,“柏年的病情不似之前那么严重?”

乔老侯爷拱手,“托大老爷的福气,已然能下床自己走动几步。相信过段时日,也许还能陪大老爷一起手谈几局。”

“那好,可是寻访到了什么民间的名医不成?”

黄大老爷很是感兴趣,他也怕死啊,也希望长寿。

眼前说童年玩伴,之前的身体是个什么情况,他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早已病入膏盲。

现在虽然没有生龙活虎,但精气神比之前是好了不少。

能下床走动几步,已经是奇迹 。

摇头,“大老爷,没有什么名医。是最近,我一直在吃药膳……”乔老侯爷说了最近身体变化的缘由。

跟在大老爷身后的那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暗自记在心里。等下要提出来见见那位村姑侯夫人。

“哦,那你这位儿媳可是选对了。”黄大老爷对这位村姑也很感兴趣,想见见。

“是,只是那不孝子不懂啊。”说道这个 ,乔老侯爷也是很无奈。

他可是知道,知道从新婚的三天后,那不孝子就不再进儿媳的院落,两人已经许久不曾见面。

“儿孙自有儿孙福,柏年你也别管太多。”黄大老爷还安慰人。

万鹏这边已经领着那位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去往芙蓉苑(杨清的院落)。

黄老爷身边陪伴的是两位功夫高手。

芙蓉苑外,走到门边的中年男子,嗅着空气中的香味细细分别,“真是药膳。”

也就感叹一句,然后等万鹏禀报以后,他才进去。

进去以后,一行人并没有进屋,都坐在院子里的石椅上。

即便万鹏没有说来人的身份,可从对方说第一句话,那尖细的嗓音,即便再怎么装,也泄露出来一点点。

杨清的耳朵很好使,她听的真真的。

大致知道了对方是个什么身份的人 。心下当即做出决断。

笑语吟吟的说,“还请贵客稍等片刻,有一道清汤已经烧好。还请贵客品尝 ,指出不足。”

每一道药膳 ,都有滴加灵泉,加上人参辅助,老侯爷的身体即便是到了鬼门关的门口,也能止步。

“当不得夫人一声贵客,只是这空中弥漫的香味,让在下也想品尝一二。”

“好,贵客先等等。”

杨清转身进小厨房,小厨房的窗户与门一直敞开着,坐在石椅上的中年男子看的清清楚楚。

一刻钟以后 ,中年男子喝完一碗汤水,还有些不舍。

但没有露出一丝的不舍 ,当下可不是饱口腹之欲的时候。

他是替主子试毒。

从中年男子的身份,杨清知道松柏院来了贵客。赶紧与万鹏说,让多等等 ,她给多做几个家常小菜让万鹏一起送过去。

不只是万鹏高兴,就是中年男子也高兴。

他可是亲自品尝过,知道这位侯夫人有一手好厨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