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明末黑太子 牛笔老道> 第868章:互通有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8章:互通有无(2 / 2)

这对某太子来说算是一个特大喜讯了,要不然之前的工夫就白费了。

“回殿下,经过统计,今日是第一天,已有五位贵人发病,病情倒是尚轻,业已通知吴院长前来查看情况。”

“好!务必派人时刻监控,昼夜轮换,不能疏漏,一有情况,随时汇报!”

按照这个进度推算下去的话,最早后天,辫子的大营就会热闹起来了。

自己是不是先要召集军机处的狗腿子们喝一顿庆祝呢???

想到这里,某太子不禁除了屋子,背着手在院子里踱步。

抬头看了看天空,感觉今天的天空是格外的蓝啊~!

这主要归功于后邸的老娘们们及时发病……

看来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不能一概而论。

“报~!殿下,宣大总督杨文岳派飞骑前来!”

“哦?速宣其进来!”

这八成意味着勤王之师来了,但愿这时候还没被皇太鸡给聚歼掉,不然也就只能为他们收尸了。

“小卒叩见……”

“免了!速将你所知晓的军情说与本宫!”

此人应该是由厂卫核实过身份了,不然不会贸然放进来,否则便是行刺了。

“殿下,此为信物!”

杨进朝打开一张小纸条,里面是写好的密码,应该是杨文岳按照密码本进行书写的,其实就是一段汉语拼音。

某太子大致浏览了一番,字面意思就是杨文岳所率的勤王之师已经进驻延庆卫,只是碍于之前有数万东虏铁路所阻,无法及时救驾。

宣大地区总供就那么点兵马,杨文岳都带来也不够皇太鸡吃一顿的,哪怕皇太鸡只派出四旗的八旗兵,都能把这支勤王之师给灭了。

某太子可不想杨文岳重蹈卢象升的覆辙,眼下皇太鸡被京城守军打得心有余悸,多半是不敢再派兵攻城了。

“回太子爷,我家总督杨文岳进驻延庆卫后,又欲南下驰援京师,而后遭遇鞑子数千马卒进攻,伤亡上千官兵,后不得不撤至延庆卫暂时休整,担心京师有恙,遂派出数十飞骑前来送信。”

“进朝,已抵达京城的飞骑有多少?”

“回殿下,仅此一人!”

“……能勇闯东虏防线,将如此紧要军情上报,便是大功一件。来人,速带这名勇士下去歇息,好生款待。”

“殿下,总督还在等待小的回去……”

“本宫都不急,你急甚子?眼下京城未破,前两天王师守军在城内聚歼数万东虏,你家总督听了也不会相信。一路劳累,先吃喝一顿,然后洗个澡,睡一觉,待恢复体力,明日凌晨出发,再行回去禀报亦不迟!”

“还不谢恩?”

“小的叩谢太子爷!”

“进朝,赏其百两银子!回去跟你家总督说,只要把本宫的口信带到,须升你做把总!”

“啊?甚子口信??”

“刚说完!你这脑子……呵呵!”

“笨啊!太子爷适才说了王师守军已在城内聚歼数万东虏!”

“哦~!”

杨进朝只能将这个憨货先带出去,免得惹恼了太子爷。

不过聚歼数万东虏这种事,莫说是这憨货不信,换成杨文岳来了,也肯定不会信。

这货拥有足够的运气,所以某太子就打算让这货继续送信,希望他的运气还没用完。

让他这么做也是给额足够多的好处,百两银子加升至千总,算是对得起他的忠肝义胆了。

临近子夜,这名小卒早已吃饱喝足,锦衣卫指挥使王世德为其更换了坐骑,可是比之前的那匹马要好太多了。

给战马带了一天的草料,人备了三天的干粮和水,路上顺利的话,这样就足可以抵达延庆卫了。

反之,便告诉他应该如何应对,走那条路更为妥当,届时去找锦衣卫散布在京城以南地区的接头人。

延庆卫在京城的西北,为何去往南边?

因为皇太鸡为了防止勤王之师抵近京城,肯定会封锁除了东边以外的主要陆路通道。

从外城东南角的左安门出来,先策马直奔大兴,再去往通州,最后可走榆河抵达延庆卫。

这条算是比较安全的线路了,前提是抵达大兴之前不会被辫子的同行给抓住。

人多目标大,锦衣卫便没有派太多的人加以保护,只有一个带队的和三个手下。

这次还是这个憨货和另外两个后来抵达京城的同伴一起上路,每人身上都携带了某太子亲笔写给杨文岳的回复。

没有密码本是根本看不懂,更无法破译的。

这个憨货即使被抓住,吐出自己知道的内容,也是辫子已经知道的事情。

皇太鸡虽然下令包衣阿哈们挖设环城壕沟,无奈京城周长太大,加之又新建了新城。

使得清军即便调派数万包衣,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规模的工程。

尤其是在城南一带,基本上这简易壕沟起不到阻拦飞骑的作用。

皇太鸡在遭遇新败之后,也就没啥兴致让包衣们继续挖沟玩了。

现在清军的作战重心从攻城转移到了打援,特别是在杨文岳所部主动进兵未果之后。

多尔衮有心率军围攻杨文岳所部盘踞的延庆卫,然而又担心攻城时再次吃亏上当。

明军在装备了大量火油之后,清军一次攻城便可能损失数千人之多。

这个程度的伤亡,是多尔衮承受不了的,只能投鼠忌器,寄希望于对方再次出兵。

多尔衮也就根本没采取围城之策,只是让阿济格带着镶白旗的两个甲喇,配合四旗檬古骑兵,在延庆卫以南约三十里处驻扎。

弟弟多铎则带着另外三个甲喇与外藩三旗在宛平,监视京城以南的明军动向。

多尔衮本人带着所有正白旗的兵马以及另外四个檬古骑兵部曲,作为后备力量,随时驰援两个兄弟所部。

如此安排是较为妥当的,将攻城战变为阵地战,更能发挥大清王师的铁骑突击优势,避免攻城损失人马。

对于那些进进出出的明军飞骑,清军没有兴师动众地拦截,能拦则拦,拦不住也不用忧心忡忡。

事已至此,想要反败为胜,便必须在野战中聚歼蛮明的勤王之师,方可继续围困蛮明都城。

勤王之师真的望而却步,不敢进兵,清军反而还不好翻盘了。

不过第二天中午,这些飞骑在当地锦衣卫的指引下,沿着榆河北上,绕过天寿山,抵达了延庆卫。

“王师大败东虏?此话当真?”

杨文岳急得嘴角已经起了泡,看过太子爷亲拟的纸条之后,又要亲耳听到飞骑承认才能相信大半内容。

“回督爷,小的亲眼所见,漕河以西,堆放着大量东虏尸体,遍地都是,全部披甲,决计错不了。小的还亲眼见到了太子爷,太子爷赏了小的百两银子,还说……”

“速说!勿要吞吞吐吐!”

“还说让小的见到督爷,请督爷升小的做把总!”

“……哼哼!”

最后这条倒是很像太子爷不拘一格的做派,简单考虑一番之后,杨文岳心神稍定,觉得还得仔细想想来龙去脉,切不能被骗到误了勤王大事。

<scrpt>();</scrpt>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