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历史军事>子午春秋 云垂天地间> 第一百四十九章 晋国开拓史(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四十九章 晋国开拓史(六)(1 / 2)

鲁闵公元年(BC661),晋国开始对周边的敌对国家进行各个击破。这些国家分别是耿(今河津东南,汾水南岸)、霍(今霍县西,汾水西岸)、魏(今芮城附近)。

晋国人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点对外用兵,是因为魏国发生了严重的内乱。原来魏伯的弟弟奚仲一直对兄长的君位垂涎三尺。奚仲用他的道貌岸然和虚情假意笼络了一大批党羽,当他具备了与太子分庭抗礼的实力之后就蠢蠢欲动,准备以武力夺取君位。

魏伯如今年事已高,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于是想要在死前除掉那个不安分的兄弟。但是阴谋败露了,奚仲先发制人,把哥哥和太子从宫里赶出去。魏伯借道虞国想要到虢国去,但是虞公与那个流亡君主存在着很深的私人恩怨,结果又把他送回魏国去了。太子因为没有与父亲同行而逃过一劫。

奚仲害怕太子进行反扑,便将魏伯当做人质囚禁起来。但是太子已经不在乎父亲的安危死活了,他纠集一支庞大的武装对叔叔开战。双方势均力敌,僵持不下,魏国由此陷入旷日持久的内乱之中。

大夫们劝晋献公趁乱伐魏,但是献公说:“魏国大、道路难行且近于虢,如果伐魏,虢师必然参战,我国没有取胜的把握。不如伐耿、霍,两国地偏国小,如果魏国不能出师救援,可以一举灭亡两国,两国灭亡后,魏国不能独存。”

这个想法疯狂得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大夫们却表现得十分亢奋——晋国从来都是个崇尚武力和冒险精神的国家。尚武精神是由晋国地理位置和生存环境决定的;晋人习惯于用高风险来博取高利益,这并非由于晋人的贪婪,而是长期生活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习惯。由于大夫们的一致赞同下,灭亡两国的计划很快就制定出来了。

秋九月,晋献公在太庙举行授兵仪式。他决定亲率上军出征,并将下军最高指挥权交给申生。授兵仪式结束后,众大夫没有离开,而是聚在太庙外面议论纷纷。

士蒍说:“太子是主君的辅佐,他应当恭敬地侍奉主君以等待继位,而不是率军作战。现在主君将曲沃封给他,又命他带领下军,这是把他当做一个卿来对待了!我应当劝谏君主改变主意。”

此时献公已经在回宫的路上了,士蒍迅速追上他说道:“太子是您的副手,现在让他去统领下军,这恐怕不太合适吧?”

献公说:“下军是上军的辅佐,太子的是寡人的储君;寡人领上军,太子领下军,有什么不合适的?”

士蒍说:“下军怎么可能是上军的辅佐?上、下两军本来就是平等的,怎么会存在谁辅助谁的问题呢?各军就像一个人的四肢手足,各分上下左右,相互协调运作以辅佐心脏和眼睛。双手轮换举物才不会劳累;双脚交替落地才能前行。现在您让双手指挥双脚或者双脚指挥双手;把一只手脚截下来以加长另一只,这样如何作战?

“古时国家建立两军,双方协同作战,哪军出现情况就由另一军援助:奇或为正,正或为奇;不分主次,不分高低,所以战法得当就很少失败。而现在您让下军辅佐上军,就等于把下军降低到晋戎骑兵的辅助地位;这就向敌人展示晋军的薄弱之处,一旦敌军趁虚而入,下军战败而上军不救,上军可以独存吗?”

献公说:“寡人会摆正自己的儿子的位置,就不劳夫子费心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