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姝谋 安绵绵> 第329章 苏雨澜死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9章 苏雨澜死了(2 / 2)

不过,大概吴姨娘从来没有伺候过人,这么简单的事情,做得并不好,还惹的吴娇大发雷霆,吴姨娘在主院墙跟底下跪了一夜,吴娇才消气。”

看着苏雨澜双目猩红,吴薇心情大好。

“别这么看着我,又不是我让吴姨娘洗脚的,也不是我罚的吴姨娘。

结果你应该猜到了。

毕竟你进来这里之后,只见到了我。

吴姨娘拿出了全副身家,都没能换来见你一面的机会,我和王爷撒撒娇,他便让我来了。”

在打击苏雨澜这件事情上,吴薇没有放过任何机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半点没有留情面。

在她看来,苏雨澜受什么痛苦,都是应该的。

“苏大人让吴娇收了钱和嫁妆,把吴姨娘关了起来,说吴姨娘居然有那么多私房钱,可见这些年,一定是她贪了墨,一定要细细彻查。

吴姨娘哭得肝肠寸断,跪在院子里磕头,头都磕破了。

听苏府的下人说,门槛石上全都是血。

还真是母女情深呢,知道救不了你,搭上全部身家,只为了见你一面,也失败了。

苏雨澜,在这方面,我还是很羡慕你的,你有一个很好的母亲。

若说这世上还有谁为你奔走,也就是吴姨娘了吧,唉,可怜天下父母心。”

话说到这里,苏雨澜已经泪流满面。

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吴薇不知道传话的人为什么让她说吴氏的事,但是看苏雨澜痛苦,她非常高兴。

“她……怎么样了?”

吴薇:“关着呢,放心,吃喝不愁。”

苏雨澜突然拼命地摇头,

“不不,不可能,不会的,我根本就不是,不……她不会这样做的,她不会的……”

说着,呜呜呜的大声哭起来。

口中囫囵说着:“母亲……母亲……我错了……

苏绾宁,你为何要如此害我?为什么……”

吴薇对着丫鬟示意,丫鬟抓了一大把盐,用力按在她的腿上,苏雨澜顿时疼得大声叫喊起来。

那丫鬟收回了手,苏雨澜才能借着力道微微松一口气。

但是她已经没有力气再说话了。

吴薇往她走近了两步:

“苏雨澜,这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

你害别人的时候,可从来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出手。

善恶到头终有报,现在,是你遭报应了,明白吗?”

吴薇离开时,牢房里面传来苏雨澜的痛呼声。

走出监狱大门的时候,她抬头往上看了一眼,口中喃喃,“姐姐替你报仇了。”

苏雨澜被折磨了整整一夜,终于咽了气。

听说她咽气前,又哭又笑,口中叫着:

“母亲母亲……”

但是牢狱中没有人可怜她。

她承认了自己动手的事实,恒王妃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哪一个不无辜。

苏雨澜死了。

受了惨烈的酷刑和折磨,死状凄惨。

尸体停在义庄,苏府的人完全没有出面。

苏长荣为了对君恒表态,对外宣称没有这个女儿。

对此,京城议论纷纷,但是苏府依旧不为所动。

红叶作为苏雨澜唯一的身边人,去看了一眼。

当她看见苏雨澜的惨状,吓得大病了一场,等醒来,整个人疯疯癫癫,连一句完整话也说不清楚。

恒王府放了她出去,第二日就见她溺在西京湖中。

就在这两日里,恒王找到了线索,直指策王。

有一个管事姑姑被查出来,不过还没有问出什么,便直接服毒自尽。

君恒有证据证明,她和君策多有来往。

还有那青花蛇,是有人操控的,人也已经找到,顺藤摸瓜,一下翻出来许多证据。

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策王府。

君恒当即把证据呈到了皇帝案前。

对此事,皇帝十分愤怒,平时两个人如何斗,他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现在,已经半点不把皇家子嗣放在眼里,这就是踩着底线了。

皇帝当即命令大理寺彻查,三司会审,必定要这件事有一个结果。

三司会审一出动,大家就知道,皇帝是动真格的了。

这件事,事关重大,牵扯到两位王爷,一位王妃,还有一位未出世的皇长孙,还有忠勇侯府,大理寺半点都不敢怠慢。

即便是如此,也用了五日才出的结果。

结果表明,苏姨娘苏雨澜,确实是策王放在恒王府的探子。

平时也是由她和策王府联系,报告恒王府的一应事宜。

但是,杀害恒王妃和皇长孙,却是苏雨澜自己的主意。

因为,她刚入府时,王妃没有给她准备单独的院子,也没有见她,落了她的脸,而记恨恒王妃。

所以才利用了君策在恒王府的探子,实施了这一个计划,杀害了恒王妃。

但整件事情,策王并不知道。

虽然一切都是苏雨澜的主意,不是君策动的手,也不是君策下达的命令,但到底苏雨澜是他的人,他也要负连带责任。

除了处死一应相关之人,还有几个负责恒王府联系的护卫也全部处死。

君策亲自去了恒王府和忠勇侯府赔罪。

备了几车的好礼。

宫中也特地派了人前去,以表宽慰。

皇帝罚君策在府中闭门思过,三个月不许出门,不许上朝,不许见客。

对于君策来说,这是很严重的惩罚,算是变相的把他从朝政里暂时剔除了出去。

而苏雨澜,作为罪魁祸首,尸体被丢去了乱葬岗,被野狗分食。

恒王妃被侍妾害死的事,在京城掀起轩然大波,一时间,纳妾的人都少了一半。

各府上引以为戒,大彻查了一番。

明着说是查查有没有不轨之人,暗地里,却是明目张胆的剔除了各家探子。

几乎没有人发现,事情以一种诡异的姿势,脱离轨道,往另一个方向发展着。

到此,恒王府这件事,落下了帷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