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三国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网盘> 第112章 烽火不熄贾诩:我只想当个平平无奇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烽火不熄贾诩:我只想当个平平无奇的……(1 / 2)

原焕心跳有些快,他对贾诩这个名字是忌惮多余觊觎,像荀彧、郭嘉、甚至程昱那样心狠手辣到以人肉当军粮的谋士,他都能毫无顾忌的将人招致麾下,唯有贾诩贾文和,这个被称为三国第一毒士的谋士,他是真的不太敢下手。

汉末三国这一时期后世吸引不少人深入研究,曹魏人才济济,谋士武将如过江之鲫多的让人羡慕,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人有很多共同的特性,比如几百几千年都没变过的喜欢给人排名号,么四大美女十大武将,算只有两个人也得分出先后才行。

一千个人眼有一千个不同的看法,看法不一样会吵起来,各种引经据典为自己的观点做辩护,这些骂战往往比排名更加吸引人。

曹老板麾下那么多人才,自然逃不过被编排的命运,其中名望最盛的五位,后世被戏称为曹魏五大谋士,荀彧、荀攸、贾诩、程昱、郭嘉,能曹营众多谋士中脱颖而出,见他们的本事。

贾诩贾文和不光是曹魏五大谋士之一,还是三国第一的“毒士”,连程昱这等以人肉做军饷,让士兵吃人肉军粮的狠人都没能被安上那个名号,见贾文和的“毒”有多令人发指。

史上王允联合吕布诛杀董卓之后开始清算董卓麾下部将,李傕、郭汜等人群龙无首算逃亡凉州,如果他们回到凉州,中地区至少会获得喘息的机会,但是这时候贾诩出来,这家伙董卓麾下默默无闻,眼看局势乱却出来煽风点火。

他劝李傕、郭汜留下,说么长安城的官算凉州系的将领赶尽杀绝,他们跑回凉州也是死,不如破釜沉舟,以为董太师报仇的名义收拢士兵杀回长安。

如果能败仗,到时候再逃也不迟,如果侥幸胜仗,哦豁,那不得,天子掌握手中,董太师以前有多威风,他们将来有多威风。

李傕、郭汜成功被他鼓动,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狠下心来一大的,于是俩人迅速收拢旧部攻占长安,到长安城的时候已经聚几十万兵马,轻而易举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等人诛杀,连号称天下第一猛将的吕布吕奉先都不敌他们而败走,俩人以前董卓手下的时候没少受吕布的气,陡然间翻身农奴歌唱差高兴疯。

他们俩疯不紧,那几十万大军跟一起疯,烧杀抢掠肆无忌惮,长安城很快沦落到和洛阳城一样,天下彻底大乱,地方群雄四起,百姓死伤无数,人间尸横遍野。

贾诩鼓动郭汜、李傕反攻长安是为自保,毕竟王允杀名士蔡邕,而蔡邕只是被董卓征召,听到董卓身死的消息后感慨几句,当朝大儒因为这点事被杀掉,董卓余部会落得么下场想而知。

王允不死是他们死,为他自己能好好活,还是王允去死吧。

贾文和运筹帷幄算无遗策,不能猜不到以郭汜、李傕的性下长安后会作出么样的事,他还是那么做,李傕、郭汜中两三年的时间祸害几百万人,几百万人的性命他贾文和的眼中似乎只是毛毛雨,只他活,其他么都不重。

这人心性如此凉薄,谁敢和他抢三国第一毒士的称号?

原焕不敢随随拿几百万人的生死来开玩笑,如果他处贾诩的境地,他最能做的是一个人逃走,反天下已经乱,这儿又没有各种追踪系统,总能躲到别人找不到的地方藏起来。

好吧,他承认他更偏重于逃避,万一真的沦落到那种境地,他百分之三百会选择隐姓埋名度过残生。

贾诩是凉州本地人士,马腾和韩遂也是凉州人,这同乡和同门系有时候比亲兄弟都好使的年代,三个人老乡见老乡,不至于两眼泪汪汪,但是以贾文和的心机手段,让马腾和韩遂听他的安排难度并不大。

中原的诸侯对身边谋士尚且以礼相待,遇到主动来投的名士还光脚跑出去迎接,边郡读书人少,有名的读书人更少,身出名门还有本事的读书人更是凤毛麟角。

两个大老粗平时有么事儿都是互相商量办,商量不到一起干一架,谁赢听谁的,不过这法子也不是长久之计,遇到主动来投的名士肯定恨不得供起来。

天下四分五裂,接下来很能是地覆天翻,但是不管翻成么样,最后的赢家都只会出中原,而不是西凉这种偏远苦寒之地。

如果马腾和韩遂胸怀大志也算,是那俩人明显都不是能成大事的人,更没有能去中原分一杯羹。

原焕以为贾诩应该是随遇而安的人,用后世的某些文学来形容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灭他满门,是那种人狠不多的人设。【1】

是现看来,他的固有印象也能会出现错误。

他想来想去想很多遍,还是觉得贾诩是主动给他们示好,不然他实想不出马腾和韩遂为么猛不丁的找到卫觊。

西凉胡汉杂居,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千百年来各族混杂,民风极其彪悍,凉州大马,横行天下,西凉铁骑擅长骑马作战,他们生活环境恶劣,不管是马还是人,都比中原多一股子狠劲儿。

自古陇右铁骑横行天下,再加上潼之险,从来只有他们进犯中,鲜少能有兵马从中出来。

穷山恶水之处更容易出猛将,并州、凉州、幽州皆是如此,他们天天和胡人交道,边地缺少化,没等他们胡人汉化,自己先被胡化。

偏远边郡不通礼节,百姓每天想的最多的是怎么活下去,是下一顿吃么饭,除几个传承几百年的世家,很少有人愿意送孩子读书写字,比起读书,他们觉得多学几招拳脚功夫才是经。

也是因为如此,边郡的将士虽然勇猛无双,平时却不怎么受朝廷重视,有勇无谋乃是匹夫之勇,没有统帅前面带,他们再勇猛也很难翻出水花。

换句容易理解的,这些兵能,但是脑袋瓜都不怎么好使,一个二个都是一根筋,士兵是这样,带兵的将领大多也是这样。

边郡和胡人仗以直来直往闷头,但是中原这种需谋略来支撑的战事之上,再勇武的兵也能被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给坑死。

马腾和韩遂和其他人相比算是聪明的,但是绝对聪明不到愿意主动和河东世家联系的地步,以他们的行事风格,到河东卫氏劫掠一空的能性更大。

如果贾诩真的和他们示好,接下来怎么安排好好琢磨,态度太软压不住人,态度太硬他还怕那人逆反给他使绊子,真是让人头疼。

沮授有些不解的往荀彧那边凑凑,“如果我没有听错,那贾文和当初只是董卓身边的一个小官,董卓死后部将尽数被诛,凉州兵马被散编入其他军队,贾文和趁乱回到凉州,如此才到马腾和韩遂身边,既然只是这样,主公为何如此慎重?”

荀彧缓缓摇头,他也不知道为么,“待会儿回去查查那贾文和以前都做过么,那人董卓军中做事,应当和主公没有交集才是,看主公如今的模样,又不像没有见过他。”

“咳咳咳咳咳——”

原焕一口水没喝完呛到,放下杯子掩唇咳好一会儿,拿出帕子擦掉桌上的水渍,眸中略带些恼意,“我这儿坐,有么问题不能直接问,还费劲儿再去查?”

荀彧笑意盈盈看过去,“主公真的见过贾文和,还曾和他有过交锋?”

原焕缓一口气,坐稳之后面色如常,“不曾有过交锋,不过倒是的确见过面,你们莫忘,我当年洛阳时身居何职。”

袁基袁士纪,乃是九卿之一的太仆,太仆这个官吧,虽然是九卿之一,但是管的事却不那么文雅,和原主留给他的这具光风霁月的壳子一点儿也不沾边。

太仆,秦官,掌舆马。周穆王所置,盖大御众仆之长也。

这个官主管的是皇帝的舆马和马政,王莽改制时一度更名为太御,后来光武帝立国又官名改回来,

太仆是秦汉时主管皇帝车辆、马匹之官,后逐渐转为专管官府畜牧事务,车府主管皇帝乘坐的车辆,其余皆为主管马厩之官。

不过管车马只是其一,太仆更重的职掌是兼管官府的畜牧业,西汉时,武威、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西河七郡设牧师官,养马三十万匹,还有供祭祀用的大量牛羊,这些都归太仆所管。

到东汉时,这个官儿的职权小不少,但是也没小到哪儿去,东汉时太仆之下保留车府、未央以主管皇帝车马,其余诸厩和西北六郡的牧师官皆省去。以前归少府所管的□□刀甲织绶及诸杂工等诸多事宜都移归太仆,掌管车马和掌管兵器,哪个都是实权握的官儿。

董卓出身凉州,手下最精锐的兵是骑兵,他和凉州周边的各部落系好,时不时有好马从凉州送过来,吕布的赤兔宝马是这么来的。

军中管不过来的时候,那些马也会送到朝廷养马的地方寄养,贾诩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郎官,不知道么时候轮到他去官署汇报,一来二去,原主还真的见过那人几次。

原焕给荀彧和沮授解释,说说自己也愣,他大概想到贾诩为么愿意主动示好。

他是他,原主是原主,他们两个的性相差很大,原主是个温润如玉的真君子,差心软好骗写脸上,贾文和想求安稳,性子温吞的主公是他的心头好。

他真是被冻傻,怎么这点给忘。

&

nbsp;原焕想通之后反而松口气,贾诩不知理由的主动示好让他头皮发麻,现知道理由,心的大石头总算落地。

不过,那位算无遗策的天才谋士大概栽跟头,他和原主的性子完不一样,想来他手底下躲懒逃滑不容易。

至于被使绊子的问题,有郭奉孝,他不觉得贾文和次次都能取胜,实不行,他人送去兖州让他给曹老板帮忙,劳模曹老板手下办差,不信他能找机会躲懒。

西凉,姑臧城,大雪下的比中原还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