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华娱爷青结笔趣阁> 第121章 我诗版的蓉儿(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章 我诗版的蓉儿(2)(2 / 2)

李导一看时间差不多,演员也已经都已经准备好。他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雷厉风行的走到正在看剧本的老胡和思思那边说道:

“思思,我们来先试一下戏,你一会拿着包子的跑位,就按照刚才排练好的路线顺序来,知道了吗。”

思思已经记熟了路线,她点点头回应道:

“好的,我知道了导演。”

“好,各部门准备”

“射雕英雄传第五集第十一场”

场记打板完毕,思思就一身破破烂烂的乞丐装,头上还戴着个有补丁的小破帽,手里就拿着两个好在冒热气的小包子,朝着人群的方向一路小跑过来。

知道思思演黄蓉,小乞丐出场这一举动,顿时就让不远处的男游客们一阵骚动。

当然了,那些骚动的男生们,少不得回家要挨身边的女朋友和妻子一顿“毒打”!

至于说道正式拍摄之前,之所以要先试一试戏,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剧组需要磨合。这是一个听起来可能不起眼,但又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一个就是,除非是一个公司自己拍的剧,否则很多剧组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

在这些拼凑起来的剧组里,演员和导演,或者演员和幕后团队之间,绝大多数都不熟悉。或者说之前大家干脆就没有见过面。所以互相之间就更不可能有过多的了解。

因此正式开拍之前先试一下戏,就能让导演、演员以及拍摄团队之间,初步了解对方的拍摄习惯和基本能力。能做到更好的合作。

其次试戏是很局部的一件事,特别是女演员,感情本来就比较细腻,在初步入戏的过程中,会很快的把自己所拍摄的这段戏,尽快带入到整个故事情景。

就比如思思所试戏的小乞丐这一段,能结合剧情前后的关系。

备选表演方式

这个问题在上一篇文章中就提到过。试戏前,在设想好一种表演方式后,可以尝试一下这个人物用别的方式演绎可不可以,在表演上多给出几种可能性,从中选择最好的一个方式去试戏。

照顾搭档

如果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对手戏,一定要照顾自己的搭档,不要过于沉醉于自己的角色情绪中,最害怕的就是演员们各演各的,角色之间没有交流。

应变能力

如果搭档跳过了一段戏或者开始即兴表演,一定不要慌乱。

专注力

试戏时有两种情况是非常考验演员专注力,让演员尽快进入到情境中,抛开杂念,专注于自己的角色。

熟悉人物关系

除了自己饰演的角色,剧中其他角色也要了解。这样在试戏时,可以更快的掌握人物关系,进入剧情。

第一遍试戏果然发现不少问题。于是李导把思思喊到身边,给她讲戏:

“思思啊,拍黄蓉呢,你可以自己琢磨,不必受限于剧本。剧本中的台词、动作固然重要,但不可完全束缚于这些,不要去死记硬背。你平时表现出来的性格,可以适当的在表演的时候释放在里面。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对剧本内容稍加修改,选择更适合人物特点的语气和文字,使人物和台词、动作之间衔接的更自然,不会显得突兀。

这样的表演会在播出后,让观众们感受到你的用心,体现了你对这段戏、人物的理解,并加入了自己的见解。也展现了你二次创作的能力,会使你的表演更有特色,人物形象更丰富”

思思听的很认真,李导说的都是她存在的问题。于是妹纸皱着眉头想了想,表情认真的回应道:

“导演,我有点明白了。”

“让一下,让一下”

她的身后,是一个胖子和两个伙计打扮的龙套演员,举着木棍在追。

而这个包子铺老板,正是岳云朋来演的。

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个能追着黄蓉满街跑的大特角色,是龙套的“高光时刻”。自然是留给小胖子。

因为在钟云青记忆里,老胡版的射雕收视率还不错,以后岳云朋去学相声了,有这样一个醒木大龙套打底,至少也能在观众面前混个脸熟。

老胡直接挡在她面前,一手护着她,一手挡住几个人上前:

“这包子多少钱,我替她给了。”

“呀呵,有人付钱是吧,早说呀,害得我们追了半条街!”

岳云朋看着老胡傻愣愣的样子,眼珠子一转:

“三十文!”

“什么,一个包子卖三十文!”其他群演也都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不过看岳云朋不在意的表情,显然有恃无恐。

“既然这么贵,那就还给你好了!”说完,思思就把包子砸到他身上。

“哎呀我可是还你了,是你自己没有接到!”

“嘿!耍无赖是吧!今天不教训教训你,以后这包子铺,我也别在这条街上开了!”

随后,又是一番你追我赶的情节。

拍电视剧毕竟不是拍电影,不需要太过苛刻的条件。基本上演员表现过得去就行。毕竟电视剧几十集一千多分钟的播放量,不可能按照电影那九十分钟来拍。

首先一个就是制作经费不允许,另一个就是赶拍摄进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