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科幻惊悚>崇祯大明天下无敌> 第三百六十二章偏只到,凉秋半破(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六十二章偏只到,凉秋半破(十)(1 / 2)

辽河对岸的李过,通过望远镜观察着自己的战绩。

用火枪,一枪只能杀伤一人,用火炮,运气好能够干掉十几个,可用上了这种新式的火箭。

按钮一按,死伤就是一大片。

比庄稼地里的老农割麦子都方便。

“这玩意多造几个,好用。”

李过一脸欣喜的回头对着刘汉说道,不过当看到刘汉为难的样子,就立刻换了一个说法“要是难办就算了,知道有这样的火箭,以后能够用上的话,也好申报。”

“实验可以,想要量产,就得军部批文才行,我可不敢做主。”

刘汉想了想接着又道“不过我走的时候,可以给你们留下两个,不能再多了。“

人情往来他不是不懂,只是之前遇到的人,他都不需要。

而李过开口了,就不得不多做考虑。

他一生的贵人,无论如何都要满足一点要求才行。

“两个足够了。”

眼见着天黑,被晾在一边的刘体仁热情的招呼着刘汉他们。

此刻刘体仁才深刻的体会到,道院出来的人,为何都会被人供着了,有这样的实力,谁见到都很欢喜。

不但能够制造出来打仗犀利的火器,还能够创造出有价值的物品。

谁见了都很稀罕。

一种新式的火器,就足以改变战局。

更何况现在大明已经有了三种,可以适合于任何的复杂地形。

在大明日益壮大的时候。

皇太极也在愁啊。

治下的子民没有大明的多,财富也没有大明的富足,就连工匠都紧缺的很。

曾经被掠夺过来的那些工匠已经渐渐的老了。

没有一套有效的传承,更没有把这些工匠当人看,连子孙都已经断绝了,于是就发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就是想要做工的时候,已经找不出来多少手艺人了。

心中有苦自己尝。

为了补充更多的箭矢和物资,皇太极已经下达了好几次政令,可在缺少工匠的情况下,就是这些人不眠不休的干活,又能打造出多少物资?

“去把那些大明来的大臣们都找过来,一个个的不是都在说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吗?让他们去造箭,去打造硬弓。”

皇太极急了,要是箭矢补充不到位,他手中又没有火枪,那什么和大明对抗?

事实证明,远程也只有远程可以压制,盾牌可以暂时的防备住火枪,依托城墙自身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他不是不怕大明的火炮,好在有一条辽河,想要把火炮搬运过来,一时半会还真就不是能够轻易办到的事情。

“也不知道硕讬现在如何了。”

如今他所有的希望,可就在硕讬的身上,只要能够拿回火枪的锻造方法,就一定不会在输给大明。

他不知道的是,哪有这么简单。

整个满人除了会说几句满语,一点的文明基础都没有,就是给了图纸,他们这些骑马打仗很不错的人,能够看得懂?

皇太极在御书房的羊皮地图上仔细的看着。

一直往北方行进,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雪地,他们的先祖,也试过穿越雪地,看看能够到达哪里。

可每个人都失败了。

进去之后,出来的人都说哪里荒凉的,除了雪,就是寒冷。

根本就生存不了人。

想了许久,还是打算去代善家里看看。

马兰峪战败之后。

代善就没有再出过盛京,同行的贝勒们也都乖乖的待在了家中,每天不是在睡觉,就是在吃饭。

仿佛再也找不到更加有趣的事情去做了一般。

曾经高喊着,要让蒙古人怎么给他做奴才,还要一口气打进大明,占据那一块大好的花花世界。

然而一切的美梦。

在刚刚开始做的时候,就被一阵火枪声,敲得细碎。

代善喝着闷酒,他的兄弟莽古尔泰已经阵亡了,同时一起死去的还有好几个贝勒。

(本章未完,请翻页)

死的很憋屈,也很让人无语。

可越是这样,他都对大明的火器越是向往。

此时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硕讬,已经离开盛京很久了,没有一点消息传来,让他都觉得自己又没了一个儿子。

雪中的景色壮丽无比,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只能看见一片银色,好象整个世界都是用银子来装饰而成的。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雪地上,两个留下脚印的人,根本就无心去看周围的风景。

前面一人身上的皮衣,早就因为磨损,快要不成样子了,只用了一条不知名的动物的尾巴,拴在腰上。

只有背上的弓箭保养的很好。

臃肿的身体,仿佛一块脏兮兮的雪球,在雪地上滚动。

后面一人的穿着,就正常了很多。

背上依然背着弓,腰间好友一柄弯刀,弯刀在刀鞘中,看不出有多锋利,不过刀柄上面留下的血迹。

让每一个看到这柄刀的人都明白,这柄刀一定杀过很多动物。

“希福,看到前面那个山头了吗?咱们快要回到祖地了。”

“看到了,硕讬贝勒。”

名叫希福的汉子,抬头看了看远处,翻过了这座山,就到是曾经大明的镇北关。

“咱们出来已经快两年时间了,回去我得好好的给你请功,要不是你,我可能早就死在了雪地里。”

硕讬在代善的眼中,可是一点都不稀罕。

为此经常和代善吵架,而出来的这一段时间虽然很长,却是他一生之中,为数不多自由的时刻。

若不是他身上还带着一些他们满人需要的东西,很可能就去了北方的国家,不会再回来了。

每当想起,一起出行的勇士就有五十人之多。

来回走了一趟,就只活下来了他们两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