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耽美女频>帝师老婆> 139|第一百三十九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9|第一百三十九章(2 / 2)

“我和你拼了!”

两个孩子,自然不是鞑靼对手。

百夫长冷笑,弯刀接连斩落。

两个孩子没有放手。

即使被弯刀砍中,口中涌出鲜血,四条手臂仍牢牢箍住,似钢钳一般。拼出最后力气,将鞑靼拖出墙外,坠落城下。

“不要!”

杨瓒猛的扑向前,探出手,却什么都没能抓住。

眼眶酸涩,却流不出半滴眼泪。

一阵咳嗽,满目尽被染红。

城头上,战斗仍在继续,边军和百姓,一个接一个倒下,鞑靼却是越来越多。

终于,南城门只剩五个明军。身负重伤,仍拼着最后力量,将杨瓒护在身后。

鞑靼逐渐逼近,表情狰狞,双眼-赤-红,似盯着猎物的-恶-狼。

要死了吗?

正对刀锋,杨瓒表情平静。

回想一下,人活几十年,如他一般,能经历两世,实是赚到。

只不过,没能完成计划,打造出一个大明盛世,实以为恨。没能见到朱厚照成为一代明君,碾压草原,熊到欧洲,没能目睹明军扬帆海上,开拓海疆,更是遗憾。

甚者,未能见顾卿最后一面……

闭上双眼,杨瓒牵起嘴角。

明知无路,终是不甘。

天空中,彤云密布。

边塞之地,寒风骤起,飞雪迎面,似在为逝去的忠魂悲哭,为将受铁蹄-蹂-躏-的边民哀悼。

朔风声中,一阵号角声乍然响起,穿透层云,撕开灰雾。

刀停中途,鞑靼表情微变。以为必死的明军,双眼骤然发亮。

号角声越来越近,继而是熟悉的战鼓。

咚!咚!咚!

一下接着一下,一阵紧似一阵,传遍茫茫雪原,震动众人耳鼓。

奔雷声中,战马碾压而过。

雪亮的刀锋,反射重重雪光。

红色袢袄,如林长矛。

步卒敲击盾牌,列阵出现,刹那之间,仿佛幻象一般。

“援军!”

“是援军!”

守军开始嘶吼,鞑靼骤然胆寒。

鼓声骤急,张铭拉住缰绳,高举长刀,猛然挥落。

五百骑兵当先,一千步卒在后,弓兵拉满长弦,嗡鸣声震碎雪幕。

“进攻!”

号令下,轰隆隆的蹄声压过雪原。

“杀!”

滚滚洪流,携不挡之势,冲破鞑靼营盘。

战场天平开始倾斜。

预期即将到来的胜利,别部额勒正洋洋得意。未料想,朝廷的援军竟在这时赶到!

比拼战斗力,现下的明军骑兵,绝不是鞑靼对手。然后者已鏖战整日,又半数下马,集中全力攻城,遇明军冲锋,完全措手不及,根本来不及反应。

杀声震天。

战马-撞-击,长刀扫过,鞑靼毫无还手之力,瞬间死伤百余。

“再冲!”

张铭调转马头,甩掉长刀血迹,趁鞑靼陷入混乱,不及重整队形,第二次冲阵。

这一冲,竟将别部额勒同护卫冲散!

见首领被困,鞑靼顾不得生死,悍然挥刀,同明军互砍。

援军的死伤开始加重。

战况最激烈时,应城伯率领的援军及时赶到。

举起千里镜,看到冲锋的张铭,孙钺未做迟疑,当即下令,步卒殿后,骑兵冲锋。

“随我来!”

孙钺擅使-长--枪,一身银甲,当先冲到阵前,抡起铁造-枪-身,当即横扫一片。

“杀!”

两支骑兵,先后冲入鞑靼阵营,左冲右突,互为支应,很快将两千人切割开来。

鼓声突起变化,骑兵减慢速度,步卒举起立盾,组成战阵。

长矛斜挑,腰刀出鞘,一声声敲击在盾面,迅速张开大网,填补缺口,以优势兵力将鞑靼包围,截断后路。

“增援城头!”

几次冲杀,长刀卷刃。

随手抓起一把腰刀,张铭率骑兵和部分弓兵,直冲城下。

“西门!”

谢丕所在,最为危急。

攻城锤破开碎冰,凿开城门,碾过役夫尸身。如非援军赶到,杀得鞑靼人仰马翻,此刻,鞑靼定已涌入城内,大开杀戒。

“杀!”

推动攻城锤的骑兵,多来不及上马,当场被弓箭射杀。

张铭一马当先,指挥步卒冲进城内,迅速登上城墙。

此时此刻,鞑靼大营一片混乱,新入步兵战阵,别部额勒亦被包围,难以脱身。城墙上的鞑靼进退不能,同先时明军交换角色,转瞬陷入绝境。

“杀!”

步卒冲上城墙,挥刀劈砍。

鞑靼惊魂难定,很快被杀得大败。

见到同袍和百姓尸身,明军悲愤难抑,下手毫不留情。刀劈矛刺,直将鞑靼逼至跳墙,誓不留半个活口。

危机解除,杨瓒忽然没了力气,靠着石墙,滑倒在地。

阽危之域,生死一线,转瞬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大起大落,心情实难表述。

“佥宪?”

“我无事。”

放下宝剑,后脑抵住石壁,伤口一阵疼似一阵,杨瓒却甘之如饴。

疼,代表活着。

活着……

想起战时,不顾掌心血污,用力捂住双眼。

咸涩的泪水,终于滑落眼角,浸湿脸颊。

镇虏营战局逆转,别部额勒陷入苦战。

草原上,顾卿率领百余骑兵,顶风冒雪,终寻到别部扎营处。

夜-幕-将-临,大风夹着碎雪,冷入骨髓。冰碴打在脸上,似利刃擦过。

枯黄的草茎,俱被厚雪深埋。牛羊想要吃草,只能顶着寒风,刨开雪层。每遇寒冬,部落牛羊都会大批死去,牧民想要活命,只能随部落首领到明境劫掠。

别部额勒有黄金家族血脉,领七千牧民,是草原上数一数二的大部落。平日里,都是分成百十人的小部,赶着牛羊,各自寻找草场。

每逢节日或出战,才会聚集到一处,扎下帐篷,立起营盘。

此次,别部额勒领数千人叩边,部落里多是老弱妇孺,仅有五十人负责守卫。

为防他部寻仇,众人离开熟悉的牧场,将营地选在汤河下游,靠近明朝边境,距石城匣不到百里。

一边劫掠明朝,一边靠明朝边镇作为保护,简直是莫大讽刺。

入夜后,篝火熄灭,牛羊归圈。守卫巡视过营地,确定没有危险,也打着哈欠,陆续返回帐篷。

午-夜之后,风雪更冷。

寅时初,牧民皆陷入沉睡。营地四周,除北风呼啸,仅有草原深处传来的狼嚎。

风雪中,百匹战马靠近营地。

马上骑士皆手持弓箭,背负双刀,口中衔枚,无声无息,似融入-夜-幕。

战马四蹄裹着粗布,笼头被系紧,借风声掩护,自始至终,没有惊醒牧民。

“点火!”

顾卿一声令下,骑士挥鞭,战马撒开四蹄,冲进河畔大营。

冲锋过程中,骑士放开缰绳,仅以双腿夹紧马腹,点燃箭头油布,拉开弓弦,瞄准紧挨在一起的帐篷。

嗖嗖几声,先后五座帐篷被点燃。

火光照亮,羊圈起了-骚-动。

有牧民被火光和叫声惊醒,匆忙起身查看。

刚刚掀起帐帘,就见两只-火-箭-迎面飞来。

“敌-袭!”

牧民大骇,当即大叫。

夜-黑-风-高,借助火光,视线依旧模糊。只能勉强认出轮廓,压根分辨不出,在营中奔驰放火之人,究竟来自哪个部落。

在牧民的认知中,敢深入草原,趁夜偷袭,必定是别部的仇家。根本不会想到,来的竟是明军!

按计划,骑士只管放火烧帐,杀死牛羊。牧民如不抵抗,少有见血。遇上持刀的守卫,却不会客气,长刀横过,人头当场飞落。

“救火啊!”

火光冲天,很快连成一片。

牧民接连被惊醒,见到营地惨状,不由得大声喊叫。

来不及破冰取水,只能挥锹铲雪,意图压灭火苗。

百座帐篷,多数已经起火。牛羊多数被困在火中,仓皇惊叫。几头公养试图跃过栅栏,却被火光吞噬,空气中,飘散一股焦糊的味道。

火势越来越大,完全控制不住。牧民只能舍弃帐篷,先救牛羊。

见明军并不杀人,多数牧民都在拼命救火,仅少数强悍妇人和不及车轮高的孩子,拿起弯刀弓箭,试图拦截骑兵去路。

“走!”

挥鞭扫开拦路之人,顾卿打一声呼哨。

百名骑兵立即聚集,如利矢般冲开牧民,驰入茫茫夜色之中。

漫天黑云,风助火势,烈焰狂燃。

别部营地,浓烟滚滚,彻底陷入一片火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