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玄幻奇幻>我只想安静地当个昏君> 第018章 帝幸诸王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18章 帝幸诸王图(2 / 2)

朱允炆循循善诱,看向其他藩王们。

而剩下的几个王爷,像是周王,谷王,岷王齐王等有罪责的,已经被朱棣送到宗人府去了,故而不在这里,其他诸王,如肃王,辽王这类,见状也只得投诚。

辽王母亲韩妃,乃是高丽进献给朱元璋的,他觉得很是憋屈,这他娘的这顿饭是鸿门宴啊!

更可恨的是,朱允炆这个天子比项羽还过分,居然让自己等人付饭钱!

老子自己吃饭给钱,我还得再倒贴一大笔钱!?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但是如今这个形势,他不捐也不行……

他所在的辽东,当年有北元军阀纳哈出三十万大军,其实很富庶,物产丰饶,虽然这个时代的东北不如后世那般暖和,有很多冻土,可是金银财货依旧不少,一个是山货,那边的深山老林有各种山货,野兽,人参,鹿茸等,又因为那边盛产铁矿和金矿,银矿,所以能捞钱的手段其实不少。

唐末之时,契丹得辽东盐铁之利,尤其是辽东铁矿之利,逐渐成为了东北一个强大割据政权,最后甚至有入主中原之势,由此可见都东北之富。

朱元璋为了削弱辽王势力,将宁王也分封到了东北,让他们互相挟制。

辽王朱植想了想,咬牙捐出了自己手中五成的现银,将近三十万两银子,还有十万贯大明宝钞。

“宁王殿下呢?”

朱允炆一眼就看向在那边老神在在琢磨事情的宁王朱权。

他其实才是如今大明第一军阀。

如果要封大将军王,应该封他才对。

宁王朱权比较成熟,他站起身来,深吸一口气,拱手说道:“陛下,臣只能捐出白银十万两,宝钞十万贯,本王手下虽然有带甲之士八万,兵车六千,但这十余万军民吃喝拉撒,每月耗费巨大,本王也一向靠朝廷赋税粮饷支撑才能稳固辽东……而且好教陛下得知,辽东之地,较为复杂,那朝鲜狼子野心,女真蛮横侵袭,北元蒙古余孽又多次犯边,本王不能捐献太多金银,否则边防自溃。”

对此,朱允炆表示理解。

朱允炆道:“朕知晓了,宁王殿下放心,等大明皇家货殖府修建起来,朕会准许九边诸藩王一道经营,将货殖府经营到,”

而肃王朱楧比较悲催,他就藩之后,王府最开始在平凉府,但是王府修建的不行缺水,生存艰难,洪武三十年移镇甘州,到现在王府还没修建好,他这次来拜谒,也希望朱允炆能够允许他移镇兰州。

如今的甘州,水土缺失的厉害。

大明才收复甘肃时,整个甘肃只有三万多户民众,其中很大部分还是投诚的蒙古人,后来太祖朱元璋疯狂从内地移民,从陕西,山西迁徙了十余万户填补甘肃,总算是恢复了一些人气。

他表示,自己没有多少金银捐献,因为金银都贴在修建王府中了,但是朝廷有任何需要,他肃王朱楧绝对赞成。

而庆王朱栴也比较惨,他洪武二十六年便就藩宁夏,但是朝廷当时没有充足的饷银,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内库也没有银子,于是就叫他带兵驻扎在庆阳古城,因地就食,以延安、绥、宁租赋供养。

这几个地方,本来就是苦哈哈,在前世那个时空,很久很久之后的新世纪,都有许多穷困县城,脱贫致富是老大难问题,吃不饱穿不暖,更别提现在了,庆王朱栴贵为朱明皇族,过得也是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北方的蒙古部落,有事没事儿还会来宁夏打打秋风,让庆王苦不堪言。

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朱元璋命令他主理庆阳、宁夏、延安、绥德诸卫军务,对抗蒙古。

他屡次建功,到了洪武三十年,才终于有钱,获得朱元璋内库拨款,修建府邸……

天见可怜,同样是王爷,蜀王朱椿的府邸十分豪华,号称小紫禁城,而庆王就藩数年,连个王府都没有……

到如今,府邸还没修好呢,哪有银子捐给朝廷?

因此他和肃王朱楧一样,只能表忠心,打鸡血。

朱允炆对这两个守国门的王爷倒是十分重视,他认真说道:“肃王,庆王,你们二位常年驻守边疆,朕绝不会忘了你等的功劳,你们放心,我大明皇家学院,日后自有你等的用武之地。”

“如今西边的察合台汗国如何了?听说那边的蒙古部落又涌现出几个强大汗王,最西边的瘸狼帖木儿,已经一统西方许多汗国了?”

朱允炆想起了瘸子帖木儿。

他在西方历史里,可是号称瘸子大帝,在前世时空,和永乐大帝朱棣同时崛起于东方,本来必有一战,结果他在东征途中死去,庞大的帖木儿帝国也分崩离析。

他的帖木儿帝国,疆域广阔,将伊儿汗国,金帐汗国,西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还有奥斯曼苏丹国大部分都占领了,屡次打的奥斯曼苏丹国大败,疆域横跨中亚西亚。

如此一代雄主,不容小觑。

肃王朱楧也不敢隐瞒,忙将帖木儿那边的事情讲了讲,如今的帖木儿正忙于国内平叛,他虽然疆域广阔,但是国内起义此起彼伏,他是倚靠强大的骑兵武力控制着疆域,但因为领土是许多个汗国组成,彼此之间各种各样的权力倾轧很厉害,暂时无暇东顾。

而东察合台汗国,现如今名存实亡。

许多军阀混战,大量的蒙古人,西域人内附。

朱楧建议,大明可以积极西扩,收复大唐安西都护府!

如今,大明重建货殖府,就是效仿大唐的安西军货殖府,收复西域之后,皇家货殖府实至名归!

朱允炆凝重地点点头,摆手示意他坐下。

和朱棣对视一眼,朱允炆道:“四叔,你听见了吧,西域出雄主也,咱的大明皇家学院,得好生操练,日后练出学将种,为我大明开疆扩土!”

燕王朱棣深吸口气,点了点头,狭长眸子眯起。

西方雄主?

他心中燃起熊熊热血,忍不住想要和这位瘸子帖木儿碰一碰。

也不知他和北平关外的那些北元精锐怯薛军哪个强……

大明初期的王爷们,其实带兵打仗都有几把刷子。

但是因为燕王朱棣太耀眼,其他王爷被忽略了。

实际上,肃王,庆王,宁王,还有辽王,这几个王爷都曾经有十分光辉的战绩,他们常年带兵在一线作战,十分了解九边情况,对于大明皇家货殖府也是举双手赞成,因为边关卫所十分清苦,如今这个时代,北方卫所的粮食常年供应不上,卫所士卒逃跑屡有发生,有时候要饿着肚子和打秋风的蒙古骑兵交战。

他们深刻的知道,朱允炆所说的:“我大明国库穷啊……”这句话的含义,要不是因为穷,他俩也不至于到如今连个王府都没混上。

“诸位王爷,你们也听到了。”

“居安思危啊……”

“我大明只有不断开拓进取,才能重复汉唐之风,皇爷爷重建汉统,我等理应承顺其遗风,如今安西未复,安南孤悬,青湟遗落,吐蕃难控,货殖府组建,迫在眉睫。”

“此货殖府,既能养军,也可养汝等皇族。”

“我大明边关卫所,紧缺棉甲,棉鞋,手套,头盔……这些物品,朕会授权给你等藩王建立工坊建造,朝廷一并拨款购买,算是你等的福利。”

“除了军用的衣裳,军粮,简单的军械,朕也准备诸部放开,尤其是军粮,货殖府组建好后,可以从一些大粮商手中购买,你等藩王也可以就地建造粮坊,加工军粮,货殖府采购。”

“除了军用,也可民用,做的好了,你们可以卖给各地百姓,利用货殖府的商队,商船,卖去大明各处,有朝廷的文书,放之四海皆准,还不需要缴纳太多赋税。”

“朕之言语,句句真心,诸位王爷,还有何疑问?”

朱允炆问道。

能够坐在这里的,都不是傻子,而且此事的大明藩王,世子,还不是后世崇祯年代时,不管不顾百姓死活的福王那种,初代藩王大多都经历过战火,还在凤阳体察过民情,甚至很多初代藩王日子过的还艰苦无比,如某两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庆王,肃王……

朱允炆所说的,句句锲和他们内心所盼。

“我等愿意,没有疑义!”

庆王和肃王带头欢呼。

蜀王,楚王,兴献王等人得了利益,也带头高喊,而宁王,辽王等人,也没得选择,于是这场轰轰烈烈的大明诸王定策宴,便将日后大明蓬勃发展,成为庞大帝国的基础国策定下。

这顿饭吃饭不是意义,重点是利益分配。

朱允炆告诫诸王,等大明皇家学院建立后,诸王的世子,嫡子,庶出子,都要来大明皇家学院学习,而且年满十六岁,都要去边关卫所当兵三年,若是立下战功,可以在边关实封。

日后大明,不仅要攻略安西,还要攻略安南,至于朝鲜这个太祖皇帝定下的不征之国……

“咳咳,那个,辽王,宁王,皇爷爷定下的不征之国,又不是朕定下的不征之国,其实,你们完全可以看着办……”

朱允炆隐晦的暗示。

宁王和辽王对视一眼,心领神会。

在前世那个时空,趁着元朝战乱,朝鲜偷偷搞入侵,屡次入侵元朝疆域,袭击铁岭卫,后来把疆域扩展到了鸭绿江这边。

其实,朝鲜国曾经是元朝辽阳行省的一部分,它的疆域本来没有到鸭绿江边。

因为元朝辽阳行省的实际控制人,北元军阀纳哈出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长一段时间,鸭绿江那边的疆域,被朝鲜窃取。

大明在洪武二十年收服大元辽阳行省时,朝鲜已经和大明隔着鸭绿江对望,而且还在铁岭卫时有冲突。

如今,这种小摩擦还是没消停。

“今日我等定下诸多大策,为大明开创未来,应当合影留念啊!”

朱允炆也十分高兴,举起茶杯一饮而尽,让蒋献唤来宫廷画师。

这个时代哪有什么合影留念一说,其实是作画,就让诸王先不要走,吩咐皇宫画师前来,将诸王的模样,以“速写”的形式画下来。

身边,早就安排好的宫廷画师,忙冲上前来,摆出一副巨大无比的卷轴,拿出炭笔,唰唰唰开始画起了草图,他用的是速写方式,这种速写,对于大明的宫廷御用画师来说本就不难,他只需要用炭笔画个草样,回去再进行完善。

朱允炆站在主桌,一脸正气,指点江山的形象,瞬间跃于纸上。

而诸王都在桌上,举手恭敬,张嘴符合。

燕王殿下,嚣张跋扈,站在一边,满面不爽……

这是他的真事面貌。

朱允炆看的连连点头:“嗯,不错不错,既体现了朕指点江山,弹指间定下大明国策的威武霸气,又体现出燕王四叔为国为民的忧虑,还有诸王对朕和四叔感恩戴德,一片和谐的景象。”

“旁边要加上字!”

“洪武三十一年,那是一个夏天,有一位天子,在大明的皇宫前,画了一个圈……”

“我大明走向富强之路,自此始也。”

朱允炆认真说道。

“好生画,画完了给朕挂在文渊阁,让诸臣时刻感念朕和诸王为大明定下国策之时。”

“此画,就叫帝幸诸王图吧!”

就在这时,内侍王中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在朱允炆耳边附耳言语。

朱允炆脸色不变,但是变得沉痛起来,他哀叹一声,带着燕王朱棣走到了蜀王朱椿身边,握着他的手,悲痛地说道:“蜀王,是朕的过错……”

“朕没有想到代王竟然这般猖狂,刚刚宗人府传来消息,代王他从宗人府逃出去了,诸太监和护卫找遍了宗人府都没找到他。”

“看不出来,代王一把年纪,身手竟然如此矫健,可怜他世子还小,代地可怎么办啊,哎。”

朱允炆瞥了一眼朱棣。

心知肚明的朱棣,还是忍不住问道:“陛下,代王真的是逃跑失踪了?”

蜀王朱椿也心中揪着,疑惑重重地问道:“是啊陛下,他罪不至死啊,为何要逃跑呢?我刚为他求了情,他怎么会,哎……”

“真的!”

朱允炆有些愠怒,皱眉撇嘴道:“四叔你怎么能这般瞧着我,朕从不骗人的!”

“你问王中,朕的人品,宫中有口皆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