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高管的古代小厮生活> 第121章 第 121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1章 第 121 章(1 / 2)

永康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万寿节

今天本该是喜庆热闹的日子,就和往常一样热闹,众多皇子公主,文武百官都会齐聚宫内为永康帝祝寿。

但这一切都终止于一场地龙翻身。

正午时分,京城周边发生地龙翻身,等震动结束,京城有众多旧房倒塌,便是宫内也有大殿倒塌。

所幸震感不算太强烈,百姓们有时间跑出房屋,只有一部分人因为来不及跑被柱子或者家具压住,需要等人救助,但并无性命之忧。

而这些人中便有倒霉的二皇子。

地龙翻身发生时,二皇子正在吏部的案牍房查看公文,等震感传来,放置公文的木架瞬间倒下,正好砸中二皇子的左腿,二皇子根本就没来得及跑。

与他一同被压在下面的还有负责案牍房的小吏。

幸亏六部的房屋都曾修缮过,虽震动得厉害,但房屋并无倒塌,等震动结束,吏部众人立刻进去查看,便看到被木架砸晕的二皇子。

护卫连忙合力抬起木架,背着二皇子就往皇宫跑。

其他人看到二皇子左腿的血迹,心里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情况看上去并不是太乐观啊。

此时,远在城外庄子的霍谨博,等地震结束,他便扶着成晗菱站起身,扭头看看众人,见无一人出事,彻底松了口气。

方才地震时,马被惊动,若非护卫反应快牵制住马,难保不会发生马踏事件。

虽有意外发生,但好在结果是好的。

也不知地震是不是彻底结束,霍谨博决定在庄子待半个时辰再回京。

成晗菱后怕道:“怎么会发生地龙翻身?”

这中事她只在书中见到,从未亲身经历,据说每一次地龙翻身,都会死很多人,这是上天给人间降下的灾难,以惩戒人类犯下的罪孽。

韩迎蝶道:“地龙翻身从来都是突如其来,我们今日也算是福大命大了。”

霍谨博扶着成晗菱道:“我们先进庄子坐会儿,过一会再回京。”

说罢,几人便走进庄子。

这会儿也没什么茶喝,方才的地龙翻身将所有东西都震到了地上,如今地上已是一片狼藉。

刚发生地震,几人都不敢贸然进屋,就在院外坐了一会儿,几人都有些心绪不宁,竟是忽略了周围的寒冷。

等霍谨博回神,才发现成晗菱的手冰凉,连忙握住她的手,道:“冷不冷?”

成晗菱摇头,她在忧心成国公府的情况。

“看样子地龙翻身应该是结束了,我们回京。”

看出成晗菱的心不在焉,霍谨博开口道。

等他们回到京城,已经是一个多时辰后,此时距离地龙翻身已经过去两个时辰。

朝廷已经派出官吏衙役救助周边的百姓,同时安顿房子倒塌无处可住的百姓,如今正值寒冬,若是不好好处理,可能会出现冻死人的情况。

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朝廷上下都开始忙起来。

霍谨博将成晗菱送回国公府后,便直奔皇宫,他一进宫便得知二皇子被砸伤,至今还昏迷不醒的消息。

二皇子暂且被安置在贤妃的永宁宫偏殿,永康帝及其他几位皇子都在那里。

霍谨博自然也得赶过去。

等霍谨博赶到,发现气氛很明显不对劲,贤妃和二皇子妃已经哭成泪人,永康帝目光凝重,四皇子正在大发雷霆,“废物,通通都是废物,连二哥的腿都治不好,要你们何用!”

听到这话,霍谨博便知道哪怕多了他这个异数,二皇子的腿依旧是废了。

霍谨博走进去,轻声给永康帝见礼。

永康帝先是将他上下打量一遍,见他无事才道:“你去哪里了?”

“儿臣本想带郡主去庄子上看梅林,结果刚到庄子便发生了意外。”

永康帝颔首:“无事就好。”

霍谨博看向昏迷的二皇子,担忧道:“二哥这是?”

永康帝叹口气,道:“性命无忧,只是他的左腿伤得太重,哪怕太医尽力医治,恐怕也得落下腿疾。”

腿疾,只是文明的说法,直白点就是会变成瘸子。

那么重的木架直愣愣地砸下来,能把二皇子砸得硬生生疼晕过去,便可知这有多重。

霍谨博面露愕然,顿时止住了话头。

殿内无人说话,只有贤妃和二皇子妃的哭泣声,这殿内最伤心的便是两人了,这两人的未来都在二皇子身上,本来前途一片光明,一场天灾,打破了她们所有的美好幻想。

半个时辰后,二皇子才幽幽醒转,一醒过来便看到面前已经哭成泪人的贤妃和二皇子妃,几乎第一时间他就意识到不对劲。

但他还是率先给永康帝见礼。

永康帝温声道:“醒来就好。”

二皇子这才出声问道:“儿臣这是怎么了?”

还不等永康帝安慰他,四皇子便道:“二哥,他们都说你的腿治不好了,我不相信,定是这些人医术太差,我一定能找到神医治好你。”

永康帝怒吼:“闭嘴!”

混账东西,真是光长个儿不长脑子,一点也不会说话。

腿治不好了!

二皇子整个人僵住了。

永康帝安慰道:“老二别担心,一切还没下定论,你先好好养伤,别想太多。”

二皇子机械回应道:“儿臣听父皇的。”

他现在有些魂不守舍,脑子乱乱的。

谁都知道二皇子现在需要安静,永康帝道:“都散了吧,让老二好好休息。”

说罢,霍谨博等几位皇子就陪永康帝离开了。

只剩下贤妃,四皇子以及二皇子妃。

贤妃握着二皇子的手,道:“皇儿,母妃一定治好你,决不让那些幸灾乐祸的人得逞。”

四皇子在一旁重重点头:“二哥,我一定替你找到神医。”

二皇子心里骤然升起一股烦躁,道:“母妃,四弟,你们先回去吧。”

贤妃听言不乐意,她还想留下照顾二皇子呢。

二皇子妃接话道:“母妃,儿媳会照顾好王爷,您到现在还没用膳呢,王爷定不希望您不顾念自己的身子。”

贤妃这才作罢,和四皇子一同离开。

等其他人都离开,二皇子妃坐在二皇子身边,替他擦拭额头上的汗。

二皇子低声道:“幼芷,我的腿是不是真的没治了?”

二皇子妃手下一顿,勉强笑道:“有的治,怎么会没得治,王爷好好配合太医,定能治好。”

二皇子目光瞬间变得黯淡。

两人夫妻多年,他岂能看不出二皇子妃的言不由衷。

二皇子闭上眼睛,垂在身体两侧的双拳握紧,眼角隐隐变得湿润。

从懂事起便开始争那个位置,他不是接受不了失败,他也知道自己性子并不得永康帝喜欢,可他接受不了这么荒唐的失败。

一场地龙翻身,断送了他的未来。

他不甘心啊!

二皇子妃心疼地握住他的拳头,默默地陪着他。

昨日发生地龙翻身,再加上二皇子受伤,永康帝已经无心举行万寿宴,直接宣布万寿宴取消,让朝廷众官员好好安排百姓的救护工作。

万寿宴虽然取消了,但二皇子可能落下腿疾的消息,还是传遍朝野内外。

仅仅一日功夫,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忧,也有人觉得可惜。

二皇子的贤名毋庸置疑,这是位品性和能力都极佳的皇子,朝中认同他的人不在少数,哪怕没有公开站队,心里偏向二皇子的人也不少。

可这一切,从今日开始变了。

除非永康帝实在无人可选,要不然皇位绝对轮不到二皇子身上。

皇帝,乃是卫国的统治者,也是卫国的脸面,今后要和不同国家的使节打交道,相貌不端或者身体有疾,都有可能被人嘲笑。

二皇子的腿治不好,其他皇子就轻松很多。

九皇子并不把六皇子放在眼里,他已经决定全心对付霍谨博。

至于六皇子,不管二皇子出没出事,他的目标永远都是九皇子。

九皇子越得永康帝看重,六皇子对他的恨就多一份,眼看着九皇子把他甩得越来越远,六皇子心里阴鸷更甚,隐隐有不惜代价也要把九皇子拉下来的心思。

“王爷,柳公子求见。”

就在六皇子想着怎么和九皇子两败俱伤时,下人进来禀报。

六皇子听言,瞬间恢复理智,忙道:“快请。”

他差点忘了,他还有柳公钊。

他还没输。

柳公钊走进来就要给六皇子见礼,六皇子忙制止他,道:“公钊身子骨弱,你我之间不必多礼。”

被九皇子压得狠了,六皇子也学会了礼贤下士,越来越听得进去意见。

柳公钊,就是他现在最重视的心腹幕僚。

让柳公钊坐下,六皇子道:“公钊今日来找本王有何事?”

柳公钊道:“王爷可知外面的传闻?”

“什么传闻?”

他还真不知道。

柳公钊道:“如今京城街头巷尾都在传上天降下这次天灾皆因皇上罪孽深重,百姓皆是被皇上连累。”

“胡说八道!”六皇子怒道:“这和父皇有何关系,一群愚昧无知的刁民。”

柳公钊饶有深意道:“六皇子莫非忘了皇上的皇位如何得来?”

六皇子瞬间哑然。

哪怕当初封锁消息,可还是有些人知道当年的事,六皇子也是偶然得知此事。

“坊间都在传闻正是因为皇上弑兄夺位,惹怒了上天,才有了这场灾难,如今民间对皇上已经是怨声载道。”

百姓们就是这样,好的时候他们会感念恩情,可坏的时候他们便把恩情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错处。

永康帝弑兄夺位之事,本只是小部分人知道,如今一来,算是所有人都知道了。

地龙翻身恰好发生在万寿节,这才是传闻能传得飞快,且得到百姓认可的原因。

百姓们都觉得天灾在万寿节降临,就是明摆着上天对永康帝不满。

六皇子不屑道:“不过是寻常的地龙翻身,竟然也能怪到父皇身上,本王看他们就是欠收拾。”

柳公钊见六皇子并未明白他的意思,只得挑明道:“王爷,这对您而言其实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

“皇上如今想必被谣言弄得龙颜大怒,您若是能帮皇上解决这一困扰,皇上必定对您另眼相待。”

六皇子眼睛一亮:“公钊可有方法教本王?”

柳公钊道:“百姓愚昧,很容易被人误导,但想要百姓改变想法也很容易,只需要降下一场祥瑞便是。”

天灾是上天降下的灾难,证明上天对人间不满,那祥瑞便是上天的奖励,代表上天对人间的认同。

六皇子瞬间就明白了柳公钊的意思,笑道:“还是公钊聪明,本王这就安排人去督办此事。”

“王爷不必着急,此事传闻刚刚开始,王爷大可等传闻最激烈的时候再出面。”

“本王明白。”

昭睿郡王府

霍谨博同样得知了传闻的事。

“王爷,对方很谨慎,且做足了准备,对皇上不利的传闻仅一夜功夫便传开,任大人说他需要时间调查幕后之人。”

霍谨博颔首:“让他尽快查清楚,此事闹得太大对朝廷不利。”

霍谨博实在没想到永康帝还有弑兄夺位的往事,又正好赶上万寿节发生地龙翻身,也难怪百姓的情绪这么容易被调动起来。

猴子禀报道:“王爷,方才柳公钊去了昭德郡王府,恐怕也和京城的传闻有关。”

霍谨博猜测道:“柳公钊估计是想到了处理传闻的方法,去给六哥支招了。”

“那小人让人详细打听一番?”

霍谨博摆手:“不必了,当务之急是找出散布谣言的幕后之人。”

永康帝弑兄夺位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多,如今突然被爆出来,对方选的时机非常好,霍谨博怀疑这背后有他不知道的势力存在。

幸亏霍谨博一直让人注意着民间舆论,还算有迹可循,只是需要时间。

就在霍谨博和六皇子都在行动时,民间的传闻愈演愈烈,几日过去,已经演变成要让永康帝下罪己诏的地步,民情激愤,皇宫门前已经有百姓聚集。

如今天气越来越冷,但凡出现一例因为请愿而冻死的百姓,事情就会失控,朝廷不得不重视这件事。

勤政殿

永康帝面无表情,问道:“几位爱卿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

兵部尚书邱智喻道:“百姓们敢这般行事,无非是仗着皇上仁慈,等微臣派人将几个领头的抓起来,他们自是不敢再猖狂。”

“然后呢?”

邱智喻道:“然后事情不就解决了。”

“荒谬,”右相秦守洪道:“邱尚书此举只是在堵百姓的嘴,你能堵住他们的嘴,还能堵住他们的心不成?此举治标不治本。”

“那秦相觉得如何?”

秦守洪道:“如百姓所愿。”

百姓的请求是什么?

让永康帝下罪己诏!

柳修严瞪眼道:“你疯了!下罪己诏岂不就是承认自己错了?”

秦守洪道:“皇上只是不忍百姓受苦,甘愿放弃个人荣辱换得天下安稳,这才下罪己诏,此乃心系苍生之举,皇上并没有错。”

秦守洪的意思很明显。

罪己诏可以下,但内容由他们决定。

永康帝是天下共主,如今他的子民受难,他感同身受之下才下罪己诏,而非承认是因他之过害百姓受难。

这个因果关系很重要,永康帝不可能承认百姓因他受难。

柳修严冷笑道:“秦相未免想得太好了,百姓愚昧无知,他们那里会管你罪己诏写得什么,他们只知道皇上下了罪己诏便代表皇上认错了。”

秦守洪沉默一瞬,道:“如今群情激愤,在京城周边还有众多百姓流离失所,他们心中的怨气需要发泄,若是朝廷置之不理,万一激起民变怎么办?”

“京城有数万步军营和巡捕营将士,本相倒要看看哪个敢乱来!”

“武力镇压不可取!”

“朝廷已经在派人安置百姓,皇上一直在督促此事,如此爱民之心还不够吗,皇上没错,为何要受刁民逼迫?”

柳修严和秦守洪各有各的道理,谁都说服不了谁。

这时,礼部尚书江时昆出声道:“皇上,微臣赞同秦相所言。”

“百姓都是健忘的,他们如今只是需要朝廷给他们一个交代,只要朝廷满足他们,百姓就不会再闹,等此事过去,百姓们也不会揪着此事不放,皇上爱民如子,此事有目共睹,百姓届时只会感念皇上的恩情。”

秦守洪和江时昆都倾向息事宁人,只是下罪己诏而已,这并不会影响朝廷的统治,但若是任由百姓的怨气加重,那才是大麻烦。

对于大臣来说,罪己诏不过是一封特殊的诏书,可对于永康帝,一旦下了罪己诏,那便是他一生的污点,他不甘心背上这样的污点。

柳修严正是看出永康帝的心思,才会竭力反对下罪己诏。

不过一群刁民而已,即便杀几个,他们也不敢做什么,有数万将士守在京都,何必惧怕几个刁民。

永康帝静静地听他们说完,才摆手道:“今日暂且到这儿,等明日再议。”

听到这话,几位大臣便躬身退出去。

永康帝站在窗口,仿佛能听到宫门口愤怒大喊的百姓,他在位三十多年,自认从不曾亏待百姓,每一个决策都是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卫国能繁荣长久。

但现在,受他庇护的百姓却在指责他的罪过,要他下罪己诏。

就因为他当初得位不正,便抹杀了他的全部功绩。

永康帝揉揉额头,他知道百姓心思浅,很容易被人挑动情绪,和他们生气无济于事。

但他终究是心寒的。

“人找到了吗?”

高应低着头道:“他们藏得太深,还不曾找到。”

“三日之内,朕要见到他们。”

才从天香教那群老东西嘴里得知他们的存在,如今便跳出来给他找麻烦。

永康帝目光一冷,真当他老了不中用了?

昭睿郡王府

这几日,霍谨博一直等任居远的消息,直到今日终于有了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