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其他类型>好婆婆好岳母[快穿]> 31、红楼老太君(0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红楼老太君(03)(1 / 2)

厨房里有玉珍煮的粳米白饭,有小米粥,白米粥,有做的馒头,还有她做的灌汤的大肉包,包的有水饺,有馄饨,还有擀了面条,炒了几种码子。

火锅底料做了十几份,万一皇帝觉得好吃,要带走几份,她也有准备。

做足了准备。

在午时四刻,皇帝一行来到府中。

没有召唤,玉珍母子三人在厨房忙碌着,也没有要到前面去的意思。

倒是贾赦贾政被喊道后院的小厨房,贾敏与张月茵一人教一个,教他们怎么吃火锅,做好了各种蘸料。

“妹妹,真是母亲做的?”贾政吃着好吃说火锅,好奇的问。

“那当然,不是母亲难道还是二哥你吗?”小贾敏傲娇的摆摆脑袋。

她现在可骄傲了,母亲越厉害她越骄傲,在小姑娘心中,母亲是最好的最棒的,什么都会什么都懂还疼她。

贾政没好气的敲妹妹敲火栗子,但不敢用力,轻轻的敲一敲。

兄弟俩单独用一个小锅子试了试以后,亲自端着火锅出去,两个铜火锅一个辣味的,一个清淡的,现下可没有鸳鸯锅,只能用,两个铜火锅。

两人一趟趟的跑,在厢房也摆了一桌给侍卫与皇帝的心腹太监与兄弟两吃,兄弟两主要是作陪,陪着侍卫与大公公吃好喝好。

等试毒完毕,皇帝动筷开始吃以后,其余的人才动筷,皇帝看着桌上的青菜,嫩绿嫩绿的,好奇的问,“贾爱卿家也能吃到绿叶子菜?”

皇帝是吃能到的,但品种也不是很多。皇庄上也有温室种植了蔬菜,只不过产量有限,供皇帝吃吃倒是能供应的上,可如果要是供应后宫,那可不行,即便是贵妃也不能在冬日里顿顿吃上绿叶子蔬菜。

说到这,贾代善有话说,他一脸的笑意轻声的解释,“是内子前段时日,把中馈交给老大家的以后,闲着没事,就突发奇想,让匠人定制了不少半米深的长木盒,装满土,自己看《齐民要术》学着种菜,一间屋子的火坑上摆的满满的长木盒子。开始微臣也没在意,让她折腾,没想到还真的有了一些收获。

吃口绿叶子,花费可不少,火坑上整日不能断火。天晴时,还得抬出来晒太阳,说是给光照。”

皇帝听了还蛮感兴趣的,“哦,朕都想等下去瞧瞧。”

“是。”

其余跟随的四位文武大臣,听在耳朵里,心底还是蛮好奇的。荣国公夫人的脑子怎么比传说中的好使,以前听到的可不是这样。

暗暗与自己的嫡妻对比,自己的嫡妻好似除了管理后院,花银钱以外,没有这方面的嗜好。

哎呀,不能比不能比。

暗自在心中摇头。

皇帝吃的很满意,有辣汤有清爽的汤,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有荤有素,各种主食,灌汤肉包味道也不错。

走的时候还特意去参观了种植绿叶子菜的屋子,看见的是满满的一炕的木盒子,上面生长着蔬菜,看着绿色心情都能好上几分。

皇帝还特意见了玉珍,夸了夸她的厨艺,知道是她亲自下厨,直夸她贤良淑德,上的厅堂下得厨房。

皇帝离开后,玉珍才带着儿媳妇与闺女一起用午膳。两个锅子,一桌子的菜,三人一起吃。“母亲,今天我真是跟您学了很多,以后您做菜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我也想学着做菜煲汤,以后也能做给夫君吃。”

“好,只要你愿意学,我就教你。”

小贾敏也举起小手,嚷嚷道,“母亲,还有我,我也要学,学好以后做给您与父亲吃。”小脑袋昂扬着,可爱至极。

小贾敏十来岁,小小的巴掌脸,柳叶眉大大的眼睛,笑起来像是弯弯的月牙,特别的迷人,琼鼻挺翘,脸颊两边的侧下一边一个迷人的小酒窝。每次笑起来,小酒窝特别的好看。

刚穿越来时,小姑娘斯文有礼,进退有据,典型的小淑女。但现在才一个多月性子明显的活泼开朗了许多。

拉着小姑娘的小手,“好好好,母亲肯定要教你呀。可要说好,以后做给我和你父亲吃。”

小姑娘被拉着坐下,心情极好,夹起一块熟透的肉,沾沾小碗中的蘸料,呼呼的吃起来。小粉舌一进一出的吐气,显然是被烫着。

三人用膳时,远在几百里地外的河州府陆家,有人敲响陆家的侧门。

陆家在河州只能算是二流的富贵人家,不是特别的富贵,但日子过得也不差。该有的都有,也是书香之家。与过世的太夫人是有关系的。

陆家的大儿媳,就是贾代善的长女:贾媛。

午膳过后,在炕上小憩的贾媛被陪嫁丫鬟唤醒,“太太,国公府的年礼到了。”

贾媛迷糊的睁开眼睛,“年礼,怎么先到了,我们的年礼还没有到国公府吧?”

“前儿才出发,应该是没有到。”陪嫁丫鬟(已婚)道。

“那国公府的怎么就到了。”起身以后,净面,坐在铜镜前让贴身侍候的丫鬟给她重梳发髻,重新给抹上面脂,简单的涂了点粉,上了些胭脂。

打扮停当,国公府派来的人,也被引进来。“请大姑奶奶安!”

来的人是国公府的老人,也是早已过世的太夫人留下的嬷嬷:冬嬷嬷。

冬嬷嬷一身青色的细棉布做的短棉袄,下面也是棉裙,冬嬷嬷,长脸,瘦瘦的,皮肤白皙,神色平静,态度恭敬的躬身行礼。

贾媛见到来人着实惊了一下,立刻起身,上前两步,亲自扶起眼前的嬷嬷,“冬嬷嬷,怎么是您亲自前来?”

冬嬷嬷被贾媛扶至一边坐下,“大姑奶奶,老奴是替太太与大奶奶来送年礼。”说着从怀里掏出来一个册子,“这是太太与大奶奶准备的年礼礼单册子。”

接过册子,可贾媛还在问,“冬嬷嬷,多冷的天,您怎么亲自来了,多遭罪。”

冬嬷嬷拉着贾媛的手,“不遭罪,马车上大奶奶给足足垫了几床被褥,舒服,暖和,盖的也有两床。是老奴自己想来找的大奶奶,想替老太太瞧瞧大姑奶奶二姑奶奶三姑奶奶,瞧瞧你们三,看看你们过得好不好,以后有什么事,给家里去信。老奴来的时候,太太交代,说是如果三位姑奶奶在夫家受了委屈,就回去,你们的家永远向你们敞开。

现在太太已经变好了许多,之前她也是转不过弯来。一直有心结,对你们也不上心。这次还给三位姑奶奶补了一笔嫁妆,老奴知道后,主动请求要求来的。

那嫁妆只有两盒首饰,但件件都是精品。还有银票,给别人送,老奴不放心。”

老嬷嬷的解释,让心中一直有怨的贾媛有点糊涂,但又有些舒服,心情起伏还夹杂着些奇怪。

贾媛坐在隔壁,不解的问,“嬷嬷,母亲她有什么心结?”

说道这个,冬嬷嬷深深的叹口气,“还不是三位姑奶奶的婚事。当年老太太一人私底下把三位姑奶奶的婚事都安排妥当,交换名帖都没有让太太知道。

能想象得到的,太太肯定不高兴,对你们的婚事也就不上心,还有你们出嫁以后,每年送回去的年礼,太太都没有管过。

回年礼的事情也是交给下面的人去办,不只是对三位姑奶奶如此。即便是大爷,因为婚事也是国公爷私下定下的,也没有事先告知太太,为此太太刚开始对新进门的大奶奶也不待见。

也不知道前段时间,太太自己怎么想通了,才开始待见大奶奶。中馈也移交给大奶奶管理。

今年国公府也不容易,还能给三位姑奶奶再补上一份嫁妆,其实是不容易的。”

贾媛无论怎么对娘家嫡母不满,可还是不愿意娘家出事,外嫁女过得好不好,除了要自己会经营还得看娘家的实力,她担忧的问,“府里出了什么事?”

冬嬷嬷见大姑奶奶面露担忧,伸手过来轻轻拍拍大姑奶奶的手,安抚道,“没大事,只是府中大出血,还了昔年借户部的一大笔欠银,还买下了隔壁刘府的宅子,花费着实不少。为此,太太让大奶奶开公中的库房以及国公爷的私库,挑选了一些不重要的物件,卖了不少。”

三位姑奶奶都嫁到河州,倒是离的近,这也是老太太故意为之,希望姐妹三人能互帮互助。

“噢,嬷嬷,那府中现在的情况还好吧?”

“没事,太太肃清了府中的肥鼠,搜出来不少,缴了那些肥鼠私底下的产业。日子不会差,太太让大奶奶搞什么开源节流,府中现在真的比以前好了一些。规矩也强了些。大姑奶奶放心吧,府中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冬嬷嬷知道的情况都是大奶奶张氏有意无意透露给出来的。

完全是给亲婆婆洗地的节奏。

“那就好。”贾媛重重的舒出一口气,没事就好,她真怕娘家过得不好,她在婆家被公婆丈夫捧着,那是因为她娘家显赫。即便她心中有怨,可也不会主动在表面与娘家疏远。

“来的时候,太太有交代,说是如果三位姑奶奶以后愿意,可以以后没事常回娘家小住。也让国公爷与姨娘们多见见外孙外孙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