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大晋> 第1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1 / 1)

《大晋》作者: 肥皂有点滑

文案:来来来,我给大家讲讲鸭群治蝗的经济效益大晋十八年,蝗灾肆虐。恪守礼教,谨守规矩,无丝毫逾越的大晋朝太傅周复礼,提着一筐子鸭子走上了朝堂。ps:1.架空文,请不要考据。2.年下内容标签: 欢喜冤家 种田文 美食 朝堂之上搜索关键字:主角:周复礼;司马煜 ┃ 配角:预收文《大秦》 ┃ 其它:种田;基建一句话简介:年下;种田;基建立意:科技种田;富国安邦第1章 退蝗虫文大晋,洛阳城。灰扑扑的瓦砾,烟雨楼台,百八十庙宇,千家万户延绵上百里,将位于城中央的庄严皇宫拱卫其中。洛阳城中,因为刚经历过新春的细雨,还有些湿意,纵横的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只是这人声鼎沸的闹市中,行色匆匆的大晋百姓脸上,不知为何总有一丝抹不去的忧愁。不是因为邻国大齐的名士嵇康被处死刑,刑场上三千太学士送别,一曲广陵散终成绝响。也不是因为接壤的大魏国皇帝力排众议立了大魏名士韩子高为男后,风流韵事弄得天下皆知。毕竟是他国事务,最多也就当成个茶余饭后的谈资,大晋百姓关心的,是他们自己的小日子。满脸忧愁地看向天空,暖阳斜挂的天空,不难发现飞舞着三三两两指甲盖大小的青头飞虫。这才初春,哎。城内尚且如此,各地的耕地什么情况可想而知。大晋历来受蝗灾困扰,今年尤其严重。别小看这些指甲盖大小的青头幼虫,到了秋收时分,它们能长到两指粗细,又大又黄,吃掉大量庄稼。灾年眼看无法避免,大晋百姓的脸上能有一丝笑容那才奇怪了。这时,喧闹的街道之中,一辆整洁的马车从街头缓缓而来,向皇宫的方向驶去。有风吹过,将车帘的一角掀开。原本喧闹的街道,突然诡异地安静了下来。怎么了?还没有反应过来的人有些莫名其妙地问道。被问的人根本不答,而是将身体站得笔直,连街边卖货的商人,一向市侩的嘴脸看上去都正直了不少。还有路边角落里脏兮兮的老乞丐,也将腐朽的身板挺直了。=问话的人也不问了,因为能让他们大晋百姓突然间变得行止有礼的,除了他别无二人。向车窗看去,果然隐约地能看到一个一丝不苟的青年人。端方雅正,如有匪君子,但端坐如泥塑,一板一眼,给人一种严苛,守旧,古板到极致的感觉。恪守礼教,无丝毫逾越,这样的人怎么看都应该是那种死板得快进棺材的老夫子,但这些却完美的融合在这个青年人身上,没有一丝的突兀感。街道上也有少许读书人,拘谨地拱手行了一个读书人的礼节, 见过小圣人。小圣人实在难以想象,有什么人能当得起这样的称呼。但对大晋百姓来说,马车上的青年人,就是他们大晋读书人的教条,严苛的一言一行和书中的圣人一般无二,让人叹为观止。以前,大晋因为常年蝗灾,国力不强,经常被人拿捏,你们大晋真穷,饭都吃不饱,你们大晋的士兵真弱,跟瘦皮猴子一样。被人羞辱得都不知道怎么反驳,因为别人说的是事实。但现在不同了,只要扬起头回一句,我们大晋有小圣人,你们有吗?保证怼得对方哑口无言。周复礼,当朝最年轻的太傅,大晋第一名士,名满天下的文坛小圣人。街道上都是压低的讨论声。小圣人这是去上朝?今天好像是小圣人上呈退蝗虫文的时间。但看看高挂的太阳,有些不可置信,早朝的时间早开始了,像小圣人这样天下最守规矩的人怎么可能迟到?有时候人就是这样,一但形成固有观念,哪怕事实摆在面前,都不会相信。这个时代,名士谈玄赋诗,普通老百姓就谈论名士,街头巷尾皆是如此。周复礼的确迟到了,而且,马车上谁也没有看到的是,大晋百姓心中严苛得如同教条一样的小圣人,双脚都在轻微的颤抖,难掩心中的恐慌。因为说不定他马上就要死了,背负欺世盗名的罪名,受尽最残忍的酷刑而死。怎么办?周复礼哪怕心里焦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但脸上还得维持着波澜不惊的表情,因为他不能让任何人发现他的异常。今天是他向朝廷上呈退蝗虫文的时间,今年眼看蝗灾将十分严重,朝廷需要一篇退蝗虫文来祭祀苍天,期望上苍垂怜,不要降下这等灾祸。一篇能感动苍天的祭文,这样的事情当然落在了大晋第一名士周复礼身上。如果是以前的周复礼,不过是举手之间的事情,但现在他要是能写得出来,他将名字倒过来念,他现在说这个时代的话都结巴,这还是这几天他偷偷反复练习的结果根据肌肉的神奇记忆,他或许还能勉强模仿以前的一举一动。但根据脑中如同电影片段一样的人生经历,他就能写出这个时代文采华丽的文章了?狗屁!根本不可能,他连毛笔都拿不稳。其实说现在这个周复礼已经完全换了一个人,也不正确,因为这具身体的确是他的,只是他穿越来这个时代变成婴儿的时候,或许因为穿越时出了点意外,他的主魂沉睡了,直到前几天才苏醒。至于没了主魂的身体,怎么还能有小圣人这样的成就?这其实很好理解,没了主魂的身体变成了一个高级机器人类似的存在。机器人嘛,最擅长学习。这一世他刚好出生在金陵的一个腐书网,从小学习的就是书中的圣人之道,没有人能比一个机器人更会模仿和遵循规矩了,所以他说的是圣人之言,遵的是圣人之道,行的是圣人之礼,大晋百姓觉得他如同书中走出来的教条,还真一点没错。但现在问题来了,他的主魂苏醒了,一切都乱了套,这个时代的周复礼的一切,在他看来不过是一段模糊的人生经历,就像看电影差不多。看了一部电影,就想完全变成电影里面的人物?这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更何况,周复礼以前一板一眼就如同圣人模板,一个正常人能做到那才是见鬼了。自己把自己坑死了。周复礼满脸苦涩,主魂沉睡的这些年,这具身体做得太好了,但好过头了。但能怎么办?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他还能装疯卖傻或者隐姓埋名偷偷消失蒙混过去,但作为大晋人人关注的小圣人,哪怕他跑到深山老林也得被找出来。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他得面对,以后在人前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哪怕行差踏错一步,都将万劫不复。以后会如何,现在谁也不知道,现在他还是想想怎么度过眼前这一关吧,什么退蝗虫文,打死他也是写不出来的。但现在他就在去皇宫,当着满朝文武呈交这篇祭文的路上。正苦恼的思考着,这时候马车停了下来,小圣人,皇宫到了。周复礼深吸了一口气,压制心中的慌乱,让轻微颤抖的双脚保持平静。然后用手捏了捏脸,捏去了脸上的焦虑,捏出了一副云淡风清,波澜不惊捧着一个盒子,走下了马车,盒子中装的就是他准备上呈的能感动上苍的祭文。走下马车,周复礼看了一眼头顶的太阳,阳光斜照,上朝点卯时间早过了,但对周复礼来说,这个时间正好。然后向皇宫走去。今日的朝堂,又或者说最近的朝堂之上都笼罩着一股压抑的气氛,大晋的百姓每天担心蝗灾的事情,朝堂之上又何尝不是,百姓只是担心吃不饱饭,他们还得担心暴民四起扰乱江山社稷。周复礼在一个当值的公公的带领下,轻声的走进了金殿之中,站到了自己的位置。朝堂上的百官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迟到的周复礼,也没有露出什么意外的表情,因为周复礼早就让人给当朝左相,也就是他的恩师告了假,今天因为整理祭文的原因,会晚些上朝。在百官眼中,周复礼还是那个头发没有一根杂乱,衣角没有一丝皱纹,做事一丝不苟,饱读诗书文采惊绝,长相端正的小圣人。这样严谨的周复礼,不免让压抑了一上午的百官眼中露出一丝赞许的目光,如欣赏傲立寒冬中的一株寒梅,也只有他们大晋才有这样傲雪凌霜的人物。当然这种赞许的目光也仅限于百官之中,不包括坐在最上方那位。周复礼从一走进金殿,就感觉一道灼热的目光落在他身上。稍微抬头,就看到龙椅上稍显青涩的大晋小皇帝司马煜,以及小皇帝眼中满眼的桀骜不驯和恶狠狠的目光。一位桀骜不驯的小皇帝,一个固执死板以圣人为准则的老师,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足为外人道。反正周复礼觉得,就算他这次能侥幸不露馅活下来,以后肯定也会被这小皇帝玩死,他记得不错的话,以前那个没有心无所畏惧的机器人周复礼,每天上课能训斥对方一个时辰。小皇帝身世比较坎坷,从小在市井长大,直到太上皇病重才接回这唯一的儿子,身上的毛病的确多了一点,比如睚眦必报的好习惯。哎,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周复礼心中不由得感叹,他目前的艰难处境可不仅仅是一篇退蝗虫文那么简单。事已至此想这些也没用了,先过眼前这一关吧,手紧了紧装有退蝗虫祭文的盒子,是死是活在次一举。第2章 处变如今刚好初春,朝堂上都是关于春耕的事情,督促各地官员莫要耽搁了农事。周复礼来的时候,今日的朝政基本都处理得差不多了。才站到自己的位置,文臣一列最前方,一个看上去有些消瘦的青须老者抚着胡须满脸笑意的说道,既然克己来了,就快些将退蝗虫文呈于陛下,春祭将至,耽搁不得。周复礼,字克己,出自《论语·颜渊》中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说话的清瘦老者是当朝左相王雍,也是周复礼的恩师。王雍桃李天下,最满意的学生就是周复礼,每次看到这个文采斐然风光霁月的学生,脸上笑得跟朵花一样,不知道羡煞了多少人。周复礼将手上的盒子打开,露出里面的一张卷起来的折子,已有当值的公公前来取折子。周复礼的身体都僵硬了,哪怕下定决心直面问题,但事情临头的时候,整个身体都不受控制的紧张,如果不是尽力控制,他肯定都心慌得抖起来了。因为这折子上的内容根本不是什么退蝗虫文,他这几天也尝试写过,但除了因为手抖将墨星滴在了纸上,连一字也没有写出来。这不过是周复礼以往练笔时誊写的诗文。但是死是活,也看这张折子了。周复礼的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公公手上的折子,紧张得手心冷汗直冒。当值的公公双手捧着折子,举过头顶,谦卑地呈给龙椅上的小皇帝。此时,金殿外的阳光刚好斜照进来,照在小皇帝司马煜的身上。不得不说古代建筑其中的讲究一点不比现代差,比如现在所处的议政的金殿,每日这个时候阳光就会照在龙椅上,让龙椅上的那位看上去更加的尊贵,被群臣膜拜,金殿这么修建的原因,无外乎是一种巩固皇权的手段,皇权天授。司马煜伸手拿起折子,他虽然和周复礼时刻针锋相对,但不得不承认周复礼这人当得一句名士无双才华惊绝的称谓,因为连训斥他时都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还不带重复的,每次都将他训得懵逼到毫无招架之力。恐怕除了周复礼自己,没有人会怀疑折子上是一篇何等惊艳的文章。司马煜将折子打开。周复礼紧张地盯着,手心全是汗。阳光照射在折子上,百官也等着陛下夸上一句文章的精彩之处。安静,除了打开折子的轻微的声音再无其它。只是折子才展开,突然司马煜的手慌乱地向前一送,折子从手上脱落。众人一惊,怎么回事?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飘在空中的折子无火自燃,明晃晃的火焰燃烧,在所有人面前化作了灰烬。周复礼紧了紧袖子里面握得死紧的拳头,成成了。他故意用盒子遮盖折子,故意将折子卷起来,故意拖延到阳光照射到龙椅的这个时间上朝,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刻。看似漫不经心的每一步,但只要有一点差错,这折子就会提前点燃或者不燃,都能将他置于万劫不复的地步,其中惊险估计也只要有他才明白。耳边都是慌乱声,还有疑惑的声音。周复礼也趁机擦了擦额头的虚汗,要是这折子没有自燃,他都不敢相信小皇帝看到上面的内容会是个什么反应。怎么回事?折子为什么自己燃起来了?这等离奇的现象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也只有周复礼在司马煜丢出折子时,通过阳光折射看到了飞在空中的些许白色粉末,他这几天在家冥思苦想写退蝗虫文,等他发现这条路行不通的时候,也不得不另想他法,命得自己挣。这时候,一个声音大声道,这定是上天的警示。说话的是司天监的袁大人,司天监观天象,测祸福,算气节,定历法,主祭祀,在朝廷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太傅的这篇文章怕是不容于世,这才无火自燃,不见于天。又有人小声嘀咕出声。哗!这可是用来祭祀上苍,避易灾祸的,岂不是说天不佑我大晋。一片黯然。周复礼心里却松了一口气,本来他还想着怎么引导一二,让事故看上去顺理成章,没想到这个袁大人就帮了他一把,这个理由也好,正符合这个时代的人的想法,要真让他自己去引导还真不好办,因为他现在还没适应这个时代的说话方式,说话磕磕巴巴,舌头都捋不直。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