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都市言情>大晋> 第2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1 / 1)

最后还是左相王雍出声呵斥,结束了朝堂上的哄乱,不过是毁了一篇祭文,有何惊慌失措,只要克己还在我大晋,让他再写一篇便是。周复礼:这不是坑学生吗?他好不容易王雍又补了一句,一篇不行写两篇,两篇不行写三篇,只要心城,天必佑我大晋。天必佑我大晋!三三两两的声音汇在一起。周复礼:还两篇三篇?他连一个字都写不出来。但他敢反驳说他不写?他敢说他写不出来?他可是大晋第一名士,文坛小圣人。作茧自缚,不过如此,周复礼的心里凉洼洼的。朝堂上百官这才停止了讨论,这时,司马煜沉声说了一句,那就有劳太傅了。周复礼心中苦涩,拱手答了一声,喏。至少他的死期延迟了,今天不用死,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不然怎么办?至于退蝗虫文,还是得想个办法彻底解决,不然就像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人寝食难安。在周复礼思前想后之中,在朝臣的感叹声中,今日的朝政也结束了,当值的公公询问了几遍还有无要事当奏后便散朝了。为了避免和别人交流,周复礼慢悠悠的落在后面,等他走出金殿的时候,外面的百官已经散去。心里松了一口气,暂时不和人接触不和人交流总是好的,这样才能尽量避免不被人看出端倪。不过周复礼也没有就此离开,因为他今日的战场可不仅仅只在金殿之上。果然,没一会儿,一个小公公跺着小碎步跑了过来,周大人请跟我来,陛下已经在正勤殿等着了。正勤殿,小皇帝上课的地方。他是当朝太傅,需要每日给小皇帝上课,这几天呆在家里写祭文,这才暂免了这个职责,不然以他主魂苏醒时的慌乱情况,早露馅了。如今他来到皇宫,肯定免不了要去正勤殿走一遭。这一点在他的预料之中,进宫前,他就将他能想到的可能情况推演了一遍,不谨慎不行,性命攸关的事情。周复礼性格淡泊名利,虽然名声响亮,但和官场上的人交往都不深。这一点对现在的他来说是好事,但小皇帝司马煜不同,小皇帝从市井接入宫中三年,他就教了三年,虽然两人的关系不佳,但不得不承认周复礼的一言一行都刻在小皇帝的脑子中可以说,哪怕表现得再细微的差别,司马煜都有可能察觉出来一些蛛丝马迹。这下麻烦了。周复礼边走边想,而且,他这是去授课,总不可能一直闭口不言,他又要如何解释他现在这个突然捋不直的大舌头?再说,授课教的是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他这具身体虽然学过,但就像储存在脑袋深处的记忆一样,现在连融会贯通都做不到,更别说教别人。这可怎么办?周大人,到了。这时小公公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周复礼没有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往眼前的正勤殿走。走进正勤殿,殿中分列坐着一些年龄大小不一的学生,都是小皇帝的陪读,功勋世家的一些后辈。周复礼第一眼就看到了司马煜。如今的司马煜已经不是才入宫时瘦瘦弱弱的样子,长得比周复礼还结实了不少,身高也跟竹节一样,一天一个样。此时,司马煜正抓着一个小胖子的手,教小胖子写字。周复礼嘴角都不自然的抽了一下,还真是学渣教学渣,一个敢教一个敢学,就司马煜那字未必有他手抖时写得好。司马煜虽然进宫学了三年,卧病在床的太上皇也恨不得填鸭子一样让他学会一个皇帝应该学的一切,但或许是根基太差,也仅仅是从以前的大字不识,到现在勉强算得上一个读书人。在周复礼印象中,小皇帝司马煜绝对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可以说是最难搞的问题学生。周复礼走进正勤殿,司马煜身边的小胖子就站了起来,憨憨的喊了一声太傅。小胖子也是司马皇室子弟,宗亲王的儿子,名叫司马荷华,出自《诗经》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司马煜斜了一眼小胖子,心道,叫得这么甜有屁用,以为等会你上课开小差就不罚你了?这人没心,没有人能比他体会得更深。周围一群陪读的少年也跟着齐声见礼。周复礼看向小皇帝,不出所料看到的是司马煜眼中满眼的桀骜不驯。桀骜不驯的人往往会做出桀骜不驯的事情来,两边侯着的公公走了过来,将手上两只卷毛小狗递给了司马煜,这是胡商为了在大晋做生意,向宫中送的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然后满眼挑衅的看向周复礼。正勤殿的声音也安静了下来,一群少年互相对视了一眼,又要开始了吗?周复礼:如果他记得不错,上一次因为小皇帝将狗带进正勤殿被他训斥了整整一个时辰。上一次也就带了一只,这次两只挑衅的意味不言而喻。司马煜一手夹一只小狗,脸上就差配上不服,来干几个字了。上一次将他训得哑口无言,他回去彻夜难眠,集思广益之下终于让他找到了怎么反驳周复礼那些训斥的话了,所以他今天带了两只狗来,有本事再用那天的话训斥他试试。只是这马后炮从来没有想过,这一招他用了三年,但每次都一败涂地。周复礼看着司马煜一左一右夹在手臂里的小奶狗,心中不免一喜,果然和他料想的一样,以司马煜桀骜的性子,上一次没有将他训服帖,肯定不会就此罢休,果不其然这下就好好办了,他或许能坑一把小皇帝,借此为他争取多一点适应现在危机的时间。为了活命,只能先说声对不起了。第3章 不惊司马煜觉得他这次能赢,他反驳的说辞都私底下偷偷演练了好几次,他得让周复礼尝尝,每天被训斥得懵逼是什么滋味,想到能有这一天,嘴角不自觉的上扬。周围的陪读一脸的古怪,也不知道陛下哪来的自信,三年来一如既往的结果都没能让他吸取教训,跟一个饱读诗书,书中走出来的教条一样的圣人讲大道理,还想赢?周复礼隐藏着心里的窃喜,抬头看着那两只小狗,然后瞟了一眼小皇帝,心里默念了一声对不起了,然后眼神开始变得冰冷周围的人都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总感觉殿里面冷风飕飕的,司马煜也差不多,不过他这次准备充足,还有那么一点信心。周复礼张开了嘴,朽朽木!大舌头,结巴,但也可以理解为激动。司马煜一愣,怎么感觉周复礼的声音有些奇怪,而且看似平淡的声音中似乎还带着一点点兴奋?不过,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周围一片惊恐的声音。只见周复礼说完,猛的用头撞向了旁边的柱子。砰!柱子上全是血,流了一地。司马煜彻底懵了,地上的血触目惊心得刺得他的脑子一片空白,周复礼死谏了,就因为他非要养两只狗?整个人彻底的傻眼了,他幻想了很多次,今天周复礼被他反驳得哑口无言的情况,但从来没有想过会这样周围的人也一片惊慌,那些公公和宫娥甚至害怕得跌坐在了地上,一时之间都没有反应过来。地上的血的确是真血,不过是周复礼早准备好的鸡血。他料到今天必定得来给小皇帝上课,他料到小皇帝必定不服上次的劝解而挑事。三年的时间,小皇帝了解他的一言一行,他必须想办法避开小皇帝,但作为太傅,每天得给小皇帝上课,想要避开可不容易。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至于小皇帝逼得自己的太傅撞了柱子,别人会是个什么反应,他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至于别人信不信仅仅是因为小皇帝要养两只狗就撞了柱子死谏,让小皇帝解释去吧,反正都是坑他,坑的深浅已经不重要了。机关算尽,才有活命的机会。周复礼跌跌撞撞的爬了起来,有些萧瑟的向殿外走去,看似缓慢的步伐却一点不慢。不走不行,等这些人反应过来,肯定会传太医。太医一来,他就尴尬了,说不定小皇帝恼羞成怒之下,将他挂在城墙暴尸三日都有可能,这估计都是轻的。周复礼走了,殿内的人都没有反应过来,也对,毕竟都还是少不更事的年龄,哪里见过这么刺激的事情。还是一个老公公颤巍巍的站了出来,各位郎君,此事还请禁口,老奴这就去太上皇那里请禁口令。这事情要是传了出去,最高兴的莫过于那些有年轻子嗣的皇室宗亲。小皇帝因为是从民间接回来的,本来什么都不懂就这么早坐上皇位,不免有人会有意见,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太上皇就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太上皇又病重。加上小皇帝虽然每日上朝理政,但其实更多是学习怎么当一个皇帝,大部分事情上不能胡来,这才将那些意见压了下去,正真掌握大权的还是太上皇,不然以小皇帝那么针对周复礼的态度,早罢免了他太傅的职务了。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肯定又有人拿来说事,特别是那些心思玲珑的皇室宗亲,可以说周复礼这次坑得小皇帝不浅。老公公对这些陪读的少年说话温和,毕竟都是地位高贵的功勋子弟,回过头面对一群公公和宫娥就不一样了,言语中都是冰冷,要是被老奴知道,你们有谁到处乱嚼舌根,别怪我心狠手辣。然后又小声的对司马煜说道,陛下还请移步太上皇那里,想个对策。虽然明面上禁口,但谁都知道,这事儿不可能瞒得住,看见刚才那一幕的人实在太多,宫中情况可比表面上复杂多了。司马煜现在脑子都是空白的,眼睛中都是一地触目惊心的鲜血,那样孤傲的人竟然因为他撞了柱子被老公公提醒,这才回过神,看向地面,哪里还有周复礼的影子,连忙道,快去传御医,务必务必治好太傅。说完,这才向太上皇居住的隆庆殿走去,留下一群脸色苍白不知所措的学生。隆庆殿中。卧病在床的太上皇,脸色古怪了起来,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半响才看向站得笔直的司马煜,你说克己因为你执意要养两只狗,劝解不成而撞了柱子?司马煜也有些懵的点点头,说实话,他到现在都不敢置信。才点头,就见太上皇气得一巴掌拍在了床弦上,一脸怒意,到现在还不说实话,克己是那样的人吗?平时你性格顽劣,喜欢和克己作对,但终归没有闹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我也就睁一眼闭一只眼,如今你居然气得气得那样一个性格淡薄的人儿整个宫殿都是太上皇的咆哮声,克己那样的人终有一日要封侯拜相,有他辅佐你,我才能省心太上皇对周复礼是有知遇之恩的,每次面对那些老臣也是他最值得显摆的事情之一,周复礼年仅十三岁时,就被他从金陵带回洛阳,推荐成为左相门生,小小年纪又入朝为官,当时周复礼的突然崛起可是惊讶掉了一地的下巴,不过时间证明了他的选择有多么正确。啧啧,他居然带回来了一个小圣人,每每想起都心情舒畅。相当于看着周复礼一步一步成长,所以老皇帝自认对周复礼最为了解。但现在居然说周复礼因为一点小事就撞了柱子,反正他是不信的,一定是他这个性格顽劣的儿子做了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情。司马煜耳边都是老皇帝恨铁不成钢的骂声,连他自己都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真的无意间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情,但努力回忆,虽然他处处跟周复礼过不去,可怎么想也想不起有什么能让对方做到这种程度的事情。在周复礼眼中,他真的就如此不堪吗?先不说被坑惨了的司马煜像个小媳妇一样接受着各种教育。周复礼匆忙回到家就叫来了他的小书童,知墨,去通知你爹娘,准备一辆马车,我们去城外的山庄住一段时间。一字一句,尽量说清楚。小书童真的小,不过六七岁的样子,一副小古板的样子,跟周复礼小时候几乎一个样。周复礼为了避免被府里的人看出端倪,这几天以专心写退蝗虫文不能被打扰为由,屏退了原本的近侍仆人,只留下了知墨这个小孩在身边传递消息。知墨毕竟年纪小,就算看出来点什么,也不会深思。周复礼十三岁来洛阳,当时从老家就带了三人同行,也就是知墨的爹娘张叔和林大娘,以及当时走路都蹒跚的知墨。知墨一家从祖辈就一直在周家当佣人,和一般下人身份是不一样的。知墨乖巧的哦了一声,抓了抓了脑袋走了出去,奇怪,小圣人最近说话怎么都慢吞吞的。周复礼执意要去城外的院子居住,一是避开府里熟识他的一大堆仆人,免得人多口杂,他不可能一直呆在屋子里面足不出户。二是,宫里肯定会派御医前来,他怎么也得避开,不然戏也不用演了,一检查伤口直接完蛋。三就是事情一但传开,前来探望的官员肯定会络绎不绝,在那么多人面前装病,难度太大。城外的那处院子就不一样了,虽然离洛阳城不算远,但偏僻,穷山恶水的路不好走,怎么也能拖上几日,几日后他的伤也好得差不多了。而且,正好也让他安静的想想怎么解决退蝗虫文这个燃眉之急。此时,隆庆殿中,除了老皇帝和小皇帝,还有闻讯而来的以左相为首的几位辅臣,正沉默不语地坐在隆庆殿,一语不发的看着司马煜。什么因为两只狗就撞了柱子,以为他们傻,能信?司马煜看着几双直勾勾的眼睛,几度张嘴也没能发出个声。估计打死他,也猜不出他才是最委屈那个。周复礼上马车的时候,知墨正抱着一只卷毛小狗站在马车边上,刚才宫里来了一个小公公,将这只小狗送到了府上。周复礼: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将罪魁祸首送来,宫里面的态度其实很明确了,就算陛下有天大的错,肯跟一个臣子认错,那作为臣子就得感激流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