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企鹅中文>玄幻奇幻>我只想安静的做个昏君TXT下载> 第007章 皇家的事,怎么能是卖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7章 皇家的事,怎么能是卖呢?(2 / 2)

同时,已经有大臣提出了削藩的理论……

国好战必亡!

这是文臣们一个统一的共识,而且他们认为天朝上国征讨周围小国是很耻辱的行为,抛去上面这些狗屁大义,主要原因是,打仗打的是钱粮赋税,九边重镇一直靠江南赋税输血,他们这些江南文臣,不想大明皇帝搞皇族掌军这一套,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大明的军功章,除了诸将士累累血骨,还不停吸着江南百姓的民脂民膏,九边诸藩王每年的岁俸都要朝廷赐予,大部分是江南民脂民膏供养着。

大明的皇族如今已经很难控制,耗费太多搞得财政很吃力,你朱允炆还要给他们掌军?让他们接受军事训练?

那以后我们这些地方大族干屁吃,好处都让你老朱家占了。

这大明江山是你老朱家的,干我等何事?

预判了这些反对诸王进京拜谒服丧大臣们的预判,朱允炆哭笑不得,他大爷的……

还有一件事他没说。

那就是开海贸。

他瞥了一眼夏原吉,这件事是夏原吉提出来的,他的政策建议十分好,朱允炆决定下朝之后就开个内阁会议,跟诸内阁大臣通通气,要把江南的世家大族,富豪家族的注意力从土地转移出去,往广阔的海洋看去,积极发展海贸。

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免除人头税,都有个重要前提,老百姓得吃得饱饭。

这需要高产作物。

番薯,土豆,木薯,这些东西都是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番薯很吃肥料,可以暂时缓缓,但是木薯,这个东西很值得抓。

朱允炆举举手,打断了诸多大臣的争吵。

“此事可容后再议,诸臣尽可上奏,朕会一一批阅。”

他说完后,示意下一个议题,这件事就此暂歇。

朱允炆心中想到:“等官方海贸搞起来,朕会想办法拉你们这些世家大族下水一起搞个公司,就叫大明海贸公司,主营海洋贸易,回头赚的多了,你们也就看不上种地那点歪瓜裂枣,而且眼界开阔了,也会主动跟着朕的脚步放眼世界,到时候可就再也不怕国家出个汉武帝一样的人物,而是生怕皇帝是个孬种不敢开拓……”

深吸一口气,朝臣们又开始讨论下一件事。

这件事说起来有些扯。

许多侍郎建议,是否给内阁阁臣加封一些虚衔,如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等等,还有就是六部的通政司权限到底有多大,什么样的事情才算轻,什么样的事情算重?大明疆域广阔,很多事情地方县官就自决了,能奏报到朝廷六部的,基本都是大事重事,而且因为路途遥远,本身不着急的事情也变成了急事。

所以文官们询问朱允炆,能否给通政司多一些权限?或者给地方官员多一些灵活的限度,避免出现空印案那种枉法行为。

朱允炆又听得笑了,这小算盘打的,他在龙椅上都听得见。

这明里是给通政司明确职权,实际上是在试探内阁阁臣的底线,就是内阁阁臣的权限到底有多大……

小事自决,大事报内阁。

六部很多尚书就是内阁阁臣,或者阁臣候选,这也可以看做大臣们在探索阁臣的权限上限,表面上是通政司,实际上通政司归六部内阁管,他们想试试朱允炆懂不懂,如果不懂,就给阁臣多邀些权。

阁臣权限大,也就是通政司权限大,通政司有了权,阁臣能处理的事情就更大更重要。

皇权和相权,天生是矛盾冲突的。

大明没有丞相了,内阁阁臣就是弱化版的丞相……

朱允炆也眸子闪烁,的确,这件事还需要十分详细的准则,不然内阁阁臣权限大的没边儿,或者小的没底。

什么是大事,重事?

全在通政司这个奏折第一道把关的地方,如今看来通政司的刀笔小吏,反倒比翰林院翰林更重要,他们是奏折筛选的第一道关。

朱允炆开始思索起来。

“通政司,必须安插阁臣的心腹,但是这样阁臣难免会有私心,把一些不利于自己的奏折给黑了,蒙蔽皇上,胡惟庸就是这么干的,很多奏折都没经过洪武皇帝,这事儿的确要有明文章程,还有多搞点监管。”

朱允炆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太监,东厂。

太监和文臣天生对立。

他们一个是天子的家奴,一个是从天子手里分权。

关键就要看皇帝如何平衡权势的中间点了……

“当皇帝真累啊,四叔,你快起个兵吧,哎……”

朱允炆又揉了揉脑袋,脑壳疼啊。

其实内阁的雏形,早在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身陨后,就已经有雏形了,洪武皇帝朱元璋深感年事已高,设置了“四辅官”,又设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作为顾问,来对奏折写出参考建议,提高批阅奏折的效率。

就这样,洪武皇帝朱元璋每日平均还要批阅二百多封奏折。

如今朱允炆刚刚登基,就开始分权,这当然是好事。

诸多大臣们也十分高兴。

但关键在于阁臣的地位和身份。

说是阁臣的身份地位,其实更深层次在于试探皇帝能否多放权,阁臣说白了就是个参谋议政,无法做决策,拍板得皇帝批红,所以他们尝试用给阁臣多加一些虚衔为第一步,又用通政司的权限上限不断试探皇帝的底线,看看朱允炆这个皇帝是否会让步。

试探我的底线?我的底线是很灵活的!

朱允炆笑了笑,道:“通政司轮流值守,六部官员交叉审阅奏折,避免漏缺,此事简单,可还有其他事情要奏?”

将这件事情轻描淡写的揭过,朱允炆有些累了,揉了揉老腰,昨晚操劳过度,哎。

这时,刑部尚书暴昭站了出来。

他面貌端正,刚正不阿,拱手说道:“陛下,既然臣要入内阁参预机要事务,刑部诸事难免懈怠,还请陛下免去臣刑部尚书之职。”

大明在地方上设置三司,分别是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民政,刑狱,军政。

刑部是提刑按察使司的直接领导,权限极大。

暴昭在刑部担任主官多年,一直十分公允,深受洪武皇帝器重。

朱允炆摆手道:“不准,朕都身兼多职,日夜操劳,暴尚书年富力强,兼管刑部又不是什么难事,好了,朕乏了。”

“今日早朝毕!”

内侍王中早就看出朱允炆很累,他连忙唱喝道。

诸臣也不好说什么。

内侍王中又唱道:“诸臣退朝!”

满朝文武,纷纷转过身,缓步退出朝堂。

就在这时,锦衣卫指挥蒋献急匆匆地从后门跑了进来,他面色凝重,给内侍王中耳语一番,王中大惊,忙上前来告诉朱允炆。

“哦?”

“马德,老虎不发威,当老子是病猫是吧。”

打着哈欠的朱允炆面色渐渐冷了起来,他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再说我他妈的是皇帝,真当老子没脾气是吧?

“你去把魏国公徐辉祖叫来,命他从孝陵卫调一千精兵,把朕宫里的护卫全都换了,内侍,宫女,都换成可靠人手,不可靠的全部殉葬,下去陪太后。”

“是!”

“还有,朕有件事情交给你。”

朱允炆看向王中。

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搞钱才是正道理。

“朕准备放一千名宫女出宫嫁人,你和蒋献给朕好好打听打听,哪里的富商多,谁家最有钱,给朕搞个名单出来,朕要给这些宫女置办点嫁妆。”

“先从南京城找起,比较有钱的大户人家可以多娶几个,到时候让锦衣卫上门跟他们好好谈,谈妥后挑个黄道吉日,让他们拿着银票提亲,朕宫里的宫女个个貌美如花,嫁给这帮商人真是便宜他们了!”

士农工商,朱元璋将子民分为几等,读书人地位最高,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而农民和匠户,地位比商人更高。

但是实际上,这些年商人地位大大增强。

娶伺候过大明皇帝的宫女哎,这帮商人不得跳起脚来,到时候随便收个几万两彩礼钱不过分吧?

“想到很多宫女小姐姐都要嫁出去,朕真有点心动……哦不对,心痛啊。”

脸上带着一丝笑意,朱允炆似乎已经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他甚至琢磨,要不要给朝中大臣也发一发,有几个大臣可是钱不少,说不定比他这皇帝富多了,比如曹国公李景隆。

“你们看着朕干嘛,朕绝不是卖宫女,皇家的事,怎么能是卖呢!?这是你情我愿,郎才女貌,天生一对的事!”

王中和蒋献两人脑袋摇成了糖葫芦。

“对对对,陛下说的都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